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及,明日未必不及。”
男子傲然道。
韓增上前,拍拍男子肩膀,男子皺眉,到底還是沒拍開肩膀上的手,韓增語重心長道,
“曾經我也和你想得一樣,自比衛、霍二位大將軍。”
“現在呢?”男子脫口而出問道。
“已經很久沒有這想法了,有些事,不是你想就有用的,哦,對了,努力也沒用,八輩子趕不上。”
“無妨,”男子大方一笑,“就算比不上也無妨。”
“嗨,你這人還真奇怪,看你信誓旦旦的自比衛、霍,好像比不上就要死似的,現在又說比不上也無妨,你到底想幹嘛?真是個怪人。”
“若把目標定為一個都尉,做到都尉也就到頭了,而我把大將軍看做目標,就算最後沒做到,再不濟也比都尉強。”
韓增細品一下這段話,發現說得還挺有道理。
魏相咳出水,身子舒服了些,
愈看男子麵相愈貴,
“你姓甚名誰?”
“趙充國,隴西郡上邽人。”
“趙充國...”魏相念了幾遍,記下此名。
漢時隴西郡為甘肅一帶,毫無疑問的邊境。趙充國是後漢武帝時期僅有的名將,其出身邊境,為人俠義,對匈奴和羌氐之事極為了解,
隨李廣利出征,給李廣利擦了好幾次腚,會為麒麟閣功臣之一,昭帝時深受重用,西漢兩朝的整條邊陲防線,都是由趙充國防衛,
時人評價其為“貴謀而輕戰”。用白話說,能用腦子搞定你,絕不會動用武力。
劉徹吞並匈奴,在太子據的助力下,大改世界線,同時也改變了趙充國的命運,使他沒有上戰場報效的機會,
時勢造英雄,時勢沒了,趙充國也淪落成街溜子了。他本想去長安尋一份差事混個溫飽,結果被劉徹偶遇,一眼看中,直至遷都後,又被劉徹帶到了洛陽。
劉徹存了個私心,熊兒身邊賢才眾多,或許,應當是不差趙充國一個,想著自己留下,早晚有用到的時候。果然,將海外借貸歸給劉徹後,趙充國的作用就來了,劉徹要其一手操辦海外諸事。
說來,趙充國完全沒被任何事驗證過,劉徹就準備把海外之事一手交給他,可見劉徹用人之大膽,
代入趙充國視角就更迷糊了,他一個無業遊民,走在馬路上,突然被一國的前皇帝看中了,拉著他就要委以其大任,也幸虧趙充國真是那塊料,不然早被嚇跑了。
“我被你們耽擱不少功夫,你們沒事跟著我做什麽?我還有事,先走了。”
趙充國向二人抱拳,姿勢很江湖。
韓增和魏相也學了下,但遠沒有趙充國那麽有江湖氣。笑了笑,趙充國轉身離開。
“此子不凡啊。”
魏相肯定道。
“這還用你說?長眼睛的都看出來了。娘的,被他擺了一道,下次有機會,必須還迴來!”
韓增忿忿不平,他還沒吃過這麽大的癟,
不過,韓增怎麽輸的,就怎麽贏迴來,沒想過用身份壓趙充國,不然太丟份。
“唉,洛水那頭為何這麽多人?還全是女的?”
韓增安分不了一會兒,趙充國走後頓感無聊,東張西望,又讓他找到了好玩的事。
隻見洛水岸邊,有百十個妙齡女子,她們身著衣飾顏色各異,韓增還沒過去,已經聞到了香風。
韓增也是血氣方剛的青年,雄性想要在雌性麵前展示是自然界動物的本能反應,其目光大亮,拉起魏相,
“走,去那邊看看。”
“兄弟,我剛落水啊,衣服還沒幹呢!”
“天這麽熱,一會兒不就幹了。”
魏相語塞,和韓增待在一起比幹了幾天活都累,痛苦的閉上眼睛,右眼皮直跳,魏相心中叫苦,
今日何時能過去?
“你...你...”魏相上氣不接下氣,“你先去吧,我在這坐著等你。”
“這麽多女子,平日裏哪得見?走!一起去!若我沒記錯,你還是...”
魏相無力的擺擺手,“你去吧,我歇會,人一多我頭暈。”
“好吧。”
韓增投去了一個恨鐵不成鋼的眼神。
見韓增不再粘牙,魏相長出口氣,閉目養神。他看相是下意識的動作,人一多,他個個看過去,大腦就超載了。平日在朝堂上,魏相也不敢亂看,今天看幾個,明天看幾個,慢慢把人看全了就好了,
至於這一股腦女子,魏相也不想多看,
“走吧。”
韓增開口。
魏相睜開眼,用手蓋在眉毛上,擋住刺眼光線,自己一閉眼過去了這麽久?
“走?你是剛去吧。”
“嗯,”韓增一眼沒了興致,“你不是累了嗎,咱們迴去吧。”
這理由倒是稀奇,在魏相記憶中,韓增從沒因為自己累了而停止“迫害”,今日怎麽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這反而激起了魏相的好奇心,
“什麽情況啊?”
“就是一群女子在喊叫。”
韓增像霜打的茄子。
“喊什麽啊?”先前叫聲太嘈雜,魏相沒去認真聽,仔細聽去,玉公子三個字不絕於耳,魏相恍然,原來是霍嬗。
“哦!”魏相長哦一聲,“哈哈哈哈,你一去,都沒人理你吧。”
韓增酸言酸語道:“真騷包,沒事半躺在舟上垂釣做什麽?垂釣就好好釣,大家都是坐著,他非躺著。”
“和如何釣沒關係,與人有關。”
魏相哈哈大笑,少有的見韓增吃癟,讓魏相大為開心。
“走走走!”
“走什麽啊?”
這是讓魏相找到了報複的機會,拉著韓增往人群裏擠,
“擠什麽?臭男人!”
“上一邊去!”
“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魏相被噴得暈頭轉向,好像全天下就霍嬗一個男子,像我們這些都不算。好不容易帶著韓增擠到岸邊,恰好霍嬗起身。
霍嬗穿著似紗似錦,魚龍華文,
舟上有一鼓吏,一擊琴,
霍嬗眉眼間一點紅,男生女相,卻又帶著威嚴神相,腳踩在舟前,另一隻腳劃過水麵,帶動漣漪一片,
整個水麵都靜了,人兒也靜,魚兒也靜,
“華曄曄,固靈根。”
霍嬗清冷的聲音,順著漣漪波紋傳遞,
江山寥廓,
身子向後倒去,又在半空中懸住,
“神之遊,過天門!”
魏相看呆了,腦中閃過一事,
這是陛下所作之詩!
正為劉徹所作。
秋風辭,盡顯一義,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而此詩華曄曄,劉徹作時,已超然七情六欲,他衣著華貴,乘天馬軒冕,遊過天門,氣象無人能及!
“車千乘,敦昆侖。”
鼓琴交織,兩道聲音似陰與陽,浩大磅礴,鼓聲琴音蒸騰上空,雲朵幻化為七彩祥雲,
霍嬗每個動作剛柔並濟,沒有快速的舞步,更像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拚接,
如魚,如龍,
整個人身上都披著金光,
“神之出,排玉房。”
韓增咬牙切齒,又服氣,又不服,看向四周眾人,俱是眼神癡癡望著水上玉人。
鼓聲急,琴聲追趕,霍嬗舞姿由緩變急,
“福滂洋,邁延長。遍臚歡,騰天歌。”
餘音繞梁,眾人遲遲沒有醒過來,
等到再看向舟上時,隻留下鼓、琴,歌者和樂者,俱是不見去向,
嘩!!!
洛水岸邊讚聲不絕。
魏相久久不語,轉頭看向韓增,韓增臉色別提多難看了,
“是不該看的。”
韓增頹喪抹了把臉,
“走吧。”
“要不你也跳?”
“我跳個鬼跳!!!”
........
“參見皇後娘娘!”
義妁寢宮內,
義妁對史皇後盡足了禮儀,聽到皇後娘娘的稱唿,史皇後眼神複雜,
史氏、義妁、金烏蘭三女,幾乎是同時進宮的,三女關係甚密,義妁最長,也早在宮內為醫官,對宮內的事都要比另外兩女了解,故對兩位妹妹照顧甚多,
如今,三女也時常見麵,卻覺得距離越來越遠,生分了許多。
史皇後雍容威儀,錢能養人,權力更能養人,
“姐姐,你還是喚我妹妹吧。”
史氏屏退宮女,拉著義妁坐下,義妁身子一頓,想了想,還是沒把手抽出來,
“臣妾不敢。”
義妁搖了搖頭。
史氏正要開口,鯉兒赤著腳跑出,
“大哥!大哥!你來了嗎?”
見大哥沒來,鯉兒失望的嘟起嘴巴,見狀,義妁皺眉道,
“鯉兒,不可不講禮,你過來,見過母後。”
劉鯉兒走過來,向史皇後行禮,
“鯉兒見過母後,母後,大哥哩?”
漢原則上奉行周朝的嫡長子繼承製(盡管實際繼承時,各種特殊情況太多),無論皇子皇女是否為皇後親生,都要認皇後為嫡母,自己親生母親為庶母。
史皇後很喜歡鯉兒這個孩子,又機靈又懂事,
“牛兒在宮內讀書。”
“啊,今日都沒有課業,大哥還如此用功,不愧是大哥啊。”
“鯉兒,叫皇兄。”義妁補充道。
鯉兒啊了一聲,“阿母,我都叫慣了大哥,我改口叫皇兄,大哥也聽著不習慣啊。”
“就叫大哥吧,聽著親近,”史皇後微笑道,“這倆孩子一直要好。”
義妁沉默。
按理說,她不想鯉兒和太子走得太近,她在宮內被其他皇妃孤立,一是因常年無子,二則是因兩個孩子走得太近,讓其他女人以為義妁是皇後這邊的。
義妁處於矛盾之中,身為皇妃她不想讓鯉兒與太子太近,身為阿母,鯉兒能有個好大哥、好玩伴,鯉兒開心就行,所以,義妁一直沒有加以約束。
“想來課業也做得差不多了,鯉兒,你去找牛兒去吧,我這有些銖錢,今晚有魚龍戲,你們倆個還能搭個伴。”
幸福來得太突然,
鯉兒激動道:“母後,我可以和大哥去看魚龍戲嗎?!”
“自然。”
鯉兒又看向阿母,眼神楚楚可憐,義妁無奈道,
“去吧。”
“好耶!”鯉兒撒腿就跑,恨不得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哥,
史皇後叫住鯉兒,
“鯉兒!”
鯉兒站住,還以為母後又反悔了,
“拿著錢啊。”
“嗯!”
鯉兒迴頭接過銖錢,又歡天喜地的跑了。
目送著女兒跑遠,義妁抬手揮退宮女,隻剩下淳於越一人,
“你也下去。”
淳於越領命:“是,娘娘。”
等到隻剩下史氏和義妁二人後,義妁感歎道,
“你還隨身帶著銖錢?都沒用得地方啊。”
史皇後微笑道:“姐姐,帶著就有用到的時候,你看,這不是給鯉兒用上了嗎。”
聞言,義妁認真看向史氏,
她變了,
麵容相比剛進宮時,沒那麽稚嫩,相比於麵容,變化更多的是內在。
義妁搖搖頭:“皇後娘娘,處心積慮至此,有話您就說吧。”
“鯉兒很聰慧,比陛下的其他孩子都要聰慧,姐姐若是生了兒子,也定然不差。”
義妁猛地抬起頭,直視史氏,生不出兒子是她的逆鱗,旁人都是盡量避開這個話題,可史氏竟敢當著自己的麵說出來,是在故意挑釁嗎?
對上史氏的眼神,格外真誠,仿佛隻是說義妁若生子會很聰慧這一件事,不加任何其他深意,偏偏這真誠讓義妁有些無措,
“姐姐早晚有一日會生出兒子的。”
“謝...謝謝。”
話說出口,義妁就後悔了,
我說謝謝做什麽?!
史氏身上就有如此的魅力,會讓人真誠相待,
隻,隻是...她來就是為了和我說這些?
“可是,姐姐,現在皇子已經有三個了,孕內的又有三人,您再生出兒子時,是七皇子、八皇子了。”
聞言,義妁表情古怪,她如此聰明,怎會不知史氏是什麽意思,
“你來找我,就是為了此事?”
“是,姐姐。”
史氏長舒口氣,想了許久,
“妹妹,你變了,但又沒變。”
聽到姐姐喚自己妹妹,史氏現出真誠的笑容,
“妹妹在宮內需要有自己人。”
“那你為何不早來找我?”
義妁看著史氏的眼睛問道。
史氏歎道:“我本隻想孑然一人,卻發現完全不行。”
義妁也聽說過史氏不助母家的事,對其所言也是信任,淡淡開口道,
“世事便是如此......沒人支著,什麽都做不成。”
男子傲然道。
韓增上前,拍拍男子肩膀,男子皺眉,到底還是沒拍開肩膀上的手,韓增語重心長道,
“曾經我也和你想得一樣,自比衛、霍二位大將軍。”
“現在呢?”男子脫口而出問道。
“已經很久沒有這想法了,有些事,不是你想就有用的,哦,對了,努力也沒用,八輩子趕不上。”
“無妨,”男子大方一笑,“就算比不上也無妨。”
“嗨,你這人還真奇怪,看你信誓旦旦的自比衛、霍,好像比不上就要死似的,現在又說比不上也無妨,你到底想幹嘛?真是個怪人。”
“若把目標定為一個都尉,做到都尉也就到頭了,而我把大將軍看做目標,就算最後沒做到,再不濟也比都尉強。”
韓增細品一下這段話,發現說得還挺有道理。
魏相咳出水,身子舒服了些,
愈看男子麵相愈貴,
“你姓甚名誰?”
“趙充國,隴西郡上邽人。”
“趙充國...”魏相念了幾遍,記下此名。
漢時隴西郡為甘肅一帶,毫無疑問的邊境。趙充國是後漢武帝時期僅有的名將,其出身邊境,為人俠義,對匈奴和羌氐之事極為了解,
隨李廣利出征,給李廣利擦了好幾次腚,會為麒麟閣功臣之一,昭帝時深受重用,西漢兩朝的整條邊陲防線,都是由趙充國防衛,
時人評價其為“貴謀而輕戰”。用白話說,能用腦子搞定你,絕不會動用武力。
劉徹吞並匈奴,在太子據的助力下,大改世界線,同時也改變了趙充國的命運,使他沒有上戰場報效的機會,
時勢造英雄,時勢沒了,趙充國也淪落成街溜子了。他本想去長安尋一份差事混個溫飽,結果被劉徹偶遇,一眼看中,直至遷都後,又被劉徹帶到了洛陽。
劉徹存了個私心,熊兒身邊賢才眾多,或許,應當是不差趙充國一個,想著自己留下,早晚有用到的時候。果然,將海外借貸歸給劉徹後,趙充國的作用就來了,劉徹要其一手操辦海外諸事。
說來,趙充國完全沒被任何事驗證過,劉徹就準備把海外之事一手交給他,可見劉徹用人之大膽,
代入趙充國視角就更迷糊了,他一個無業遊民,走在馬路上,突然被一國的前皇帝看中了,拉著他就要委以其大任,也幸虧趙充國真是那塊料,不然早被嚇跑了。
“我被你們耽擱不少功夫,你們沒事跟著我做什麽?我還有事,先走了。”
趙充國向二人抱拳,姿勢很江湖。
韓增和魏相也學了下,但遠沒有趙充國那麽有江湖氣。笑了笑,趙充國轉身離開。
“此子不凡啊。”
魏相肯定道。
“這還用你說?長眼睛的都看出來了。娘的,被他擺了一道,下次有機會,必須還迴來!”
韓增忿忿不平,他還沒吃過這麽大的癟,
不過,韓增怎麽輸的,就怎麽贏迴來,沒想過用身份壓趙充國,不然太丟份。
“唉,洛水那頭為何這麽多人?還全是女的?”
韓增安分不了一會兒,趙充國走後頓感無聊,東張西望,又讓他找到了好玩的事。
隻見洛水岸邊,有百十個妙齡女子,她們身著衣飾顏色各異,韓增還沒過去,已經聞到了香風。
韓增也是血氣方剛的青年,雄性想要在雌性麵前展示是自然界動物的本能反應,其目光大亮,拉起魏相,
“走,去那邊看看。”
“兄弟,我剛落水啊,衣服還沒幹呢!”
“天這麽熱,一會兒不就幹了。”
魏相語塞,和韓增待在一起比幹了幾天活都累,痛苦的閉上眼睛,右眼皮直跳,魏相心中叫苦,
今日何時能過去?
“你...你...”魏相上氣不接下氣,“你先去吧,我在這坐著等你。”
“這麽多女子,平日裏哪得見?走!一起去!若我沒記錯,你還是...”
魏相無力的擺擺手,“你去吧,我歇會,人一多我頭暈。”
“好吧。”
韓增投去了一個恨鐵不成鋼的眼神。
見韓增不再粘牙,魏相長出口氣,閉目養神。他看相是下意識的動作,人一多,他個個看過去,大腦就超載了。平日在朝堂上,魏相也不敢亂看,今天看幾個,明天看幾個,慢慢把人看全了就好了,
至於這一股腦女子,魏相也不想多看,
“走吧。”
韓增開口。
魏相睜開眼,用手蓋在眉毛上,擋住刺眼光線,自己一閉眼過去了這麽久?
“走?你是剛去吧。”
“嗯,”韓增一眼沒了興致,“你不是累了嗎,咱們迴去吧。”
這理由倒是稀奇,在魏相記憶中,韓增從沒因為自己累了而停止“迫害”,今日怎麽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這反而激起了魏相的好奇心,
“什麽情況啊?”
“就是一群女子在喊叫。”
韓增像霜打的茄子。
“喊什麽啊?”先前叫聲太嘈雜,魏相沒去認真聽,仔細聽去,玉公子三個字不絕於耳,魏相恍然,原來是霍嬗。
“哦!”魏相長哦一聲,“哈哈哈哈,你一去,都沒人理你吧。”
韓增酸言酸語道:“真騷包,沒事半躺在舟上垂釣做什麽?垂釣就好好釣,大家都是坐著,他非躺著。”
“和如何釣沒關係,與人有關。”
魏相哈哈大笑,少有的見韓增吃癟,讓魏相大為開心。
“走走走!”
“走什麽啊?”
這是讓魏相找到了報複的機會,拉著韓增往人群裏擠,
“擠什麽?臭男人!”
“上一邊去!”
“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魏相被噴得暈頭轉向,好像全天下就霍嬗一個男子,像我們這些都不算。好不容易帶著韓增擠到岸邊,恰好霍嬗起身。
霍嬗穿著似紗似錦,魚龍華文,
舟上有一鼓吏,一擊琴,
霍嬗眉眼間一點紅,男生女相,卻又帶著威嚴神相,腳踩在舟前,另一隻腳劃過水麵,帶動漣漪一片,
整個水麵都靜了,人兒也靜,魚兒也靜,
“華曄曄,固靈根。”
霍嬗清冷的聲音,順著漣漪波紋傳遞,
江山寥廓,
身子向後倒去,又在半空中懸住,
“神之遊,過天門!”
魏相看呆了,腦中閃過一事,
這是陛下所作之詩!
正為劉徹所作。
秋風辭,盡顯一義,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而此詩華曄曄,劉徹作時,已超然七情六欲,他衣著華貴,乘天馬軒冕,遊過天門,氣象無人能及!
“車千乘,敦昆侖。”
鼓琴交織,兩道聲音似陰與陽,浩大磅礴,鼓聲琴音蒸騰上空,雲朵幻化為七彩祥雲,
霍嬗每個動作剛柔並濟,沒有快速的舞步,更像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拚接,
如魚,如龍,
整個人身上都披著金光,
“神之出,排玉房。”
韓增咬牙切齒,又服氣,又不服,看向四周眾人,俱是眼神癡癡望著水上玉人。
鼓聲急,琴聲追趕,霍嬗舞姿由緩變急,
“福滂洋,邁延長。遍臚歡,騰天歌。”
餘音繞梁,眾人遲遲沒有醒過來,
等到再看向舟上時,隻留下鼓、琴,歌者和樂者,俱是不見去向,
嘩!!!
洛水岸邊讚聲不絕。
魏相久久不語,轉頭看向韓增,韓增臉色別提多難看了,
“是不該看的。”
韓增頹喪抹了把臉,
“走吧。”
“要不你也跳?”
“我跳個鬼跳!!!”
........
“參見皇後娘娘!”
義妁寢宮內,
義妁對史皇後盡足了禮儀,聽到皇後娘娘的稱唿,史皇後眼神複雜,
史氏、義妁、金烏蘭三女,幾乎是同時進宮的,三女關係甚密,義妁最長,也早在宮內為醫官,對宮內的事都要比另外兩女了解,故對兩位妹妹照顧甚多,
如今,三女也時常見麵,卻覺得距離越來越遠,生分了許多。
史皇後雍容威儀,錢能養人,權力更能養人,
“姐姐,你還是喚我妹妹吧。”
史氏屏退宮女,拉著義妁坐下,義妁身子一頓,想了想,還是沒把手抽出來,
“臣妾不敢。”
義妁搖了搖頭。
史氏正要開口,鯉兒赤著腳跑出,
“大哥!大哥!你來了嗎?”
見大哥沒來,鯉兒失望的嘟起嘴巴,見狀,義妁皺眉道,
“鯉兒,不可不講禮,你過來,見過母後。”
劉鯉兒走過來,向史皇後行禮,
“鯉兒見過母後,母後,大哥哩?”
漢原則上奉行周朝的嫡長子繼承製(盡管實際繼承時,各種特殊情況太多),無論皇子皇女是否為皇後親生,都要認皇後為嫡母,自己親生母親為庶母。
史皇後很喜歡鯉兒這個孩子,又機靈又懂事,
“牛兒在宮內讀書。”
“啊,今日都沒有課業,大哥還如此用功,不愧是大哥啊。”
“鯉兒,叫皇兄。”義妁補充道。
鯉兒啊了一聲,“阿母,我都叫慣了大哥,我改口叫皇兄,大哥也聽著不習慣啊。”
“就叫大哥吧,聽著親近,”史皇後微笑道,“這倆孩子一直要好。”
義妁沉默。
按理說,她不想鯉兒和太子走得太近,她在宮內被其他皇妃孤立,一是因常年無子,二則是因兩個孩子走得太近,讓其他女人以為義妁是皇後這邊的。
義妁處於矛盾之中,身為皇妃她不想讓鯉兒與太子太近,身為阿母,鯉兒能有個好大哥、好玩伴,鯉兒開心就行,所以,義妁一直沒有加以約束。
“想來課業也做得差不多了,鯉兒,你去找牛兒去吧,我這有些銖錢,今晚有魚龍戲,你們倆個還能搭個伴。”
幸福來得太突然,
鯉兒激動道:“母後,我可以和大哥去看魚龍戲嗎?!”
“自然。”
鯉兒又看向阿母,眼神楚楚可憐,義妁無奈道,
“去吧。”
“好耶!”鯉兒撒腿就跑,恨不得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哥,
史皇後叫住鯉兒,
“鯉兒!”
鯉兒站住,還以為母後又反悔了,
“拿著錢啊。”
“嗯!”
鯉兒迴頭接過銖錢,又歡天喜地的跑了。
目送著女兒跑遠,義妁抬手揮退宮女,隻剩下淳於越一人,
“你也下去。”
淳於越領命:“是,娘娘。”
等到隻剩下史氏和義妁二人後,義妁感歎道,
“你還隨身帶著銖錢?都沒用得地方啊。”
史皇後微笑道:“姐姐,帶著就有用到的時候,你看,這不是給鯉兒用上了嗎。”
聞言,義妁認真看向史氏,
她變了,
麵容相比剛進宮時,沒那麽稚嫩,相比於麵容,變化更多的是內在。
義妁搖搖頭:“皇後娘娘,處心積慮至此,有話您就說吧。”
“鯉兒很聰慧,比陛下的其他孩子都要聰慧,姐姐若是生了兒子,也定然不差。”
義妁猛地抬起頭,直視史氏,生不出兒子是她的逆鱗,旁人都是盡量避開這個話題,可史氏竟敢當著自己的麵說出來,是在故意挑釁嗎?
對上史氏的眼神,格外真誠,仿佛隻是說義妁若生子會很聰慧這一件事,不加任何其他深意,偏偏這真誠讓義妁有些無措,
“姐姐早晚有一日會生出兒子的。”
“謝...謝謝。”
話說出口,義妁就後悔了,
我說謝謝做什麽?!
史氏身上就有如此的魅力,會讓人真誠相待,
隻,隻是...她來就是為了和我說這些?
“可是,姐姐,現在皇子已經有三個了,孕內的又有三人,您再生出兒子時,是七皇子、八皇子了。”
聞言,義妁表情古怪,她如此聰明,怎會不知史氏是什麽意思,
“你來找我,就是為了此事?”
“是,姐姐。”
史氏長舒口氣,想了許久,
“妹妹,你變了,但又沒變。”
聽到姐姐喚自己妹妹,史氏現出真誠的笑容,
“妹妹在宮內需要有自己人。”
“那你為何不早來找我?”
義妁看著史氏的眼睛問道。
史氏歎道:“我本隻想孑然一人,卻發現完全不行。”
義妁也聽說過史氏不助母家的事,對其所言也是信任,淡淡開口道,
“世事便是如此......沒人支著,什麽都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