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裏,一片死寂,唯有掌聲如雷。
每道出一項罪名,李講便會在安知槐的臉上,狠狠地甩上一記耳光。
為了表示自己不是在強加罪名,李講還會在扇耳光的間隙,道出卷宗上記載的真憑實據。
所有人都懵了,一方麵是沒有想到,李講居然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隨意對一位還沒有定罪的官員扇耳光。
另一方麵,是沒有想到,這安知槐一個小小的四品知府,手底下,居然犯有這麽多的事!
“竟然帶著花女在府衙裏麵通宵達旦?這成何體統?真是禮崩樂壞!”
“害死別人家的兒子還不夠,別人報官他居然還要強闖民宅,奸汙其女?這還是人嗎?這是畜生啊!”
“俗語雲:印子錢,一年借,十年還;幾輩子,還不完。這種害人不淺的東西他身為知府不進行打擊,居然還姑奸養息,與匪寇聯手發放?”
關於安知槐所犯下的樁樁件件,可以說是每一條罪名,都是觸目驚心的程度。
很難想象一個知府的膽子能這麽大。
而且,居然這麽多年都沒被發現,一點風聲都沒有透露!
唐帝終於是忍不住笑了,哈哈大笑。
但是他眼中的怒意,卻像是雷暴一般覆蓋大地。
砰!
唐帝爆發了,抓起桌上的筆架便往地上狠狠一砸。
“莊嘉平,這就是你為朕,為朝廷薦舉的好官!”
筆架爆碎,一支毫筆如箭般射向莊嘉平,可他看見了也不敢躲,任憑其砸中自己的額頭。
啪的一聲脆響,頃刻間,頭破血流。
猩紅的血從莊嘉平的額頭上流下。
朝堂百官,此刻除了站在最前麵的三人隻是微微低頭,其餘人全都烏泱泱跪了下來。
安知槐已經絕望,麵若死灰,嘴唇發紫。
他生無可戀的跪坐在那裏,一身的血氣都像是被吸幹了一般。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李講既然敢在這個時候,道出這些罪名,必然已經掌握了確鑿的證據。
莊嘉平跪在地上,咬了咬牙,“微臣老眼昏花,識人不明,一時疏忽,竟把這等蛀蟲放入了朝廷,理應受罰!”
他深深叩首,額頭的血跡將殿堂的磚石染紅。
“隻是,關於淮南府知府安知槐知法犯法,中飽私囊,勾結匪寇等事,微臣實在不知,還請陛下明察!”
縱容包庇和識人不明是兩個概念。
如若真的是按照後者的定罪,讓莊嘉平受到連坐的話。
頂多就是官降一級,罰俸三年這種不痛不癢的責罰。
雖然這也算是一種打擊,但顯然無法滿足如今李講的胃口。
李講嗤之以鼻,毫不留情地冷聲譏諷道:“莊侍郎,你這何止是老眼昏花啊?我看壓根就是沒長眼睛吧!”
莊嘉平勃然大怒,抬頭怒目圓睜,怒視李講,“李世南,你休要欺人太甚!本官承認,是錯看了安知槐此人,但你何至於羞辱於我!”
“這是羞辱?明明就是事實。”
李講盯著他,道:“本侯且問你,身為舉薦人才的官員,在舉薦之前,你到底有沒有對安知槐,履行好應盡的審查義務?”
“當然有。”
莊嘉平麵不改色,說道。
“世安侯身份尊貴,自然不知像安知槐這樣四極境的修士,坐在知府之位,已經算是屈才了。”
他心中暗暗鬆下一口氣,心想。
幸好安知槐是安聖世家的嫡子,至少在實力方麵沒出問題,擔任知府的位置綽綽有餘。
“原來莊侍郎隻看了安知槐的修行資質。”李講淡淡地說道。
“那怎麽可能,請太師不要再引導曲解本官的意思!”
莊侍郎冷道,“安知槐雖然德行有缺,但才華卻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本官記得沒錯,在其上任考察期間,曾寫出過一篇不錯的治民策論,險些就鳴縣了。”
許多人聽聞,頗為驚訝。
讀書人寫出入流之作,都需要才華作為支撐,一定的天時地利作為輔助。
而安知槐身為一介武夫,卻能有文道上的成就。
可見安聖世家的家教有多麽嚴格,族中子弟必須全麵發展。
然而就這個時候,李講卻噗嗤一下笑了,嘲諷的意味溢於言表。
莊嘉平臉色無比難看,道:“世安侯,你笑什麽?”
“當然是笑莊侍郎說的笑話。”
“什麽笑話?”
莊嘉平下意識轉頭看向安知槐,看到這人嘴唇烏青,額冒冷汗,正瑟瑟發抖。
一種不祥的預感在心頭浮現。
李講搖頭失笑,“一個目不識丁,文房四寶都不知是為何的粗鄙莽夫,莊侍郎卻說他寫過策論,這難道不好笑嗎?”
這番話音落地,三皇子隻感覺眼前一黑。
若不是身旁的太監及時攙扶了一把,當即就要仰麵栽倒了。
此刻連莊嘉平都失神了,發呆在原地。
他本來以為,安知槐這號人物已經足夠奇葩。
萬萬沒想到,剝開他的外殼,裏麵的內在竟然更加驚人!
唐帝端坐龍椅,一雙眼睛承載的怒火像是要將這個世界給熔穿,“來人,上文房四寶!”
李講雖然已經與他通過氣,說要推行《科舉法》。
但是,對於如何擊穿靖王一黨的圍追堵截,從中阻撓,李講卻是一字未提。
現在唐帝總算是知道了,不過這真相卻太有衝擊力。
以導致他急火攻心,恨不得將安知槐千刀萬剮。
太監們將文房四寶抬到安知槐的麵前。
一開始,靖王一黨的官員還帶著點希冀。
萬一,萬一這個安知槐,隻是二十年前不會識字。
萬一,萬一這個安知槐,這段時間已經學會……
隻是,所有的奢望,終究還是在安知槐握著筆,無從下手的倉皇神情上粉碎了。
“事已至此,安知槐你還有什麽要說,可否認罪?”李講冷道。
“下官、下官無話可說。”安知槐麵目絕望,頹然放下手中的筆。
他雖是出身聖人世家,但從小就對文道百般厭惡。
其祖父安聖也是一個粗人,隻會練功打拳,對舞文弄墨那出,更是嗤之以鼻。
所以,當安聖看到自己的孫子也不願習文,非但沒有進行教育,而且還老懷甚慰,百般縱容與疼愛。
正因如此,才會造就出一個目不識丁的安知槐,無法無天的淮南府知府!
啪嗒一聲。
安知槐放下的,好像不隻是他手中的筆。
同時被放下的,還有靖王一黨,上上下下幾乎所有官員的心。
每道出一項罪名,李講便會在安知槐的臉上,狠狠地甩上一記耳光。
為了表示自己不是在強加罪名,李講還會在扇耳光的間隙,道出卷宗上記載的真憑實據。
所有人都懵了,一方麵是沒有想到,李講居然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隨意對一位還沒有定罪的官員扇耳光。
另一方麵,是沒有想到,這安知槐一個小小的四品知府,手底下,居然犯有這麽多的事!
“竟然帶著花女在府衙裏麵通宵達旦?這成何體統?真是禮崩樂壞!”
“害死別人家的兒子還不夠,別人報官他居然還要強闖民宅,奸汙其女?這還是人嗎?這是畜生啊!”
“俗語雲:印子錢,一年借,十年還;幾輩子,還不完。這種害人不淺的東西他身為知府不進行打擊,居然還姑奸養息,與匪寇聯手發放?”
關於安知槐所犯下的樁樁件件,可以說是每一條罪名,都是觸目驚心的程度。
很難想象一個知府的膽子能這麽大。
而且,居然這麽多年都沒被發現,一點風聲都沒有透露!
唐帝終於是忍不住笑了,哈哈大笑。
但是他眼中的怒意,卻像是雷暴一般覆蓋大地。
砰!
唐帝爆發了,抓起桌上的筆架便往地上狠狠一砸。
“莊嘉平,這就是你為朕,為朝廷薦舉的好官!”
筆架爆碎,一支毫筆如箭般射向莊嘉平,可他看見了也不敢躲,任憑其砸中自己的額頭。
啪的一聲脆響,頃刻間,頭破血流。
猩紅的血從莊嘉平的額頭上流下。
朝堂百官,此刻除了站在最前麵的三人隻是微微低頭,其餘人全都烏泱泱跪了下來。
安知槐已經絕望,麵若死灰,嘴唇發紫。
他生無可戀的跪坐在那裏,一身的血氣都像是被吸幹了一般。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李講既然敢在這個時候,道出這些罪名,必然已經掌握了確鑿的證據。
莊嘉平跪在地上,咬了咬牙,“微臣老眼昏花,識人不明,一時疏忽,竟把這等蛀蟲放入了朝廷,理應受罰!”
他深深叩首,額頭的血跡將殿堂的磚石染紅。
“隻是,關於淮南府知府安知槐知法犯法,中飽私囊,勾結匪寇等事,微臣實在不知,還請陛下明察!”
縱容包庇和識人不明是兩個概念。
如若真的是按照後者的定罪,讓莊嘉平受到連坐的話。
頂多就是官降一級,罰俸三年這種不痛不癢的責罰。
雖然這也算是一種打擊,但顯然無法滿足如今李講的胃口。
李講嗤之以鼻,毫不留情地冷聲譏諷道:“莊侍郎,你這何止是老眼昏花啊?我看壓根就是沒長眼睛吧!”
莊嘉平勃然大怒,抬頭怒目圓睜,怒視李講,“李世南,你休要欺人太甚!本官承認,是錯看了安知槐此人,但你何至於羞辱於我!”
“這是羞辱?明明就是事實。”
李講盯著他,道:“本侯且問你,身為舉薦人才的官員,在舉薦之前,你到底有沒有對安知槐,履行好應盡的審查義務?”
“當然有。”
莊嘉平麵不改色,說道。
“世安侯身份尊貴,自然不知像安知槐這樣四極境的修士,坐在知府之位,已經算是屈才了。”
他心中暗暗鬆下一口氣,心想。
幸好安知槐是安聖世家的嫡子,至少在實力方麵沒出問題,擔任知府的位置綽綽有餘。
“原來莊侍郎隻看了安知槐的修行資質。”李講淡淡地說道。
“那怎麽可能,請太師不要再引導曲解本官的意思!”
莊侍郎冷道,“安知槐雖然德行有缺,但才華卻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本官記得沒錯,在其上任考察期間,曾寫出過一篇不錯的治民策論,險些就鳴縣了。”
許多人聽聞,頗為驚訝。
讀書人寫出入流之作,都需要才華作為支撐,一定的天時地利作為輔助。
而安知槐身為一介武夫,卻能有文道上的成就。
可見安聖世家的家教有多麽嚴格,族中子弟必須全麵發展。
然而就這個時候,李講卻噗嗤一下笑了,嘲諷的意味溢於言表。
莊嘉平臉色無比難看,道:“世安侯,你笑什麽?”
“當然是笑莊侍郎說的笑話。”
“什麽笑話?”
莊嘉平下意識轉頭看向安知槐,看到這人嘴唇烏青,額冒冷汗,正瑟瑟發抖。
一種不祥的預感在心頭浮現。
李講搖頭失笑,“一個目不識丁,文房四寶都不知是為何的粗鄙莽夫,莊侍郎卻說他寫過策論,這難道不好笑嗎?”
這番話音落地,三皇子隻感覺眼前一黑。
若不是身旁的太監及時攙扶了一把,當即就要仰麵栽倒了。
此刻連莊嘉平都失神了,發呆在原地。
他本來以為,安知槐這號人物已經足夠奇葩。
萬萬沒想到,剝開他的外殼,裏麵的內在竟然更加驚人!
唐帝端坐龍椅,一雙眼睛承載的怒火像是要將這個世界給熔穿,“來人,上文房四寶!”
李講雖然已經與他通過氣,說要推行《科舉法》。
但是,對於如何擊穿靖王一黨的圍追堵截,從中阻撓,李講卻是一字未提。
現在唐帝總算是知道了,不過這真相卻太有衝擊力。
以導致他急火攻心,恨不得將安知槐千刀萬剮。
太監們將文房四寶抬到安知槐的麵前。
一開始,靖王一黨的官員還帶著點希冀。
萬一,萬一這個安知槐,隻是二十年前不會識字。
萬一,萬一這個安知槐,這段時間已經學會……
隻是,所有的奢望,終究還是在安知槐握著筆,無從下手的倉皇神情上粉碎了。
“事已至此,安知槐你還有什麽要說,可否認罪?”李講冷道。
“下官、下官無話可說。”安知槐麵目絕望,頹然放下手中的筆。
他雖是出身聖人世家,但從小就對文道百般厭惡。
其祖父安聖也是一個粗人,隻會練功打拳,對舞文弄墨那出,更是嗤之以鼻。
所以,當安聖看到自己的孫子也不願習文,非但沒有進行教育,而且還老懷甚慰,百般縱容與疼愛。
正因如此,才會造就出一個目不識丁的安知槐,無法無天的淮南府知府!
啪嗒一聲。
安知槐放下的,好像不隻是他手中的筆。
同時被放下的,還有靖王一黨,上上下下幾乎所有官員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