雒陽城二十裏在夕陽亭,董卓駐軍在此已有數月。
數月前何進的反悔,派諫議大夫種劭前來勸阻董卓進京。
麵對種邵的怒責,何進的反悔,這讓董卓十分惱怒。
董卓撤軍二十裏再次紮營,就是想觀望朝中形勢。
今日晚上鬱悶的董卓,忽見東方雒陽上空,濃煙滾滾,故猜測朝廷定有大事發生。
連忙召集諸將自己女婿李儒一同前來議事,李儒猜測朝廷定是發生重大變故,建議董卓立即進軍雒陽。
於是董卓急忙下令進軍,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達顯陽苑。
打聽到何進已經被亂軍殺死,中常侍張讓等人劫持皇帝劉辯上了北邙山,於是又向北邙山趕去。
在北邙山下,驚魂未定的劉辯見到飛馳而來的董卓軍,嚇得大哭。董卓終於在北邙山迎救了皇帝,然後還宮。
雒陽一日之間忽然大變,消息尚未來得及傳到常山郡,常山郡卻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這幾人渾身是傷口,血流不止,身後領著數百騎。
其中一人快馬奔到城門前,大聲唿喊道:
“雁門張文遠求見郡守大人!”
城門上一守將見幾人渾身是傷,不敢怠慢,連忙快馬通報今日值守高順。
趙雲得知張遼來訪,連忙與高順典韋一同前往。
趙雲親自出城迎接,見幾人傷勢嚴重,大驚問道:
“快,來人!立即安排軍醫救護!”
“喏!”
高順親自帶領侍衛,扶著張遼進城之間。
“文遠何故於此?竟受如此重傷,幸未中要害,否則不堪設想!”
“唉!”
經過軍醫半個多時辰的醫療,此時張遼已經無礙,輕聲歎息一聲。
趙雲見狀張遼似乎不願多說,不禁眉頭一皺,似乎感覺到了什麽似的。
“此事還得從三天前說起!”
原來董卓進京後,原本隻有三萬人馬的他。
大肆收留何進部下,與董卓一同受何進邀請的執金吾丁原,與董卓十分不對頭。
兩人分庭抗禮,卻因丁原義子呂布,武藝高強,無人能敵。
董卓隻得一忍再忍,董卓十分喜歡丁原麾下呂布之勇,在李肅誘導下。
呂布趁夜斬殺丁原,接收丁原部眾,並將丁原頭顱獻給董卓。
對於自己十分崇拜的對象,張遼既是不解,又是失落,憤怒之下率領親衛上前責問。
呂布迴答說,“我堂堂男子漢,怎麽可能成為丁原匹夫的兒子呢?”
“丁原不仁慈,已經為我所殺。並邀請願意跟隨他的士兵留下,不願意的則離開。”
張遼想到趙雲所說的話:遵從自己的本心,要做到問心無愧。
對此他的質問,原來準備歸順的並州狼騎,頓時躁動起來。
丁原麾下侯成,宋憲等人,紛紛站到張遼一旁,不解的看著呂布。
如此直接惹怒呂布,二話不說領兵殺向張遼。對於呂布的無情,張遼頓時心沉到了穀底。
眼前呂布的武藝,張遼可謂是十分熟悉。出於對呂布弑主的行為,張遼憤怒的以傷換傷。
張岱李樂等人見狀,連忙上前救援,把失落又憤怒的張遼,從死神手中搶了迴來。
故率領百騎朝常山郡,落荒而逃,幸得呂布並未追趕,得以升天。
趙雲聽後亦是忍不住一聲歎息,沒想到這曆史的軌跡,還是沒有什麽變化。
怕是接下來將是曹操刺董,而煽動的十八諸侯聯盟之事。
好生安慰一番眾人,讓張遼好好養傷。來日方長,以後有的是機會報仇。
隨後立即找上田豐,郭興,郭嘉三人,進行商討。
田豐站起來道:“董卓欲要通過廢長立幼,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利,隻是袁氏一脈,四世三公其實則不好惹。
聽說袁紹如今就在渤海,大肆招兵買馬,恐怕董卓此時也不好過。”
“不止如此董卓此舉,可謂是把漢室的尊嚴徹底打碎。如今群雄並起,各諸侯已經開始擁兵自重,我等也應該加快腳步,這天下方有一席之地!”
郭嘉舉起手中酒杯,一飲而盡的說道。
趙雲點頭道:“沒錯,但是董卓如此,亦是惹怒了不少人。畢竟忠於漢室的還大有人在,我想用不了多久便會有人帶頭,起兵伐董。”
“哦?主公如何得知?”田豐問道。
“哈哈……自然推測得知!董卓需要掌控朝堂,從而掌控天下。且不說天下有多少人是忠於漢室,就說這天下野心家。定會趁此機會,打著討伐董卓之名博取功名。”
“主公高見!”
“紹文,派人時刻關注各諸侯動靜了一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上報。!”
“卑職遵命!”
幾天後,張遼等人此時傷勢恢複,紛紛來到趙雲府上拜謝趙雲。
“某常常記住子龍當日之言,遵從本心,不忘初衷。
可恨呂布弑父投敵,實在可恥,無奈呂布在軍中威信甚高,幾乎帶走了所有兵馬。”
張遼狠狠地說道。
趙雲上前拍著張遼道:
“看來諸位恢複的不錯,呂布反複無義,日後他的下場定不好過,文遠無需在意。”
“多虧子龍這幾日的安排,我等得以恢複。”張岱說道。
“我等也算是老相識了,也有過過命之交,如今你等有難,我又怎能袖手旁觀,不知你等有何打算?”趙雲說道。
“並州我等是迴不去了,我欲與大哥和幾位弟兄。一同拜下子龍麾下,望子龍勿棄!”
張遼與眾人單膝下跪,抱拳說道。
趙雲頓時大喜,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一樣。
好一會才高興的握緊張遼的大手說道:
“雲得諸位將軍相助,如勝過千軍萬馬也!”
“我等見過主公!”
得到趙雲的肯定,幾人齊聲大聲的說道。
“哈哈!!快快請起!來人!立即吩咐後廚,準備酒菜。叫上軍師等人,我要為幾位將軍設宴。今天吾高興,我等不醉不歸…!”
“謝主公厚愛!”
張遼激動的說道,如今也算如願以償的投入了趙雲麾下,雖然其中的波折很多。
第二天,趙雲在議事廳,逐一向各位一一介紹,也算是認識一番,眾人依次隨後入座。
左邊:田豐,郭嘉,郭興,夏侯蘭,張岱,李樂,曹性。
右邊:太史慈,徐晃,周倉,張遼,管亥,侯成,宋憲
典韋則在趙雲身後守衛,時刻守衛在趙雲左右。
除了夏侯博,陳石在趙家莊,王猛在定襄鎮守,其餘全部到齊。
當初的就田豐,郭興陳石王猛等幾人,如今發展到的十幾人的地步。
這裏還有流傳於史的名將張遼,典韋太史慈,謀臣田豐郭嘉。
看著這滿堂文武,趙雲心中忍不住一股豪氣升起,這些都是他日後製霸的左右手。
“諸位,大漢自黃巾之亂以來,漢勢力逐弱,如今董卓更是禍亂朝綱,迫害忠良。
如今各方勢力磨刀霍霍,都在等一個機會。等這個機會不管是為了建功立業,還是韋匡扶漢室,我等自然也不能落後,諸位可以做好準備。”
趙雲對著眾人大聲說道。
眾將過後紛紛大聲應聲道:“謹遵主公之命,請主公吩咐!”
“好!如今我得文遠等將軍,我軍實力大增,下麵我做出我軍調整。”
“徐晃,張遼!”
“末將在!”兩人大聲的出列道。
“我軍重騎今命名為:黑甲戰騎!經鮮卑匈奴一戰,我軍重騎大展風采,卻也損失不少。
今命你倆人共建黑甲戰騎,共分兩部一部暫定五千人馬,你倆各領一部,人員可以先擴充訓練,裝備軍馬可以慢慢搞。”
“喏!”
兩人高聲應聲歸隊,張遼沒想到趙雲如此看重自己,將如此精銳之師教給自己,不禁激動有些許顫抖。
“宋憲!”
“末將在!”
宋憲聽到趙雲念到他的名字,頓時激動的站出來大聲應道。
“雲素聞將軍,弓馬嫻熟,耍的一手好騎射。你便在管亥將軍營下,擔任副將一職,你可願意?”
“末將願意!”
宋憲興奮的說道,想他在丁原麾下他就是一個屯長。
現在雖然趙雲軍中沒有明確的職稱,但是如今一下子升為一軍副將,也是很不錯了。
經過了半個時辰的安排,才將眾人安排妥當。曹性為神弩營副將,侯成為周倉副將。
張岱並擅長合衝鋒陷陣,便讓他隨田豐,郭興管理後勤。
李樂則依舊追隨張遼,為張遼親衛輔助張遼領軍。
“奉獻,袁家袁紹袁術,曹操等豪傑皆在洛陽。最近雒陽風雲變動,我等是否也要摻合一下?”
認命一事了結後,趙雲對郭嘉說道。
“雒陽啊!大漢第一大皇城都市,確實令在下向往,上一次去還是好五六年前了!”
郭嘉聽後眉頭一揚,忍不住感歎道。
“這?主公萬萬不可,如今京都混亂不已。主公又與眾多世家結怨,又與張讓等人有所關係,萬一被董卓等人認出,以此刁難扣留,豈不遭大禍?”
“哈哈!,京都暗潮湧動熱鬧非凡!怎麽少了雲呢!元皓放心,正因京中混亂,雲才放心前往。趁此機會見識一下西涼鐵騎,順便探望一下我的老師”
“深入敵人腹部太危險了,請主公三思!”
田豐還是反對的說道。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而此次我會帶上奉獻,惡來,伯平,公明等人。哪怕那呂布前來,他也得掂量掂量,他想攔不住我等怕也不易,你且放心!”
“哈哈…好一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主公怕是別有用意吧?”
郭嘉聽後忍不住大笑道。
“哦?那看來奉孝對雒陽之行並無太大興趣咯?嗯…!我想元皓或者紹文應該會挺感興趣的。”
“這……!不不不…,孝說笑而已,說笑而已!”郭嘉聞言連忙一邊擺手,一邊說道。
“哈哈…”看到郭嘉的囧樣,忍不住一陣大笑。
“元皓放心,趁此出去走動一番也未嚐不可。何況見過主公之人少之又少,又有盧師等人幫忙周旋,何況我們還有一定的勢力在京城。”
郭嘉改口替趙雲說道。
“也罷!望主公要是小心為上!”
田豐聽後,也便不再強留,隻得一番囑咐。
“主公!讓遼一同前往吧!”
張遼聽後站出來說道。
“文遠有次心雲甚慰,但是文遠你在京都熟人太多,容易暴露。
而且公明會一同前往,黑甲重騎便依靠你了。你若是再去黑甲重騎便無人帶領,所以你肩負重任,切不可怠慢!”
張遼一聽,立即抱拳說道:“請主公放心,遼定會好生訓練軍卒,不會讓主公失望,主公歸來之時便能看到一隻全新的黑甲重騎!。”
“好!有文遠這話,雲便放一百個心!”
趙雲來到這個漢末,未曾去過見過東漢這雄偉的雒陽皇城,第一雄關虎牢關。
再不去看看,這洛陽總不了半年,就該變成廢墟了!
是夜,趙雲與童燕一番溫存,當然一切都是適而可止,因為此時童燕已經懷上了趙雲的寶寶。
剛得知時可把趙雲樂壞了,沒想到自己這麽快就要當爸爸了。
童燕雖然很擔心,但是也知道趙雲是要做大事的人,並沒有說什麽,隻是叮囑趙雲事事小心。
……
話說雒陽這邊,董卓吞並丁原勢力後,越發囂張跋扈,每日上朝甲不離身,還帶著護衛。
眾大臣有怒不敢言,誰敢頂撞立即血濺三尺。身為帝皇的劉辯,日日都在驚恐中度過。
這日董卓大手一揮,今日不開早朝,董卓在府上設宴。
所有邀請朝廷公卿赴宴,又讓呂布帶領甲士千餘位,侍衛左右。眾大臣害怕於董卓,隻得硬著頭皮赴宴。
宴中,酒過數巡後,董卓突然按劍言道:“當今聖上懦弱不明事理,不可以侍奉宗廟社稷,吾將效仿伊尹、霍光之舉,廢帝為弘農王,改立陳留王為新帝,諸位若有不從,吾斬之!”
董卓強勢逼人,再次提起廢帝之事。如今有呂布護衛,又有強軍環視,百官沒有人敢反抗。
突然,中軍校尉袁紹挺身而出,喝道:“當今聖上即位還未數日,並無失德,汝欲行廢立之事,是要造反不成?”
董卓聞言大怒,拔劍指向袁紹,吼道:“天下事在吾決斷!吾要廢帝,誰敢不從!汝視吾之劍不利否?”
“汝劍利,吾劍未嚐不“汝劍利,吾劍未嚐不利!”袁紹拔劍在手,直接在宴中與董卓對峙。
就在董卓要誅殺袁紹之時,李儒出而勸道:“事還未定,不可妄殺。”
袁紹當即辭別,走出董卓府中時,已是汗流浹背,心中對剛才的莽撞後怕不已,連忙懸節東門,向冀州奔去。
袁紹被逼走,朝中再無人敢公然對抗董卓,次日董卓請帝於嘉德殿,大會文武。董卓殿上持劍,逼迫少帝退位,後又親扶陳留王登基,是為新帝。
數月前何進的反悔,派諫議大夫種劭前來勸阻董卓進京。
麵對種邵的怒責,何進的反悔,這讓董卓十分惱怒。
董卓撤軍二十裏再次紮營,就是想觀望朝中形勢。
今日晚上鬱悶的董卓,忽見東方雒陽上空,濃煙滾滾,故猜測朝廷定有大事發生。
連忙召集諸將自己女婿李儒一同前來議事,李儒猜測朝廷定是發生重大變故,建議董卓立即進軍雒陽。
於是董卓急忙下令進軍,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達顯陽苑。
打聽到何進已經被亂軍殺死,中常侍張讓等人劫持皇帝劉辯上了北邙山,於是又向北邙山趕去。
在北邙山下,驚魂未定的劉辯見到飛馳而來的董卓軍,嚇得大哭。董卓終於在北邙山迎救了皇帝,然後還宮。
雒陽一日之間忽然大變,消息尚未來得及傳到常山郡,常山郡卻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這幾人渾身是傷口,血流不止,身後領著數百騎。
其中一人快馬奔到城門前,大聲唿喊道:
“雁門張文遠求見郡守大人!”
城門上一守將見幾人渾身是傷,不敢怠慢,連忙快馬通報今日值守高順。
趙雲得知張遼來訪,連忙與高順典韋一同前往。
趙雲親自出城迎接,見幾人傷勢嚴重,大驚問道:
“快,來人!立即安排軍醫救護!”
“喏!”
高順親自帶領侍衛,扶著張遼進城之間。
“文遠何故於此?竟受如此重傷,幸未中要害,否則不堪設想!”
“唉!”
經過軍醫半個多時辰的醫療,此時張遼已經無礙,輕聲歎息一聲。
趙雲見狀張遼似乎不願多說,不禁眉頭一皺,似乎感覺到了什麽似的。
“此事還得從三天前說起!”
原來董卓進京後,原本隻有三萬人馬的他。
大肆收留何進部下,與董卓一同受何進邀請的執金吾丁原,與董卓十分不對頭。
兩人分庭抗禮,卻因丁原義子呂布,武藝高強,無人能敵。
董卓隻得一忍再忍,董卓十分喜歡丁原麾下呂布之勇,在李肅誘導下。
呂布趁夜斬殺丁原,接收丁原部眾,並將丁原頭顱獻給董卓。
對於自己十分崇拜的對象,張遼既是不解,又是失落,憤怒之下率領親衛上前責問。
呂布迴答說,“我堂堂男子漢,怎麽可能成為丁原匹夫的兒子呢?”
“丁原不仁慈,已經為我所殺。並邀請願意跟隨他的士兵留下,不願意的則離開。”
張遼想到趙雲所說的話:遵從自己的本心,要做到問心無愧。
對此他的質問,原來準備歸順的並州狼騎,頓時躁動起來。
丁原麾下侯成,宋憲等人,紛紛站到張遼一旁,不解的看著呂布。
如此直接惹怒呂布,二話不說領兵殺向張遼。對於呂布的無情,張遼頓時心沉到了穀底。
眼前呂布的武藝,張遼可謂是十分熟悉。出於對呂布弑主的行為,張遼憤怒的以傷換傷。
張岱李樂等人見狀,連忙上前救援,把失落又憤怒的張遼,從死神手中搶了迴來。
故率領百騎朝常山郡,落荒而逃,幸得呂布並未追趕,得以升天。
趙雲聽後亦是忍不住一聲歎息,沒想到這曆史的軌跡,還是沒有什麽變化。
怕是接下來將是曹操刺董,而煽動的十八諸侯聯盟之事。
好生安慰一番眾人,讓張遼好好養傷。來日方長,以後有的是機會報仇。
隨後立即找上田豐,郭興,郭嘉三人,進行商討。
田豐站起來道:“董卓欲要通過廢長立幼,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利,隻是袁氏一脈,四世三公其實則不好惹。
聽說袁紹如今就在渤海,大肆招兵買馬,恐怕董卓此時也不好過。”
“不止如此董卓此舉,可謂是把漢室的尊嚴徹底打碎。如今群雄並起,各諸侯已經開始擁兵自重,我等也應該加快腳步,這天下方有一席之地!”
郭嘉舉起手中酒杯,一飲而盡的說道。
趙雲點頭道:“沒錯,但是董卓如此,亦是惹怒了不少人。畢竟忠於漢室的還大有人在,我想用不了多久便會有人帶頭,起兵伐董。”
“哦?主公如何得知?”田豐問道。
“哈哈……自然推測得知!董卓需要掌控朝堂,從而掌控天下。且不說天下有多少人是忠於漢室,就說這天下野心家。定會趁此機會,打著討伐董卓之名博取功名。”
“主公高見!”
“紹文,派人時刻關注各諸侯動靜了一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上報。!”
“卑職遵命!”
幾天後,張遼等人此時傷勢恢複,紛紛來到趙雲府上拜謝趙雲。
“某常常記住子龍當日之言,遵從本心,不忘初衷。
可恨呂布弑父投敵,實在可恥,無奈呂布在軍中威信甚高,幾乎帶走了所有兵馬。”
張遼狠狠地說道。
趙雲上前拍著張遼道:
“看來諸位恢複的不錯,呂布反複無義,日後他的下場定不好過,文遠無需在意。”
“多虧子龍這幾日的安排,我等得以恢複。”張岱說道。
“我等也算是老相識了,也有過過命之交,如今你等有難,我又怎能袖手旁觀,不知你等有何打算?”趙雲說道。
“並州我等是迴不去了,我欲與大哥和幾位弟兄。一同拜下子龍麾下,望子龍勿棄!”
張遼與眾人單膝下跪,抱拳說道。
趙雲頓時大喜,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一樣。
好一會才高興的握緊張遼的大手說道:
“雲得諸位將軍相助,如勝過千軍萬馬也!”
“我等見過主公!”
得到趙雲的肯定,幾人齊聲大聲的說道。
“哈哈!!快快請起!來人!立即吩咐後廚,準備酒菜。叫上軍師等人,我要為幾位將軍設宴。今天吾高興,我等不醉不歸…!”
“謝主公厚愛!”
張遼激動的說道,如今也算如願以償的投入了趙雲麾下,雖然其中的波折很多。
第二天,趙雲在議事廳,逐一向各位一一介紹,也算是認識一番,眾人依次隨後入座。
左邊:田豐,郭嘉,郭興,夏侯蘭,張岱,李樂,曹性。
右邊:太史慈,徐晃,周倉,張遼,管亥,侯成,宋憲
典韋則在趙雲身後守衛,時刻守衛在趙雲左右。
除了夏侯博,陳石在趙家莊,王猛在定襄鎮守,其餘全部到齊。
當初的就田豐,郭興陳石王猛等幾人,如今發展到的十幾人的地步。
這裏還有流傳於史的名將張遼,典韋太史慈,謀臣田豐郭嘉。
看著這滿堂文武,趙雲心中忍不住一股豪氣升起,這些都是他日後製霸的左右手。
“諸位,大漢自黃巾之亂以來,漢勢力逐弱,如今董卓更是禍亂朝綱,迫害忠良。
如今各方勢力磨刀霍霍,都在等一個機會。等這個機會不管是為了建功立業,還是韋匡扶漢室,我等自然也不能落後,諸位可以做好準備。”
趙雲對著眾人大聲說道。
眾將過後紛紛大聲應聲道:“謹遵主公之命,請主公吩咐!”
“好!如今我得文遠等將軍,我軍實力大增,下麵我做出我軍調整。”
“徐晃,張遼!”
“末將在!”兩人大聲的出列道。
“我軍重騎今命名為:黑甲戰騎!經鮮卑匈奴一戰,我軍重騎大展風采,卻也損失不少。
今命你倆人共建黑甲戰騎,共分兩部一部暫定五千人馬,你倆各領一部,人員可以先擴充訓練,裝備軍馬可以慢慢搞。”
“喏!”
兩人高聲應聲歸隊,張遼沒想到趙雲如此看重自己,將如此精銳之師教給自己,不禁激動有些許顫抖。
“宋憲!”
“末將在!”
宋憲聽到趙雲念到他的名字,頓時激動的站出來大聲應道。
“雲素聞將軍,弓馬嫻熟,耍的一手好騎射。你便在管亥將軍營下,擔任副將一職,你可願意?”
“末將願意!”
宋憲興奮的說道,想他在丁原麾下他就是一個屯長。
現在雖然趙雲軍中沒有明確的職稱,但是如今一下子升為一軍副將,也是很不錯了。
經過了半個時辰的安排,才將眾人安排妥當。曹性為神弩營副將,侯成為周倉副將。
張岱並擅長合衝鋒陷陣,便讓他隨田豐,郭興管理後勤。
李樂則依舊追隨張遼,為張遼親衛輔助張遼領軍。
“奉獻,袁家袁紹袁術,曹操等豪傑皆在洛陽。最近雒陽風雲變動,我等是否也要摻合一下?”
認命一事了結後,趙雲對郭嘉說道。
“雒陽啊!大漢第一大皇城都市,確實令在下向往,上一次去還是好五六年前了!”
郭嘉聽後眉頭一揚,忍不住感歎道。
“這?主公萬萬不可,如今京都混亂不已。主公又與眾多世家結怨,又與張讓等人有所關係,萬一被董卓等人認出,以此刁難扣留,豈不遭大禍?”
“哈哈!,京都暗潮湧動熱鬧非凡!怎麽少了雲呢!元皓放心,正因京中混亂,雲才放心前往。趁此機會見識一下西涼鐵騎,順便探望一下我的老師”
“深入敵人腹部太危險了,請主公三思!”
田豐還是反對的說道。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而此次我會帶上奉獻,惡來,伯平,公明等人。哪怕那呂布前來,他也得掂量掂量,他想攔不住我等怕也不易,你且放心!”
“哈哈…好一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主公怕是別有用意吧?”
郭嘉聽後忍不住大笑道。
“哦?那看來奉孝對雒陽之行並無太大興趣咯?嗯…!我想元皓或者紹文應該會挺感興趣的。”
“這……!不不不…,孝說笑而已,說笑而已!”郭嘉聞言連忙一邊擺手,一邊說道。
“哈哈…”看到郭嘉的囧樣,忍不住一陣大笑。
“元皓放心,趁此出去走動一番也未嚐不可。何況見過主公之人少之又少,又有盧師等人幫忙周旋,何況我們還有一定的勢力在京城。”
郭嘉改口替趙雲說道。
“也罷!望主公要是小心為上!”
田豐聽後,也便不再強留,隻得一番囑咐。
“主公!讓遼一同前往吧!”
張遼聽後站出來說道。
“文遠有次心雲甚慰,但是文遠你在京都熟人太多,容易暴露。
而且公明會一同前往,黑甲重騎便依靠你了。你若是再去黑甲重騎便無人帶領,所以你肩負重任,切不可怠慢!”
張遼一聽,立即抱拳說道:“請主公放心,遼定會好生訓練軍卒,不會讓主公失望,主公歸來之時便能看到一隻全新的黑甲重騎!。”
“好!有文遠這話,雲便放一百個心!”
趙雲來到這個漢末,未曾去過見過東漢這雄偉的雒陽皇城,第一雄關虎牢關。
再不去看看,這洛陽總不了半年,就該變成廢墟了!
是夜,趙雲與童燕一番溫存,當然一切都是適而可止,因為此時童燕已經懷上了趙雲的寶寶。
剛得知時可把趙雲樂壞了,沒想到自己這麽快就要當爸爸了。
童燕雖然很擔心,但是也知道趙雲是要做大事的人,並沒有說什麽,隻是叮囑趙雲事事小心。
……
話說雒陽這邊,董卓吞並丁原勢力後,越發囂張跋扈,每日上朝甲不離身,還帶著護衛。
眾大臣有怒不敢言,誰敢頂撞立即血濺三尺。身為帝皇的劉辯,日日都在驚恐中度過。
這日董卓大手一揮,今日不開早朝,董卓在府上設宴。
所有邀請朝廷公卿赴宴,又讓呂布帶領甲士千餘位,侍衛左右。眾大臣害怕於董卓,隻得硬著頭皮赴宴。
宴中,酒過數巡後,董卓突然按劍言道:“當今聖上懦弱不明事理,不可以侍奉宗廟社稷,吾將效仿伊尹、霍光之舉,廢帝為弘農王,改立陳留王為新帝,諸位若有不從,吾斬之!”
董卓強勢逼人,再次提起廢帝之事。如今有呂布護衛,又有強軍環視,百官沒有人敢反抗。
突然,中軍校尉袁紹挺身而出,喝道:“當今聖上即位還未數日,並無失德,汝欲行廢立之事,是要造反不成?”
董卓聞言大怒,拔劍指向袁紹,吼道:“天下事在吾決斷!吾要廢帝,誰敢不從!汝視吾之劍不利否?”
“汝劍利,吾劍未嚐不“汝劍利,吾劍未嚐不利!”袁紹拔劍在手,直接在宴中與董卓對峙。
就在董卓要誅殺袁紹之時,李儒出而勸道:“事還未定,不可妄殺。”
袁紹當即辭別,走出董卓府中時,已是汗流浹背,心中對剛才的莽撞後怕不已,連忙懸節東門,向冀州奔去。
袁紹被逼走,朝中再無人敢公然對抗董卓,次日董卓請帝於嘉德殿,大會文武。董卓殿上持劍,逼迫少帝退位,後又親扶陳留王登基,是為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