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祖講古,真武蕩魔祖師與火德星君聽得津津有味,道祖揭露了一些上古奇聞以及封神大戰的秘辛,開天辟地的傳說,巫妖的誕生,玉皇大帝並非是天庭的第一任領導,而是第四任,在他之前有過三位前輩。分別是:東華帝君(東皇太一)、帝俊大帝、昊天上帝。地府的最高領導乃是後土娘娘,並非東嶽大帝和豐都大帝以及五方鬼帝,十殿閻王是不入流的小角色,佛教的地藏菩薩更靠不上邊。
華夏傳統啟蒙《幼學瓊林》開篇就講了: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
傳說混沌如雞卵,盤古生其中,混沌之中不計年,有一天,他突然蘇醒,見眼前一片漆黑,就掄起斧頭朝黑暗劈過去。於是,混沌一片的東西就慢慢分開了。混沌的宇宙,元氣一經開辟,天地便開始形成。輕盈、清淨的元氣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渾濁的部分向下凝結便形成了地。與盤古同一時期的,還有鴻鈞、羅睺、計都三個混沌生靈,鴻鈞代表了天道法則,羅睺、計都便是後世傳說中的魔祖、魔尊,代表了殺戮之道。
其實還有一個沒有形體的心魔,是盤古開天辟地時留下的一絲心理陰影,與天道相互抗衡,因為他是盤古的心魔,聚集了當時恐慌、暴戾、混亂的邪性,對世間眾生的邪念、怨氣、貪婪……異常敏感,每當世間的邪惡、戾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把它召喚出來,蠱惑、控製人心,引發滔天大禍。後世的所有劫數,皆與它有一定的關係。其實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混沌之靈根青蓮與盤古大神共生,生長於混沌虛空中,以混沌靈氣為養分,有著不可思議的造化神力,為大道忌諱,在盤古開天之時,大道借盤古之手將它打碎,其破碎的殘骸化作了無數強大的先天至寶。因為盤古與青蓮是共生關係,青蓮碎盤古也耗盡了靈力,最終身軀化為山川大地。
當時因天地不穩,盤古便以頭頂天,腳踩地,使天地分離。為了天地穩定,他又以太極圖定地火風水,區分清濁乾坤,形成最初的洪荒世界,眾生開始繁衍。天地間誕生了一批先天生靈:神龍、鳳凰、麒麟及其它上古珍禽異獸。
盤古完成了他的偉業後,靈氣耗盡而亡,身體化世間萬物,四肢身軀化為山川五嶽,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身體的骨頭也成為了大地的山脈;雙眼最終變成了最初的太陽和月亮;肌膚最終變成了遼闊的大地;血液最終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海河流;盤古的頭發變成星辰,汗毛最終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汗水最終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唿出的氣息最終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唿出的聲音最終化作了隆隆的雷聲。
最重要的部分,盤古的元神分化三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他身體的精血大部分化為十大妖神與十二祖巫,還有一小部分散落於天地間,他的氣化成了風雲。上古的巫妖其實同出一源,並沒有善惡好壞之分。
關於十大妖神與十二祖巫,後世華夏《山海經》、《海外經》等典籍皆有記載,十大妖神,比如:妖族大聖女媧、伏羲人首蛇身,為人類始祖;東皇太一為妖界之首,本體是三足金烏,上古天庭的管理者;白澤是“三界百曉生”,為妖族帝師智慧第一;帝江其形如鳥,是空間速度之妖祖;燭九陰能顛倒時間,為時間妖師。等等。
十二祖巫比如:句芒青若翠竹、鳥身人麵,是東方木之祖巫;祝融獸頭人身,南方火之祖巫;蓐收人麵虎身、身披金鱗,西方金之祖巫;共工蟒頭人身,身披黑鱗,北方水之祖巫;後土人身蛇尾,中央土之祖巫;玄冥人麵鳥身,兩耳懸蛇,雨之祖巫。等等。
開天辟地之後混沌虛空破滅,洪荒世界開啟,世間迎來一片生機,誕生了飛禽走獸萬千種族等。神龍、鳳凰、麒麟實力強悍,形成各自的領地,天空以鳳凰為首,陸地麒麟為王,而水中神龍稱雄。
其實《道藏》記載的三三之災,有小三災和大三災之分,小三災即天災:火災、水災、風災;大三災是人禍:刀兵、瘟疫、饑饉。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人禍猛於天災。
三三之災實際上形容上古龍族、上古鳳族、上古麒麟族三方之間的戰爭的慘烈,後世常形容滅頂之災,潑天大禍,很難渡過的劫數。三三之災最初的是非對錯,因年代太遠真相難尋。
三三之災大劫起因大概是:龍族自詡高貴,傲慢無禮引起其它兩族的不滿。鳳凰的第一個後代鯤鵬貪口腹之欲,偶爾追逐龍族而食之,激化了龍鳳兩族的矛盾,麒麟走獸一族,在空中與江河經常受鳳族和龍族的欺負,心中也早有怨氣。有人在背後挑撥點火,三族大打出手,愈演愈烈,一場混戰導致生靈塗炭。混戰導致嚴重的後果,世間大山倒塌,江河斷流,一整塊大陸四分五裂,破壞了氣運,導致盤古開創的世界不穩定,三清與四聖(燧人、伏羲、女媧、神農)出手幹涉。鳳凰與麒麟皆隕落,祖龍被封印在不周山(後世稱為昆侖山)下的龍泉洞內,永世不得翻身。三族成為洪荒“罪族”,後裔承受因果業力,從此敗落。
曆史的規律,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後必有大興,天地間很多的種族生靈繁衍興盛起來,比如:巫族、妖族以及後來的截教和闡教出現大量的能人異士,西方接引、準提兩個聖人也陸續證道。
上古時期,妖族占據天庭,為洪荒時期的天庭之主,後來巫族和妖族經曆了兩次大戰,巫族與妖族精英死傷殆盡,雙雙沒落。女媧造人,人族開始繁衍大興。
第一任天帝名叫東華帝君,又叫東皇太一,所謂日出東方,他是盤古開天時產生的上古大神,他的誕生比天庭一眾神仙都要早很多,是天庭最初的管理者,負責治理三界,雖然當時沒有成為天帝這個概念,但他所行使的就是天帝的職務,代表天庭一方勢力,即所謂的正道。東皇太一有一件法寶名為東皇鍾,又名混沌鍾,是混沌時期自然生成的先天法寶,威力無窮。
巫族和妖族,一個管地,一個掌天。巫族十二祖巫聚齊,即十二都天大陣,能凝聚幻化盤古真身。妖族天庭能掌控星辰之力,有周天星鬥大陣,威力也不可小覷。
後來魔祖羅睺、魔尊計都二人煽風點火,蠱惑巫妖兩族爆發第一次大戰,那一戰血水流遍了大地,空氣中散發出陣陣腥臭的氣味,無數妖族和巫族的強者魂飛魄散,大地殘破不堪,一片狼藉。原本宏偉龐大的天庭,被摧毀的隻剩下了殘垣斷壁。
當時戰況慘烈至極,雙方玉石俱焚,兩敗俱傷。十大妖神與十一祖巫都遭受重創,東皇太一雖有東皇鍾先天法寶護身,也受到重創而元氣大傷,而且都下落不明,帝俊追擊受到重創的魔祖羅睺、魔尊計都二魔神,二魔卻逃竄到域外空間,不知蹤影。
天庭死傷殆盡,巫族好多大能隕落,天地崩潰,飛禽走獸差點死絕,才有了後來女媧造人之事。其實人妖始祖同源,眾生平等,本無高下尊卑分別。
接替東華帝君的第二任天帝就是帝俊,這帝俊可不是一般人物,他與妻子羲和生了十個太陽,與妻子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日月都是他的後代,足以體現他的地位和實力。
千年後魔祖羅睺、魔尊計都二魔帶著域外部族又潛入世間,挑撥巫妖兩族爭奪領地和生存空間發生大戰。巫族太衝動,悍然發動戰事,擺下十二都天大陣,此陣極端歹毒,殺伐過重,天界妖族死傷無數。十個太陽受到魔神挑唆,同時出動為父助戰,不想人間慘如煉獄,大地被太陽離火炙烤,哀鴻遍野。巫族大能誇父為了人間眾生福祉,舍生取義追日被活活烤死,惹怒人間的神射手後羿,用冰弓玄箭射殺了9個太陽,人間也得一片清涼。
妖族大聖白澤智謀過人,擅長占卜,知道前因後果,又是二魔神搞的鬼,挑撥巫妖大戰,然後坐收漁翁之利。苦苦規勸雙方罷戰停手,然而雙方打紅了眼,覆水難收,大錯已鑄成。
帝俊經曆喪子之痛心灰意冷,但沒有怪罪後羿,認為人間需要這樣的能人守護。感歎天道命運無情:雖貴為天帝,有至高無上的顯赫權威,卻救不了自己的孩子,做這狗屁天帝有何意義?帝俊和兩位妻子與諸魔神及巫族大能同歸於盡,又換來世間千年太平。如此剛烈也是真正的英雄,可敬可歎!
後土娘娘是巫族大能,由於實力強悍,被當做十二都天大陣的陣眼。雖然成了陣眼,但是心懷慈悲的後土卻一直心係天下蒼生疾苦。看到巫妖兩族傷亡慘重,十一祖巫相繼陣亡,後土娘娘便主動撤去了此陣。
後土娘娘看到神、仙、巫、妖、人、鬼死去的眾生鬼魂遊蕩在塵世間,無處棲身,淒苦不堪,受烈日灼燒之苦,懷著對塵世情感的羈絆之痛,然後無比遺憾的灰飛煙滅,煙消雲散。心生憐憫,便在冥河之畔,化身六道輪迴,讓各種原因死亡的魂魄,根據生前的善惡功過,對應六道輪迴的業報,再次轉世投胎,作惡者進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為善者根據其功績,進入人道、修羅道、仙道。
在六道輪迴組建之初,地府管理諸多混亂,為了能維持六道輪迴的穩定,懲惡揚善,彰顯因果報應,後土娘娘發心永遠留在地府鎮壓叛亂,讓無數的魂魄能在良好的秩序中,好好的轉世投胎。
正是由於後土娘娘的這一大功績,讓她也成就了聖人之道,從此,人族及其他種族有生有滅,三界六道秩序不再混亂,萬物有生有滅,在後土娘娘建立的六道輪迴中,良性循環。
後土娘娘雖然不如諸天仙佛名氣大,但是她的功德卻是至高無上的。為了教化三界六道眾生,不惜舍身化為六道輪迴,永遠留在地府鎮壓,後土娘娘是世間第一大德,值得三界六道所有眾生尊敬!道祖反複強調。
第三任就比較熟悉了,是昊天上帝。在玉皇大帝上天做天帝之前,天庭就是由昊天上帝代管的。昊天上帝是鴻鈞老祖的關門弟子,在帝俊陣亡之後,天庭一片混亂,由昊天上帝暫時代理天帝,整頓天庭。
在此期間昊天上帝曾遭遇大巫刑天的逼宮,昊天斬了他的腦袋,葬於常羊之山。昊天上帝雖然勝利了,自信心受到極大打擊,深感天庭人才凋零,自己能力又不足無法服眾,執意讓賢。於是請示了鴻鈞老祖與女媧聖人後,在他們的授意下,開啟了封神大戰,招募了一大批能人異士上天,才有了後來的天庭。
其時人間已到商朝,三清開始教化眾生,才有了眾多的修行人士,隻是三清各自為政,元始天尊統闡教,注重根器;太上道祖統人教,教化人間;通天教主統截教,有教無類。闡截兩教紛爭不斷,後來三教相商,立封神之事,也就是封神榜,時該人教大興,闡、截二教多有弟子上了封神榜,天庭人才濟濟,後截教散,闡教退出人界紛爭,世間道統皆稱為道教。
在華夏周朝之前,很多祭祀供奉的都是昊天上帝而不是玉皇大帝。後來封神大戰結束,昊天上帝的任務完成,需要重新選擇一位天庭的管理者,這才傳位給了玉皇大帝,其實這玉皇大帝得位純屬僥幸……
道祖正講得起勁,這時天界靈霄寶殿的驚神鍾和召仙鑼響起,眾神仙都得歸位。道祖說:看來時機未到,天意如此,今天隻能告訴你倆這麽多,你們倆得以身作則,趕快各就神位,免得又讓人說閑話,說你們無視天規法紀,招惹不必要的是非。
臨走時,太上道祖叫住火德星君道:那女娃兒是覆燈火、金盞光,玉台吐豔,照日月不照之處,明天地未明之時,補陰陽造化之缺,他日必證大道,立不世奇功,光耀我道家門庭。你找個機會下界走一趟度了她,另外我送你兩瓶丹藥以備不時之需,一瓶起死迴生丹,有6顆,一瓶九轉金丹,隻有3顆。功效我不多說了,你應該明白。
太上道祖是丹道之祖,煉的仙丹價值連城,九轉金丹更是可遇不可求,享譽三界六道,火德星君大喜接過,恭敬地行了一個弟子禮,匆匆返迴天庭。
華夏傳統啟蒙《幼學瓊林》開篇就講了: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
傳說混沌如雞卵,盤古生其中,混沌之中不計年,有一天,他突然蘇醒,見眼前一片漆黑,就掄起斧頭朝黑暗劈過去。於是,混沌一片的東西就慢慢分開了。混沌的宇宙,元氣一經開辟,天地便開始形成。輕盈、清淨的元氣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渾濁的部分向下凝結便形成了地。與盤古同一時期的,還有鴻鈞、羅睺、計都三個混沌生靈,鴻鈞代表了天道法則,羅睺、計都便是後世傳說中的魔祖、魔尊,代表了殺戮之道。
其實還有一個沒有形體的心魔,是盤古開天辟地時留下的一絲心理陰影,與天道相互抗衡,因為他是盤古的心魔,聚集了當時恐慌、暴戾、混亂的邪性,對世間眾生的邪念、怨氣、貪婪……異常敏感,每當世間的邪惡、戾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把它召喚出來,蠱惑、控製人心,引發滔天大禍。後世的所有劫數,皆與它有一定的關係。其實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混沌之靈根青蓮與盤古大神共生,生長於混沌虛空中,以混沌靈氣為養分,有著不可思議的造化神力,為大道忌諱,在盤古開天之時,大道借盤古之手將它打碎,其破碎的殘骸化作了無數強大的先天至寶。因為盤古與青蓮是共生關係,青蓮碎盤古也耗盡了靈力,最終身軀化為山川大地。
當時因天地不穩,盤古便以頭頂天,腳踩地,使天地分離。為了天地穩定,他又以太極圖定地火風水,區分清濁乾坤,形成最初的洪荒世界,眾生開始繁衍。天地間誕生了一批先天生靈:神龍、鳳凰、麒麟及其它上古珍禽異獸。
盤古完成了他的偉業後,靈氣耗盡而亡,身體化世間萬物,四肢身軀化為山川五嶽,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身體的骨頭也成為了大地的山脈;雙眼最終變成了最初的太陽和月亮;肌膚最終變成了遼闊的大地;血液最終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海河流;盤古的頭發變成星辰,汗毛最終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汗水最終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唿出的氣息最終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唿出的聲音最終化作了隆隆的雷聲。
最重要的部分,盤古的元神分化三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他身體的精血大部分化為十大妖神與十二祖巫,還有一小部分散落於天地間,他的氣化成了風雲。上古的巫妖其實同出一源,並沒有善惡好壞之分。
關於十大妖神與十二祖巫,後世華夏《山海經》、《海外經》等典籍皆有記載,十大妖神,比如:妖族大聖女媧、伏羲人首蛇身,為人類始祖;東皇太一為妖界之首,本體是三足金烏,上古天庭的管理者;白澤是“三界百曉生”,為妖族帝師智慧第一;帝江其形如鳥,是空間速度之妖祖;燭九陰能顛倒時間,為時間妖師。等等。
十二祖巫比如:句芒青若翠竹、鳥身人麵,是東方木之祖巫;祝融獸頭人身,南方火之祖巫;蓐收人麵虎身、身披金鱗,西方金之祖巫;共工蟒頭人身,身披黑鱗,北方水之祖巫;後土人身蛇尾,中央土之祖巫;玄冥人麵鳥身,兩耳懸蛇,雨之祖巫。等等。
開天辟地之後混沌虛空破滅,洪荒世界開啟,世間迎來一片生機,誕生了飛禽走獸萬千種族等。神龍、鳳凰、麒麟實力強悍,形成各自的領地,天空以鳳凰為首,陸地麒麟為王,而水中神龍稱雄。
其實《道藏》記載的三三之災,有小三災和大三災之分,小三災即天災:火災、水災、風災;大三災是人禍:刀兵、瘟疫、饑饉。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人禍猛於天災。
三三之災實際上形容上古龍族、上古鳳族、上古麒麟族三方之間的戰爭的慘烈,後世常形容滅頂之災,潑天大禍,很難渡過的劫數。三三之災最初的是非對錯,因年代太遠真相難尋。
三三之災大劫起因大概是:龍族自詡高貴,傲慢無禮引起其它兩族的不滿。鳳凰的第一個後代鯤鵬貪口腹之欲,偶爾追逐龍族而食之,激化了龍鳳兩族的矛盾,麒麟走獸一族,在空中與江河經常受鳳族和龍族的欺負,心中也早有怨氣。有人在背後挑撥點火,三族大打出手,愈演愈烈,一場混戰導致生靈塗炭。混戰導致嚴重的後果,世間大山倒塌,江河斷流,一整塊大陸四分五裂,破壞了氣運,導致盤古開創的世界不穩定,三清與四聖(燧人、伏羲、女媧、神農)出手幹涉。鳳凰與麒麟皆隕落,祖龍被封印在不周山(後世稱為昆侖山)下的龍泉洞內,永世不得翻身。三族成為洪荒“罪族”,後裔承受因果業力,從此敗落。
曆史的規律,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後必有大興,天地間很多的種族生靈繁衍興盛起來,比如:巫族、妖族以及後來的截教和闡教出現大量的能人異士,西方接引、準提兩個聖人也陸續證道。
上古時期,妖族占據天庭,為洪荒時期的天庭之主,後來巫族和妖族經曆了兩次大戰,巫族與妖族精英死傷殆盡,雙雙沒落。女媧造人,人族開始繁衍大興。
第一任天帝名叫東華帝君,又叫東皇太一,所謂日出東方,他是盤古開天時產生的上古大神,他的誕生比天庭一眾神仙都要早很多,是天庭最初的管理者,負責治理三界,雖然當時沒有成為天帝這個概念,但他所行使的就是天帝的職務,代表天庭一方勢力,即所謂的正道。東皇太一有一件法寶名為東皇鍾,又名混沌鍾,是混沌時期自然生成的先天法寶,威力無窮。
巫族和妖族,一個管地,一個掌天。巫族十二祖巫聚齊,即十二都天大陣,能凝聚幻化盤古真身。妖族天庭能掌控星辰之力,有周天星鬥大陣,威力也不可小覷。
後來魔祖羅睺、魔尊計都二人煽風點火,蠱惑巫妖兩族爆發第一次大戰,那一戰血水流遍了大地,空氣中散發出陣陣腥臭的氣味,無數妖族和巫族的強者魂飛魄散,大地殘破不堪,一片狼藉。原本宏偉龐大的天庭,被摧毀的隻剩下了殘垣斷壁。
當時戰況慘烈至極,雙方玉石俱焚,兩敗俱傷。十大妖神與十一祖巫都遭受重創,東皇太一雖有東皇鍾先天法寶護身,也受到重創而元氣大傷,而且都下落不明,帝俊追擊受到重創的魔祖羅睺、魔尊計都二魔神,二魔卻逃竄到域外空間,不知蹤影。
天庭死傷殆盡,巫族好多大能隕落,天地崩潰,飛禽走獸差點死絕,才有了後來女媧造人之事。其實人妖始祖同源,眾生平等,本無高下尊卑分別。
接替東華帝君的第二任天帝就是帝俊,這帝俊可不是一般人物,他與妻子羲和生了十個太陽,與妻子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日月都是他的後代,足以體現他的地位和實力。
千年後魔祖羅睺、魔尊計都二魔帶著域外部族又潛入世間,挑撥巫妖兩族爭奪領地和生存空間發生大戰。巫族太衝動,悍然發動戰事,擺下十二都天大陣,此陣極端歹毒,殺伐過重,天界妖族死傷無數。十個太陽受到魔神挑唆,同時出動為父助戰,不想人間慘如煉獄,大地被太陽離火炙烤,哀鴻遍野。巫族大能誇父為了人間眾生福祉,舍生取義追日被活活烤死,惹怒人間的神射手後羿,用冰弓玄箭射殺了9個太陽,人間也得一片清涼。
妖族大聖白澤智謀過人,擅長占卜,知道前因後果,又是二魔神搞的鬼,挑撥巫妖大戰,然後坐收漁翁之利。苦苦規勸雙方罷戰停手,然而雙方打紅了眼,覆水難收,大錯已鑄成。
帝俊經曆喪子之痛心灰意冷,但沒有怪罪後羿,認為人間需要這樣的能人守護。感歎天道命運無情:雖貴為天帝,有至高無上的顯赫權威,卻救不了自己的孩子,做這狗屁天帝有何意義?帝俊和兩位妻子與諸魔神及巫族大能同歸於盡,又換來世間千年太平。如此剛烈也是真正的英雄,可敬可歎!
後土娘娘是巫族大能,由於實力強悍,被當做十二都天大陣的陣眼。雖然成了陣眼,但是心懷慈悲的後土卻一直心係天下蒼生疾苦。看到巫妖兩族傷亡慘重,十一祖巫相繼陣亡,後土娘娘便主動撤去了此陣。
後土娘娘看到神、仙、巫、妖、人、鬼死去的眾生鬼魂遊蕩在塵世間,無處棲身,淒苦不堪,受烈日灼燒之苦,懷著對塵世情感的羈絆之痛,然後無比遺憾的灰飛煙滅,煙消雲散。心生憐憫,便在冥河之畔,化身六道輪迴,讓各種原因死亡的魂魄,根據生前的善惡功過,對應六道輪迴的業報,再次轉世投胎,作惡者進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為善者根據其功績,進入人道、修羅道、仙道。
在六道輪迴組建之初,地府管理諸多混亂,為了能維持六道輪迴的穩定,懲惡揚善,彰顯因果報應,後土娘娘發心永遠留在地府鎮壓叛亂,讓無數的魂魄能在良好的秩序中,好好的轉世投胎。
正是由於後土娘娘的這一大功績,讓她也成就了聖人之道,從此,人族及其他種族有生有滅,三界六道秩序不再混亂,萬物有生有滅,在後土娘娘建立的六道輪迴中,良性循環。
後土娘娘雖然不如諸天仙佛名氣大,但是她的功德卻是至高無上的。為了教化三界六道眾生,不惜舍身化為六道輪迴,永遠留在地府鎮壓,後土娘娘是世間第一大德,值得三界六道所有眾生尊敬!道祖反複強調。
第三任就比較熟悉了,是昊天上帝。在玉皇大帝上天做天帝之前,天庭就是由昊天上帝代管的。昊天上帝是鴻鈞老祖的關門弟子,在帝俊陣亡之後,天庭一片混亂,由昊天上帝暫時代理天帝,整頓天庭。
在此期間昊天上帝曾遭遇大巫刑天的逼宮,昊天斬了他的腦袋,葬於常羊之山。昊天上帝雖然勝利了,自信心受到極大打擊,深感天庭人才凋零,自己能力又不足無法服眾,執意讓賢。於是請示了鴻鈞老祖與女媧聖人後,在他們的授意下,開啟了封神大戰,招募了一大批能人異士上天,才有了後來的天庭。
其時人間已到商朝,三清開始教化眾生,才有了眾多的修行人士,隻是三清各自為政,元始天尊統闡教,注重根器;太上道祖統人教,教化人間;通天教主統截教,有教無類。闡截兩教紛爭不斷,後來三教相商,立封神之事,也就是封神榜,時該人教大興,闡、截二教多有弟子上了封神榜,天庭人才濟濟,後截教散,闡教退出人界紛爭,世間道統皆稱為道教。
在華夏周朝之前,很多祭祀供奉的都是昊天上帝而不是玉皇大帝。後來封神大戰結束,昊天上帝的任務完成,需要重新選擇一位天庭的管理者,這才傳位給了玉皇大帝,其實這玉皇大帝得位純屬僥幸……
道祖正講得起勁,這時天界靈霄寶殿的驚神鍾和召仙鑼響起,眾神仙都得歸位。道祖說:看來時機未到,天意如此,今天隻能告訴你倆這麽多,你們倆得以身作則,趕快各就神位,免得又讓人說閑話,說你們無視天規法紀,招惹不必要的是非。
臨走時,太上道祖叫住火德星君道:那女娃兒是覆燈火、金盞光,玉台吐豔,照日月不照之處,明天地未明之時,補陰陽造化之缺,他日必證大道,立不世奇功,光耀我道家門庭。你找個機會下界走一趟度了她,另外我送你兩瓶丹藥以備不時之需,一瓶起死迴生丹,有6顆,一瓶九轉金丹,隻有3顆。功效我不多說了,你應該明白。
太上道祖是丹道之祖,煉的仙丹價值連城,九轉金丹更是可遇不可求,享譽三界六道,火德星君大喜接過,恭敬地行了一個弟子禮,匆匆返迴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