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世民淡定的看著李恪:“你生氣又能如何,史筆如刀,你還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李恪問道:“父皇,你該不會以為這輿論的力量掌握在他們手裏就是理所當然的吧?
到時候您做出什麽決策是不是還要考慮他們的意見?他們要是不同意你是不是就不辦了?
那這天下到底是李家的天下還是世家的天下?”
李世民並沒有說話,李世民想說這天下當然是我李家的天下,但是這話怎麽都不硬氣。
李世民賢明的名聲還不是一次次的接受勸諫一次次的被壓製得來的?
曆代君王裏的明君哪一個不是得聽文官的才行。
李恪哼哼道:“我有一策,能幫你把這天下悠悠之口向著咱們說,甚至幫你結束這世家對知識的壟斷,以後寒門甚至貧民人才也為您所用!”
李世民眉頭一挑:“你說說。”
李恪開口:“現在父皇雖然舉行科舉考試,但是目前大唐一白張上好的紙要六十文到一百文,一本手抄書價格高達千文。
即使科舉書籍價格高昂,讀書的人往往都是世家子弟或者富貴人家,貧寒者不僅買不起書,甚至抄書買紙都買不起。
借閱書籍更是全靠主人家的人品和運氣。
再有就是世家壟斷知識是因為曆年戰亂之後,民間書籍已經罕有,書籍掌握在世家手中,貧窮者無處學習。
所以想要改變這種狀況,一個是降低紙的價格,二是降低書的價格,三是豐富書籍的品類,讓貧民百姓也有機會讀到各類書籍。”
李世民點頭:“確實如此,還有一事,就是教師,如果沒有先生教導,學生在家讀書何時才能成才?”
李恪搖頭:“這個不用擔心,孔子三千弟子,證明一個先生能教三千人,我們隻要改變教書方式。
例如啟蒙階段專門有老師隻教啟蒙,然後再有老師教四書五經、算學、樂理、騎射等等,一個幾百個老師的學校能教上萬學生。
這些往後再說,就說一下這這紙、印書還有書籍的種類問題。
首先大唐皇家藏書種類足夠就是數量不足而已,所以最後我們隻要解決了這紙的價格還有印書的問題,那麽這知識傳播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李世民疑惑:“你有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
李恪一拍手:“對啊,要不然我跟你說半天是為了什麽?咱們解決了知識壟斷的問題,世家就剩下半條命了。
那時候世家沒有了威望不過是一些富戶罷了,還有啥資格對父皇的朝政指手畫腳。
而您手裏的人才來自大唐各處,誰還敢動不動一起上書威脅您?
手下讀書人多的用不完,有不聽話的殺了換個聽話的上就行了,您不就能為所欲為了!”
李世民黑著臉:“說的都是什麽混賬話,朕何時為所欲為?朕是有原則有底線的……”
李恪笑了:“您就說想不想吧!搞定世家對您有沒有好處!”
李世民自然是願意的,不過對於李恪能解決這些問題還持有懷疑態度:“你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李恪點頭:“是啊,我不能就這麽被他們拿捏著吧,天天想怎麽說我就怎麽說我,我現在都臭了街了!
不過這裏麵有幾個問題,一個是印什麽書,第二個是書籍怎麽銷售。
首先是印什麽書,天下是咱們李家的,咱們自然要印那些有利於大唐的,說忠君愛國的,教人向善的。這個您要篩選吧。”
李世民皺眉:“天下書籍眾多,僅四書五經各種注解本都有數百上千,如何分辯?我們總不能都看都印吧?”
李恪提醒道:“您可以劃定考試範圍啊,科舉考哪幾本書,以哪幾個版本印刷的為準,隻要範圍一劃定,天下想當官的都得看咱們劃定的。
至於那些不想當官的,他們愛看啥看啥唄。
咱們管它有多少種,咱們隻需要挑一些對您有利的不就行了。
再說了,就算要審核,您不是還能設個機構專門審核天下書籍嘛,幹嘛要一本一本的看。”
李世民覺得有道理:“那銷售之事怎麽說?”
李恪解釋道:“現在一卷書上千文,我要是把書的價格打到一百文以內一本,那天下靠印書過日子的匠人靠造紙生活的百姓飯碗可就沒了。
書商我還不擔心,畢竟他們買賣就是低買高賣。
而砸了百姓的飯碗世家就有了攻擊的借口,這破除他們對知識的壟斷本來就是搶他們的飯碗,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幫人要是鬧起來你能幫我扛住麽?”
李世民自信的說到:“你隻要做的是利國利民的事情,朕自然能護你周全,如果你能讓天下士人都讀上便宜的書籍,那你就是天下讀書人的恩人,那時候區區世家不過是少數。”
李恪滿意的笑著:“您要是這麽說我就放心了。”
李世民問道:“說的那麽熱鬧,你什麽時候能解決這些事情?”
李恪自信的說道:“放心吧,這事簡單,不出半年造紙印刷都能搞定!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李世民又離開了,李恪李恪吩咐人建工廠,準備開始造紙搞印刷。
既然要搞就直接搞活字印刷。
雖然現在搞報紙有點麻煩,但是搞一個半月刊或者月刊總行吧,到時候刊行天下之後,看誰的嘴多!
機床廠這邊繼續研究零件加工的工藝問題,機床削切刀具等等都要專門研究。
李恪記得後世有一個卷筒製槍的工藝,就算沒有鑽床也能製造火槍,而火炮用失蠟法或者沙範製派再纏繞鋼絲加上鋼箍也能用。
不過李恪不著急,反正離就藩還早,現在李恪要考慮的不是怎麽用土辦法去實現工藝,而是要升級工具,將來能用多好的工藝就用多好的。
李世民現在給李恪劃定的這些地方李恪選來選去隻有登州、膠州、煙台這些後世海港區適合大規模造船。
不過登州是大唐跨海征高句麗的軍港,劉公島那邊又沒有開發,膠州反而是最合適的地方。
</p>
李世民淡定的看著李恪:“你生氣又能如何,史筆如刀,你還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李恪問道:“父皇,你該不會以為這輿論的力量掌握在他們手裏就是理所當然的吧?
到時候您做出什麽決策是不是還要考慮他們的意見?他們要是不同意你是不是就不辦了?
那這天下到底是李家的天下還是世家的天下?”
李世民並沒有說話,李世民想說這天下當然是我李家的天下,但是這話怎麽都不硬氣。
李世民賢明的名聲還不是一次次的接受勸諫一次次的被壓製得來的?
曆代君王裏的明君哪一個不是得聽文官的才行。
李恪哼哼道:“我有一策,能幫你把這天下悠悠之口向著咱們說,甚至幫你結束這世家對知識的壟斷,以後寒門甚至貧民人才也為您所用!”
李世民眉頭一挑:“你說說。”
李恪開口:“現在父皇雖然舉行科舉考試,但是目前大唐一白張上好的紙要六十文到一百文,一本手抄書價格高達千文。
即使科舉書籍價格高昂,讀書的人往往都是世家子弟或者富貴人家,貧寒者不僅買不起書,甚至抄書買紙都買不起。
借閱書籍更是全靠主人家的人品和運氣。
再有就是世家壟斷知識是因為曆年戰亂之後,民間書籍已經罕有,書籍掌握在世家手中,貧窮者無處學習。
所以想要改變這種狀況,一個是降低紙的價格,二是降低書的價格,三是豐富書籍的品類,讓貧民百姓也有機會讀到各類書籍。”
李世民點頭:“確實如此,還有一事,就是教師,如果沒有先生教導,學生在家讀書何時才能成才?”
李恪搖頭:“這個不用擔心,孔子三千弟子,證明一個先生能教三千人,我們隻要改變教書方式。
例如啟蒙階段專門有老師隻教啟蒙,然後再有老師教四書五經、算學、樂理、騎射等等,一個幾百個老師的學校能教上萬學生。
這些往後再說,就說一下這這紙、印書還有書籍的種類問題。
首先大唐皇家藏書種類足夠就是數量不足而已,所以最後我們隻要解決了這紙的價格還有印書的問題,那麽這知識傳播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李世民疑惑:“你有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
李恪一拍手:“對啊,要不然我跟你說半天是為了什麽?咱們解決了知識壟斷的問題,世家就剩下半條命了。
那時候世家沒有了威望不過是一些富戶罷了,還有啥資格對父皇的朝政指手畫腳。
而您手裏的人才來自大唐各處,誰還敢動不動一起上書威脅您?
手下讀書人多的用不完,有不聽話的殺了換個聽話的上就行了,您不就能為所欲為了!”
李世民黑著臉:“說的都是什麽混賬話,朕何時為所欲為?朕是有原則有底線的……”
李恪笑了:“您就說想不想吧!搞定世家對您有沒有好處!”
李世民自然是願意的,不過對於李恪能解決這些問題還持有懷疑態度:“你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李恪點頭:“是啊,我不能就這麽被他們拿捏著吧,天天想怎麽說我就怎麽說我,我現在都臭了街了!
不過這裏麵有幾個問題,一個是印什麽書,第二個是書籍怎麽銷售。
首先是印什麽書,天下是咱們李家的,咱們自然要印那些有利於大唐的,說忠君愛國的,教人向善的。這個您要篩選吧。”
李世民皺眉:“天下書籍眾多,僅四書五經各種注解本都有數百上千,如何分辯?我們總不能都看都印吧?”
李恪提醒道:“您可以劃定考試範圍啊,科舉考哪幾本書,以哪幾個版本印刷的為準,隻要範圍一劃定,天下想當官的都得看咱們劃定的。
至於那些不想當官的,他們愛看啥看啥唄。
咱們管它有多少種,咱們隻需要挑一些對您有利的不就行了。
再說了,就算要審核,您不是還能設個機構專門審核天下書籍嘛,幹嘛要一本一本的看。”
李世民覺得有道理:“那銷售之事怎麽說?”
李恪解釋道:“現在一卷書上千文,我要是把書的價格打到一百文以內一本,那天下靠印書過日子的匠人靠造紙生活的百姓飯碗可就沒了。
書商我還不擔心,畢竟他們買賣就是低買高賣。
而砸了百姓的飯碗世家就有了攻擊的借口,這破除他們對知識的壟斷本來就是搶他們的飯碗,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幫人要是鬧起來你能幫我扛住麽?”
李世民自信的說到:“你隻要做的是利國利民的事情,朕自然能護你周全,如果你能讓天下士人都讀上便宜的書籍,那你就是天下讀書人的恩人,那時候區區世家不過是少數。”
李恪滿意的笑著:“您要是這麽說我就放心了。”
李世民問道:“說的那麽熱鬧,你什麽時候能解決這些事情?”
李恪自信的說道:“放心吧,這事簡單,不出半年造紙印刷都能搞定!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李世民又離開了,李恪李恪吩咐人建工廠,準備開始造紙搞印刷。
既然要搞就直接搞活字印刷。
雖然現在搞報紙有點麻煩,但是搞一個半月刊或者月刊總行吧,到時候刊行天下之後,看誰的嘴多!
機床廠這邊繼續研究零件加工的工藝問題,機床削切刀具等等都要專門研究。
李恪記得後世有一個卷筒製槍的工藝,就算沒有鑽床也能製造火槍,而火炮用失蠟法或者沙範製派再纏繞鋼絲加上鋼箍也能用。
不過李恪不著急,反正離就藩還早,現在李恪要考慮的不是怎麽用土辦法去實現工藝,而是要升級工具,將來能用多好的工藝就用多好的。
李世民現在給李恪劃定的這些地方李恪選來選去隻有登州、膠州、煙台這些後世海港區適合大規模造船。
不過登州是大唐跨海征高句麗的軍港,劉公島那邊又沒有開發,膠州反而是最合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