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4 章 活下去的動力
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 作者:鍾小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蜀議和之後,各方勢力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吳國既沒有退兵,也沒有再次發起大舉的進攻。
而是在合肥新城與淝水之間的位置駐兵。
並且派出數支斥候小隊,來打探魏國援兵情況。
幾日前,其中一支斥候小隊被魏國曹真的先鋒軍所殲滅。
小隊中幾百人盡數被斬殺,孫權大怒,揚言要再次對合肥新城發起進攻。
而魏國先鋒軍統帥文欽則上報斬殺俘虜數近萬,以此邀功求賞。
魏國征東將軍滿寵識破其虛報邀功之事,將其先鋒軍收入麾下,並將其訓斥一番。
......
安定郡邊境
蜀漢將士們,已經將入侵邊境的匈奴全部清理幹淨。
進攻安定邊境的匈奴兵退到距安定邊境五十裏外的地方安營紮寨。
現今,蜀漢的將士們正帶領著邊境的百姓們,進行戰後重建工作。
“薑將軍,那些人又跟來了,站在我們的營地外不肯走。”
嶽飛正與薑維、鄧艾、王平三人,共商禦敵之策及戰後重建之事,一名士兵入帳稟報道。
嶽飛猜到了士兵口中的那些人是誰,正是他與薑維以及鄧艾會合之時,那些衝入戰場砍殺匈奴的百姓。
這些人因為匈奴的入侵,家園被毀,失去了家人,心中充滿了對於匈奴的仇恨。
他們將縣城外的匈奴奴隸斬殺幹淨之後,薑維本是要托付胡萊將這群人在縣城附近安頓下來的。
然而這群人卻並不願意,他們請求薑維帶著他們一同去邊境,殺匈奴。
薑維自然是不同意的。
以前帶著這些人,是因為那時安定郡裏有那群匈奴奴隸到處流竄。
為了保證這群人的安全,薑維與鄧艾才帶著他們一同行軍的。
現今,安定郡內匈奴餘孽已被肅清,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並不適宜在留在軍中。
薑維看向嶽飛等人說道:“這些百姓也是可憐之人,隻是戰場上太過兇險,我實在不忍再將他們牽扯進來。”
鄧艾微微皺眉:“我們已經拒絕他們多次了,他們這些人並非經過訓練的行伍之身,沒想到竟然能一路跟到這裏。”
王平思考片刻後道:“要不將他們編入軍中,加以訓練,也好讓他們有報仇的機會。”
嶽飛搖頭:“不妥,他們內心中充滿了對匈奴的仇恨,又沒有經過軍隊的曆練,若到了戰場之上,不服從一心隻想著殺匈奴,不服從指揮調度,反而會影響我軍的作戰。”
薑維與鄧艾與這群人相處的時間久一些,可以說這群人大部分都是被他們倆所救,他們也親眼見證了這群人的仇恨。
所以,他二人對這群人有一種本能的責任感。
薑維站起身來踱步:“我親自出去勸說。如今匈奴雖已暫時退兵,然而畢竟進攻安定郡的並非匈奴主力部隊。”
“誰都難保匈奴不會向安定邊境調兵,若是匈奴調大軍前來,我們根本無暇去顧及他們,這些人的存在反而成了負累。”
薑維說完便準備向營帳外走去。
鄧艾也起身說道:“伯約我同你一起去,告知他們留在城中參與重建,同樣是為抗擊外敵出一份力。”
嶽飛與王平也跟著他們一起來到了營地外。
四人行至營地之外,放眼望去,隻見密密麻麻的一群人,他們大多衣衫殘破,滿麵塵灰,顯然是經過了長途奔波。
這群人粗略看下來,大概有近萬人。
薑維有些疑惑的壓低聲音向鄧艾問道:“士載,我記得在縣城分開時,原本僅有五千餘人。如今人數怎會如此之多?”
鄧艾與薑維對視後,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
那些百姓一見薑維等人出來,便大聲喊道:“薑將軍,鄧將軍,我們不怕死,隻求能夠殺匈奴!”
薑維與鄧艾上前去安撫這些百姓。
嶽飛站在後麵,望著那群被戰亂所苦,眼中充滿了仇恨的百姓,心中有所觸動。
如此情形,他前世亦曾曆經多次,於這些人而言,現今支撐他們活下去的,便是複仇。
或許,有什麽辦法可以兩全其美......
吳國既沒有退兵,也沒有再次發起大舉的進攻。
而是在合肥新城與淝水之間的位置駐兵。
並且派出數支斥候小隊,來打探魏國援兵情況。
幾日前,其中一支斥候小隊被魏國曹真的先鋒軍所殲滅。
小隊中幾百人盡數被斬殺,孫權大怒,揚言要再次對合肥新城發起進攻。
而魏國先鋒軍統帥文欽則上報斬殺俘虜數近萬,以此邀功求賞。
魏國征東將軍滿寵識破其虛報邀功之事,將其先鋒軍收入麾下,並將其訓斥一番。
......
安定郡邊境
蜀漢將士們,已經將入侵邊境的匈奴全部清理幹淨。
進攻安定邊境的匈奴兵退到距安定邊境五十裏外的地方安營紮寨。
現今,蜀漢的將士們正帶領著邊境的百姓們,進行戰後重建工作。
“薑將軍,那些人又跟來了,站在我們的營地外不肯走。”
嶽飛正與薑維、鄧艾、王平三人,共商禦敵之策及戰後重建之事,一名士兵入帳稟報道。
嶽飛猜到了士兵口中的那些人是誰,正是他與薑維以及鄧艾會合之時,那些衝入戰場砍殺匈奴的百姓。
這些人因為匈奴的入侵,家園被毀,失去了家人,心中充滿了對於匈奴的仇恨。
他們將縣城外的匈奴奴隸斬殺幹淨之後,薑維本是要托付胡萊將這群人在縣城附近安頓下來的。
然而這群人卻並不願意,他們請求薑維帶著他們一同去邊境,殺匈奴。
薑維自然是不同意的。
以前帶著這些人,是因為那時安定郡裏有那群匈奴奴隸到處流竄。
為了保證這群人的安全,薑維與鄧艾才帶著他們一同行軍的。
現今,安定郡內匈奴餘孽已被肅清,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並不適宜在留在軍中。
薑維看向嶽飛等人說道:“這些百姓也是可憐之人,隻是戰場上太過兇險,我實在不忍再將他們牽扯進來。”
鄧艾微微皺眉:“我們已經拒絕他們多次了,他們這些人並非經過訓練的行伍之身,沒想到竟然能一路跟到這裏。”
王平思考片刻後道:“要不將他們編入軍中,加以訓練,也好讓他們有報仇的機會。”
嶽飛搖頭:“不妥,他們內心中充滿了對匈奴的仇恨,又沒有經過軍隊的曆練,若到了戰場之上,不服從一心隻想著殺匈奴,不服從指揮調度,反而會影響我軍的作戰。”
薑維與鄧艾與這群人相處的時間久一些,可以說這群人大部分都是被他們倆所救,他們也親眼見證了這群人的仇恨。
所以,他二人對這群人有一種本能的責任感。
薑維站起身來踱步:“我親自出去勸說。如今匈奴雖已暫時退兵,然而畢竟進攻安定郡的並非匈奴主力部隊。”
“誰都難保匈奴不會向安定邊境調兵,若是匈奴調大軍前來,我們根本無暇去顧及他們,這些人的存在反而成了負累。”
薑維說完便準備向營帳外走去。
鄧艾也起身說道:“伯約我同你一起去,告知他們留在城中參與重建,同樣是為抗擊外敵出一份力。”
嶽飛與王平也跟著他們一起來到了營地外。
四人行至營地之外,放眼望去,隻見密密麻麻的一群人,他們大多衣衫殘破,滿麵塵灰,顯然是經過了長途奔波。
這群人粗略看下來,大概有近萬人。
薑維有些疑惑的壓低聲音向鄧艾問道:“士載,我記得在縣城分開時,原本僅有五千餘人。如今人數怎會如此之多?”
鄧艾與薑維對視後,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
那些百姓一見薑維等人出來,便大聲喊道:“薑將軍,鄧將軍,我們不怕死,隻求能夠殺匈奴!”
薑維與鄧艾上前去安撫這些百姓。
嶽飛站在後麵,望著那群被戰亂所苦,眼中充滿了仇恨的百姓,心中有所觸動。
如此情形,他前世亦曾曆經多次,於這些人而言,現今支撐他們活下去的,便是複仇。
或許,有什麽辦法可以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