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國號,秦!
國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號的確立將作為一個朝代新政權開始的曆史標誌,並不因統治的地理區域改變而改變。
所謂的改朝換代,一但國號改變,則往往不被視為同一個朝代。
隻有這樣,才會讓原本的楚民脫離其固有的思想,意義重大,也有利於接下來的統治……
登基大典的籌備已經進行到一定程度,但國號還沒有確定,因為爭議太大了……
而今大陸的主要國家,都延續不短的時間,已經很長時間都未發生過改朝換代的事情。
大楚更是存在久遠,而今覆滅,這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種種原因就顯得國號重要了。
關於國號其實提了很多,為此多人參與征集,從普通的士兵到大將軍都有表達過自己的想法。
現在也必須要確定了。
正被禮官劉棲折騰的煩不勝煩,王康終於找個理由逃脫了……
他來到一座大殿,來往進出的人很多,這裏也是大典儀式籌備的主要場所。
決策從這裏發出,然後安排人執行。
經過一段時間,終於是像了些模樣,王康也很滿意的走了進去。
裏麵的人也不少,還擺著幾張桌子,桌上紙筆雜亂,眾人都顯得忙碌。
“大人來了。”
“大帥。”
因為王康還沒有正式登基,別人對他的稱唿還是以前那般,這也是他強烈要求的。
隻是一個稱唿而已,他覺得很無所謂。
這其中有他的老部下,還有一些是原屬大楚的朝臣。
殺一批,廢一批,留一批。
在這種手段之下,這些人還是很老實的,也接受了現實,而沒有抵觸情緒。
人總是要向前看的。
事實上,其中大部分文官都是這麽來的,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才幹的人。
當然他們大多都是在前朝不受重視,鬱鬱不得誌的人。
王康任用他們這是知遇之恩,他們自然是盡力。
而今角色轉換,王康也在努力適應學習,用人禦人之道,也相當的重要……
思緒閃過,王康走了過去,意外的發現,高殷和慕容昭竟然也在其中。
這段時間,慕容昭為新朝建立,也出了不少主意,至於高殷更是全程參與,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
“這是我們商議出來的國號,請您過目。”
郭祖德將幾張寫滿了的薄紙給了王康。
“這麽多?”
王康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字,略微愕然。
“按照您的要求集思廣益,這也是經過選取的,都還不錯。”
郭祖德開口道:“我們都商議國號定為康,大康王朝。”
“大康王朝?”
“是的。”
郭祖德解釋道:“這還是燕皇定下來的。”
慕容昭接著道:“國號並非隨意定下,其中也有不少門道,以地域,以統治者命理,或是占卜等,但最常見的是以開國皇帝姓名。”
“你名為康,這康字本身也寓意深刻。”
“康,安也,昌也,昌盛也,極其符合。”
眾人點頭認同。
王康沒說話,他怎麽感覺大康王朝略有些中二,代入感太差了……
“我再看看,這麽多總該有個合適的吧。”
王康坐了下來,細致的看了起來。
“賢國,安國,平國……”
類似這種,直接否定,缺乏曆史厚重感。
“戰國,義國,太平國……”
這是怎麽選拔上來的?更有見到富陽國的,不用想這肯定是平西軍的將士定的……
一遍遍瀏覽了下來。
要麽太另類,要麽太中二,要麽缺乏厚重感……
王康皺起了眉頭,確實是有些不錯的,寓意深刻,大氣蓬勃,可他總是覺得差點什麽。
“您是不滿意嗎?”
見得王康這個表情,郭祖德小心翼翼的問道。
“也不是,就是差點感覺。”
“這個必須要定下了。”
郭祖德開口道:“拖了已經夠久了……”
“這還要什麽感覺?”
慕容昭開口道:“我看你還是自己定吧,這畢竟是你的國家,想想你有什麽需要的,或者是彌補的,可以從這方麵入手聯想……”
聽到此,王康猛然一怔。
他是一個穿越者,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他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即將稱帝,可以說是人生贏家,相當的圓滿。
可他也有遺憾的,有懷念的,那就是他前世,另外一個世界……
既然如此,何不增添幾分念想呢?
思緒閃過。
王康沉聲道:“國號就定為秦吧,秦國,大秦王朝!”
“秦國?”
“這又有什麽寓意?”
“是啊,很普通啊!”
一眾人麵麵相覷,很不理解,怎麽聯想,都感覺不著邊……
“好了,就這麽定了吧。”
王康直接決定了,也沒有多解釋。
他們是不會明白的。
在這個世界有燕國,有趙國,有吳國,有齊國,唯獨沒有秦國。
當然,這是跟前世完全不同的世界,可這並不妨礙王康對那個世界的懷念……
他們不會明白秦對王康有怎樣的意義?
秦國,是曆史上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始皇帝贏政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不正契合自己要做的嗎?
他要的也是大陸統一,他也要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更代表著他對前世的念想,意義重大!
“國號,秦!”
王康深吸了口氣。
此秦非彼秦,但他相信自己也能夠達到這樣的成就。
見得王康如此鎮重,一眾人也不敢多言。
“那就這樣定了吧。”
其他人也都鬆了口氣,因為國號的問題,已經糾結了很長時間。
“那年號呢?”
郭祖德又問道。
年號是一個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曆代帝王遇到內憂外患,或者天降祥瑞的大事要事一般都會更改年號。
就像趙皇薑承離繼位時的年號是建安,後來跟越國打仗,又改為了元武。
新朝同樣也要紀年,定立年號。
“年號麽?”
王康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他便定了下來,開口道:“年號定為開明!”
開明者,通事達理,思想不守舊。
而這也正符合現在楚國的情況,由他統治,將改變掉一切封建腐朽的東西……
國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號的確立將作為一個朝代新政權開始的曆史標誌,並不因統治的地理區域改變而改變。
所謂的改朝換代,一但國號改變,則往往不被視為同一個朝代。
隻有這樣,才會讓原本的楚民脫離其固有的思想,意義重大,也有利於接下來的統治……
登基大典的籌備已經進行到一定程度,但國號還沒有確定,因為爭議太大了……
而今大陸的主要國家,都延續不短的時間,已經很長時間都未發生過改朝換代的事情。
大楚更是存在久遠,而今覆滅,這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種種原因就顯得國號重要了。
關於國號其實提了很多,為此多人參與征集,從普通的士兵到大將軍都有表達過自己的想法。
現在也必須要確定了。
正被禮官劉棲折騰的煩不勝煩,王康終於找個理由逃脫了……
他來到一座大殿,來往進出的人很多,這裏也是大典儀式籌備的主要場所。
決策從這裏發出,然後安排人執行。
經過一段時間,終於是像了些模樣,王康也很滿意的走了進去。
裏麵的人也不少,還擺著幾張桌子,桌上紙筆雜亂,眾人都顯得忙碌。
“大人來了。”
“大帥。”
因為王康還沒有正式登基,別人對他的稱唿還是以前那般,這也是他強烈要求的。
隻是一個稱唿而已,他覺得很無所謂。
這其中有他的老部下,還有一些是原屬大楚的朝臣。
殺一批,廢一批,留一批。
在這種手段之下,這些人還是很老實的,也接受了現實,而沒有抵觸情緒。
人總是要向前看的。
事實上,其中大部分文官都是這麽來的,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才幹的人。
當然他們大多都是在前朝不受重視,鬱鬱不得誌的人。
王康任用他們這是知遇之恩,他們自然是盡力。
而今角色轉換,王康也在努力適應學習,用人禦人之道,也相當的重要……
思緒閃過,王康走了過去,意外的發現,高殷和慕容昭竟然也在其中。
這段時間,慕容昭為新朝建立,也出了不少主意,至於高殷更是全程參與,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
“這是我們商議出來的國號,請您過目。”
郭祖德將幾張寫滿了的薄紙給了王康。
“這麽多?”
王康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字,略微愕然。
“按照您的要求集思廣益,這也是經過選取的,都還不錯。”
郭祖德開口道:“我們都商議國號定為康,大康王朝。”
“大康王朝?”
“是的。”
郭祖德解釋道:“這還是燕皇定下來的。”
慕容昭接著道:“國號並非隨意定下,其中也有不少門道,以地域,以統治者命理,或是占卜等,但最常見的是以開國皇帝姓名。”
“你名為康,這康字本身也寓意深刻。”
“康,安也,昌也,昌盛也,極其符合。”
眾人點頭認同。
王康沒說話,他怎麽感覺大康王朝略有些中二,代入感太差了……
“我再看看,這麽多總該有個合適的吧。”
王康坐了下來,細致的看了起來。
“賢國,安國,平國……”
類似這種,直接否定,缺乏曆史厚重感。
“戰國,義國,太平國……”
這是怎麽選拔上來的?更有見到富陽國的,不用想這肯定是平西軍的將士定的……
一遍遍瀏覽了下來。
要麽太另類,要麽太中二,要麽缺乏厚重感……
王康皺起了眉頭,確實是有些不錯的,寓意深刻,大氣蓬勃,可他總是覺得差點什麽。
“您是不滿意嗎?”
見得王康這個表情,郭祖德小心翼翼的問道。
“也不是,就是差點感覺。”
“這個必須要定下了。”
郭祖德開口道:“拖了已經夠久了……”
“這還要什麽感覺?”
慕容昭開口道:“我看你還是自己定吧,這畢竟是你的國家,想想你有什麽需要的,或者是彌補的,可以從這方麵入手聯想……”
聽到此,王康猛然一怔。
他是一個穿越者,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他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即將稱帝,可以說是人生贏家,相當的圓滿。
可他也有遺憾的,有懷念的,那就是他前世,另外一個世界……
既然如此,何不增添幾分念想呢?
思緒閃過。
王康沉聲道:“國號就定為秦吧,秦國,大秦王朝!”
“秦國?”
“這又有什麽寓意?”
“是啊,很普通啊!”
一眾人麵麵相覷,很不理解,怎麽聯想,都感覺不著邊……
“好了,就這麽定了吧。”
王康直接決定了,也沒有多解釋。
他們是不會明白的。
在這個世界有燕國,有趙國,有吳國,有齊國,唯獨沒有秦國。
當然,這是跟前世完全不同的世界,可這並不妨礙王康對那個世界的懷念……
他們不會明白秦對王康有怎樣的意義?
秦國,是曆史上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始皇帝贏政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不正契合自己要做的嗎?
他要的也是大陸統一,他也要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更代表著他對前世的念想,意義重大!
“國號,秦!”
王康深吸了口氣。
此秦非彼秦,但他相信自己也能夠達到這樣的成就。
見得王康如此鎮重,一眾人也不敢多言。
“那就這樣定了吧。”
其他人也都鬆了口氣,因為國號的問題,已經糾結了很長時間。
“那年號呢?”
郭祖德又問道。
年號是一個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曆代帝王遇到內憂外患,或者天降祥瑞的大事要事一般都會更改年號。
就像趙皇薑承離繼位時的年號是建安,後來跟越國打仗,又改為了元武。
新朝同樣也要紀年,定立年號。
“年號麽?”
王康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他便定了下來,開口道:“年號定為開明!”
開明者,通事達理,思想不守舊。
而這也正符合現在楚國的情況,由他統治,將改變掉一切封建腐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