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扯了,布達春可是太監總管,是宣文宗最為信任的身邊人,便像是大司馬還有首輔和次輔都要給他三分薄麵。相比之下,何如茫一個被貶了職的禁軍副首領又算是個什麽東西?
值得他布達春為其冒險嗎?
很快有了決斷的布達春喝住了何如茫,然後看向夏和安等人說道:“咱家也算是與你們賈公子有些交情,那我現在就賣他一個麵子,在沒有見到你家公子之前,可以先不動你們。但你們也要老實的呆在原地,若是想搞什麽小動作,那就是不給咱家麵子。到時候,光是你們這些黑衛可是不夠看。”
常年跟在宣文宗的身邊,布達春心中自有一杆秤。那就是誰能招惹,誰不好招惹。
賈平安就屬於後者。
別看官職不高,可奈不住人家有本事,能為皇帝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就這一點,便是很多朝臣所不能及,除非必要,布達春還真不想與賈平安為敵。
“多謝布總管,我等在沒有公子的命令之前,自然會老實的呆在這裏,不去惹麻煩。”眼見布達春站了出來,替自己等人說話,夏和安連忙也一副感激的樣子說著。
但在說話的時候,夏和安還不忘記用眼神掃過了何如茫與林四海。
何如茫自不必說,這個人想要把黑衛當成靶子,來樹立他的威信,那算盤上來就打錯了。
至於衛國公林四海嘛,剛才還想命令自己等人放下武器來著的。先不說林婉兒還不是公子的夫人,就算是,公子不在的時候,夫人可以下令,你一個衛國公說出的話,在我們黑衛眼中一樣沒有任何的作用。
感受到了夏和安那迅速一瞥的目光,林四海有些臉紅。可是一想,自己的女兒已經沒了,那以後就不可能與賈平安有什麽瓜葛,即是如此,何必去擔心什麽?
看這樣子,今天賈平安是不是能過關還要兩說,就更不用害怕了。
布達春出麵,壓下了黑衛的躁動,他的目光便又很快落到那府庫中的三百套戰甲和武器上麵。
涉及到這麽多的戰甲,這可不是小事,按說在成國公府中發現了,現在應該做的就是把這個人給先抓起來再說。可是剛剛,聽到有人說,是賈待詔先帶人殺進來的,那為了不讓有些人胡亂攀咬,還是要等賈平安被找到,問過了話,再抓湯紅鶴不遲。
布達春在等吳鐵屠將軍,剛才就是他帶人去尋得賈平安。但正主沒等到,反而是先看到自己的義子崔狗兒一臉急色的小跑而來。
崔狗兒身材略胖,這與他在宮中吃得太好有些關係,雖然他也同樣有著不錯的修為實力,但一路從皇宮中跑來,還是有些氣喘。
憑著太監的身份,很輕易的進入到了成國公府大院,先是掃了一眼,看到黑衛們都站在一個角落之中,並未有什麽死傷,不由就長鬆了一口氣。
“幹爹。”心中有了譜的崔狗兒連忙就來到了布達春的身邊,“皇爺有旨意,放黑衛自由離開?”
“嗯?”布達春在見到崔狗兒的時候,就知道一定是皇宮中有新的消息傳來了,可是怎麽樣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個答案。
當然,布達春是不懷疑這道旨意的真假,崔狗兒是什麽人,他還是清楚的,像是假傳聖旨之言那是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去做。
一定是皇宮中又發生了什麽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要說不跟在皇帝的身邊就是這一點不好,無法第一時間獲知外麵的消息。
“對了幹爹,皇爺出宮了,是被杜老摳給拉走的。”
就在布達春還有些發懵,找不到頭緒的時候,崔狗兒的一句話,讓他有了一種茅塞頓開般的感覺。
杜老摳把皇上請出宮了,跟著就有了一道放所有黑衛離開的旨意,那不用說,這兩件事情一定是有關聯的。
而以他的了解來看,最大可能就是皇帝出宮與賈平安應該是有著巨大的關係,這般看來的話,吳鐵屠去尋賈平安是不可能把人找來了,那這裏的事情也是要做一個了斷的時候。
“好,咱家知道了。”布達春頷首之後,再抬起頭來時,目光堅定了許多。
“黑衛,全數離開吧。”
“啊?”
布達春這一開口,頓時就讓不少人臉現驚色。
這位太監總管是得到了什麽新的消息,怎麽這就要放黑衛離開了呢?
黑衛衝擊成國公府,無旨對懷雲公主不敬、便是這三百套出現的戰甲也可能與其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現在一切都沒有查實呢,怎麽就這樣把人給放了,是不是太草率了。
然不等大家消化完這道消息,布達春再一次開口說道:“來人,把成國公還有成國公府的一應親兵和管事帶走。對了,還有衛國公府的親兵,也一並帶走。”
說完這些,布達春還怕引起什麽誤會,竟然笑著看向林四海說道:“衛國公,今天的事情太大,需要進一步調查,你的人咱家要先帶走,但我可以向你保證,他們會平安的迴來的。”
“這...好吧。”林四海很想說不行,可他的親兵衝擊成國公府是事實,那被調查也就是必須之事。可為什麽黑衛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們卻可以現在就離開呢?
這個賈平安,到底又幹了一些什麽?
......
東關街三十六號。
賈府的暖房之前,一眾帶甲的禁軍早已經將這裏團團給保護了起來。
折為成這個衛尉,同時也是禁軍統領,更是親自跑到這裏來站崗,保護著皇帝的安全。
暖房之內的大棚之中,此時的宣文宗早已經沒有了往常那氣定神閑的樣子,這一刻正因為激動的原因,全身顫抖著。
杜老摳一定要拉著他出府,還說是大好事的時候,他是有些不以為然。
甚至不是杜老摳,換一個臣子這樣做,他根本就不會跟隨一起出宮。
出於信任,他來了,然後就看到了這個驚喜。
這...的確是驚喜。
畝產達到了二十石的糧食,這已經不是驚喜,而是天降祥瑞。
古人,在科學不發達的時候,把很多無法理解的事情都一概而論的稱為是天意。
比如說,天下大旱或是天下大澇的時候,人們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有人的行為惹得老天爺不高興了。
而這個人,可能是某位手握重權的大臣,也有可能是皇帝身邊的小人、甚至還可能會是皇帝本人。
這就有了罪己詔的說法,這就有了皇權天授的言論。
所不同的是,有壞事發生,就要歸於人禍。但有好事發生,就是老天爺高興之餘降下的恩典,也稱為降瑞。
所謂民以食為天。
一個國家能夠有多少的人口,能有多少的軍隊,關鍵就是看能生產出多少的糧食。
宣國做為北方之地,一年時間有近半年都處於寒冷天氣之下,就注定他們無法向南方一樣,糧食可以獲得兩季的豐收,那自然就一直存在著缺糧的問題。
為此,宣文宗不是沒有想過辦法,比如說開墾荒地雲雲,但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甚至普通百姓連頭可用的牛都沒有,全靠人力,想要開墾更多的荒地,何其之難。
這就使得宣國一直是缺糧的,每年光是從外麵進購的糧食就要消耗國庫的大量銀錢。
也就是宣國也有自己的特產,除了人參和貂皮等極為值錢之物外,還有猴頭菇、鬆露等等普通山貨。
這都是大自然饋贈之物,拿這些與其它五國倒也可以換取一些東西,才勉強支撐著宣國的財政趨於平衡。
可這指的是和平時期,一時發生戰爭的話,外麵的東西進不來,他們的東西也出不去,那個時候糧食就會出現短缺之勢。無糧之下,國家的人口就會銳減。
還記得上一次五國混戰的時候,那是在幾十年前了,那時宣國原本有近三千萬人口的,生生被消滅了一千萬出頭,而其中真正死於戰場的也就隻有十分之一,其它的都是因為無糧因餓沒了性命。
這些年休養生息之下,宣國的人口才得以有了再次的增長。
可兩千餘萬人,已經是現在宣國的極致。畢竟上一次混戰之中,宣國是丟失了一些的地盤。那沒有足夠的土地,怎麽可能養活那麽多人口呢?
所以糧食一直是阻礙宣國發展的瓶頸。
現在好了,竟然發現了可畝產二十石的糧食,而一旦這是真的,且被推廣了下去,以後的宣國就不再用為糧食的問題而發愁。如此一來,有了足夠的糧食,人口就可以得到增長,隨之而來的就是軍隊數量的增多,那說不準宣國也就可以從下國升為上國了呢?
一想到可能會有的結果,宣文宗若是不激動,反而才是怪事。
相比於宣文宗的激動,此時杜老摳正在埋頭苦幹,與賈平安身邊的護衛武元甲和管理大棚的宋長亮正在一起挖著地裏的紅薯。
賈平安還坐在輪椅之上,誰讓他對外而言身體就十分的虛弱呢,像是這樣動手的活計,當然不用他親自伸手。
值得他布達春為其冒險嗎?
很快有了決斷的布達春喝住了何如茫,然後看向夏和安等人說道:“咱家也算是與你們賈公子有些交情,那我現在就賣他一個麵子,在沒有見到你家公子之前,可以先不動你們。但你們也要老實的呆在原地,若是想搞什麽小動作,那就是不給咱家麵子。到時候,光是你們這些黑衛可是不夠看。”
常年跟在宣文宗的身邊,布達春心中自有一杆秤。那就是誰能招惹,誰不好招惹。
賈平安就屬於後者。
別看官職不高,可奈不住人家有本事,能為皇帝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就這一點,便是很多朝臣所不能及,除非必要,布達春還真不想與賈平安為敵。
“多謝布總管,我等在沒有公子的命令之前,自然會老實的呆在這裏,不去惹麻煩。”眼見布達春站了出來,替自己等人說話,夏和安連忙也一副感激的樣子說著。
但在說話的時候,夏和安還不忘記用眼神掃過了何如茫與林四海。
何如茫自不必說,這個人想要把黑衛當成靶子,來樹立他的威信,那算盤上來就打錯了。
至於衛國公林四海嘛,剛才還想命令自己等人放下武器來著的。先不說林婉兒還不是公子的夫人,就算是,公子不在的時候,夫人可以下令,你一個衛國公說出的話,在我們黑衛眼中一樣沒有任何的作用。
感受到了夏和安那迅速一瞥的目光,林四海有些臉紅。可是一想,自己的女兒已經沒了,那以後就不可能與賈平安有什麽瓜葛,即是如此,何必去擔心什麽?
看這樣子,今天賈平安是不是能過關還要兩說,就更不用害怕了。
布達春出麵,壓下了黑衛的躁動,他的目光便又很快落到那府庫中的三百套戰甲和武器上麵。
涉及到這麽多的戰甲,這可不是小事,按說在成國公府中發現了,現在應該做的就是把這個人給先抓起來再說。可是剛剛,聽到有人說,是賈待詔先帶人殺進來的,那為了不讓有些人胡亂攀咬,還是要等賈平安被找到,問過了話,再抓湯紅鶴不遲。
布達春在等吳鐵屠將軍,剛才就是他帶人去尋得賈平安。但正主沒等到,反而是先看到自己的義子崔狗兒一臉急色的小跑而來。
崔狗兒身材略胖,這與他在宮中吃得太好有些關係,雖然他也同樣有著不錯的修為實力,但一路從皇宮中跑來,還是有些氣喘。
憑著太監的身份,很輕易的進入到了成國公府大院,先是掃了一眼,看到黑衛們都站在一個角落之中,並未有什麽死傷,不由就長鬆了一口氣。
“幹爹。”心中有了譜的崔狗兒連忙就來到了布達春的身邊,“皇爺有旨意,放黑衛自由離開?”
“嗯?”布達春在見到崔狗兒的時候,就知道一定是皇宮中有新的消息傳來了,可是怎麽樣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個答案。
當然,布達春是不懷疑這道旨意的真假,崔狗兒是什麽人,他還是清楚的,像是假傳聖旨之言那是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去做。
一定是皇宮中又發生了什麽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要說不跟在皇帝的身邊就是這一點不好,無法第一時間獲知外麵的消息。
“對了幹爹,皇爺出宮了,是被杜老摳給拉走的。”
就在布達春還有些發懵,找不到頭緒的時候,崔狗兒的一句話,讓他有了一種茅塞頓開般的感覺。
杜老摳把皇上請出宮了,跟著就有了一道放所有黑衛離開的旨意,那不用說,這兩件事情一定是有關聯的。
而以他的了解來看,最大可能就是皇帝出宮與賈平安應該是有著巨大的關係,這般看來的話,吳鐵屠去尋賈平安是不可能把人找來了,那這裏的事情也是要做一個了斷的時候。
“好,咱家知道了。”布達春頷首之後,再抬起頭來時,目光堅定了許多。
“黑衛,全數離開吧。”
“啊?”
布達春這一開口,頓時就讓不少人臉現驚色。
這位太監總管是得到了什麽新的消息,怎麽這就要放黑衛離開了呢?
黑衛衝擊成國公府,無旨對懷雲公主不敬、便是這三百套出現的戰甲也可能與其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現在一切都沒有查實呢,怎麽就這樣把人給放了,是不是太草率了。
然不等大家消化完這道消息,布達春再一次開口說道:“來人,把成國公還有成國公府的一應親兵和管事帶走。對了,還有衛國公府的親兵,也一並帶走。”
說完這些,布達春還怕引起什麽誤會,竟然笑著看向林四海說道:“衛國公,今天的事情太大,需要進一步調查,你的人咱家要先帶走,但我可以向你保證,他們會平安的迴來的。”
“這...好吧。”林四海很想說不行,可他的親兵衝擊成國公府是事實,那被調查也就是必須之事。可為什麽黑衛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們卻可以現在就離開呢?
這個賈平安,到底又幹了一些什麽?
......
東關街三十六號。
賈府的暖房之前,一眾帶甲的禁軍早已經將這裏團團給保護了起來。
折為成這個衛尉,同時也是禁軍統領,更是親自跑到這裏來站崗,保護著皇帝的安全。
暖房之內的大棚之中,此時的宣文宗早已經沒有了往常那氣定神閑的樣子,這一刻正因為激動的原因,全身顫抖著。
杜老摳一定要拉著他出府,還說是大好事的時候,他是有些不以為然。
甚至不是杜老摳,換一個臣子這樣做,他根本就不會跟隨一起出宮。
出於信任,他來了,然後就看到了這個驚喜。
這...的確是驚喜。
畝產達到了二十石的糧食,這已經不是驚喜,而是天降祥瑞。
古人,在科學不發達的時候,把很多無法理解的事情都一概而論的稱為是天意。
比如說,天下大旱或是天下大澇的時候,人們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有人的行為惹得老天爺不高興了。
而這個人,可能是某位手握重權的大臣,也有可能是皇帝身邊的小人、甚至還可能會是皇帝本人。
這就有了罪己詔的說法,這就有了皇權天授的言論。
所不同的是,有壞事發生,就要歸於人禍。但有好事發生,就是老天爺高興之餘降下的恩典,也稱為降瑞。
所謂民以食為天。
一個國家能夠有多少的人口,能有多少的軍隊,關鍵就是看能生產出多少的糧食。
宣國做為北方之地,一年時間有近半年都處於寒冷天氣之下,就注定他們無法向南方一樣,糧食可以獲得兩季的豐收,那自然就一直存在著缺糧的問題。
為此,宣文宗不是沒有想過辦法,比如說開墾荒地雲雲,但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甚至普通百姓連頭可用的牛都沒有,全靠人力,想要開墾更多的荒地,何其之難。
這就使得宣國一直是缺糧的,每年光是從外麵進購的糧食就要消耗國庫的大量銀錢。
也就是宣國也有自己的特產,除了人參和貂皮等極為值錢之物外,還有猴頭菇、鬆露等等普通山貨。
這都是大自然饋贈之物,拿這些與其它五國倒也可以換取一些東西,才勉強支撐著宣國的財政趨於平衡。
可這指的是和平時期,一時發生戰爭的話,外麵的東西進不來,他們的東西也出不去,那個時候糧食就會出現短缺之勢。無糧之下,國家的人口就會銳減。
還記得上一次五國混戰的時候,那是在幾十年前了,那時宣國原本有近三千萬人口的,生生被消滅了一千萬出頭,而其中真正死於戰場的也就隻有十分之一,其它的都是因為無糧因餓沒了性命。
這些年休養生息之下,宣國的人口才得以有了再次的增長。
可兩千餘萬人,已經是現在宣國的極致。畢竟上一次混戰之中,宣國是丟失了一些的地盤。那沒有足夠的土地,怎麽可能養活那麽多人口呢?
所以糧食一直是阻礙宣國發展的瓶頸。
現在好了,竟然發現了可畝產二十石的糧食,而一旦這是真的,且被推廣了下去,以後的宣國就不再用為糧食的問題而發愁。如此一來,有了足夠的糧食,人口就可以得到增長,隨之而來的就是軍隊數量的增多,那說不準宣國也就可以從下國升為上國了呢?
一想到可能會有的結果,宣文宗若是不激動,反而才是怪事。
相比於宣文宗的激動,此時杜老摳正在埋頭苦幹,與賈平安身邊的護衛武元甲和管理大棚的宋長亮正在一起挖著地裏的紅薯。
賈平安還坐在輪椅之上,誰讓他對外而言身體就十分的虛弱呢,像是這樣動手的活計,當然不用他親自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