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些工匠這麽問李恪當然可以懟迴去,但是要是後麵李世民要是這麽問李恪總不能這麽懟迴去吧?
好在李恪還真的想到了一個這種鋼管的用處,那就是水管鍋爐式蒸汽機。
水管鍋爐簡單來說就是水在管子裏流動,然後火從四周一起加熱,這個水很快就能燒開,蒸汽溫度也能上升的更快,也節省了燃料效率。
據說早起的火車使用的都是水管鍋爐或者火管鍋爐的模式。
而且不止是水管鍋爐蒸汽機,就是普通蒸汽機也需要很多水管。
能不能研究成功先不說,這個東西應該足夠忽悠李世民了。
所以現在隻需要把蒸汽機研究搞起來,李世民就不會懷疑自己造鋼管的目的了!
李恪愉快的決定之後當即招了十多個工匠過來,十幾個人圍著一個鐵鍋,李恪讓人蓋上鍋蓋在鍋蓋上還壓著一塊磚頭,大家就這麽看著小安子燒鍋。
當鍋裏水沸騰之後,蒸汽頂住鍋蓋和鍋蓋上的磚頭亂跳,李恪問道:「你們看出來什麽沒有?」
十多個工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明了什麽?說明了水開了?說明您閑的慌?
李恪指著滾開的鍋和不斷跳動的鍋蓋:「你們看到沒有,是什麽把鍋蓋頂了起來?」
十多個工匠還是迷迷糊糊的,李恪幹脆直接說道:「是水蒸氣啊,水燒開之後會產生大量蒸汽,蒸汽聚集起來沒有地方跑就會頂開鍋蓋,你們看,這個力量是不是很大?」
十幾個工匠不覺得這個力量有多大,好像也就是那麽迴事吧?
李恪也是服氣了:「這個力量雖然不大,但是如果我們搞一個密封的容器,比這個更大,水就在這裏不停的燒,然後推動這個頂上的活塞運動,上麵再用一個飛輪機構連接,就這麽連……」
李恪直接拿出來早就畫好的蒸汽機原理圖:「看到沒有,活塞推動飛輪轉動,飛輪再通過齒輪把力量倒出來,這是不是就能使用了?
飛輪轉動一圈,到最頂點的時候,這裏有一個泄氣閥門,把做完功的整齊倒出來,然後再充入鍋爐之中,然後上麵再有一個進氣門,把飛輪向下推,到這裏再泄氣。如此周而複始,隻要水不燒完火不滅這個機器是不是就能一直轉動。
如果這個機器連接上織布機,是不是就不用人去踩了?連接上抽水機,那麽河水就能源源不斷的被抽出來,要是連接上鍛錘,連接上磨麵機等等,是不是有用之不竭的動力了?」
工匠們這才明白李恪的意思,當即仔細盯著圖看了起來。
李恪繼續講解了一下,然後吩咐道;「你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把這個機器製造出來,各個工坊都會配合你們,不要著急慢慢來。
一開始肯定不會那麽盡善盡美,隻要你們找到方向不斷改進,我相信要不了多少年你們就能造出來我滿意的蒸汽機!」
果然李恪這邊開工沒有兩天,李世民就把李恪叫到了後宮:「聽說你又研究了一種新的機器能夠節省人力?」
李恪點頭:「現在正在試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現實用的成品。」
李世民沒有多說什麽:「最近禦史彈劾你強征土地修建馳道,還強迫別人遷墳毀房,甚至祖宗祠堂都要拆除,勞民傷財,讓百姓不得安寧,你怎麽看?」
李恪無奈:「這些人都是閑的麽,父皇,您想啊,馳道自然是越直越好啊,總不能跟山上的土路一樣七扭八扭的,那還有啥速度可言?
修馳道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您要是因為這個處置了我,那以後大唐的馳道還修不修?以後隻會越來越困難。
您隻有規定國家工程百姓必須服從命令,該遷移的什麽都不能擋著。
再說了,我都給賠償了,遷墳給了遷墳錢,土地給了土地的費用,拆房子給了房子的錢,這些人都沒有鬧,禦史鬧個屁!」
李世民搖搖頭:「這不是錢的事情,人家說你破壞了風水,打擾人家祖先了!」
李恪嗬嗬一笑:「風水?那個地方要是風水好他就不會有這一劫,老祖宗連自己的墳地都保不住還談什麽風水寶地?」
李世民也被李恪這個說法逗笑了:「話雖然是這麽說,但是百姓心中不滿,到時候朝議上肯定要有人說事的,尤其是魏征,要是知道這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李恪摸摸下巴:「兒臣倒是有一個建議,父皇不如讓李淳風還有袁天罡兩個道長專門論證一下修了馳道對風水有利的地方。看書菈
而且還可以論證一下,支持國家項目,就有大唐氣運加身,子孫後代能夠活得一份跟國家相關的工作,或者為官或者為吏。
這樣一來,那些百姓的擔心不就少的多了麽!」
李世民疑惑:「你這個可有根據?」
李恪無語了:「當然是沒有根據了,這不是讓他倆創造一個根據出來麽,管理僧道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這個時候需要用他們的時候能中用嘛!」
李世民嘴角抽搐了一下:「你這,你這,不合適吧?」
李恪攤攤手:「我也不是完全瞎扯吧,父皇您想,他要是配合咱們遷移,是不是給他們錢了給他們安排新地方了,有錢又有地,還解決了麻煩是不是順風順水?
修建馳道之後肯定促進了經濟,方便了他們出行,這是不是好上加好的事情。
隻要同意遷移的人兒臣這邊都會優先錄用,到時候修建馳道的機會還多著呢,這些人以後不就等於有了一隻穩定的飯碗,這不就是跟大唐的國運綁定在一起。
所以這個不算瞎說,也不是騙人,隻是把這些好處用風水學說再轉述一遍而已。」
李世民最終被李恪說動:「朕想想也是,馳道確實有利於長安物資轉運,如果這次被攔截了,那麽以後修長安到洛陽的馳道肯定阻撓更多。
那朕就讓兩人找找看,能不能算出修馳道的好處到時候……」
李恪嘿嘿笑著:「到時候就寫在大唐月刊上,這兩位是大唐的陸地神仙,總不會有人不信吧?」
</p>
這些工匠這麽問李恪當然可以懟迴去,但是要是後麵李世民要是這麽問李恪總不能這麽懟迴去吧?
好在李恪還真的想到了一個這種鋼管的用處,那就是水管鍋爐式蒸汽機。
水管鍋爐簡單來說就是水在管子裏流動,然後火從四周一起加熱,這個水很快就能燒開,蒸汽溫度也能上升的更快,也節省了燃料效率。
據說早起的火車使用的都是水管鍋爐或者火管鍋爐的模式。
而且不止是水管鍋爐蒸汽機,就是普通蒸汽機也需要很多水管。
能不能研究成功先不說,這個東西應該足夠忽悠李世民了。
所以現在隻需要把蒸汽機研究搞起來,李世民就不會懷疑自己造鋼管的目的了!
李恪愉快的決定之後當即招了十多個工匠過來,十幾個人圍著一個鐵鍋,李恪讓人蓋上鍋蓋在鍋蓋上還壓著一塊磚頭,大家就這麽看著小安子燒鍋。
當鍋裏水沸騰之後,蒸汽頂住鍋蓋和鍋蓋上的磚頭亂跳,李恪問道:「你們看出來什麽沒有?」
十多個工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明了什麽?說明了水開了?說明您閑的慌?
李恪指著滾開的鍋和不斷跳動的鍋蓋:「你們看到沒有,是什麽把鍋蓋頂了起來?」
十多個工匠還是迷迷糊糊的,李恪幹脆直接說道:「是水蒸氣啊,水燒開之後會產生大量蒸汽,蒸汽聚集起來沒有地方跑就會頂開鍋蓋,你們看,這個力量是不是很大?」
十幾個工匠不覺得這個力量有多大,好像也就是那麽迴事吧?
李恪也是服氣了:「這個力量雖然不大,但是如果我們搞一個密封的容器,比這個更大,水就在這裏不停的燒,然後推動這個頂上的活塞運動,上麵再用一個飛輪機構連接,就這麽連……」
李恪直接拿出來早就畫好的蒸汽機原理圖:「看到沒有,活塞推動飛輪轉動,飛輪再通過齒輪把力量倒出來,這是不是就能使用了?
飛輪轉動一圈,到最頂點的時候,這裏有一個泄氣閥門,把做完功的整齊倒出來,然後再充入鍋爐之中,然後上麵再有一個進氣門,把飛輪向下推,到這裏再泄氣。如此周而複始,隻要水不燒完火不滅這個機器是不是就能一直轉動。
如果這個機器連接上織布機,是不是就不用人去踩了?連接上抽水機,那麽河水就能源源不斷的被抽出來,要是連接上鍛錘,連接上磨麵機等等,是不是有用之不竭的動力了?」
工匠們這才明白李恪的意思,當即仔細盯著圖看了起來。
李恪繼續講解了一下,然後吩咐道;「你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把這個機器製造出來,各個工坊都會配合你們,不要著急慢慢來。
一開始肯定不會那麽盡善盡美,隻要你們找到方向不斷改進,我相信要不了多少年你們就能造出來我滿意的蒸汽機!」
果然李恪這邊開工沒有兩天,李世民就把李恪叫到了後宮:「聽說你又研究了一種新的機器能夠節省人力?」
李恪點頭:「現在正在試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現實用的成品。」
李世民沒有多說什麽:「最近禦史彈劾你強征土地修建馳道,還強迫別人遷墳毀房,甚至祖宗祠堂都要拆除,勞民傷財,讓百姓不得安寧,你怎麽看?」
李恪無奈:「這些人都是閑的麽,父皇,您想啊,馳道自然是越直越好啊,總不能跟山上的土路一樣七扭八扭的,那還有啥速度可言?
修馳道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您要是因為這個處置了我,那以後大唐的馳道還修不修?以後隻會越來越困難。
您隻有規定國家工程百姓必須服從命令,該遷移的什麽都不能擋著。
再說了,我都給賠償了,遷墳給了遷墳錢,土地給了土地的費用,拆房子給了房子的錢,這些人都沒有鬧,禦史鬧個屁!」
李世民搖搖頭:「這不是錢的事情,人家說你破壞了風水,打擾人家祖先了!」
李恪嗬嗬一笑:「風水?那個地方要是風水好他就不會有這一劫,老祖宗連自己的墳地都保不住還談什麽風水寶地?」
李世民也被李恪這個說法逗笑了:「話雖然是這麽說,但是百姓心中不滿,到時候朝議上肯定要有人說事的,尤其是魏征,要是知道這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李恪摸摸下巴:「兒臣倒是有一個建議,父皇不如讓李淳風還有袁天罡兩個道長專門論證一下修了馳道對風水有利的地方。看書菈
而且還可以論證一下,支持國家項目,就有大唐氣運加身,子孫後代能夠活得一份跟國家相關的工作,或者為官或者為吏。
這樣一來,那些百姓的擔心不就少的多了麽!」
李世民疑惑:「你這個可有根據?」
李恪無語了:「當然是沒有根據了,這不是讓他倆創造一個根據出來麽,管理僧道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這個時候需要用他們的時候能中用嘛!」
李世民嘴角抽搐了一下:「你這,你這,不合適吧?」
李恪攤攤手:「我也不是完全瞎扯吧,父皇您想,他要是配合咱們遷移,是不是給他們錢了給他們安排新地方了,有錢又有地,還解決了麻煩是不是順風順水?
修建馳道之後肯定促進了經濟,方便了他們出行,這是不是好上加好的事情。
隻要同意遷移的人兒臣這邊都會優先錄用,到時候修建馳道的機會還多著呢,這些人以後不就等於有了一隻穩定的飯碗,這不就是跟大唐的國運綁定在一起。
所以這個不算瞎說,也不是騙人,隻是把這些好處用風水學說再轉述一遍而已。」
李世民最終被李恪說動:「朕想想也是,馳道確實有利於長安物資轉運,如果這次被攔截了,那麽以後修長安到洛陽的馳道肯定阻撓更多。
那朕就讓兩人找找看,能不能算出修馳道的好處到時候……」
李恪嘿嘿笑著:「到時候就寫在大唐月刊上,這兩位是大唐的陸地神仙,總不會有人不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