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羅霍羅夫卡6月12日的戰鬥中,德軍”維京”師宣稱摧毀了192輛蘇聯坦克,“帝國”師宣稱繳獲了100輛,“骷髏”師61輛。6月13日,黨衛軍第2裝甲軍又宣稱消滅144輛蘇聯坦克。這些數字固然頗有些水分,但紅軍的大量坦克遭到摧毀卻是事實。
根據華西列夫斯基6月14日點47分報告,在12-13日,蘇第29坦克旅被擊毀和暫時失去活動能力的坦克高達60%,而第18坦克軍為30%。機械化第5軍損失較小。
其中,第29坦克旅(可能包括一些加強部隊)具體損失為:t-34坦克95輛、t-70坦克36輛、su-122自行火炮10輛、su-76自行火炮9輛。合計150輛,包括徹底損失117輛。
第18坦克軍損失45輛,其第170和181坦克旅損失較大。2個坦克軍人員傷亡為374人。包括48人戰死,321人受傷,5人失蹤。蘇軍參戰部隊中,第31、25坦克旅一共損失坦克94輛,損失人員129人。按這個數字計算,每三個受損蘇聯坦克的成員中,就有超過一人死亡或受傷。連同第2坦克軍和第2近衛坦克軍,蘇軍在12-13日的普羅霍羅夫卡坦克遭遇戰中,一共損失了約28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超過180輛徹底損失。由於消耗太大,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此後的行動變得相當謹慎。第18和第29坦克旅實際上轉入了防禦。
第六部 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可夫的決斷
更新時間:2010-7-10 13:11:31 本章字數:3475
當曼施坦因的坦克不斷衝擊普羅霍羅夫卡和奧博揚時,本來應該從北麵衝下來配合他的莫德爾卻在6月12日擅自終止了不第九集團軍的進攻。它給出的理由是:“自己的第九集團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的預備隊已經消耗殆盡。無法繼續保持攻勢)而同時從表麵上這也表示,德軍從南北兩側切斷庫爾斯克突出部蘇軍後路的企圖已經徹底失敗:至少從現在來看,光靠曼施坦因南部的的獨自進攻是誰包圍不了誰的。而讓國際觀察家們特別關注的新整編的黨衛軍裝甲部隊也沒有取得令所有人滿意的勝利,倍受寵愛的“維京”裝甲擲彈兵師的師長奧托吉勒。向詢問戰況的第三國戰地記者和魯道夫赫斯元首的私人副官不停的抱怨蘇軍的陣地深不可測,難以突破。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德國人完全有理由懷疑繼續實施“城堡”行動的價值,尤其是在西方軍隊已經對義大利採取軍事行動的情況下。6月13日,曼施坦因元帥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博克被魯道夫赫斯召到“柏林”。納粹元首感到有必要谘詢前線將領對“城堡”的意見。
而蘇軍也在進行這高層的調動。在這一天,最高統帥向布良斯克方麵軍指揮所給朱可夫打了電話,命令他立即飛往普羅霍羅夫卡地域,負責協調沃羅涅日和草原方麵軍的行動。
6月13日,朱可夫到了沃羅涅日方麵軍指揮所,草原方麵軍司令員..科涅夫將軍也在那裏。當天傍晚,我在第69集團軍指揮所見到了..華西列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是由最高統帥委派到西南方麵軍去組織該處的進攻行動的。這次進攻行動應在沃羅涅日和草原方麵軍轉入反攻的同時發起。
朱可夫了解了整個情況及敵我雙方的行動後,在場的蘇軍指揮官都一致決定。更加有力地繼續進行已發起地反突擊,以便緊跟退卻的德國人之後奪取原先他們在別爾哥羅德地域占領的防禦。然後,待部隊經過短時間的準備以後,將兩個方麵軍的全部兵力投入決定性的反攻。朱可夫在他的戰報中做出了如下的記錄:
“方麵軍的所有地段都進行著激烈地血戰,戰場上,蘇軍數百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燃燒。戰場上空,煙塵滾滾。這是別爾哥羅德方向上交戰中的轉折時刻。已疲憊無力並對勝利喪失了信心的德國軍隊開始,逐漸轉入防禦行動。到了6月16日,敵人完全停止了衝擊並開始向別爾哥羅德撤退後勤部隊。6月17日並發現撤退部隊,但與我軍接觸的部隊仍在頑抗。
6月18日,我同..華西列夫斯基到了b凰克留瓊金中將指揮的第69集團軍、.紮多夫中將指揮的近衛第5集團和..羅特米斯特羅夫指揮的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部隊交戰的地段上。我們親自觀察了“共青團員”國營農場和伊萬諾夫新村地域的激烈戰鬥。在該處作戰的是坦克第29和18軍。敵人在這裏進行了猛烈地火力抵抗,甚至還轉入反衝擊。6月18日這一天,..羅特米斯特羅夫和..紮多夫兩個集團軍總共才把敵人擊退4--5公裏,.奇斯佳科夫的近衛第6集團軍隻占領了上佩尼耶地域的一個高地。..奇斯佳科夫集團軍的部隊過分疲勞了。因為從6月4日起,他們就沒有睡覺、沒有休息地一直戰鬥著。而他們的部隊也需要增補兵力,隻有充足的部隊的調動。這樣才能打亂德軍部隊有計劃地撤退。為此,我們不得不把..巴哈羅夫少將的坦克第18旅和..基裏琴科少將的坦克第29旅及..馬納加羅夫的第53集團軍的部分部隊作為預備隊投入到交戰當中來。
我知道在這裏有一種說法認為,沃羅涅日方麵軍首長與中央方麵軍不同。不善於準確地判斷敵人將在什麽方向上實施主要突擊,所以把力量分散在寬達164公裏的地帶內,而沒有把兵力兵器集中在敵人主要突擊方向上。但是。作為在那裏的觀察員,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同樣下麵這種看法也是不正確的。有人說,遭到由南麵向庫爾斯克進攻的敵主要集團突擊地近衛第6集團軍的防禦地帶寬度(64公裏)。比友鄰集團軍的大,友鄰集團軍的防禦地帶寬為50公裏。在這個集團軍地段上的炮兵平均密度為每公裏正麵上25.4門火炮和2.4輛坦克,而在方麵軍的整個防禦地帶內卻是35.6門火炮和69輛坦克。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部及沃羅涅日方麵軍首長根據對情況的分析,認為敵人不隻是對一個近衛第6集團軍,而是對近衛第6和第7兩個集團軍實施主要突擊。關於防禦地帶寬度的說法,預料將遭到德軍主要突擊的近衛第6和第7集團軍的防禦正麵為114公裏,而方麵軍地其他兩個集團軍的防禦正麵為130公裏。對炮兵和坦克平均密度的計算也不完全正確,實際上在第38和40集團軍的地段上,由於我們的炮兵密度不大,以至於我們地坦克則隻有少數幾輛衝破了德軍地防線。但是很快被德軍的反擊部隊所擊退。而與此同時。在近衛第6和第7集團軍地帶內,幾乎集中了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地全部炮兵部隊和兵團、方麵軍的全部坦克部隊和兵團以及全部方麵軍預備隊。而且,在近衛第6集團軍防禦的“背後”,配置了坦克第1集團軍(構築了很好的防禦地區),在近衛第6和第7集團軍接合部後縱深內,配置了第69集團軍(構築了很好的防禦地區)。此外,在近衛第6和第7集團軍後方的戰役地幅內,配置有方麵軍預備隊近衛步兵第35軍、近衛坦克第2和第5軍。
</br>
根據華西列夫斯基6月14日點47分報告,在12-13日,蘇第29坦克旅被擊毀和暫時失去活動能力的坦克高達60%,而第18坦克軍為30%。機械化第5軍損失較小。
其中,第29坦克旅(可能包括一些加強部隊)具體損失為:t-34坦克95輛、t-70坦克36輛、su-122自行火炮10輛、su-76自行火炮9輛。合計150輛,包括徹底損失117輛。
第18坦克軍損失45輛,其第170和181坦克旅損失較大。2個坦克軍人員傷亡為374人。包括48人戰死,321人受傷,5人失蹤。蘇軍參戰部隊中,第31、25坦克旅一共損失坦克94輛,損失人員129人。按這個數字計算,每三個受損蘇聯坦克的成員中,就有超過一人死亡或受傷。連同第2坦克軍和第2近衛坦克軍,蘇軍在12-13日的普羅霍羅夫卡坦克遭遇戰中,一共損失了約28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超過180輛徹底損失。由於消耗太大,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此後的行動變得相當謹慎。第18和第29坦克旅實際上轉入了防禦。
第六部 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可夫的決斷
更新時間:2010-7-10 13:11:31 本章字數:3475
當曼施坦因的坦克不斷衝擊普羅霍羅夫卡和奧博揚時,本來應該從北麵衝下來配合他的莫德爾卻在6月12日擅自終止了不第九集團軍的進攻。它給出的理由是:“自己的第九集團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的預備隊已經消耗殆盡。無法繼續保持攻勢)而同時從表麵上這也表示,德軍從南北兩側切斷庫爾斯克突出部蘇軍後路的企圖已經徹底失敗:至少從現在來看,光靠曼施坦因南部的的獨自進攻是誰包圍不了誰的。而讓國際觀察家們特別關注的新整編的黨衛軍裝甲部隊也沒有取得令所有人滿意的勝利,倍受寵愛的“維京”裝甲擲彈兵師的師長奧托吉勒。向詢問戰況的第三國戰地記者和魯道夫赫斯元首的私人副官不停的抱怨蘇軍的陣地深不可測,難以突破。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德國人完全有理由懷疑繼續實施“城堡”行動的價值,尤其是在西方軍隊已經對義大利採取軍事行動的情況下。6月13日,曼施坦因元帥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博克被魯道夫赫斯召到“柏林”。納粹元首感到有必要谘詢前線將領對“城堡”的意見。
而蘇軍也在進行這高層的調動。在這一天,最高統帥向布良斯克方麵軍指揮所給朱可夫打了電話,命令他立即飛往普羅霍羅夫卡地域,負責協調沃羅涅日和草原方麵軍的行動。
6月13日,朱可夫到了沃羅涅日方麵軍指揮所,草原方麵軍司令員..科涅夫將軍也在那裏。當天傍晚,我在第69集團軍指揮所見到了..華西列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是由最高統帥委派到西南方麵軍去組織該處的進攻行動的。這次進攻行動應在沃羅涅日和草原方麵軍轉入反攻的同時發起。
朱可夫了解了整個情況及敵我雙方的行動後,在場的蘇軍指揮官都一致決定。更加有力地繼續進行已發起地反突擊,以便緊跟退卻的德國人之後奪取原先他們在別爾哥羅德地域占領的防禦。然後,待部隊經過短時間的準備以後,將兩個方麵軍的全部兵力投入決定性的反攻。朱可夫在他的戰報中做出了如下的記錄:
“方麵軍的所有地段都進行著激烈地血戰,戰場上,蘇軍數百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燃燒。戰場上空,煙塵滾滾。這是別爾哥羅德方向上交戰中的轉折時刻。已疲憊無力並對勝利喪失了信心的德國軍隊開始,逐漸轉入防禦行動。到了6月16日,敵人完全停止了衝擊並開始向別爾哥羅德撤退後勤部隊。6月17日並發現撤退部隊,但與我軍接觸的部隊仍在頑抗。
6月18日,我同..華西列夫斯基到了b凰克留瓊金中將指揮的第69集團軍、.紮多夫中將指揮的近衛第5集團和..羅特米斯特羅夫指揮的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部隊交戰的地段上。我們親自觀察了“共青團員”國營農場和伊萬諾夫新村地域的激烈戰鬥。在該處作戰的是坦克第29和18軍。敵人在這裏進行了猛烈地火力抵抗,甚至還轉入反衝擊。6月18日這一天,..羅特米斯特羅夫和..紮多夫兩個集團軍總共才把敵人擊退4--5公裏,.奇斯佳科夫的近衛第6集團軍隻占領了上佩尼耶地域的一個高地。..奇斯佳科夫集團軍的部隊過分疲勞了。因為從6月4日起,他們就沒有睡覺、沒有休息地一直戰鬥著。而他們的部隊也需要增補兵力,隻有充足的部隊的調動。這樣才能打亂德軍部隊有計劃地撤退。為此,我們不得不把..巴哈羅夫少將的坦克第18旅和..基裏琴科少將的坦克第29旅及..馬納加羅夫的第53集團軍的部分部隊作為預備隊投入到交戰當中來。
我知道在這裏有一種說法認為,沃羅涅日方麵軍首長與中央方麵軍不同。不善於準確地判斷敵人將在什麽方向上實施主要突擊,所以把力量分散在寬達164公裏的地帶內,而沒有把兵力兵器集中在敵人主要突擊方向上。但是。作為在那裏的觀察員,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同樣下麵這種看法也是不正確的。有人說,遭到由南麵向庫爾斯克進攻的敵主要集團突擊地近衛第6集團軍的防禦地帶寬度(64公裏)。比友鄰集團軍的大,友鄰集團軍的防禦地帶寬為50公裏。在這個集團軍地段上的炮兵平均密度為每公裏正麵上25.4門火炮和2.4輛坦克,而在方麵軍的整個防禦地帶內卻是35.6門火炮和69輛坦克。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部及沃羅涅日方麵軍首長根據對情況的分析,認為敵人不隻是對一個近衛第6集團軍,而是對近衛第6和第7兩個集團軍實施主要突擊。關於防禦地帶寬度的說法,預料將遭到德軍主要突擊的近衛第6和第7集團軍的防禦正麵為114公裏,而方麵軍地其他兩個集團軍的防禦正麵為130公裏。對炮兵和坦克平均密度的計算也不完全正確,實際上在第38和40集團軍的地段上,由於我們的炮兵密度不大,以至於我們地坦克則隻有少數幾輛衝破了德軍地防線。但是很快被德軍的反擊部隊所擊退。而與此同時。在近衛第6和第7集團軍地帶內,幾乎集中了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地全部炮兵部隊和兵團、方麵軍的全部坦克部隊和兵團以及全部方麵軍預備隊。而且,在近衛第6集團軍防禦的“背後”,配置了坦克第1集團軍(構築了很好的防禦地區),在近衛第6和第7集團軍接合部後縱深內,配置了第69集團軍(構築了很好的防禦地區)。此外,在近衛第6和第7集團軍後方的戰役地幅內,配置有方麵軍預備隊近衛步兵第35軍、近衛坦克第2和第5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