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爺到這歲數也沒什麽盼頭了,無非是希望你們小的能好,你們好了就什麽都好。”
李蔡澹然,上過戰場,當過丞相,守過邊關,該看得都看了,該經曆的也都經曆了。
蘇武望向城下,罪奴們混雜著邊境百姓如蟻群移動,不太能看清他們的神情,但有幾個鬼祟的身影確實一覽無餘,東瞧西望,連排個隊都不老實。
順著蘇武的視線看過去,李蔡說道,
“這便是我同守善說得,是不是看得很清楚?旁人都說我有識人之明,其實哪來的什麽識人之明,站在高處往下看,誰都能看明白。”
說著,李守善十幾人出現,俱是著官服,形製與禦史大夫差不多,整體的花紋要更少,顏色更淡,這群人就是監禦史,一身官服穿出來就讓人望而生畏。監禦史後跟著屬吏,手中各握著比人還高出一大截的刑棒。
王賀用肘撞了撞衛律,朝場中努了努嘴,
“有好戲看嘍!”
衛律低頭記錄戶籍,連頭都不抬,
“快點把事情辦好,還要去下一郡呢。”
“你看看你,完全不懂得享受生活,勞逸結合啊。”
“算了吧。”
“切,沒勁,你不看我看。”
王賀抱臂看向李守善,嘀咕道:“從沒見過他著朝服啊。”
李守善是有官製的,平日生活隻穿軍服或是胡人那種短打,帶著一群罪奴遊俠廝混,反正他的臉和名字在右北平就是通行證,沒再穿官服的必要。
今日卻不同,李守善規規矩矩地把官服穿好,身位落在監禦史後,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周圍有不少和李守善熟識的罪奴,本想套套近乎,可見到李守善嚴肅的麵孔,也不敢上前說話了,都佇在原地。
在城牆上的李蔡見狀,不住滿意點頭,
“這才像個樣嘛!”
監禦史上前,目含電光,掃過全場無人敢與他對視,視線所過之處,罪奴們紛紛低下頭,罪奴撞上監禦史,天然就像老鼠碰上貓。
“昨夜叛亂之人已悉數送到京中,秋後問斬,有些人還趁亂打劫殺人,應收至郡獄治罪,亂局用重法,此等人更應罪加一等,
來人!將昨夜收捕的罪人押來受杖!”
“是!”
身後刑棒齊吼一聲,嚇得心懷不軌的人渾身哆嗦。押來數十人,看來昨夜不僅是瘌痢頭造反,看到亂局,有些耐不住寂寞的人心裏也癢癢了。
正如李蔡所說,跨過那條線的人,再迴到線內,很少有人會改過自新,能遵紀守法不過是將貪念壓抑住,既然曾經跨過了那條線,早晚有一天機會來臨時,他們還會走過去。
“饒命啊!”
“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守善大哥,是我啊!咱們是好兄弟啊!”
幾十個犯法之人跪著擠在一起,被刑棒逼迴了圈內,眼看著這次逃不過了,個個現出祈態,
見李守善無動於衷,更有甚者,對李守善怨毒大罵,
“難怪眾兄弟要反你!你就是個兩麵三刀的小人!你覺得自己比我們強多少麽?!不過是多認了個義父而已!
你要沒這狗運氣,在土裏刨食都輪不到你!”
李守善看過去,破口大罵那人更興奮,
李守善搖搖頭,望著這個曾與自己一起談天說地的酒肉朋友,心中暗道,
我真是有眼無珠啊。
“嗚嗚嗚嗚!”
刑棒塞進那人嘴裏,一棒子搗碎了幾顆牙,血流不止。
監禦史冷聲道,
“用刑!先把趁火打劫的押過來。”
幾個人被強拉過來,當著眾人麵前,按倒在地,刑棒左右各一根,
咚!咚!
兩聲悶響,受刑的人來不及慘叫就暈了過去,屁股瞬間暈出一片血汙。杖刑的優勢就是能輕能重,打下去的力道完全取決於行刑人的主觀意願,
今天上麵給出的指令是全力打,立威!再加上邊境官軍和匪軍天然看不順眼,新仇舊恨下,這兩棒子打得太瓷實。
“嘶!!!”
旁邊人光是看著,都屁股一涼,
兩棍打翻豪俠夢!
蘇武在城上,將全局盡收眼底,兩棍下去,他能清晰看到原本隊伍裏那些心懷不軌之人都不敢妄動了,
就連一直嬉皮笑臉的王賀,也收住笑臉,表情正肅不少。
打過第一人,全場正肅,
打過五人,全場沉默,
隻剩下監禦史的聲音,如擂鼓般咚咚響起,
“趁亂殺人者,一齊押上來。”
十三人並排跪好,未到秋日不得殺人,又在文帝時廢了肉刑,
“行杖!”
監禦史冷喝一聲,殺人犯法者依然是行杖,但要被打得更多,
砰!砰!砰!
李守善在旁看著,手指發顫。
李蔡對蘇武說道,
“三皇之時導民以德,夏後立刑,有些讀書人說這是人心不古,他們為何看出人心壞了呢?以前三皇時,民眾用道德就能約束,夏朝後,卻要用刑罰約束人心,
我覺得刑罰是好事,三皇時治理的民眾沒那麽多,夏朝治理的疆土擴大,到了周朝就更大了,
聖上所治疆土更大,刑罰之義就在於此啊。”
說著,不知何時,監禦史已經把犯人都拉了下去,群情肅穆,
空氣中彌漫著散不去的血腥味,無時不在刺激著眾人的口鼻。
衛律開口,把眾人的魂兒叫迴來,
“接著清戶!”
.............
“張禦史,救學生啊!”
一陣淒厲的哀嚎聲,從隔壁屋傳來,劉鯉兒好奇道,
“張叔叔,他是誰啊,叫得這麽慘?”
張賀正抄著書,聽到殿下問話,抬頭道,
“諫臣,就是說話的官員,在朝中說錯了話,怕被報複。”
“那為何是來找二張叔呢?”
張賀答道:“諫官都歸他管,但何相能尋求庇護的人也多,他是五年太學生,要充任官職了,允他上朝為諫官,今日恐怕是第一次上朝,
按理說,他還是太學生,那尋得石先生和審卿的庇護都合理,至於為何是來尋安世,恐怕是兩人對上眼了。”
“哦!”鯉兒若有所思道,“說話的官,說錯話會得罪父皇嗎?”
“陛下不會和他一般見識,他說錯話是小事,主要是觸碰了大家的利益。”
“好吧。”
朝中形勢鯉兒聽得不明白,太亂太雜,隻等著張叔抄完書,她帶迴去交差了。
隔壁屋子,張安世眯眼看向何相,
“張禦史,救命啊!”
何相是真怕了,本來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想著一鳴驚人。激怒霍去病時他都沒怕,可迴去一想,要真有人看自己不順眼,哪裏會親自動手?指不定哪天就突然暴死了!
“學生真是說錯話了!若能有個改過的機會,明日我定然重說!”
張安世搖搖頭:“重說你就真完了。”
“這...這是何意?”
“說錯話無妨,最起碼你有個站腳之處,你連信誓旦旦說出的話都能改,走到另一處,可就連站腳的地方都沒了。”
何相不懂,他在太學政論次次甲科,大到天下局勢,小到治縣用度,分析得頭頭是道,可真一上手,就不是那迴事了。他隱隱覺得,自己學得東西都是浮在水上的,算不得什麽,水下之物更加龐然。
張安世反倒是挺看重此子,反複無常的話,此子也就廢了,
“木有木才,竹有竹用,你若想成木,現在又要變成竹,你能變嗎?放心吧,你今天是惹了不少人,但眾人也沒必要自降身價對付你一個什麽都不是的太學生....”
張安世頓了頓,
誰能想,王老英雄半路殺出,自己抗過炮火成為眾矢之的,何相與其相比更沒人放在眼裏了。
聽到自己性命無虞,何相長舒口氣,
“你都不必來找我,你是太學生,你在太學內,石先生就會保你的。你來迴走動,雖傷不了性命,難說不會受些皮肉之苦,你就在此過夜吧。”
何相聞言一喜:“多謝張禦史。”
張安世叫來下人,把何相帶走。
張安世伸了個懶腰,正要去歇息,被一聲叫住,
“完事了?完事來幫殿下抄書。”
張安世苦著臉,
“哥,來了。”
平日他連自己的文書都不願意寫,都是交給文書從事、治書侍禦史,現在又讓他自己寫,
“哥,您看,這字學得像嗎?”
張賀皺眉道:“哪裏像?你能不能認真點?”
“這,這不像嗎?”
張安世對照自己和殿下的筆跡,粗略一看,是沒什麽差別啊,
“你看看我的。”
張賀像是準備半天了,把自己的推過去,低頭一看,張安世沒話了,
不能說很像,隻能說一模一樣。
“給他留在府內了?”
張賀隨口問道。
“是,此人能說話,留下才好。”
張賀皺眉:“此人膽大妄為,在朝中公然頂撞陛下,你還護著他?哼,要我,我非要讓....”注意到殿下還在身邊,張賀咽迴去要說的話,改口道,“我就不理他了。”
“哥,這您就想錯了,有了他對陛下才是好事。
容我講講...”
張安世不動聲色的放下筆,
“你邊寫邊說。”
“行吧。”張安世又把筆提起來,“哥,您想啊,你是賣貨的,有人把你的貨買迴去,出毛病了,他怨不怨你?”
“怨!”張賀還沒開口,劉鯉兒先開口,張賀寵溺的看了殿下一眼,劉鯉兒鼓起臉蛋,“上次我與金姨姨去逛長安東市,買迴去的糖人都化了,一點都不好看,我生了好久的氣呢。”
張安世微笑道:“殿下,那您再想想,要是您買糖人時,旁邊就有人把不好的地方都告訴你,說糖人容易化、糖人不好吃...怎樣怎樣的,那您還買不買了?”
劉鯉兒認真思考,點頭道,
“買。”
“為何?”
“因為我就想要糖人。”
“您還怨賣給您糖人的商販嗎?”
“不怨了。”劉鯉兒搖頭。
“為何?”
“是我自己要買的,人家已經先告訴我不好了。”
張安世笑著點頭,“殿下,您看看,微臣這字如何?”
張安世本就擅長書法,幾筆學過,與劉鯉兒的字已不差分毫,
“哇!也太像了!”
麵對鯉兒崇拜的目光,一直淡泊臧否的張安世也不禁生出得意之色,他似有些理解大哥了。
劉鯉兒看向二張,從背後掏出一支筆,筆沒什麽特別,兔毫都被用劈了,可見常被人用來寫字,
“咳咳,張叔,二張叔,鯉兒不白求你們幫忙,這支筆送給你們啦~”
張安世為官清廉,平日不收禮,可見殿下可愛,又是一支普通的筆,便也沒說什麽,張賀接過,
“殿下,微臣一定好好保管!”
接過筆後,張賀幹得是更起勁了,張安世搖搖頭,
老哥是沒救了!
“嘿嘿!”
鯉兒偷摸吐了吐舌頭,心裏生父皇的氣,
“哼!誰讓父皇罵鯉兒的!二弟真是能告狀,下次我還揍他!”
........
掖月殿
“鯉兒這丫頭,整日太淘氣了,還把虎兒給揍了,罰她抄書,人又不知道去哪了。”
劉據又氣又寵,很難形容這種心情,
到底是自家孩子,古靈精怪總比木訥要好,可氣人的時候,是真氣人。
衛伉在旁聽著,
劉據在桌案上一陣翻找,繼續道,
“我管她,她還不服氣,你看那小眼神,等著吧,她還得想辦法折騰折騰我。唉,沒有牛兒省心啊...咦?朕的筆,怎麽就找不到了?”
將天子禦筆賜給司馬遷後,劉據最常用的就是這支兔毫筆,筆杆細,讓劉據用著有種現代筆的感覺,順手得很,所以就算用爛了都沒換,
時至夜裏,劉據讓竇富迴去了,宮裏能用的就是衛伉,
“來幫朕找找。”
“是,陛下。”衛伉上前跟著翻找,依然是沒找到,“莫不是竇侍中帶走了?”
“也說不準。”
衛伉:“末將現在去其府上取來。”
“罷了,明日再問他吧。”
劉據撓撓頭,掃過殿內,
“你迴去吧,今日是你值夜嗎?”
“是路博德。”
“好。”
“末將告退了。”
衛伉離開,劉據疑惑道,
“嗨!怪了!朕的筆呢?”
李蔡澹然,上過戰場,當過丞相,守過邊關,該看得都看了,該經曆的也都經曆了。
蘇武望向城下,罪奴們混雜著邊境百姓如蟻群移動,不太能看清他們的神情,但有幾個鬼祟的身影確實一覽無餘,東瞧西望,連排個隊都不老實。
順著蘇武的視線看過去,李蔡說道,
“這便是我同守善說得,是不是看得很清楚?旁人都說我有識人之明,其實哪來的什麽識人之明,站在高處往下看,誰都能看明白。”
說著,李守善十幾人出現,俱是著官服,形製與禦史大夫差不多,整體的花紋要更少,顏色更淡,這群人就是監禦史,一身官服穿出來就讓人望而生畏。監禦史後跟著屬吏,手中各握著比人還高出一大截的刑棒。
王賀用肘撞了撞衛律,朝場中努了努嘴,
“有好戲看嘍!”
衛律低頭記錄戶籍,連頭都不抬,
“快點把事情辦好,還要去下一郡呢。”
“你看看你,完全不懂得享受生活,勞逸結合啊。”
“算了吧。”
“切,沒勁,你不看我看。”
王賀抱臂看向李守善,嘀咕道:“從沒見過他著朝服啊。”
李守善是有官製的,平日生活隻穿軍服或是胡人那種短打,帶著一群罪奴遊俠廝混,反正他的臉和名字在右北平就是通行證,沒再穿官服的必要。
今日卻不同,李守善規規矩矩地把官服穿好,身位落在監禦史後,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周圍有不少和李守善熟識的罪奴,本想套套近乎,可見到李守善嚴肅的麵孔,也不敢上前說話了,都佇在原地。
在城牆上的李蔡見狀,不住滿意點頭,
“這才像個樣嘛!”
監禦史上前,目含電光,掃過全場無人敢與他對視,視線所過之處,罪奴們紛紛低下頭,罪奴撞上監禦史,天然就像老鼠碰上貓。
“昨夜叛亂之人已悉數送到京中,秋後問斬,有些人還趁亂打劫殺人,應收至郡獄治罪,亂局用重法,此等人更應罪加一等,
來人!將昨夜收捕的罪人押來受杖!”
“是!”
身後刑棒齊吼一聲,嚇得心懷不軌的人渾身哆嗦。押來數十人,看來昨夜不僅是瘌痢頭造反,看到亂局,有些耐不住寂寞的人心裏也癢癢了。
正如李蔡所說,跨過那條線的人,再迴到線內,很少有人會改過自新,能遵紀守法不過是將貪念壓抑住,既然曾經跨過了那條線,早晚有一天機會來臨時,他們還會走過去。
“饒命啊!”
“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守善大哥,是我啊!咱們是好兄弟啊!”
幾十個犯法之人跪著擠在一起,被刑棒逼迴了圈內,眼看著這次逃不過了,個個現出祈態,
見李守善無動於衷,更有甚者,對李守善怨毒大罵,
“難怪眾兄弟要反你!你就是個兩麵三刀的小人!你覺得自己比我們強多少麽?!不過是多認了個義父而已!
你要沒這狗運氣,在土裏刨食都輪不到你!”
李守善看過去,破口大罵那人更興奮,
李守善搖搖頭,望著這個曾與自己一起談天說地的酒肉朋友,心中暗道,
我真是有眼無珠啊。
“嗚嗚嗚嗚!”
刑棒塞進那人嘴裏,一棒子搗碎了幾顆牙,血流不止。
監禦史冷聲道,
“用刑!先把趁火打劫的押過來。”
幾個人被強拉過來,當著眾人麵前,按倒在地,刑棒左右各一根,
咚!咚!
兩聲悶響,受刑的人來不及慘叫就暈了過去,屁股瞬間暈出一片血汙。杖刑的優勢就是能輕能重,打下去的力道完全取決於行刑人的主觀意願,
今天上麵給出的指令是全力打,立威!再加上邊境官軍和匪軍天然看不順眼,新仇舊恨下,這兩棒子打得太瓷實。
“嘶!!!”
旁邊人光是看著,都屁股一涼,
兩棍打翻豪俠夢!
蘇武在城上,將全局盡收眼底,兩棍下去,他能清晰看到原本隊伍裏那些心懷不軌之人都不敢妄動了,
就連一直嬉皮笑臉的王賀,也收住笑臉,表情正肅不少。
打過第一人,全場正肅,
打過五人,全場沉默,
隻剩下監禦史的聲音,如擂鼓般咚咚響起,
“趁亂殺人者,一齊押上來。”
十三人並排跪好,未到秋日不得殺人,又在文帝時廢了肉刑,
“行杖!”
監禦史冷喝一聲,殺人犯法者依然是行杖,但要被打得更多,
砰!砰!砰!
李守善在旁看著,手指發顫。
李蔡對蘇武說道,
“三皇之時導民以德,夏後立刑,有些讀書人說這是人心不古,他們為何看出人心壞了呢?以前三皇時,民眾用道德就能約束,夏朝後,卻要用刑罰約束人心,
我覺得刑罰是好事,三皇時治理的民眾沒那麽多,夏朝治理的疆土擴大,到了周朝就更大了,
聖上所治疆土更大,刑罰之義就在於此啊。”
說著,不知何時,監禦史已經把犯人都拉了下去,群情肅穆,
空氣中彌漫著散不去的血腥味,無時不在刺激著眾人的口鼻。
衛律開口,把眾人的魂兒叫迴來,
“接著清戶!”
.............
“張禦史,救學生啊!”
一陣淒厲的哀嚎聲,從隔壁屋傳來,劉鯉兒好奇道,
“張叔叔,他是誰啊,叫得這麽慘?”
張賀正抄著書,聽到殿下問話,抬頭道,
“諫臣,就是說話的官員,在朝中說錯了話,怕被報複。”
“那為何是來找二張叔呢?”
張賀答道:“諫官都歸他管,但何相能尋求庇護的人也多,他是五年太學生,要充任官職了,允他上朝為諫官,今日恐怕是第一次上朝,
按理說,他還是太學生,那尋得石先生和審卿的庇護都合理,至於為何是來尋安世,恐怕是兩人對上眼了。”
“哦!”鯉兒若有所思道,“說話的官,說錯話會得罪父皇嗎?”
“陛下不會和他一般見識,他說錯話是小事,主要是觸碰了大家的利益。”
“好吧。”
朝中形勢鯉兒聽得不明白,太亂太雜,隻等著張叔抄完書,她帶迴去交差了。
隔壁屋子,張安世眯眼看向何相,
“張禦史,救命啊!”
何相是真怕了,本來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想著一鳴驚人。激怒霍去病時他都沒怕,可迴去一想,要真有人看自己不順眼,哪裏會親自動手?指不定哪天就突然暴死了!
“學生真是說錯話了!若能有個改過的機會,明日我定然重說!”
張安世搖搖頭:“重說你就真完了。”
“這...這是何意?”
“說錯話無妨,最起碼你有個站腳之處,你連信誓旦旦說出的話都能改,走到另一處,可就連站腳的地方都沒了。”
何相不懂,他在太學政論次次甲科,大到天下局勢,小到治縣用度,分析得頭頭是道,可真一上手,就不是那迴事了。他隱隱覺得,自己學得東西都是浮在水上的,算不得什麽,水下之物更加龐然。
張安世反倒是挺看重此子,反複無常的話,此子也就廢了,
“木有木才,竹有竹用,你若想成木,現在又要變成竹,你能變嗎?放心吧,你今天是惹了不少人,但眾人也沒必要自降身價對付你一個什麽都不是的太學生....”
張安世頓了頓,
誰能想,王老英雄半路殺出,自己抗過炮火成為眾矢之的,何相與其相比更沒人放在眼裏了。
聽到自己性命無虞,何相長舒口氣,
“你都不必來找我,你是太學生,你在太學內,石先生就會保你的。你來迴走動,雖傷不了性命,難說不會受些皮肉之苦,你就在此過夜吧。”
何相聞言一喜:“多謝張禦史。”
張安世叫來下人,把何相帶走。
張安世伸了個懶腰,正要去歇息,被一聲叫住,
“完事了?完事來幫殿下抄書。”
張安世苦著臉,
“哥,來了。”
平日他連自己的文書都不願意寫,都是交給文書從事、治書侍禦史,現在又讓他自己寫,
“哥,您看,這字學得像嗎?”
張賀皺眉道:“哪裏像?你能不能認真點?”
“這,這不像嗎?”
張安世對照自己和殿下的筆跡,粗略一看,是沒什麽差別啊,
“你看看我的。”
張賀像是準備半天了,把自己的推過去,低頭一看,張安世沒話了,
不能說很像,隻能說一模一樣。
“給他留在府內了?”
張賀隨口問道。
“是,此人能說話,留下才好。”
張賀皺眉:“此人膽大妄為,在朝中公然頂撞陛下,你還護著他?哼,要我,我非要讓....”注意到殿下還在身邊,張賀咽迴去要說的話,改口道,“我就不理他了。”
“哥,這您就想錯了,有了他對陛下才是好事。
容我講講...”
張安世不動聲色的放下筆,
“你邊寫邊說。”
“行吧。”張安世又把筆提起來,“哥,您想啊,你是賣貨的,有人把你的貨買迴去,出毛病了,他怨不怨你?”
“怨!”張賀還沒開口,劉鯉兒先開口,張賀寵溺的看了殿下一眼,劉鯉兒鼓起臉蛋,“上次我與金姨姨去逛長安東市,買迴去的糖人都化了,一點都不好看,我生了好久的氣呢。”
張安世微笑道:“殿下,那您再想想,要是您買糖人時,旁邊就有人把不好的地方都告訴你,說糖人容易化、糖人不好吃...怎樣怎樣的,那您還買不買了?”
劉鯉兒認真思考,點頭道,
“買。”
“為何?”
“因為我就想要糖人。”
“您還怨賣給您糖人的商販嗎?”
“不怨了。”劉鯉兒搖頭。
“為何?”
“是我自己要買的,人家已經先告訴我不好了。”
張安世笑著點頭,“殿下,您看看,微臣這字如何?”
張安世本就擅長書法,幾筆學過,與劉鯉兒的字已不差分毫,
“哇!也太像了!”
麵對鯉兒崇拜的目光,一直淡泊臧否的張安世也不禁生出得意之色,他似有些理解大哥了。
劉鯉兒看向二張,從背後掏出一支筆,筆沒什麽特別,兔毫都被用劈了,可見常被人用來寫字,
“咳咳,張叔,二張叔,鯉兒不白求你們幫忙,這支筆送給你們啦~”
張安世為官清廉,平日不收禮,可見殿下可愛,又是一支普通的筆,便也沒說什麽,張賀接過,
“殿下,微臣一定好好保管!”
接過筆後,張賀幹得是更起勁了,張安世搖搖頭,
老哥是沒救了!
“嘿嘿!”
鯉兒偷摸吐了吐舌頭,心裏生父皇的氣,
“哼!誰讓父皇罵鯉兒的!二弟真是能告狀,下次我還揍他!”
........
掖月殿
“鯉兒這丫頭,整日太淘氣了,還把虎兒給揍了,罰她抄書,人又不知道去哪了。”
劉據又氣又寵,很難形容這種心情,
到底是自家孩子,古靈精怪總比木訥要好,可氣人的時候,是真氣人。
衛伉在旁聽著,
劉據在桌案上一陣翻找,繼續道,
“我管她,她還不服氣,你看那小眼神,等著吧,她還得想辦法折騰折騰我。唉,沒有牛兒省心啊...咦?朕的筆,怎麽就找不到了?”
將天子禦筆賜給司馬遷後,劉據最常用的就是這支兔毫筆,筆杆細,讓劉據用著有種現代筆的感覺,順手得很,所以就算用爛了都沒換,
時至夜裏,劉據讓竇富迴去了,宮裏能用的就是衛伉,
“來幫朕找找。”
“是,陛下。”衛伉上前跟著翻找,依然是沒找到,“莫不是竇侍中帶走了?”
“也說不準。”
衛伉:“末將現在去其府上取來。”
“罷了,明日再問他吧。”
劉據撓撓頭,掃過殿內,
“你迴去吧,今日是你值夜嗎?”
“是路博德。”
“好。”
“末將告退了。”
衛伉離開,劉據疑惑道,
“嗨!怪了!朕的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