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
楊和猛地挪了下身子,趙玉書低著的頭一抖,不知道是不是在笑,蘭榮眼睛眯的更厲害了,隻有狄相依然保持著原來的表情,不知道是沒反應過來,還是表情管理過於牛逼。
“哦?”
狄相直了直身子:“難道還是為了李桓,寧願天下四分五裂?”
李琦似乎恢複了一點精神,指了指趙玉書:“六先生人中龍鳳,出手動輒便是天下易主,在下區區一書生,怎敢搶這等一統之功,若狄相不棄,不若放我去武關。”
“武關?”
趙玉書聽著李琦暗含諷刺的奉承,撇了撇嘴。
“潼關有王將軍親至,想來萬無一失,可武關依然在四太子手中,就算李,李彤勝券在握,能引動河東河北大軍夾擊,但武關一日不奪迴,遼人便始終有後路。”
狄相點了點頭:“好,如你所願。”
局勢混亂,可用之人不多,李琦這種才俊相自然不可能放任他真去跟著李桓掃墓,無論李琦最終選擇去哪裏,等他得勝歸來之時,新皇親自為他表功,那他便是新唐的人了。
“你們的意思是,讓我去東南?”
待李琦走後,趙玉書弱弱舉起手:“我之前在江寧砍了越國公的崽,你們現在是打算讓我再去砍李建嗎?越國公肯定會跟我拚命,事倍功半啊。”
趙玉書當然不想去,自己在益州打生打死,現在傷都沒好利索又要去砍人,還是在恨自己入骨的越國公的地盤砍,就算老子是書院頭號雙花紅棍你們也不能這麽玩!
“靈兒陪你一起去,速去速迴,你還有大事要做。”
蘭榮顯然早就跟狄相通過氣,甚至跟東南某人也通過氣。
趙玉書恍然,這是大唐高層的政治交易,蘭榮站隊之後,待天下一統,他好歹能在長安的文官隊伍裏排個前三,加上他一身修為,未來首相之位十拿九穩,國公也是囊中之物,甚至郡王都未必不行。
而東南之行,則是為自己的未來女婿謀一個天大的政治功勞,俗稱鍍金。
但他不能明說,便提了一句蘭靈會同行,若真有危險,蘭榮絕不會讓寶貝女兒跟著涉險,比如益州之行蘭靈就被魏憂摁在了東都。
在趙玉書眼中這種鍍金毫無必要,自己堂堂書院六先生,現在名聲大到估計連三歲小孩都認識,除了自己暫時還不是內景,幾乎沒有缺陷,如果自己想當官,不對,別說當官,如果自己開口說想當皇帝,魏老三估計都琢磨琢磨怎麽讓李彤娶了他·····
但在蘭榮眼裏不一樣,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廟堂自然也有廟堂的規矩,李桓蹲在大明宮裏連老神仙都對他無可奈何,可狄相和王將軍往門口一跪他就得乖乖退位。
拳頭是權利的保障,但不是權利的主人。
有這份功勞在身,趙玉書將來在大唐無論是廟堂還是江湖,都將一馬平川。
趙玉書內心感謝了蘭靈一百遍,這來自老父親的愛啊,真是深沉。
“我要處理些事,過兩日便動身。”
趙玉書沒問蘭榮後麵要做的大事是什麽,他自己能猜到。
紅蓮前任教主左使大人在益州的布置被自己破了,天下修士大部分還活的好好的,重生的衍悔直接被蜀山帶走鎮壓,吐蕃和遼國的傾國之戰一敗塗地,大唐數易其主不僅沒有被一口吞下,反而又重新煥發活力,有了中興的可能。
這裏麵雖然大部分是魏憂李彤狄相這種愛算計的主的功勞,但關鍵一擊還都是靠趙玉書搞定,至少他成功阻止了災難的擴大。
全場mvp實至名歸。
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無非是追著左使的蹤跡去草原,然後配合老師和二位師姐探一探那位神龍首尾皆不見的陰司之主的底細,這個人隱藏之深,現在除了一個可能的懷疑人物,一絲蹤跡都沒露。
當然,前提是沒有意外。
長安城外,趙玉書和楊和分手,楊和要去接收劍門關,穩住劍南道局勢,防住吐蕃可能的反擊,紅蓮教已經算是半明麵的臣服李彤,楊和的任務快完成了。
“真的不在長安住幾天?”
“等天下平定,肯定要來住些日子。”
楊和望著巍峨的城牆,感慨萬千,自己從未離長安如此之近,也從未離夢想如此之近。
“好,到時候把黑鹿帶迴來,別天天圍著妹子轉,忘了他的好兄弟。”
“哈哈,好,東南雖然大概無事,但還是小心為上,若有意外,立即去錢塘。”
“懂,你的地盤嘛。”
“保重。”
“保重。”
楊和走了,走的十分灑脫,順手帶走了趙玉書的一封信,如果不戒還在益州,就請不戒去大悲寺走一遭,趙玉書隱約覺得衍悔的事情沒那麽簡單結束。
楊和走後,前線傳來消息,吐蕃殘軍徹底離開了鬆州迴了高原,但紅蓮教依然扼守鬆州城,僅僅是放他們過去,卻沒有交出城防,幾乎可以預見,不久之後,高原將陷入足以動搖國本的內亂。
劍門關的大唐守軍就地被重新編製,一部分返迴原駐地,另一部分等待楊和接手,益州百官重新開通往返長安的通道,大唐西南終於平定。
薛家三口迴到了長安城,卻沒有如他們預想的那般造反,首惡李桓已經離開大明宮,他們不可能殺入太宗陵寢,但好在王將軍立即為他們安排了征討遼主的事宜,薛家全體白衣素裹,將在不久的將來繼續延續薛家將的傳奇。
大唐緩過勁之後,開始展現強大的國力,紅蓮教的妥協讓南衙十六軍再無後顧之憂,近乎瘋狂的四麵出擊,意圖配合李彤圍殲東都城南的那股遼軍,南院大王耶律讓和他的三萬折刀衛頓時從獵手變成了獵物,敗亡已成定局。
趙玉書和蘭靈聯袂站在長安城頭,看著遠處並騎而去的一對少年男女,揮了揮手。
傅雲遙遙擺手,與妙音海一路向南。
“短短一年,就發生了這麽多事,你說,到底是不是因為你的原因?”
趙玉書無奈攤手:“可能吧,誰讓我大概率是位麵之子呢,說起這個,你還記不記得,我還有個故事要說給你聽?”
“是哪個世界的故事呢?”
兩人相視一笑,原來你都知道。
楊和猛地挪了下身子,趙玉書低著的頭一抖,不知道是不是在笑,蘭榮眼睛眯的更厲害了,隻有狄相依然保持著原來的表情,不知道是沒反應過來,還是表情管理過於牛逼。
“哦?”
狄相直了直身子:“難道還是為了李桓,寧願天下四分五裂?”
李琦似乎恢複了一點精神,指了指趙玉書:“六先生人中龍鳳,出手動輒便是天下易主,在下區區一書生,怎敢搶這等一統之功,若狄相不棄,不若放我去武關。”
“武關?”
趙玉書聽著李琦暗含諷刺的奉承,撇了撇嘴。
“潼關有王將軍親至,想來萬無一失,可武關依然在四太子手中,就算李,李彤勝券在握,能引動河東河北大軍夾擊,但武關一日不奪迴,遼人便始終有後路。”
狄相點了點頭:“好,如你所願。”
局勢混亂,可用之人不多,李琦這種才俊相自然不可能放任他真去跟著李桓掃墓,無論李琦最終選擇去哪裏,等他得勝歸來之時,新皇親自為他表功,那他便是新唐的人了。
“你們的意思是,讓我去東南?”
待李琦走後,趙玉書弱弱舉起手:“我之前在江寧砍了越國公的崽,你們現在是打算讓我再去砍李建嗎?越國公肯定會跟我拚命,事倍功半啊。”
趙玉書當然不想去,自己在益州打生打死,現在傷都沒好利索又要去砍人,還是在恨自己入骨的越國公的地盤砍,就算老子是書院頭號雙花紅棍你們也不能這麽玩!
“靈兒陪你一起去,速去速迴,你還有大事要做。”
蘭榮顯然早就跟狄相通過氣,甚至跟東南某人也通過氣。
趙玉書恍然,這是大唐高層的政治交易,蘭榮站隊之後,待天下一統,他好歹能在長安的文官隊伍裏排個前三,加上他一身修為,未來首相之位十拿九穩,國公也是囊中之物,甚至郡王都未必不行。
而東南之行,則是為自己的未來女婿謀一個天大的政治功勞,俗稱鍍金。
但他不能明說,便提了一句蘭靈會同行,若真有危險,蘭榮絕不會讓寶貝女兒跟著涉險,比如益州之行蘭靈就被魏憂摁在了東都。
在趙玉書眼中這種鍍金毫無必要,自己堂堂書院六先生,現在名聲大到估計連三歲小孩都認識,除了自己暫時還不是內景,幾乎沒有缺陷,如果自己想當官,不對,別說當官,如果自己開口說想當皇帝,魏老三估計都琢磨琢磨怎麽讓李彤娶了他·····
但在蘭榮眼裏不一樣,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廟堂自然也有廟堂的規矩,李桓蹲在大明宮裏連老神仙都對他無可奈何,可狄相和王將軍往門口一跪他就得乖乖退位。
拳頭是權利的保障,但不是權利的主人。
有這份功勞在身,趙玉書將來在大唐無論是廟堂還是江湖,都將一馬平川。
趙玉書內心感謝了蘭靈一百遍,這來自老父親的愛啊,真是深沉。
“我要處理些事,過兩日便動身。”
趙玉書沒問蘭榮後麵要做的大事是什麽,他自己能猜到。
紅蓮前任教主左使大人在益州的布置被自己破了,天下修士大部分還活的好好的,重生的衍悔直接被蜀山帶走鎮壓,吐蕃和遼國的傾國之戰一敗塗地,大唐數易其主不僅沒有被一口吞下,反而又重新煥發活力,有了中興的可能。
這裏麵雖然大部分是魏憂李彤狄相這種愛算計的主的功勞,但關鍵一擊還都是靠趙玉書搞定,至少他成功阻止了災難的擴大。
全場mvp實至名歸。
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無非是追著左使的蹤跡去草原,然後配合老師和二位師姐探一探那位神龍首尾皆不見的陰司之主的底細,這個人隱藏之深,現在除了一個可能的懷疑人物,一絲蹤跡都沒露。
當然,前提是沒有意外。
長安城外,趙玉書和楊和分手,楊和要去接收劍門關,穩住劍南道局勢,防住吐蕃可能的反擊,紅蓮教已經算是半明麵的臣服李彤,楊和的任務快完成了。
“真的不在長安住幾天?”
“等天下平定,肯定要來住些日子。”
楊和望著巍峨的城牆,感慨萬千,自己從未離長安如此之近,也從未離夢想如此之近。
“好,到時候把黑鹿帶迴來,別天天圍著妹子轉,忘了他的好兄弟。”
“哈哈,好,東南雖然大概無事,但還是小心為上,若有意外,立即去錢塘。”
“懂,你的地盤嘛。”
“保重。”
“保重。”
楊和走了,走的十分灑脫,順手帶走了趙玉書的一封信,如果不戒還在益州,就請不戒去大悲寺走一遭,趙玉書隱約覺得衍悔的事情沒那麽簡單結束。
楊和走後,前線傳來消息,吐蕃殘軍徹底離開了鬆州迴了高原,但紅蓮教依然扼守鬆州城,僅僅是放他們過去,卻沒有交出城防,幾乎可以預見,不久之後,高原將陷入足以動搖國本的內亂。
劍門關的大唐守軍就地被重新編製,一部分返迴原駐地,另一部分等待楊和接手,益州百官重新開通往返長安的通道,大唐西南終於平定。
薛家三口迴到了長安城,卻沒有如他們預想的那般造反,首惡李桓已經離開大明宮,他們不可能殺入太宗陵寢,但好在王將軍立即為他們安排了征討遼主的事宜,薛家全體白衣素裹,將在不久的將來繼續延續薛家將的傳奇。
大唐緩過勁之後,開始展現強大的國力,紅蓮教的妥協讓南衙十六軍再無後顧之憂,近乎瘋狂的四麵出擊,意圖配合李彤圍殲東都城南的那股遼軍,南院大王耶律讓和他的三萬折刀衛頓時從獵手變成了獵物,敗亡已成定局。
趙玉書和蘭靈聯袂站在長安城頭,看著遠處並騎而去的一對少年男女,揮了揮手。
傅雲遙遙擺手,與妙音海一路向南。
“短短一年,就發生了這麽多事,你說,到底是不是因為你的原因?”
趙玉書無奈攤手:“可能吧,誰讓我大概率是位麵之子呢,說起這個,你還記不記得,我還有個故事要說給你聽?”
“是哪個世界的故事呢?”
兩人相視一笑,原來你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