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楊修的理想
當然,等到夜幕降臨之後,李洋也沒忘記更重要的事情。他也是再帶著厚禮,親自趕到楊修府上,再次拜謝楊主簿了。在李家人眼裏,這次若沒有楊修,他們家也難逃抄家的厄運啊,楊修可是大恩人……
包括在此事風波結束後,李洋也是沒少到楊修府上登門拜訪啊——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這個李洋倒是挺明白知恩圖報的道理滴,對自家大恩人格外感激。
更搞笑的是,李洋對楊修頗有一種病態的迷戀,要不是楊修跟自己兒子一個輩分、差不多年紀,李洋估計都願意認楊修為幹爹了。這楊家對他們家說是再造之恩也不為過啊,真的是有巨恩!
而楊修呢,對於李洋的各種奉承和舔狗行為,他個人也是非常受用的!楊修因為自己獨特的家世和才華,從小就經常被一眾人眾星捧月般的圍起來,而楊修自己也很是享受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
之前楊修小時候就是這樣,自己出生在四世三公的楊家,從小他可就是公侯少爺的級別啊。而且加上他自幼聰慧,年紀輕輕就已經會讀四書五經等,在這方麵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所以,楊修打心底裏是一個非常自傲的人!
直到後來,這個天才少年歸順了另一個更天才、更聰慧、更有本事、而且地位更加顯赫的年輕人——蜀國太子張富,在太子府當了一名主簿。
而在太子府的這幾年,楊修算是體會到什麽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太子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一些天才。
這裏有非常擅長模仿別人筆跡,但是一直深藏在太子府深處的書生;這裏還有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個人武力值非常高但也不拋頭露麵,隻在太子府內教太子及其後人武藝的教頭;
還有其貌不揚,但醫術高明,不管遇到什麽疾病,都可以輕鬆助人妙手迴春的神醫;亦有年紀輕輕,美貌若天仙但同樣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女秘書等等。而且這些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太子都非常死心塌地。
反觀他楊修,曾經引以為豪的才氣在這裏跟其他人比起來,仿佛也沒多厲害;若是比家世,楊修可能會比這些大都草根出身(大都是召喚出來)的人有一些優勢。但是這個優勢,在太子眼裏可不算什麽,論身份他可更是跟太子沒法比啊。
正是因為這樣,太子府內的能人太多了,楊修除了自己的家世,還有一個尚且有一定話語權的老爹之外,他根本沒什麽顯赫的地方。那麽楊修拿什麽讓別人重視自己呢?後麵,自然而然的楊修的存在感就很低了……
這並不是楊修想看到的結果,他依舊渴望被萬人敬仰,被大家夥眾星捧月般環繞在中心!
於是乎,楊修到了太子府之後,就想盡辦法,想要凸顯出自己,想讓太子更多注意到自己。
然後在長安時候,不惜動用自己楊家買下的地皮,想為太子打造一個行宮,這一大筆支出算得上是楊修自掏腰包了,隻為博得太子歡心,想讓太子可以重用自己……
可沒想到,楊修這一行為反而弄巧成拙了,太子不僅沒有高興,還逮著他一頓批評臭罵,就差撕破臉皮了,將他打壓的是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啊!
最後,這個年輕的太子還不惜搬出了自己的父親,也就是楊彪,來說教自己,並且給與自己一次嚴重警告!
楊修當時挺不服氣的,心裏也委屈啊——我他麽自掏腰包給太子建造行宮,天天操心這個操心那個的,到最後還被臭罵了一頓,這上哪說理去啊?
可是等到楊修返迴家中之後,對父親也說出了此番經過,氣的楊彪是差點揍這個兒子了!楊彪可能單論智力不如楊修,但是人家好歹是在官場最頂尖摸爬滾打這麽多年了,哪能沒有一點城府?
主要楊修還不知道他犯的錯誤是什麽,楊彪都能看得出來,直接提醒兒子:“以後休要自作聰明!”一句話,四個字,就能概括出來楊修最大的問題和缺點了——自作聰明!
反正在此事過了之後,楊修就在心裏留下一個坑。他往後越來越渴望重新證明自己,他渴望得到太子的認可,渴望在太子這邊也就是權力中心處,也能有眾星捧月的待遇。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楊修不得不借助自己家族的勢力,來幫助自己上位——這也是楊修洞察到太子和馮道打算扶持楊家,威懾其他世家的時候,非常主動積極配合的根本原因。
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嘛,張富需要楊修和他身後的楊家;而楊修也需要這個機會,將自己推送到政治權力的中心地帶。大家權衡利弊,各取所需就行……
就包括這次,楊修在麵臨李家的懇求時,突然想到了這一點,然後就主動出麵給李洋出謀劃策——若不是楊修自己想,李洋是什麽身份,能進得了楊修的府門?
楊修這一次也是在賭,他想試一試,自己真的出手拉攏這些世族,可以將這些小世族們給處理妥當,太子對他會是什麽態度!是生氣,責罰他呢?還是開心,讚同他的做法呢?
如果是前者,楊修後續就可以果斷停手,直接抽身,後續再等待時機罷了;但若是後者,太子很讚同他的做法,那麽楊修等了幾年的好機會就到了,他可以主動出麵,積極將洛陽等地的世族給解決了,幫助太子解決這些煩惱!
說白了,大家也都在博弈嘛,張富和馮道想抓緊解決這些本土世族,至於用什麽辦法都行,隻要有助於未來長久統治即可!楊修就想在太子默認的情況下,用楊家來吸收這些其他世家,培養成楊家的小弟,從而讓他們聽話!
如果真的這樣成了,對於張富和馮道來說,將會省去非常多的精力,就可以完美解決這些本土世族排外的情況了。但同樣,也可能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被默認扶持的楊家,會做的更大,可能真的會成為蜀國第一大家族……
當然,等到夜幕降臨之後,李洋也沒忘記更重要的事情。他也是再帶著厚禮,親自趕到楊修府上,再次拜謝楊主簿了。在李家人眼裏,這次若沒有楊修,他們家也難逃抄家的厄運啊,楊修可是大恩人……
包括在此事風波結束後,李洋也是沒少到楊修府上登門拜訪啊——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這個李洋倒是挺明白知恩圖報的道理滴,對自家大恩人格外感激。
更搞笑的是,李洋對楊修頗有一種病態的迷戀,要不是楊修跟自己兒子一個輩分、差不多年紀,李洋估計都願意認楊修為幹爹了。這楊家對他們家說是再造之恩也不為過啊,真的是有巨恩!
而楊修呢,對於李洋的各種奉承和舔狗行為,他個人也是非常受用的!楊修因為自己獨特的家世和才華,從小就經常被一眾人眾星捧月般的圍起來,而楊修自己也很是享受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
之前楊修小時候就是這樣,自己出生在四世三公的楊家,從小他可就是公侯少爺的級別啊。而且加上他自幼聰慧,年紀輕輕就已經會讀四書五經等,在這方麵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所以,楊修打心底裏是一個非常自傲的人!
直到後來,這個天才少年歸順了另一個更天才、更聰慧、更有本事、而且地位更加顯赫的年輕人——蜀國太子張富,在太子府當了一名主簿。
而在太子府的這幾年,楊修算是體會到什麽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太子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一些天才。
這裏有非常擅長模仿別人筆跡,但是一直深藏在太子府深處的書生;這裏還有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個人武力值非常高但也不拋頭露麵,隻在太子府內教太子及其後人武藝的教頭;
還有其貌不揚,但醫術高明,不管遇到什麽疾病,都可以輕鬆助人妙手迴春的神醫;亦有年紀輕輕,美貌若天仙但同樣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女秘書等等。而且這些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太子都非常死心塌地。
反觀他楊修,曾經引以為豪的才氣在這裏跟其他人比起來,仿佛也沒多厲害;若是比家世,楊修可能會比這些大都草根出身(大都是召喚出來)的人有一些優勢。但是這個優勢,在太子眼裏可不算什麽,論身份他可更是跟太子沒法比啊。
正是因為這樣,太子府內的能人太多了,楊修除了自己的家世,還有一個尚且有一定話語權的老爹之外,他根本沒什麽顯赫的地方。那麽楊修拿什麽讓別人重視自己呢?後麵,自然而然的楊修的存在感就很低了……
這並不是楊修想看到的結果,他依舊渴望被萬人敬仰,被大家夥眾星捧月般環繞在中心!
於是乎,楊修到了太子府之後,就想盡辦法,想要凸顯出自己,想讓太子更多注意到自己。
然後在長安時候,不惜動用自己楊家買下的地皮,想為太子打造一個行宮,這一大筆支出算得上是楊修自掏腰包了,隻為博得太子歡心,想讓太子可以重用自己……
可沒想到,楊修這一行為反而弄巧成拙了,太子不僅沒有高興,還逮著他一頓批評臭罵,就差撕破臉皮了,將他打壓的是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啊!
最後,這個年輕的太子還不惜搬出了自己的父親,也就是楊彪,來說教自己,並且給與自己一次嚴重警告!
楊修當時挺不服氣的,心裏也委屈啊——我他麽自掏腰包給太子建造行宮,天天操心這個操心那個的,到最後還被臭罵了一頓,這上哪說理去啊?
可是等到楊修返迴家中之後,對父親也說出了此番經過,氣的楊彪是差點揍這個兒子了!楊彪可能單論智力不如楊修,但是人家好歹是在官場最頂尖摸爬滾打這麽多年了,哪能沒有一點城府?
主要楊修還不知道他犯的錯誤是什麽,楊彪都能看得出來,直接提醒兒子:“以後休要自作聰明!”一句話,四個字,就能概括出來楊修最大的問題和缺點了——自作聰明!
反正在此事過了之後,楊修就在心裏留下一個坑。他往後越來越渴望重新證明自己,他渴望得到太子的認可,渴望在太子這邊也就是權力中心處,也能有眾星捧月的待遇。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楊修不得不借助自己家族的勢力,來幫助自己上位——這也是楊修洞察到太子和馮道打算扶持楊家,威懾其他世家的時候,非常主動積極配合的根本原因。
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嘛,張富需要楊修和他身後的楊家;而楊修也需要這個機會,將自己推送到政治權力的中心地帶。大家權衡利弊,各取所需就行……
就包括這次,楊修在麵臨李家的懇求時,突然想到了這一點,然後就主動出麵給李洋出謀劃策——若不是楊修自己想,李洋是什麽身份,能進得了楊修的府門?
楊修這一次也是在賭,他想試一試,自己真的出手拉攏這些世族,可以將這些小世族們給處理妥當,太子對他會是什麽態度!是生氣,責罰他呢?還是開心,讚同他的做法呢?
如果是前者,楊修後續就可以果斷停手,直接抽身,後續再等待時機罷了;但若是後者,太子很讚同他的做法,那麽楊修等了幾年的好機會就到了,他可以主動出麵,積極將洛陽等地的世族給解決了,幫助太子解決這些煩惱!
說白了,大家也都在博弈嘛,張富和馮道想抓緊解決這些本土世族,至於用什麽辦法都行,隻要有助於未來長久統治即可!楊修就想在太子默認的情況下,用楊家來吸收這些其他世家,培養成楊家的小弟,從而讓他們聽話!
如果真的這樣成了,對於張富和馮道來說,將會省去非常多的精力,就可以完美解決這些本土世族排外的情況了。但同樣,也可能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被默認扶持的楊家,會做的更大,可能真的會成為蜀國第一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