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後娘娘,有京師來報!”老太監在門口,聲音都是顫抖著的,很明顯在強忍著不哭出聲來。
皇後歎了口氣,也懶得罵他。她與金卓群交換個眼色,很明顯知道這不會是什麽好消息。從今早傳來消息開始,這已經是第五封加速急報了,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糟糕。她都已然麻木了,“送進來!”
一名黑衣人,風塵仆仆進門,跪在地上,雙手高高舉著一個信封,“娘娘!”
“是你?”皇後還沒拿起急報,卻對送信人驚奇不已,“你怎麽來了?”
“這是誰?”金卓群見此人進門,隻細細看上幾眼,便知武功高強。
皇後接過急報,拿在手上,不急著看,且盯著眼前黑衣人,“這是皇上的死士,日夜跟在皇上身邊,但除了我一人之外,還沒有任何人見過他。百折,這是金大俠。”
“百折見過金大俠!”那黑衣人仍是跪著,進退有禮,禮數周全。
“嗯。”金卓群朝他抱拳,再看向皇後,“死士?也就是說,連冷越甚至伊澤也沒見過他嘍?”
“是。”皇後點頭,還是看著百折,“你在這裏,那皇上…”
“迴稟娘娘,京師尚未淪陷,隻是內臣有幾個已投靠了冷越,包括冷氏家族在內有大半的權臣都希望逼皇帝陛下下位。”百折說,“陛下身體支撐不住,本以為可以上朝一日,卻怕暈倒在朝堂之上,反而給了他們把柄和機會。於是,一個人悄悄出了宮。”
“什麽?”皇後瞪大了眼睛,人也幾乎支撐不住了,身體搖晃了兩下,幸好金卓群在後扶住了她,她坐下,急忙將捏在手裏的急報打開,看了一眼,人也癱軟在了那裏。
金卓群皺眉看著她,“怎麽了?”
“這是陛下給我的密信,他在宮中就已寫好了,是遺詔!”皇後手微微顫抖將信重新折好,收迴信封中,“陛下人在哪裏?”
百折聞言撲倒在地,“臣罪該萬死”
“起來!”皇後不耐煩,她想聽的自然不是這句話,哪怕是壞消息,也比這不疼不癢的話來得實在,“先迴答我的問題!”
“途中我們一路也是向著白石城,隻是接近城門口時,有衛兵把守,我們喬妝打扮,還是進了城。隻是後來,途徑西城之時,我忽然就與陛下走散了。”
“忽然就與陛下走散了?”皇後瞪大了眼睛,不僅有惱怒還有懷疑,“你是我們從上萬個死士中挑出來的,你會犯這種錯誤?”
百折簡直趴在地上不敢動,“迴稟娘娘,臣實在是一直一刻不敢離開陛下,隻是臣懷疑……懷疑……”
皇後目光一炬,“你懷疑是陛下自己故意的?”
“臣不敢說。”百折這分明就是說了出來,他還是跪著不敢動。
皇後挑眉,與金卓群交換了個眼神,“好了,你先起來迴話。”
“是!”死士也不愧是死士,不如老太監一般在抹眼淚。叫起來就起來了,端端正正站在那裏,不卑不亢。金卓群這才算正式打量他,身材挺拔,目光炯炯有神,一看是個高手。
皇後則直接切入正題,“陛下一路上都說過什麽沒有?”
“陛下龍體有恙未愈,一路上話不多,想必是也不願和臣說。”百折答。
“他是在什麽地方和你失散的?”
“在西城一進城的地方,我們蒙混過關,進了城。我說要抓緊到東城來與娘娘會合,陛下也同意。隻是,陛下到了一家茶樓,說要先喝口茶,臣說現在不便進茶樓,陛下便命臣去買了給他端出來。臣進去了,待出來時,陛下已不見了。”
皇後聞言不解,再度看向金卓群,“愛卿,你以為如何?”
金卓群搖頭,對於皇後這一聲愛卿,他隻覺心裏一陣憋屈。他是江湖人士,不入朝堂,不追名逐利。此時此刻,站在這裏,真心相助,為的也是舊情誼和對白玉的承諾,這一聲愛卿在皇後那裏是尊敬和愛戴,而聽在他耳裏,似乎已成了低人一等的侮辱。
“卓群?”
皇後見他遲遲不答,又喚了一聲。她在臣子麵前為的避嫌,她以為金卓群懂。然而,金卓群懂歸懂,心理上還是接受不了,已顯明在了麵目上。
金卓群沒有再別扭,現在不是時候,每一刻都是寶貴的。於是,他看向百折,問道,“你一路走來,白石城局勢如何?”
百折點點頭,麵色凝重起來,“城中,尤其是東城這裏,最關鍵的是這香家客棧周圍,已全部是冷越和閻正旭的人了。”
“如何見得?”
“普通的百姓和可以安插的奸細還是有區別的。”百折沒有迴答更具體的,是足以令人心領神會的提醒,“還有,皇後娘娘,我們這次的禦林軍並不是以守衛為主,在關鍵時刻派不上太大的用場。”
“嗯,我知道了。”皇後旋即點點頭,“你一路奔波保護陛下也辛苦了,跟小蘇子去休息吧。”
“是!”百折倒退著出了房門。
金卓群若有所思,“陛下會是故意離開的麽?”
“依我對他的了解,有可能。”皇後談到自己夫君之時,臉上,眼裏都有異樣的色彩,縱然兩人已是二十幾年的夫婦了。雖是錦衣玉食,但幾次危機,日子過得也並不算順暢。
“他為什麽不直接來見你?”
“也許想弄明白一些事吧?”皇後歎了口氣,“其實,他一直牽掛著九千,比我這個做母親的還記掛。隻是那時他默許的,現在也不願說出口。”
金卓群皺眉,“他會不會去找九千了?”
皇後搖頭,“你高估他了,他應該會先去找伊澤。”
“為什麽?”
“他怕。”
“怕什麽?”
皇後轉頭看金卓群,目光中透著精明,“一個落魄的,幾乎算是從皇城中逃出去的皇帝,你以為現在最怕的是什麽?”
“被逼退皇位?”
“是了。”皇後走到窗口,仰頭望著一方天空,“你當年也見過他,他其實膽子並不大,現在最怕的就是這個了,否則也不會病入膏肓還跑出來。”
皇後歎了口氣,也懶得罵他。她與金卓群交換個眼色,很明顯知道這不會是什麽好消息。從今早傳來消息開始,這已經是第五封加速急報了,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糟糕。她都已然麻木了,“送進來!”
一名黑衣人,風塵仆仆進門,跪在地上,雙手高高舉著一個信封,“娘娘!”
“是你?”皇後還沒拿起急報,卻對送信人驚奇不已,“你怎麽來了?”
“這是誰?”金卓群見此人進門,隻細細看上幾眼,便知武功高強。
皇後接過急報,拿在手上,不急著看,且盯著眼前黑衣人,“這是皇上的死士,日夜跟在皇上身邊,但除了我一人之外,還沒有任何人見過他。百折,這是金大俠。”
“百折見過金大俠!”那黑衣人仍是跪著,進退有禮,禮數周全。
“嗯。”金卓群朝他抱拳,再看向皇後,“死士?也就是說,連冷越甚至伊澤也沒見過他嘍?”
“是。”皇後點頭,還是看著百折,“你在這裏,那皇上…”
“迴稟娘娘,京師尚未淪陷,隻是內臣有幾個已投靠了冷越,包括冷氏家族在內有大半的權臣都希望逼皇帝陛下下位。”百折說,“陛下身體支撐不住,本以為可以上朝一日,卻怕暈倒在朝堂之上,反而給了他們把柄和機會。於是,一個人悄悄出了宮。”
“什麽?”皇後瞪大了眼睛,人也幾乎支撐不住了,身體搖晃了兩下,幸好金卓群在後扶住了她,她坐下,急忙將捏在手裏的急報打開,看了一眼,人也癱軟在了那裏。
金卓群皺眉看著她,“怎麽了?”
“這是陛下給我的密信,他在宮中就已寫好了,是遺詔!”皇後手微微顫抖將信重新折好,收迴信封中,“陛下人在哪裏?”
百折聞言撲倒在地,“臣罪該萬死”
“起來!”皇後不耐煩,她想聽的自然不是這句話,哪怕是壞消息,也比這不疼不癢的話來得實在,“先迴答我的問題!”
“途中我們一路也是向著白石城,隻是接近城門口時,有衛兵把守,我們喬妝打扮,還是進了城。隻是後來,途徑西城之時,我忽然就與陛下走散了。”
“忽然就與陛下走散了?”皇後瞪大了眼睛,不僅有惱怒還有懷疑,“你是我們從上萬個死士中挑出來的,你會犯這種錯誤?”
百折簡直趴在地上不敢動,“迴稟娘娘,臣實在是一直一刻不敢離開陛下,隻是臣懷疑……懷疑……”
皇後目光一炬,“你懷疑是陛下自己故意的?”
“臣不敢說。”百折這分明就是說了出來,他還是跪著不敢動。
皇後挑眉,與金卓群交換了個眼神,“好了,你先起來迴話。”
“是!”死士也不愧是死士,不如老太監一般在抹眼淚。叫起來就起來了,端端正正站在那裏,不卑不亢。金卓群這才算正式打量他,身材挺拔,目光炯炯有神,一看是個高手。
皇後則直接切入正題,“陛下一路上都說過什麽沒有?”
“陛下龍體有恙未愈,一路上話不多,想必是也不願和臣說。”百折答。
“他是在什麽地方和你失散的?”
“在西城一進城的地方,我們蒙混過關,進了城。我說要抓緊到東城來與娘娘會合,陛下也同意。隻是,陛下到了一家茶樓,說要先喝口茶,臣說現在不便進茶樓,陛下便命臣去買了給他端出來。臣進去了,待出來時,陛下已不見了。”
皇後聞言不解,再度看向金卓群,“愛卿,你以為如何?”
金卓群搖頭,對於皇後這一聲愛卿,他隻覺心裏一陣憋屈。他是江湖人士,不入朝堂,不追名逐利。此時此刻,站在這裏,真心相助,為的也是舊情誼和對白玉的承諾,這一聲愛卿在皇後那裏是尊敬和愛戴,而聽在他耳裏,似乎已成了低人一等的侮辱。
“卓群?”
皇後見他遲遲不答,又喚了一聲。她在臣子麵前為的避嫌,她以為金卓群懂。然而,金卓群懂歸懂,心理上還是接受不了,已顯明在了麵目上。
金卓群沒有再別扭,現在不是時候,每一刻都是寶貴的。於是,他看向百折,問道,“你一路走來,白石城局勢如何?”
百折點點頭,麵色凝重起來,“城中,尤其是東城這裏,最關鍵的是這香家客棧周圍,已全部是冷越和閻正旭的人了。”
“如何見得?”
“普通的百姓和可以安插的奸細還是有區別的。”百折沒有迴答更具體的,是足以令人心領神會的提醒,“還有,皇後娘娘,我們這次的禦林軍並不是以守衛為主,在關鍵時刻派不上太大的用場。”
“嗯,我知道了。”皇後旋即點點頭,“你一路奔波保護陛下也辛苦了,跟小蘇子去休息吧。”
“是!”百折倒退著出了房門。
金卓群若有所思,“陛下會是故意離開的麽?”
“依我對他的了解,有可能。”皇後談到自己夫君之時,臉上,眼裏都有異樣的色彩,縱然兩人已是二十幾年的夫婦了。雖是錦衣玉食,但幾次危機,日子過得也並不算順暢。
“他為什麽不直接來見你?”
“也許想弄明白一些事吧?”皇後歎了口氣,“其實,他一直牽掛著九千,比我這個做母親的還記掛。隻是那時他默許的,現在也不願說出口。”
金卓群皺眉,“他會不會去找九千了?”
皇後搖頭,“你高估他了,他應該會先去找伊澤。”
“為什麽?”
“他怕。”
“怕什麽?”
皇後轉頭看金卓群,目光中透著精明,“一個落魄的,幾乎算是從皇城中逃出去的皇帝,你以為現在最怕的是什麽?”
“被逼退皇位?”
“是了。”皇後走到窗口,仰頭望著一方天空,“你當年也見過他,他其實膽子並不大,現在最怕的就是這個了,否則也不會病入膏肓還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