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死前眼睛瞪得大大的!饒他是鷹視狼顧之人,饒他智謀深沉,也比不過權謀之人的冷酷和殘忍!
袁尚已經等不及要殺司馬懿了,沒有強敵何必養如此鷹視狼顧之人?!袁尚坐到這個位置,已經認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兩句話的含義了。
周瑜死,曹操死,劉備死,臥龍死,何處還有飛鳥?何處還有狡兔?隻剩下皇宮裏那位軟禁的“鹿”了,袁尚認定自己將會成為群雄逐鹿中唯一的獲勝者!
袁尚殺了司馬懿之後心裏這個暢快!袁尚此行來三國時代走一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見到諸葛亮!無論是作為敵人還是作為臣子,亦或者作為朋友,若能和諸葛亮把酒夜談,不枉穿越一迴!看一看千古第一名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的風采,這是袁尚一直以來埋藏在心裏的一個心願。不想被司馬懿給破滅了!
袁尚索性也不拔刀,直接任由司馬懿頹然倒下。
隨後袁尚不管不顧,一轉身,再次倒在床榻上睡覺,打鼾聲唿唿而起。
帥帳內的聲響早就引起帳外之人的注意,周倉帶著兩名親兵進入帥帳,正好看到袁尚一刀戳死司馬懿後,竟然轉身繼續睡覺!
周倉的腦子用袁尚穿越前的一句來說就是“cpu燒幹了”!他不明白這是什麽情況!要是司馬懿圖謀不軌,主公當對自己說明,而不是轉身繼續睡覺!看著若無其事的袁尚在唿唿大睡,地上趴著司馬懿的死屍,周倉也不知道該不該叫醒主公。
就在這時,帥帳外有旁人前來,正是賈詡和辛毗聽聞司馬懿一聲尖利的“主公”喊聲,因此從隔壁的營帳前來一探究竟。二人也是擔心袁尚的安危,原先以為有人要行刺袁尚,不想二人進來居然是這麽詭異的一個場麵。
周倉用眼神求助兩位謀士,不知如此場麵如何收場。總不能等主公袁尚醒來後,司馬懿莫名其妙的死在帥帳內吧?
賈詡捋了捋胡子,隨後輕聲的唿喚睡夢中的袁尚,“主公!”
辛毗也不傻,這個時候若是不叫醒袁尚,恐怕要出大亂子。
在眾人“主公”的唿喊下,袁尚終於“醒來”。
隻見袁尚側身佯裝從夢中醒來,邊醒來,邊嘴裏嘟囔著,“曹操休走!”
這一句,讓眾人更是一臉懵圈,曹操已經死了一年多,孫權把他殺死後,向漢獻帝邀功要的淮南。算是當時孫權與袁尚的一場政治博弈。
辛毗嘴裏念叨著:“看來主公是夢到曹操了!”
袁尚醒來後,看到司馬懿的屍體後,忽然裝作“大驚失色”的模樣,一個激靈坐了起來!隨後他喝問道:“誰人殺的仲達?!”
袁尚怒視前方眾人,好似這一切都不是他的傑作似的。
但臣下們可不敢這麽想,周倉這時小心翼翼的說道:“主公!這司馬先生,乃是,乃是,主公您親手所殺!屬下聽到帳中有聲響,便聞聲進入,剛好看到主公用刀戳死了司馬先生。”
周倉是個耿直的臣屬,猶豫之後還是實話實說了。
賈詡和辛毗也是一驚,雖然剛才二人都感覺這司馬懿很可能是主公所殺,但當周倉說出實情後,二人還是心中一顫!
袁尚也是裝作一臉的驚訝之色:“周倉,你可莫要在我麵前胡言亂語!你說是我殺死的司馬懿?可是本帥剛剛還在睡夢中啊!”
周倉聞言連忙跪下,身後兩個親兵也一並跪下,周倉說道:“主公在上!臣周倉豈敢有半句謊言!剛剛聽到司馬懿的喊聲,末將還以為有人要行刺主公,因此立刻進入帳中!不想司馬懿被主公用刀殺死,末將還想問主公,是不是司馬懿犯了什麽大錯或者對主公圖謀不軌。”
周倉身後的兩個親兵也是附和周倉的說法。
袁尚這時做“恍然大悟”之狀!隨後袁尚痛心疾首的說道:“剛剛本帥在夢中突然遇到曹操老賊,我便持刀從後追趕,追上曹操後,我便一刀搠死他!
莫非吾剛剛在夢中殺人,而現實中所殺之人乃是司馬仲達?!”
周倉是個耿直之人,哪有那些彎彎繞,袁尚說什麽,他便信以為真,隨後說道:“應該就是這樣的。剛剛主公醒來時嘴裏還念叨曹操什麽的!看來主公是在夢中把司馬懿當曹操給殺了!”
袁尚聞言,心中暗喜,有周倉這好隊友,自己演什麽都行!
於是袁尚忽然做悲痛狀:“仲達!哎呀!吾痛失智囊啊!想當初吾把仲達從鄴城大獄中救出,隨後仲達便鼎力輔佐於我,每每出奇製勝,算是本帥的良師益友。不想今日竟然死於非命!”
辛毗和周倉幾個人都是唏噓不已,為司馬懿之死感到惋惜,但也勸袁尚節哀順變。
袁尚長歎一聲道:“唉!我曾經在與華佗溝通時,聽聞他講過一些疑難雜症。說有一種病叫做離魂症,說患了這種病的人,做夢時會起身遊走,或者做一些事情。做完之後,再迴床繼續睡覺。醒來後問之,患病者是一問三不知。
不想我竟然也有這夢中殺人之癖!
可惜司馬仲達一身才華了!辛毗你替我擬召,把司馬懿按照國家二品官員的身份下葬!之後從軍中撥百金和布帛錦緞之物送給司馬懿之家人,以作喪葬撫恤。”
袁尚一番話,也不由得旁人信不信,反正弄了一個“夢中殺人”的橋段,算是借用了曹操的名橋段了。
而整個過程中,賈詡是一言不發,既不附和也不質疑,總之就是不說話。
且說賈詡如此精明之人,豈會相信袁尚所謂“夢中殺人”一說?即便有“離魂症”(夢遊症)又豈會在夢中拿刀殺人!所以賈詡當時在袁尚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就壓根不相信他說的話。他意識到,這是主公想殺司馬懿而故意演的一場戲罷了。
那為何要殺司馬懿?
賈詡不得而知,他隻能猜。
賈詡當時猜的是,縱觀司馬懿平日言行,都是謹小慎微,城府之深不亞於自己。而袁尚忌憚司馬懿之才華和智謀高深,當今周瑜已滅,東吳大軍被擊敗,漢中張魯和宜州劉璋暗弱無能,都並非袁尚敵手,所以袁尚不再需要像司馬懿這麽富有智慧又靠近權力中樞的人了!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賈詡這麽聰明的人豈會不明白袁尚心中所忌憚。因此賈詡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他知道自己在主公眼中和司馬懿是一種人,隻不過自己的威脅在袁尚眼中不及司馬懿而已。因此主公第一個殺的是司馬懿,而不是自己!
為求自保,賈詡必須要有所作為!如果再不行動,隻怕主公沒準哪天就讓自己也被“夢中殺人”了。盡管自己是智謀之人,但是奈何權柄在主公手中緊握!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沒辦法不死!
所以賈詡要從此退出袁尚的權力中樞,這樣可以讓袁尚放心,自己才能避免一死。
然而若是自己直接辭官迴家,告老還鄉,自己的性命還是堪憂。一來,賈詡不確定袁尚會不會在自己辭官迴家的路上直接把自己暗殺掉;二來,袁尚會不會擔心自己投靠其他諸侯;三來,賈詡畢竟為官多年,已經年近五旬的他總得有個養命之物,總不能迴家務農吧!
所以賈詡要做到既要袁尚不能隨便殺自己,又能對自己放心時刻監督自己,還得讓自己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精明如賈詡,他想到了一個不完全退隱,但是算是半隱的自我拯救之法。
司馬懿死後,賈詡在軍中便一反常態,開始飲酒和嫖支,而且不再詢問軍務,單純的貪杯和貪色。逐漸的開始遊離在袁尚的軍機要務之外。袁尚對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按照軍規處理。後來,賈詡因為貪墨了一些軍餉等物,被人告發,因此袁尚決定親自審問他!
其實這都是賈詡的套路,他之所以又飲酒又嫖支,如今又貪墨軍餉,都是為了“自汙”!一旦自汙,作為主公的袁尚就知道自己沒有想當大官或者繼續在軍中把持要職的想法了。也就是賈詡自己毀了自己的名聲,斷了自己的晉升之路,為的就是向袁尚表明自己沒有野心,自己隻想享受人生了。
袁尚也看出來賈詡的舉動,因此這次審問,袁尚並不嚴厲,也沒有起殺心。
賈詡則趁著這個時機主動向袁尚提供自己“半隱”的思路。
賈詡先表明忠心,講“自己生是袁家臣,死是袁家鬼”,因此他想為老主公袁紹和袁尚的母親劉氏守靈,二人的陵墓都在鄴城,他打算讓袁尚封他一個祭祀守靈校尉,時時刻刻能夠為袁尚祭奠父母。
賈詡說得也很動情,他說自己“有才無德”,不配繼續為袁尚謀劃,不配在朝中做官,但又多年陪伴在袁尚身邊,恐袁尚也對他有些思念,若是有事也可以直接書信來往。賈詡又說自己“逐漸老邁”,並無家產家資,因此才貪墨了軍中糧餉,他想在鄴城守靈做個差事,不然自己老了肯定得餓死。
袁尚當然明白賈詡在說什麽,此時的賈詡就像《雍正王朝》裏的鄔思道在雍正繼承皇位當天夜裏對雍正想表達的那些。
賈詡已經聲明不做官,退出袁尚的權力中樞,沒有野心也不貪戀權柄,因此對袁尚沒有威脅。而賈詡也不會投靠其他諸侯,搞所謂“隱退”實則瞞天過海去輔佐其他諸侯。他願意接受袁尚的監督,去鄴城守靈。要知道袁尚在鄴城的眼線眾多,主臣二人都是知道的,如此一來賈詡的一舉一動,都在袁尚的監視之下。
而賈詡雖然半退,但是才華水平還在,如果將來袁尚戰爭中遇到難題,袁尚還能隨時找到賈詡,讓他出謀劃策,發揮餘熱!如此一來,相當於袁尚把賈詡把刀收藏了起來,而且放在自己的抽屜裏,想用就用,不用也很安全。
而賈詡也實實在在的問袁尚要後半生的過活,要袁尚封他個祭祀校尉,總有俸祿軍餉,而且是為袁尚父母守靈,因此每年袁尚供奉之物賈詡自然可以在供奉之物祭祀之後,自己享用。比如豬牛羊,穀物,佳釀,這些都是祭祀之物。祭祀之後,便肯定都歸賈詡了。如此一來,賈詡的生活也是衣食無憂,做個享福之人。
袁尚聞言,深以為然。他內心深處對待賈詡不似對司馬懿那般的忌憚和討厭,相反對賈詡還是有君臣之情和欣賞之心的。
賈詡給的這個半隱方案,袁尚很喜歡。這次審問,算是二人達成的某種交易,袁尚不殺賈詡,賈詡也不投靠其他諸侯,討一個肥差接受袁尚的監督監視,舒舒服服過完下半生。一旦袁尚有難處,賈詡可以隨時給予幫助。
因此袁尚對外宣布,貶斥賈詡迴鄴城,要他擔任負責為袁紹守靈墓和祭祀等事宜的小官。
賈詡撿迴一條命,下半生也有著落了,遂領命而去。
賈詡不是不戀權,而是他知道權力這個東西是個雙刃劍,有命掌權,無命享權之人自古比比皆是!前有韓信、張良,後有何進、董卓,眼前還有一個被“夢中擊殺”的司馬懿。賈詡可不是要權不要命的人!他也太了解袁尚,他是和越王勾踐一樣的那種人,可以“同吃苦”,不可“同富貴”!
賈詡覺得在這種主公之下,能全身而退,養老無憂,已經是上上之策了。
賈詡離別之時,竟然無人來送,世態炎涼可見一斑,賈詡受重用的時候誰人都得巴結一二,如今被貶斥,竟然無人問津了!袁尚本人更沒有來,賈詡倒覺得挺好。
正當賈詡要走,趙雲竟然來送了。
賈詡心中感慨,總是有古道熱腸之人念同僚之情的。賈詡與趙雲飲酒相別,臨行之時,賈詡偷偷對趙雲說道:“子龍啊,賈詡已經安穩落地了。將軍是不是也該想想自己的後路了?天下基本奠定,即便沒有你我,主公也可得天下。該急流勇退嘍。”
賈詡在善意提醒趙雲。
趙雲則不以為然,他始終還有理想和抱負。
賈詡不好明說,隻提醒趙雲,為何赤壁之戰那一天,主公要他負責在驚濤駭浪中來迴輸送船隻呢?
趙雲若有所思之時,賈詡已經坐著馬車,帶著仆從離開赤壁,往鄴城而去了。
再說袁尚攻下赤壁之後,進行戰損清點和統計。
袁尚已經等不及要殺司馬懿了,沒有強敵何必養如此鷹視狼顧之人?!袁尚坐到這個位置,已經認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兩句話的含義了。
周瑜死,曹操死,劉備死,臥龍死,何處還有飛鳥?何處還有狡兔?隻剩下皇宮裏那位軟禁的“鹿”了,袁尚認定自己將會成為群雄逐鹿中唯一的獲勝者!
袁尚殺了司馬懿之後心裏這個暢快!袁尚此行來三國時代走一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見到諸葛亮!無論是作為敵人還是作為臣子,亦或者作為朋友,若能和諸葛亮把酒夜談,不枉穿越一迴!看一看千古第一名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的風采,這是袁尚一直以來埋藏在心裏的一個心願。不想被司馬懿給破滅了!
袁尚索性也不拔刀,直接任由司馬懿頹然倒下。
隨後袁尚不管不顧,一轉身,再次倒在床榻上睡覺,打鼾聲唿唿而起。
帥帳內的聲響早就引起帳外之人的注意,周倉帶著兩名親兵進入帥帳,正好看到袁尚一刀戳死司馬懿後,竟然轉身繼續睡覺!
周倉的腦子用袁尚穿越前的一句來說就是“cpu燒幹了”!他不明白這是什麽情況!要是司馬懿圖謀不軌,主公當對自己說明,而不是轉身繼續睡覺!看著若無其事的袁尚在唿唿大睡,地上趴著司馬懿的死屍,周倉也不知道該不該叫醒主公。
就在這時,帥帳外有旁人前來,正是賈詡和辛毗聽聞司馬懿一聲尖利的“主公”喊聲,因此從隔壁的營帳前來一探究竟。二人也是擔心袁尚的安危,原先以為有人要行刺袁尚,不想二人進來居然是這麽詭異的一個場麵。
周倉用眼神求助兩位謀士,不知如此場麵如何收場。總不能等主公袁尚醒來後,司馬懿莫名其妙的死在帥帳內吧?
賈詡捋了捋胡子,隨後輕聲的唿喚睡夢中的袁尚,“主公!”
辛毗也不傻,這個時候若是不叫醒袁尚,恐怕要出大亂子。
在眾人“主公”的唿喊下,袁尚終於“醒來”。
隻見袁尚側身佯裝從夢中醒來,邊醒來,邊嘴裏嘟囔著,“曹操休走!”
這一句,讓眾人更是一臉懵圈,曹操已經死了一年多,孫權把他殺死後,向漢獻帝邀功要的淮南。算是當時孫權與袁尚的一場政治博弈。
辛毗嘴裏念叨著:“看來主公是夢到曹操了!”
袁尚醒來後,看到司馬懿的屍體後,忽然裝作“大驚失色”的模樣,一個激靈坐了起來!隨後他喝問道:“誰人殺的仲達?!”
袁尚怒視前方眾人,好似這一切都不是他的傑作似的。
但臣下們可不敢這麽想,周倉這時小心翼翼的說道:“主公!這司馬先生,乃是,乃是,主公您親手所殺!屬下聽到帳中有聲響,便聞聲進入,剛好看到主公用刀戳死了司馬先生。”
周倉是個耿直的臣屬,猶豫之後還是實話實說了。
賈詡和辛毗也是一驚,雖然剛才二人都感覺這司馬懿很可能是主公所殺,但當周倉說出實情後,二人還是心中一顫!
袁尚也是裝作一臉的驚訝之色:“周倉,你可莫要在我麵前胡言亂語!你說是我殺死的司馬懿?可是本帥剛剛還在睡夢中啊!”
周倉聞言連忙跪下,身後兩個親兵也一並跪下,周倉說道:“主公在上!臣周倉豈敢有半句謊言!剛剛聽到司馬懿的喊聲,末將還以為有人要行刺主公,因此立刻進入帳中!不想司馬懿被主公用刀殺死,末將還想問主公,是不是司馬懿犯了什麽大錯或者對主公圖謀不軌。”
周倉身後的兩個親兵也是附和周倉的說法。
袁尚這時做“恍然大悟”之狀!隨後袁尚痛心疾首的說道:“剛剛本帥在夢中突然遇到曹操老賊,我便持刀從後追趕,追上曹操後,我便一刀搠死他!
莫非吾剛剛在夢中殺人,而現實中所殺之人乃是司馬仲達?!”
周倉是個耿直之人,哪有那些彎彎繞,袁尚說什麽,他便信以為真,隨後說道:“應該就是這樣的。剛剛主公醒來時嘴裏還念叨曹操什麽的!看來主公是在夢中把司馬懿當曹操給殺了!”
袁尚聞言,心中暗喜,有周倉這好隊友,自己演什麽都行!
於是袁尚忽然做悲痛狀:“仲達!哎呀!吾痛失智囊啊!想當初吾把仲達從鄴城大獄中救出,隨後仲達便鼎力輔佐於我,每每出奇製勝,算是本帥的良師益友。不想今日竟然死於非命!”
辛毗和周倉幾個人都是唏噓不已,為司馬懿之死感到惋惜,但也勸袁尚節哀順變。
袁尚長歎一聲道:“唉!我曾經在與華佗溝通時,聽聞他講過一些疑難雜症。說有一種病叫做離魂症,說患了這種病的人,做夢時會起身遊走,或者做一些事情。做完之後,再迴床繼續睡覺。醒來後問之,患病者是一問三不知。
不想我竟然也有這夢中殺人之癖!
可惜司馬仲達一身才華了!辛毗你替我擬召,把司馬懿按照國家二品官員的身份下葬!之後從軍中撥百金和布帛錦緞之物送給司馬懿之家人,以作喪葬撫恤。”
袁尚一番話,也不由得旁人信不信,反正弄了一個“夢中殺人”的橋段,算是借用了曹操的名橋段了。
而整個過程中,賈詡是一言不發,既不附和也不質疑,總之就是不說話。
且說賈詡如此精明之人,豈會相信袁尚所謂“夢中殺人”一說?即便有“離魂症”(夢遊症)又豈會在夢中拿刀殺人!所以賈詡當時在袁尚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就壓根不相信他說的話。他意識到,這是主公想殺司馬懿而故意演的一場戲罷了。
那為何要殺司馬懿?
賈詡不得而知,他隻能猜。
賈詡當時猜的是,縱觀司馬懿平日言行,都是謹小慎微,城府之深不亞於自己。而袁尚忌憚司馬懿之才華和智謀高深,當今周瑜已滅,東吳大軍被擊敗,漢中張魯和宜州劉璋暗弱無能,都並非袁尚敵手,所以袁尚不再需要像司馬懿這麽富有智慧又靠近權力中樞的人了!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賈詡這麽聰明的人豈會不明白袁尚心中所忌憚。因此賈詡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他知道自己在主公眼中和司馬懿是一種人,隻不過自己的威脅在袁尚眼中不及司馬懿而已。因此主公第一個殺的是司馬懿,而不是自己!
為求自保,賈詡必須要有所作為!如果再不行動,隻怕主公沒準哪天就讓自己也被“夢中殺人”了。盡管自己是智謀之人,但是奈何權柄在主公手中緊握!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沒辦法不死!
所以賈詡要從此退出袁尚的權力中樞,這樣可以讓袁尚放心,自己才能避免一死。
然而若是自己直接辭官迴家,告老還鄉,自己的性命還是堪憂。一來,賈詡不確定袁尚會不會在自己辭官迴家的路上直接把自己暗殺掉;二來,袁尚會不會擔心自己投靠其他諸侯;三來,賈詡畢竟為官多年,已經年近五旬的他總得有個養命之物,總不能迴家務農吧!
所以賈詡要做到既要袁尚不能隨便殺自己,又能對自己放心時刻監督自己,還得讓自己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精明如賈詡,他想到了一個不完全退隱,但是算是半隱的自我拯救之法。
司馬懿死後,賈詡在軍中便一反常態,開始飲酒和嫖支,而且不再詢問軍務,單純的貪杯和貪色。逐漸的開始遊離在袁尚的軍機要務之外。袁尚對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按照軍規處理。後來,賈詡因為貪墨了一些軍餉等物,被人告發,因此袁尚決定親自審問他!
其實這都是賈詡的套路,他之所以又飲酒又嫖支,如今又貪墨軍餉,都是為了“自汙”!一旦自汙,作為主公的袁尚就知道自己沒有想當大官或者繼續在軍中把持要職的想法了。也就是賈詡自己毀了自己的名聲,斷了自己的晉升之路,為的就是向袁尚表明自己沒有野心,自己隻想享受人生了。
袁尚也看出來賈詡的舉動,因此這次審問,袁尚並不嚴厲,也沒有起殺心。
賈詡則趁著這個時機主動向袁尚提供自己“半隱”的思路。
賈詡先表明忠心,講“自己生是袁家臣,死是袁家鬼”,因此他想為老主公袁紹和袁尚的母親劉氏守靈,二人的陵墓都在鄴城,他打算讓袁尚封他一個祭祀守靈校尉,時時刻刻能夠為袁尚祭奠父母。
賈詡說得也很動情,他說自己“有才無德”,不配繼續為袁尚謀劃,不配在朝中做官,但又多年陪伴在袁尚身邊,恐袁尚也對他有些思念,若是有事也可以直接書信來往。賈詡又說自己“逐漸老邁”,並無家產家資,因此才貪墨了軍中糧餉,他想在鄴城守靈做個差事,不然自己老了肯定得餓死。
袁尚當然明白賈詡在說什麽,此時的賈詡就像《雍正王朝》裏的鄔思道在雍正繼承皇位當天夜裏對雍正想表達的那些。
賈詡已經聲明不做官,退出袁尚的權力中樞,沒有野心也不貪戀權柄,因此對袁尚沒有威脅。而賈詡也不會投靠其他諸侯,搞所謂“隱退”實則瞞天過海去輔佐其他諸侯。他願意接受袁尚的監督,去鄴城守靈。要知道袁尚在鄴城的眼線眾多,主臣二人都是知道的,如此一來賈詡的一舉一動,都在袁尚的監視之下。
而賈詡雖然半退,但是才華水平還在,如果將來袁尚戰爭中遇到難題,袁尚還能隨時找到賈詡,讓他出謀劃策,發揮餘熱!如此一來,相當於袁尚把賈詡把刀收藏了起來,而且放在自己的抽屜裏,想用就用,不用也很安全。
而賈詡也實實在在的問袁尚要後半生的過活,要袁尚封他個祭祀校尉,總有俸祿軍餉,而且是為袁尚父母守靈,因此每年袁尚供奉之物賈詡自然可以在供奉之物祭祀之後,自己享用。比如豬牛羊,穀物,佳釀,這些都是祭祀之物。祭祀之後,便肯定都歸賈詡了。如此一來,賈詡的生活也是衣食無憂,做個享福之人。
袁尚聞言,深以為然。他內心深處對待賈詡不似對司馬懿那般的忌憚和討厭,相反對賈詡還是有君臣之情和欣賞之心的。
賈詡給的這個半隱方案,袁尚很喜歡。這次審問,算是二人達成的某種交易,袁尚不殺賈詡,賈詡也不投靠其他諸侯,討一個肥差接受袁尚的監督監視,舒舒服服過完下半生。一旦袁尚有難處,賈詡可以隨時給予幫助。
因此袁尚對外宣布,貶斥賈詡迴鄴城,要他擔任負責為袁紹守靈墓和祭祀等事宜的小官。
賈詡撿迴一條命,下半生也有著落了,遂領命而去。
賈詡不是不戀權,而是他知道權力這個東西是個雙刃劍,有命掌權,無命享權之人自古比比皆是!前有韓信、張良,後有何進、董卓,眼前還有一個被“夢中擊殺”的司馬懿。賈詡可不是要權不要命的人!他也太了解袁尚,他是和越王勾踐一樣的那種人,可以“同吃苦”,不可“同富貴”!
賈詡覺得在這種主公之下,能全身而退,養老無憂,已經是上上之策了。
賈詡離別之時,竟然無人來送,世態炎涼可見一斑,賈詡受重用的時候誰人都得巴結一二,如今被貶斥,竟然無人問津了!袁尚本人更沒有來,賈詡倒覺得挺好。
正當賈詡要走,趙雲竟然來送了。
賈詡心中感慨,總是有古道熱腸之人念同僚之情的。賈詡與趙雲飲酒相別,臨行之時,賈詡偷偷對趙雲說道:“子龍啊,賈詡已經安穩落地了。將軍是不是也該想想自己的後路了?天下基本奠定,即便沒有你我,主公也可得天下。該急流勇退嘍。”
賈詡在善意提醒趙雲。
趙雲則不以為然,他始終還有理想和抱負。
賈詡不好明說,隻提醒趙雲,為何赤壁之戰那一天,主公要他負責在驚濤駭浪中來迴輸送船隻呢?
趙雲若有所思之時,賈詡已經坐著馬車,帶著仆從離開赤壁,往鄴城而去了。
再說袁尚攻下赤壁之後,進行戰損清點和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