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元首就反對任何撤退,即使後退一步也不行。哈爾德哀嘆德國陸軍領導人的地位竟然低到這種地步。他認為總司令勃勞希契隻不過是為元首搞點收收發發的工作,希特勒現在直接與集團軍群打交道。最糟的是最高統帥部沒有一個人(哈爾~<隊的真實情況。最高統帥部的人相信隻要在一些地方作一點修修補補的工作就能挽迴局勢,而實際上卻需要作出一些重大的、影響深遠的決定。哈爾德認為這些需要作出的決定之一就是把中央集團軍群撤到奧斯塔什科夫和魯紮河一線。哈爾德的批評和他所建議的解決辦法是明智的,有道理的,但必須記住,使中央集團軍群處於易受敵人攻擊的危險境地,甚至把它推向絕境的並不是希特勒一個人。看來勃勞希契、哈爾德和博克都與希特勒一樣決心在隆冬季節打到莫斯科。
12月25日元首勉為其難地同意放棄59號指令,這項指令把攻勢失敗的原因歸於“嚴冬出乎意料地提前降臨”。
但是,羅斯托夫的丟失卻讓希特勒很惱火。元首一聽說德軍在羅斯托夫遭到失敗就大發雷霆。他接受了龍德施泰德的辭呈,任命賴歇瑙接替倫斯德特的職務。下一個受害者將是總司令勃勞希契。從12月初開始,勃勞希契的處境越來越困難,由於形勢的壓力和希特勒的暴戾,他病倒了。1224日,他視察中央集團軍群迴來,情緒很沮喪,因為他不出有什麽辦法能使部隊擺脫所處的困境。一個時期以來,元首對陸軍總部總是抱著一種輕蔑的態度。在撤銷倫斯德特的職務和任命新司令官的問題上,希特勒甚至連總司令的意見都沒有徵詢。12月26日,他派的副官施蒙特到中央集團軍群了解情況。博克對施蒙特說,元首必須從兩者擇其一:他可以重新向莫斯科發動進攻,這樣做就得冒使自己的部隊徹底崩潰的風險;他也可以繼續進行防禦。如果他選擇防禦,應當記住,不論是在現在的陣地上還是在後方,都還沒有構築任何防禦工事。不論有無防禦工事,德國部隊能否守住是令人懷疑的。博克舉第為例,他說,這個師就在被迫撤退那一天,拋棄了所有的火炮。同往常一樣,目光敏銳的博克既能看清形勢,也能向別人講清形勢,但他對需要採取什麽行動卻並不下明確的結論。12月23日下達的那道停止後撤狂熱命令,就是出自博克的觀點。
在這個決定命運的時刻,中央集團軍群的作戰日記中提到當時蘇軍進攻的氣勢還算不上強。作戰日記還指出德軍失敗的原因:首先是德軍任務太重,在體力上和精神上都難以負擔;其次是士兵害怕被俄國人俘虜;第三是部隊減員;第四是缺少燃料和補給品;第五是良種馬匹奇缺。博克在1224日的日記中把問題講得更簡潔。他認為失敗有三個主要原因:道路泥濘,鐵路運輸中斷和對敵人估計不足。
而在同一天,一個讓所有高級將領都吃驚的消息忽然傳了出來。
第六部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地震
更新時間:2010-7-10 13:09:35 本章字數:3312
1941年12月26日,熱科夫火車站,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部。這裏距離莫斯科前線隻有80公裏了。由於接到了中央集團軍群所有部隊停止前進的命令。我們的主角威廉.
和在德國的其他各個集團軍司令官焦頭爛額不同的是。這次我們的主角顯得相當的愜意。在溫暖如春的雙層暖房裏麵放著一個碩大的明火爐。爐子上麵燒著一個名貴的景泰藍咖啡壺,長長的壺口不停的噴出裊裊的煙霧,一股股咖啡的清香從那裏麵滲透出來。爐子的旁邊是一排長長的躺椅。我們的主角此時正十分舒服的靠在一張椅子上,兩個腳高高的翹起。仿佛一個正在乘涼的蛤蟆一樣。他的手裏拿著一本書,一杯香濃的黑咖啡此時正放在他的右手邊。如果讓心急火燎的博克看到他的這個樣子,估計要得心髒病了。
“閣下。”就在季明十分愜意的在那裏休息的時候,他的參謀長勞斯從外麵推門而入,從聲音判斷這位參謀長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匯報。
“嗬嗬,勞斯啊!你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有什麽事情麽?”看到勞斯心急火燎的樣子,季明慢慢的放下書,他滿臉微笑的對其說道。
“閣下,我剛剛接到總參謀部的電報。南方集團軍司令官龍德施泰德元帥辭職,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博克元帥也辭職了。同時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官古德裏安將軍。第三裝甲集團軍司令官赫爾曼第九集團軍司令官魏克斯元帥受到的元首地嚴厲申斥,命令他們不得將部隊後撤。”
聽了勞斯的話,季明微微的嘆了一口氣。這些情況他是知道的。自從德軍在莫斯科遭到挫折之後,德國陸軍中的悲觀情緒日益高漲,很多人認為,德國這次在重走拿破崙的老路。所以絕大多數的德軍軍官都對元首產生的或多或少地看法。而此時,希特勒則十分地清楚自己地地位伴隨著這次戰役的失敗而開始產生了動搖。盡管此時,希特勒竭力不讓手下的人看出來自己額驚慌失措的感覺。但事實上很久以來他已認識到在軍事上德國不久將要遭到重大失敗。所以。此時現正在尋找替罪羊。但有更多的證據表明希特勒相信他的高級指揮官缺乏克服各種困難的熱忱、意誌、甚至才智。有些人地過錯就更嚴重:他們開始懷疑元首的直覺和天才。這些人已被列入黑名單,準備幹掉。從12初開始,伴隨著德軍的處境的困難。德國陸軍總長勃勞希契的處境越來越困難,由於形勢的壓力和希特勒的暴戾,他病倒了。12月25日,他視察中央團軍群迴來,情緒很沮喪。因為他看不出有什麽辦法能使部隊擺脫所處的困境。一個時期以來,元首對陸軍總部總是抱著一種輕蔑地態度。在撤銷倫斯德特地職務和任命新司令官的問題上,希特勒甚至連總司令的意見都沒有徵詢。個主要原因:道路泥濘,鐵路運輸中斷和對敵人估計不足。在最後一次會見時,勃勞希契被希特勒嘲諷了一番,之後,於12月26日即被解職退休,於是。希特勒當了陸軍總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陸軍元帥包克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患胃病。由於緊張和憂慮,他地病情漸漸加重了,在勃勞希契被解職的前一天他請了病假。而他的職務由第4團軍司令克魯格接替。1226日希特勒召見哈爾德,把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的人事變動告訴了他。希特勒對哈爾德說,指揮作戰這點小事誰都可以幹,真正需要的是政治覺悟和決心。他還說他已定下了不撤退的方針,不管這對翼側會有什麽威脅。哈爾德還得耐著性子聽那些批評陸軍的老話,說什麽陸軍不如空軍。希特勒說德國防軍沒有對天氣的變化作好充分準備;參謀總長不要再談撤退了,退也無陣地可守;鑑於天氣酷寒,也根本不可能構築任何後方陣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哈爾德如果決定辭職而不是留任,那將更明智些。也許他感到自己同希特勒和勃勞希契一樣對東線的德軍陷於這樣的困境負有責任。據說是勃勞希契曾懇求哈爾德留任,因為隻有他能使部隊擺脫那種危險處境。
</br>
12月25日元首勉為其難地同意放棄59號指令,這項指令把攻勢失敗的原因歸於“嚴冬出乎意料地提前降臨”。
但是,羅斯托夫的丟失卻讓希特勒很惱火。元首一聽說德軍在羅斯托夫遭到失敗就大發雷霆。他接受了龍德施泰德的辭呈,任命賴歇瑙接替倫斯德特的職務。下一個受害者將是總司令勃勞希契。從12月初開始,勃勞希契的處境越來越困難,由於形勢的壓力和希特勒的暴戾,他病倒了。1224日,他視察中央集團軍群迴來,情緒很沮喪,因為他不出有什麽辦法能使部隊擺脫所處的困境。一個時期以來,元首對陸軍總部總是抱著一種輕蔑的態度。在撤銷倫斯德特的職務和任命新司令官的問題上,希特勒甚至連總司令的意見都沒有徵詢。12月26日,他派的副官施蒙特到中央集團軍群了解情況。博克對施蒙特說,元首必須從兩者擇其一:他可以重新向莫斯科發動進攻,這樣做就得冒使自己的部隊徹底崩潰的風險;他也可以繼續進行防禦。如果他選擇防禦,應當記住,不論是在現在的陣地上還是在後方,都還沒有構築任何防禦工事。不論有無防禦工事,德國部隊能否守住是令人懷疑的。博克舉第為例,他說,這個師就在被迫撤退那一天,拋棄了所有的火炮。同往常一樣,目光敏銳的博克既能看清形勢,也能向別人講清形勢,但他對需要採取什麽行動卻並不下明確的結論。12月23日下達的那道停止後撤狂熱命令,就是出自博克的觀點。
在這個決定命運的時刻,中央集團軍群的作戰日記中提到當時蘇軍進攻的氣勢還算不上強。作戰日記還指出德軍失敗的原因:首先是德軍任務太重,在體力上和精神上都難以負擔;其次是士兵害怕被俄國人俘虜;第三是部隊減員;第四是缺少燃料和補給品;第五是良種馬匹奇缺。博克在1224日的日記中把問題講得更簡潔。他認為失敗有三個主要原因:道路泥濘,鐵路運輸中斷和對敵人估計不足。
而在同一天,一個讓所有高級將領都吃驚的消息忽然傳了出來。
第六部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地震
更新時間:2010-7-10 13:09:35 本章字數:3312
1941年12月26日,熱科夫火車站,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部。這裏距離莫斯科前線隻有80公裏了。由於接到了中央集團軍群所有部隊停止前進的命令。我們的主角威廉.
和在德國的其他各個集團軍司令官焦頭爛額不同的是。這次我們的主角顯得相當的愜意。在溫暖如春的雙層暖房裏麵放著一個碩大的明火爐。爐子上麵燒著一個名貴的景泰藍咖啡壺,長長的壺口不停的噴出裊裊的煙霧,一股股咖啡的清香從那裏麵滲透出來。爐子的旁邊是一排長長的躺椅。我們的主角此時正十分舒服的靠在一張椅子上,兩個腳高高的翹起。仿佛一個正在乘涼的蛤蟆一樣。他的手裏拿著一本書,一杯香濃的黑咖啡此時正放在他的右手邊。如果讓心急火燎的博克看到他的這個樣子,估計要得心髒病了。
“閣下。”就在季明十分愜意的在那裏休息的時候,他的參謀長勞斯從外麵推門而入,從聲音判斷這位參謀長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匯報。
“嗬嗬,勞斯啊!你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有什麽事情麽?”看到勞斯心急火燎的樣子,季明慢慢的放下書,他滿臉微笑的對其說道。
“閣下,我剛剛接到總參謀部的電報。南方集團軍司令官龍德施泰德元帥辭職,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博克元帥也辭職了。同時第二裝甲集團軍司令官古德裏安將軍。第三裝甲集團軍司令官赫爾曼第九集團軍司令官魏克斯元帥受到的元首地嚴厲申斥,命令他們不得將部隊後撤。”
聽了勞斯的話,季明微微的嘆了一口氣。這些情況他是知道的。自從德軍在莫斯科遭到挫折之後,德國陸軍中的悲觀情緒日益高漲,很多人認為,德國這次在重走拿破崙的老路。所以絕大多數的德軍軍官都對元首產生的或多或少地看法。而此時,希特勒則十分地清楚自己地地位伴隨著這次戰役的失敗而開始產生了動搖。盡管此時,希特勒竭力不讓手下的人看出來自己額驚慌失措的感覺。但事實上很久以來他已認識到在軍事上德國不久將要遭到重大失敗。所以。此時現正在尋找替罪羊。但有更多的證據表明希特勒相信他的高級指揮官缺乏克服各種困難的熱忱、意誌、甚至才智。有些人地過錯就更嚴重:他們開始懷疑元首的直覺和天才。這些人已被列入黑名單,準備幹掉。從12初開始,伴隨著德軍的處境的困難。德國陸軍總長勃勞希契的處境越來越困難,由於形勢的壓力和希特勒的暴戾,他病倒了。12月25日,他視察中央團軍群迴來,情緒很沮喪。因為他看不出有什麽辦法能使部隊擺脫所處的困境。一個時期以來,元首對陸軍總部總是抱著一種輕蔑地態度。在撤銷倫斯德特地職務和任命新司令官的問題上,希特勒甚至連總司令的意見都沒有徵詢。個主要原因:道路泥濘,鐵路運輸中斷和對敵人估計不足。在最後一次會見時,勃勞希契被希特勒嘲諷了一番,之後,於12月26日即被解職退休,於是。希特勒當了陸軍總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陸軍元帥包克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患胃病。由於緊張和憂慮,他地病情漸漸加重了,在勃勞希契被解職的前一天他請了病假。而他的職務由第4團軍司令克魯格接替。1226日希特勒召見哈爾德,把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的人事變動告訴了他。希特勒對哈爾德說,指揮作戰這點小事誰都可以幹,真正需要的是政治覺悟和決心。他還說他已定下了不撤退的方針,不管這對翼側會有什麽威脅。哈爾德還得耐著性子聽那些批評陸軍的老話,說什麽陸軍不如空軍。希特勒說德國防軍沒有對天氣的變化作好充分準備;參謀總長不要再談撤退了,退也無陣地可守;鑑於天氣酷寒,也根本不可能構築任何後方陣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哈爾德如果決定辭職而不是留任,那將更明智些。也許他感到自己同希特勒和勃勞希契一樣對東線的德軍陷於這樣的困境負有責任。據說是勃勞希契曾懇求哈爾德留任,因為隻有他能使部隊擺脫那種危險處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