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在批評安哥兒嗎?我說你有什麽資格去批評,你也不看看,之前你不過就是六品禦史,是安哥兒,又幫你找人,又替你花銀子打通關係,這才幾個月,就連升了三級,由正六品升為了從四品。”
“還有,我們家水哥兒,才十六歲的年紀,現在就有了九品官身儒林郎,現在更是到了戶部幫忙,開始曆練。這可是戶部尚書杜明慶杜老摳親自安排的,這是誰的麵子,你的嗎?”
一旁正在做衣服的賈琳梅,眼看著丈夫竟然開始責怪起了自己的侄兒,哪裏肯依,當下嘴巴就不停的,把最近發生在沈家的一切事情都給講了一遍。
在沈賈氏的眼中,自家大哥的兒子那可是了不得的存在。
先是幫著二妹和離,從那個泥潭之中走了出來,跟著還給三妹夫找了一個他願意做的差事。雖然是在賈府聽令吧,但賺得比前可是多了五六倍。
就算是自己家,又何嚐沒有受人家的好處呢?
丈夫升了官,便是連兒子也有了官身,眼看著未來是大有指望,這一切,都是安哥兒對自己這個大姑的孝心。
可是現在,丈夫竟然當著自己的麵說賈平安的不是,當真是姑父可以忍,大姑不能忍。
被媳婦這一嘮叨,一時間沈方醒有些啞口無言。
沈方醒這個人,在朝廷之中的名聲還是不錯的。他曾在還是七品禦史的時候,就出言彈劾過康王的一些過錯,當時可是引來了軒然大波。也因此,他從七品升到六品的時候,用了足足近十年的光景。
後來,賈平安來了,有了他的運作,加上康王也倒台了,他的仕途之路這才變得順暢了起來,由六品升為了四品。
以前彈劾康王的舉動,也因此被其它人說成了是不畏強權的表現。要麽說,一個人一旦成功了,以前他的所為也就都會變成是正義的了。
說迴現實,沈方醒這個人心中的確是充滿著正義感,這或許和他出身的家族平平有關係,反正他不算是什麽世家出身,就不需要像是其它的朝廷官員,做什麽事情的時候會有諸多顧忌。
而因為他敢於直言,也得了沈鐵嘴這個一個綽號。
但別看他在衙門裏,什麽人都不怕,什麽話也都敢說,可偏偏就有一個懼內的毛病。這或許是當初賈琳梅嫁給他的時候,他的身份有些卑微吧,總之他就是認為自己有些配不上當時看起來比他要富裕多的賈家。
現在妻子這般一說,沈方醒便連忙改了口說道:“我是無所謂的,我也知道,咱們家欠了安哥兒太多,但其它的禦史還有其它的朝廷官員,怕是不會消停的。”
“管他們做甚,安哥兒那麽聰慧,既然做了這件事情,定然有他的道理,我們管好自己,不要添亂了就行。”賈琳梅倒是看得明白,主要也是她對自己那個侄兒有信心。
“好,那我就不管。隻是這件事情必然是要鬧起來的,我便以身體不好,先告假在家裏呆上幾天好了。”沈方醒的確是不好對賈平安怎麽樣,就算是他再鐵麵無私,那如果連自家親戚都要彈劾,那隻會讓大家認為他冷血。
有了這樣的印象,那在想在朝廷中立足,就成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行,你就在家裏呆著,沒事看看閑書,練練字,我這幾天就在家裏給你做好吃的。嗬嗬,柴房中現在還有不少天下第二樓送來的吃食呢,也真是的,送那麽多,多虧現在天氣還沒有熱起來,不然的話,豈不是要放壞了?”
聽聽,這哪裏是嫌棄,分明就是炫耀好吧。
而對這一切,早已經習慣的沈方醒是什麽都沒有說。怎麽著,好吃好喝的還堵不上你的嘴嗎?
......
事實如沈方醒想得一樣,水滸一出,便得到了很多讀書識字之人的喜愛。
狀元樓,位於東關街東麵,因為這裏有兩個住宿的考生得過狀元而聞名。
如今,隨著大考之日日益臨近,這裏的學子也變多了起來,房間已滿不說,且還價格昂貴。
一張臨街的桌子旁,三名年輕的讀書人正坐在這裏,一邊品著香茗,一邊看向著街道上的繁華。
“杜兄所帶來的華茶,果然口味獨特,喝在口中,香氣宜人。”方桌之前,呂元寧一邊喝著茶,一邊笑嗬嗬的說著。
呂元寧,昌都四大世家之一呂氏的子孫。像是現在宣國的呂皇後就是他的長輩。
按說以呂元寧的身份,想要弄些華茶來喝也不是沒有路子,隻是相比於被他稱為杜兄的杜溫起,那就要差之太遠了。誰讓人家有一個好祖父,是當朝次輔,又十分喜愛他呢?
杜溫起,同樣是昌都四大世家杜氏的後輩。
所謂昌都四大世家,分別是杜氏、馮氏、於氏和呂氏。
就是馮東陽的馮氏,和於歡伯的於氏。
今天,杜溫起會來狀元樓,就是來看自己的好友,有著神童之稱的翁木柳的。
相比於杜溫起和呂元寧,翁木柳出身就要普通一些,家中的院子不大,兄妹們還不少,不得已,想要專心備考,這就直接來到狀元樓要了一個房間。
值得一說的是,像是翁木柳這般名聲在外之人,已經奪狀元的熱門人選,所以他住在狀元樓是不需要掏銀子的。
杜溫起帶來的華茶,也是給翁木柳解饞所用,至於呂元寧會出現在這裏,純屬碰到的而已。
“行了吧,你呂兄如果想喝,還能搞不到這般的好茶?”杜溫起嗬嗬笑了笑,顯然被當街刺殺一事之後的心理問題,現在看來,是好得差不多了。
對於杜溫起和呂元寧兩人間的互相恭維,翁木柳看在眼中,卻是什麽都沒有說。說什麽?誰讓就自己一個不是富二代呢?
似乎是感覺有些冷落了翁木柳,杜溫起便話題一轉的問道:“翁兄,你身上的傷勢無妨了吧?”
“都好了,那天那殺手隻是不想讓我參賽,沒有要取人命的意思。”說起這件事情,翁木柳還是一臉的心悸之態。他隻是一個讀書人,對於打打殺殺的,並不再行。
“哼!說起來都是康王,如果不是他出賣了我們的行蹤,就不會有這無妄之災了。說不準,以翁兄的才智,六國讀會上早就揚了名,現在可能都有了官身,也就不用來參加這一次的大考了。”說起這件事情,杜溫起是一臉的怨恨。至少在他看來,自己應該早有機會揚名,而不是在家裏一休養就是幾個月的時間。
“好了,此事已過,不用再提了。說到大考,聽說馮東陽和於歡伯他們都去賈府學習了?”翁木柳深知背後議論皇室,可是大不敬之罪。他不像是杜溫起還有呂元寧,人家都有很強的後台,不用怕,他可不行。
“是呀,聽說進去之後就進行了封閉訓練,不到大考之時是不允許出來的。哎呀,想一想,幾個月時間都隻能在一個院子裏呆著,連出來會友喝茶都不行,實在是太恐怖了。”杜溫起一臉餘悸的樣子。跟著目光看到坐在那裏的呂元寧,不禁又打趣地問著,“對了,呂兄怎麽沒有去呢?這件事情好像是太子殿下支持的吧?”
杜溫起這般一說,便是連坐在一旁的翁木柳也跟著笑了起來。
可不就是好笑嘛,太子要給做為考官之一的三皇子找麻煩,這才有了賈平安教授學生的事情。但偏偏做為太子的娘家人,呂氏就沒有一個人報名去學習的,這不已經說明了太子對賈平安的不信任?
明明不信任人家,還擺出一副支持的態度來,這個太子做事如此的矛盾嗎?
“你們可別笑我,我是不知道怎麽迴事,一切都是家族在安排。”呂元寧一副鬱悶般的樣子說著。因為此事,已經不知道多少的讀書人在笑話他了,以至於一提起這件事情他就頭疼。
不想杜溫起和翁木柳也在這件事情上糾纏,呂元寧便主動開口說起了水滸傳的事情。“哎,你們看這本書了嘛,實不相瞞,寫得也太好了,使得我現在都沒有時間去溫習聖人之書,就是想把水滸傳快點看完。隻是可惜,隻有上本,還不知道下本何時出來呢。”
呂元寧這邊一感歎,馬上就得到了杜溫起的讚同。“你說的太對了,水滸傳太好看了,雖然我祖父不讓我看,但我在晚上會偷偷去看,已經看了好幾遍,要說這個賈平安,講故事的能力的確是有一套,隻是可惜,隻有上集,不知何時會出下集。”
“出不了了。”就在兩人感歎的時候,翁木柳突然間開了口。
“哦?為什麽?”杜溫起和呂元寧都是一臉疑惑的樣子。
他們其實是有些不相信的,以他們的身份,現在都沒有收到什麽消息呢,怎麽這個翁木柳就知道了?
“朝廷是不會允許這樣蠱惑人心的書籍繼續傳播下去的,看著吧,用不了多久就會采取手段,怕是這一會賈平安會有麻煩了?”相比生長於溫室中的杜溫起和呂元寧,顯然遇事都要靠自己之力的翁木柳看得更為透徹。
賈平安會有麻煩嗎?
“還有,我們家水哥兒,才十六歲的年紀,現在就有了九品官身儒林郎,現在更是到了戶部幫忙,開始曆練。這可是戶部尚書杜明慶杜老摳親自安排的,這是誰的麵子,你的嗎?”
一旁正在做衣服的賈琳梅,眼看著丈夫竟然開始責怪起了自己的侄兒,哪裏肯依,當下嘴巴就不停的,把最近發生在沈家的一切事情都給講了一遍。
在沈賈氏的眼中,自家大哥的兒子那可是了不得的存在。
先是幫著二妹和離,從那個泥潭之中走了出來,跟著還給三妹夫找了一個他願意做的差事。雖然是在賈府聽令吧,但賺得比前可是多了五六倍。
就算是自己家,又何嚐沒有受人家的好處呢?
丈夫升了官,便是連兒子也有了官身,眼看著未來是大有指望,這一切,都是安哥兒對自己這個大姑的孝心。
可是現在,丈夫竟然當著自己的麵說賈平安的不是,當真是姑父可以忍,大姑不能忍。
被媳婦這一嘮叨,一時間沈方醒有些啞口無言。
沈方醒這個人,在朝廷之中的名聲還是不錯的。他曾在還是七品禦史的時候,就出言彈劾過康王的一些過錯,當時可是引來了軒然大波。也因此,他從七品升到六品的時候,用了足足近十年的光景。
後來,賈平安來了,有了他的運作,加上康王也倒台了,他的仕途之路這才變得順暢了起來,由六品升為了四品。
以前彈劾康王的舉動,也因此被其它人說成了是不畏強權的表現。要麽說,一個人一旦成功了,以前他的所為也就都會變成是正義的了。
說迴現實,沈方醒這個人心中的確是充滿著正義感,這或許和他出身的家族平平有關係,反正他不算是什麽世家出身,就不需要像是其它的朝廷官員,做什麽事情的時候會有諸多顧忌。
而因為他敢於直言,也得了沈鐵嘴這個一個綽號。
但別看他在衙門裏,什麽人都不怕,什麽話也都敢說,可偏偏就有一個懼內的毛病。這或許是當初賈琳梅嫁給他的時候,他的身份有些卑微吧,總之他就是認為自己有些配不上當時看起來比他要富裕多的賈家。
現在妻子這般一說,沈方醒便連忙改了口說道:“我是無所謂的,我也知道,咱們家欠了安哥兒太多,但其它的禦史還有其它的朝廷官員,怕是不會消停的。”
“管他們做甚,安哥兒那麽聰慧,既然做了這件事情,定然有他的道理,我們管好自己,不要添亂了就行。”賈琳梅倒是看得明白,主要也是她對自己那個侄兒有信心。
“好,那我就不管。隻是這件事情必然是要鬧起來的,我便以身體不好,先告假在家裏呆上幾天好了。”沈方醒的確是不好對賈平安怎麽樣,就算是他再鐵麵無私,那如果連自家親戚都要彈劾,那隻會讓大家認為他冷血。
有了這樣的印象,那在想在朝廷中立足,就成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行,你就在家裏呆著,沒事看看閑書,練練字,我這幾天就在家裏給你做好吃的。嗬嗬,柴房中現在還有不少天下第二樓送來的吃食呢,也真是的,送那麽多,多虧現在天氣還沒有熱起來,不然的話,豈不是要放壞了?”
聽聽,這哪裏是嫌棄,分明就是炫耀好吧。
而對這一切,早已經習慣的沈方醒是什麽都沒有說。怎麽著,好吃好喝的還堵不上你的嘴嗎?
......
事實如沈方醒想得一樣,水滸一出,便得到了很多讀書識字之人的喜愛。
狀元樓,位於東關街東麵,因為這裏有兩個住宿的考生得過狀元而聞名。
如今,隨著大考之日日益臨近,這裏的學子也變多了起來,房間已滿不說,且還價格昂貴。
一張臨街的桌子旁,三名年輕的讀書人正坐在這裏,一邊品著香茗,一邊看向著街道上的繁華。
“杜兄所帶來的華茶,果然口味獨特,喝在口中,香氣宜人。”方桌之前,呂元寧一邊喝著茶,一邊笑嗬嗬的說著。
呂元寧,昌都四大世家之一呂氏的子孫。像是現在宣國的呂皇後就是他的長輩。
按說以呂元寧的身份,想要弄些華茶來喝也不是沒有路子,隻是相比於被他稱為杜兄的杜溫起,那就要差之太遠了。誰讓人家有一個好祖父,是當朝次輔,又十分喜愛他呢?
杜溫起,同樣是昌都四大世家杜氏的後輩。
所謂昌都四大世家,分別是杜氏、馮氏、於氏和呂氏。
就是馮東陽的馮氏,和於歡伯的於氏。
今天,杜溫起會來狀元樓,就是來看自己的好友,有著神童之稱的翁木柳的。
相比於杜溫起和呂元寧,翁木柳出身就要普通一些,家中的院子不大,兄妹們還不少,不得已,想要專心備考,這就直接來到狀元樓要了一個房間。
值得一說的是,像是翁木柳這般名聲在外之人,已經奪狀元的熱門人選,所以他住在狀元樓是不需要掏銀子的。
杜溫起帶來的華茶,也是給翁木柳解饞所用,至於呂元寧會出現在這裏,純屬碰到的而已。
“行了吧,你呂兄如果想喝,還能搞不到這般的好茶?”杜溫起嗬嗬笑了笑,顯然被當街刺殺一事之後的心理問題,現在看來,是好得差不多了。
對於杜溫起和呂元寧兩人間的互相恭維,翁木柳看在眼中,卻是什麽都沒有說。說什麽?誰讓就自己一個不是富二代呢?
似乎是感覺有些冷落了翁木柳,杜溫起便話題一轉的問道:“翁兄,你身上的傷勢無妨了吧?”
“都好了,那天那殺手隻是不想讓我參賽,沒有要取人命的意思。”說起這件事情,翁木柳還是一臉的心悸之態。他隻是一個讀書人,對於打打殺殺的,並不再行。
“哼!說起來都是康王,如果不是他出賣了我們的行蹤,就不會有這無妄之災了。說不準,以翁兄的才智,六國讀會上早就揚了名,現在可能都有了官身,也就不用來參加這一次的大考了。”說起這件事情,杜溫起是一臉的怨恨。至少在他看來,自己應該早有機會揚名,而不是在家裏一休養就是幾個月的時間。
“好了,此事已過,不用再提了。說到大考,聽說馮東陽和於歡伯他們都去賈府學習了?”翁木柳深知背後議論皇室,可是大不敬之罪。他不像是杜溫起還有呂元寧,人家都有很強的後台,不用怕,他可不行。
“是呀,聽說進去之後就進行了封閉訓練,不到大考之時是不允許出來的。哎呀,想一想,幾個月時間都隻能在一個院子裏呆著,連出來會友喝茶都不行,實在是太恐怖了。”杜溫起一臉餘悸的樣子。跟著目光看到坐在那裏的呂元寧,不禁又打趣地問著,“對了,呂兄怎麽沒有去呢?這件事情好像是太子殿下支持的吧?”
杜溫起這般一說,便是連坐在一旁的翁木柳也跟著笑了起來。
可不就是好笑嘛,太子要給做為考官之一的三皇子找麻煩,這才有了賈平安教授學生的事情。但偏偏做為太子的娘家人,呂氏就沒有一個人報名去學習的,這不已經說明了太子對賈平安的不信任?
明明不信任人家,還擺出一副支持的態度來,這個太子做事如此的矛盾嗎?
“你們可別笑我,我是不知道怎麽迴事,一切都是家族在安排。”呂元寧一副鬱悶般的樣子說著。因為此事,已經不知道多少的讀書人在笑話他了,以至於一提起這件事情他就頭疼。
不想杜溫起和翁木柳也在這件事情上糾纏,呂元寧便主動開口說起了水滸傳的事情。“哎,你們看這本書了嘛,實不相瞞,寫得也太好了,使得我現在都沒有時間去溫習聖人之書,就是想把水滸傳快點看完。隻是可惜,隻有上本,還不知道下本何時出來呢。”
呂元寧這邊一感歎,馬上就得到了杜溫起的讚同。“你說的太對了,水滸傳太好看了,雖然我祖父不讓我看,但我在晚上會偷偷去看,已經看了好幾遍,要說這個賈平安,講故事的能力的確是有一套,隻是可惜,隻有上集,不知何時會出下集。”
“出不了了。”就在兩人感歎的時候,翁木柳突然間開了口。
“哦?為什麽?”杜溫起和呂元寧都是一臉疑惑的樣子。
他們其實是有些不相信的,以他們的身份,現在都沒有收到什麽消息呢,怎麽這個翁木柳就知道了?
“朝廷是不會允許這樣蠱惑人心的書籍繼續傳播下去的,看著吧,用不了多久就會采取手段,怕是這一會賈平安會有麻煩了?”相比生長於溫室中的杜溫起和呂元寧,顯然遇事都要靠自己之力的翁木柳看得更為透徹。
賈平安會有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