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可能也要被杜明慶給供出來,甚至禁軍可能會針對自己有所行動,莊周放就感覺到整個身子都跟著顫抖了起來。在然後,他便是頭一歪,昏倒在了光明殿前。
莊周放當然不是真的暈過去了,他隻是借用這樣的方式想要離開這裏。
總是跪在此處,外麵什麽消息都不知道,這樣太被動了。還是先迴到府中,才能運籌帷幄,想到合適的對策。
但莊周放不知道的是,剛才賈平安麵見皇帝的時候,已經試探過了,得到的答案是,三品以下的官員但凡是涉及到經濟問題,都可以抓,。但三品以上,卻是要先報給皇上,再決定是不是對其動手。至於首輔和次輔,就是有問題也不能抓。
宣國的朝政還需要有人來打理,真把這些大員也給抓了,那王朝豈不是要亂套了。
水至清,則無魚。
人家辛苦為官,隻是為了財而已,若是沒有一點好處,誰願意為官?
宣文宗準許賈平安動刀子,所求的也隻有財而已。他並沒有想與世家、大族和所有權貴翻臉的意思,那自然而然的就要約束一下賈平安的權力,以做到心中有數。
莊周放完全是想錯了,真以為皇帝會如此無條件的相信一個人嗎?
還是真以為賈平安是官場愣頭青?嗬嗬,說起人家的執政經驗,比之莊周放,隻強不弱。原因無它,此時的人心並沒有那麽複雜,比之後世之人是遠遠不如。
再說了,宣國才多少的人口,賈平安為官時,主政之地又有多少的人口?
如果沒有本事,又豈能坐穩那個位置呢?
不明所以的莊周放,做賊心虛,以暈倒的方式離開了光明殿前。
他這個組織者都離開了,其它餘下的六十多名官員,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二話不說,一個個也是紛紛起身離開。什麽所謂的叩宮,在賈平安開始真的動手抓人那一刻起,他們就怕到了骨子裏。
繼續留下來,是要與賈平安不死不休嗎?
或許以後的賈平安也不會得到什麽好下場,但在此之前,他們一定會先完蛋的。
隨著莊周放的離開,其它的臣子們也是一個跟著一個起身,直到最後,成群的離去。皇宮之內,重新陷入到了平靜之中。
......
杜府。
杜文淵剛從驛站迴府。
跟著端王又忙乎了半天的時間,卻是一無所獲。上兩國的使者是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他們並不允許宣國在這場戰場中保持中立,他們要宣國做出支持一方表態的決定沒有動搖。
杜文淵當了一上午的木頭人,就看著端王嚐試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對方。他卻是連插言的意思都沒有。
開什麽玩笑,原本端王才是主事者,任務如此的難以完成,他瘋了,才會主動靠上去,那出了問題他豈不是要承擔主要責任。
為臣者,打太極的功夫都是不錯的。像是什麽時候應該說什麽話,什麽時候應該閉口不言,一個個早就得其精髓。
杜文淵剛迴府不久,茶也隻是喝了一杯,管家來報,戶部尚書、二品安平侯來了。
“請入正廳。”杜文淵放下了手中的茶碗,他估摸著賈平安也應該找上門來。
別看他人在驛站之中,外麵發生的事情,卻也一樣了解的一清二楚。包括莊周放帶著官員去叩宮的虎頭蛇尾之事。
有關莊周放今天的表現,杜文淵心中是很滿意地,甚至想要偷笑來著的。
堂堂的首輔,百官之首,行起叩宮之舉,竟然無人配合,想想就是好笑。怕是經此事之後,莊周放的威信會大受打擊吧。
坐著輪椅的賈平安,很快出現在了杜府的會客廳中。夜無救將人推到這裏之後,便退到了門外,以備有什麽突發狀況,可以第一時間出現在公子的身邊。
“賈大人很忙啊!”杜文淵見到賈平安之後,就冒出了這麽一句來。
顯然,杜文淵是在提醒賈平安,為皇上辦差沒有必要如此辛苦的,尤其你的身體還不好,就更不用這般的努力。不然等皇上迴頭不需要你的時候,要對付你甚至是拿你開刀之時,怕是你會後悔的。
“杜大人,不知你考慮過當輔的事情嗎?”賈平安就像是沒有聽到這句話一般,而是我行我素的說出這麽一句話來。
“首...首輔?”
杜文淵原本還一副想要教賈平安做事的樣子,甚至在心中已經想好了提點之言,可這一切,都因為這一句話,所有的節奏全數被打亂。
賈平安第一次來府裏的時候,問他想不想當族長。
這才過去了幾天,一切已然實現。
現在賈平安又問自己想不想當首輔,那豈不是說,自己也一樣有希望嗎?
“對,就是首輔。隻要杜大人有這個想法,下官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賈平安臉色嚴肅的說著。
莊周放竟然想以叩宮的方式來逼迫自己?
好在是賈平安早有準備,給破解了。但對方主動招惹自己這已經是事實。
以著他報仇不隔夜的性格,自然是要給莊周放一些厲害看看。
問題是皇帝不允許自己動莊周放,那就隻能曲線救國,去想其它的辦法。比如說借杜文淵之手對付莊周放呢。
兩人同朝為官多年,一個是首輔,一個是次輔,可以說彼此了解的是最深的。
如果想要找莊周放的問題和毛病,那問杜文淵準不會有錯。
“皇帝那邊...”過了足有半盞茶的時間,杜文淵終於開口說了話。
“東宮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現在又沒有大皇子的製約,指著其它皇子是動不了太子的。實力不平衡——不好。”
賈平安看似沒有迴答,但卻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皇帝也不希望看到太子的實力過於強大,這樣會對他的皇權形成威脅的。
“明白了。”杜文淵可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被賈平安這一提醒,瞬間領悟。
看到杜文淵這是同意了,賈平安就借勢從懷中拿出了一頁紙張,“這些銀子,還請杜族長給兌現了吧。”
沒有叫杜大人,而是以族長相稱,顯然接下來說的就是杜明慶的事情。
說起來杜明慶的確為了杜氏家族做了太多的事情,這從府邸之中隻是搜出了兩百萬兩銀子就可以看得出來。
是,兩百萬兩銀子的確不少了,但你要考慮到了他當了十多年戶部尚書的話,這些就又算不得什麽。
那剩餘所得的錢財去了哪裏呢?
不用問,都交給了杜氏家族。即是如此,現在杜文淵是族長,缺少的那部分錢,自然是要找這個人來找補。
紙上所寫的,就是杜明慶欠下戶部的一百六十四萬兩銀子的字條。
看著這上麵所寫的數字,杜文淵歎了一口氣。他內心中是很不想給這些銀子的,但他知道,不給不行。
先不說,接下來還要與賈平安合作,把莊周放給弄下去,自己來當首輔。單就說賈平安的那個拍賣會,他杜氏想要從中分一杯羹,那現在就不能把人家給得罪了。
為何賈平安向世家下手,其它世家、大族和權貴都當沒有看見?
為何莊周放行叩宮之舉,沒有得到大家的支持。
不就是因為可以從賈平安那裏得到更多好處嘛。
還是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
“來人呀,去支取一百六十四萬兩銀子交給賈大人。”杜文淵心中做出了衡量之後,馬上就有了決定。這錢,他掏了。
賈平安的嘴角帶笑,他要的就是杜文淵的屈服。
屈服的事情嘛,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不要忘記,孟遠晨等人隻是查了戶部近一年的賬而已。他們現在可已經動手查前一年的賬呢。想必還可以從中找到很多的問題,那時羊毛還可以繼續的薅嘛。
總之就是一句話,隻要他想,可以把所有的世家、大族還有權貴們,都給好好的收拾一遍。
讓你們在朝堂上看我的笑話。
即是你們把我逼到了這個位置,那就不要怪我迴頭來一個個找你們的麻煩。
一句話。賈平安要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自己的不好惹。以後但凡是有什麽事情與自己沾邊時,你們最好都看我的眼色行事,不要站在對立麵,不然的話,結果會是很不好受地。
杜文淵很配合,一百四十萬兩銀子,雖然拿出來的時候是有些痛心,但還是不得不給。
賈平安得了銀子之後,便吩咐隨行的羽林軍將其押到戶部國庫。但他本人並沒有迴戶部,而是直奔距此不遠的端王府而去。
端王迴到府中的時候,心情很不好。
上兩國的使者,麵對自己苦口婆心的勸導,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是要逼著他們宣國做選擇。
差事完不成,端王的麵子往哪裏放?
重要的是,其它的臣子會不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
如此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去拉攏這些人的行為呢?
無欲則剛。
當一個人,有了不應該有的野心和想法的時候,那承受的必然也要更多一些。
就在端王還心煩的時候,大管家裴安來報,說是賈平安來了。
莊周放當然不是真的暈過去了,他隻是借用這樣的方式想要離開這裏。
總是跪在此處,外麵什麽消息都不知道,這樣太被動了。還是先迴到府中,才能運籌帷幄,想到合適的對策。
但莊周放不知道的是,剛才賈平安麵見皇帝的時候,已經試探過了,得到的答案是,三品以下的官員但凡是涉及到經濟問題,都可以抓,。但三品以上,卻是要先報給皇上,再決定是不是對其動手。至於首輔和次輔,就是有問題也不能抓。
宣國的朝政還需要有人來打理,真把這些大員也給抓了,那王朝豈不是要亂套了。
水至清,則無魚。
人家辛苦為官,隻是為了財而已,若是沒有一點好處,誰願意為官?
宣文宗準許賈平安動刀子,所求的也隻有財而已。他並沒有想與世家、大族和所有權貴翻臉的意思,那自然而然的就要約束一下賈平安的權力,以做到心中有數。
莊周放完全是想錯了,真以為皇帝會如此無條件的相信一個人嗎?
還是真以為賈平安是官場愣頭青?嗬嗬,說起人家的執政經驗,比之莊周放,隻強不弱。原因無它,此時的人心並沒有那麽複雜,比之後世之人是遠遠不如。
再說了,宣國才多少的人口,賈平安為官時,主政之地又有多少的人口?
如果沒有本事,又豈能坐穩那個位置呢?
不明所以的莊周放,做賊心虛,以暈倒的方式離開了光明殿前。
他這個組織者都離開了,其它餘下的六十多名官員,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二話不說,一個個也是紛紛起身離開。什麽所謂的叩宮,在賈平安開始真的動手抓人那一刻起,他們就怕到了骨子裏。
繼續留下來,是要與賈平安不死不休嗎?
或許以後的賈平安也不會得到什麽好下場,但在此之前,他們一定會先完蛋的。
隨著莊周放的離開,其它的臣子們也是一個跟著一個起身,直到最後,成群的離去。皇宮之內,重新陷入到了平靜之中。
......
杜府。
杜文淵剛從驛站迴府。
跟著端王又忙乎了半天的時間,卻是一無所獲。上兩國的使者是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他們並不允許宣國在這場戰場中保持中立,他們要宣國做出支持一方表態的決定沒有動搖。
杜文淵當了一上午的木頭人,就看著端王嚐試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對方。他卻是連插言的意思都沒有。
開什麽玩笑,原本端王才是主事者,任務如此的難以完成,他瘋了,才會主動靠上去,那出了問題他豈不是要承擔主要責任。
為臣者,打太極的功夫都是不錯的。像是什麽時候應該說什麽話,什麽時候應該閉口不言,一個個早就得其精髓。
杜文淵剛迴府不久,茶也隻是喝了一杯,管家來報,戶部尚書、二品安平侯來了。
“請入正廳。”杜文淵放下了手中的茶碗,他估摸著賈平安也應該找上門來。
別看他人在驛站之中,外麵發生的事情,卻也一樣了解的一清二楚。包括莊周放帶著官員去叩宮的虎頭蛇尾之事。
有關莊周放今天的表現,杜文淵心中是很滿意地,甚至想要偷笑來著的。
堂堂的首輔,百官之首,行起叩宮之舉,竟然無人配合,想想就是好笑。怕是經此事之後,莊周放的威信會大受打擊吧。
坐著輪椅的賈平安,很快出現在了杜府的會客廳中。夜無救將人推到這裏之後,便退到了門外,以備有什麽突發狀況,可以第一時間出現在公子的身邊。
“賈大人很忙啊!”杜文淵見到賈平安之後,就冒出了這麽一句來。
顯然,杜文淵是在提醒賈平安,為皇上辦差沒有必要如此辛苦的,尤其你的身體還不好,就更不用這般的努力。不然等皇上迴頭不需要你的時候,要對付你甚至是拿你開刀之時,怕是你會後悔的。
“杜大人,不知你考慮過當輔的事情嗎?”賈平安就像是沒有聽到這句話一般,而是我行我素的說出這麽一句話來。
“首...首輔?”
杜文淵原本還一副想要教賈平安做事的樣子,甚至在心中已經想好了提點之言,可這一切,都因為這一句話,所有的節奏全數被打亂。
賈平安第一次來府裏的時候,問他想不想當族長。
這才過去了幾天,一切已然實現。
現在賈平安又問自己想不想當首輔,那豈不是說,自己也一樣有希望嗎?
“對,就是首輔。隻要杜大人有這個想法,下官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賈平安臉色嚴肅的說著。
莊周放竟然想以叩宮的方式來逼迫自己?
好在是賈平安早有準備,給破解了。但對方主動招惹自己這已經是事實。
以著他報仇不隔夜的性格,自然是要給莊周放一些厲害看看。
問題是皇帝不允許自己動莊周放,那就隻能曲線救國,去想其它的辦法。比如說借杜文淵之手對付莊周放呢。
兩人同朝為官多年,一個是首輔,一個是次輔,可以說彼此了解的是最深的。
如果想要找莊周放的問題和毛病,那問杜文淵準不會有錯。
“皇帝那邊...”過了足有半盞茶的時間,杜文淵終於開口說了話。
“東宮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現在又沒有大皇子的製約,指著其它皇子是動不了太子的。實力不平衡——不好。”
賈平安看似沒有迴答,但卻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皇帝也不希望看到太子的實力過於強大,這樣會對他的皇權形成威脅的。
“明白了。”杜文淵可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被賈平安這一提醒,瞬間領悟。
看到杜文淵這是同意了,賈平安就借勢從懷中拿出了一頁紙張,“這些銀子,還請杜族長給兌現了吧。”
沒有叫杜大人,而是以族長相稱,顯然接下來說的就是杜明慶的事情。
說起來杜明慶的確為了杜氏家族做了太多的事情,這從府邸之中隻是搜出了兩百萬兩銀子就可以看得出來。
是,兩百萬兩銀子的確不少了,但你要考慮到了他當了十多年戶部尚書的話,這些就又算不得什麽。
那剩餘所得的錢財去了哪裏呢?
不用問,都交給了杜氏家族。即是如此,現在杜文淵是族長,缺少的那部分錢,自然是要找這個人來找補。
紙上所寫的,就是杜明慶欠下戶部的一百六十四萬兩銀子的字條。
看著這上麵所寫的數字,杜文淵歎了一口氣。他內心中是很不想給這些銀子的,但他知道,不給不行。
先不說,接下來還要與賈平安合作,把莊周放給弄下去,自己來當首輔。單就說賈平安的那個拍賣會,他杜氏想要從中分一杯羹,那現在就不能把人家給得罪了。
為何賈平安向世家下手,其它世家、大族和權貴都當沒有看見?
為何莊周放行叩宮之舉,沒有得到大家的支持。
不就是因為可以從賈平安那裏得到更多好處嘛。
還是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
“來人呀,去支取一百六十四萬兩銀子交給賈大人。”杜文淵心中做出了衡量之後,馬上就有了決定。這錢,他掏了。
賈平安的嘴角帶笑,他要的就是杜文淵的屈服。
屈服的事情嘛,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不要忘記,孟遠晨等人隻是查了戶部近一年的賬而已。他們現在可已經動手查前一年的賬呢。想必還可以從中找到很多的問題,那時羊毛還可以繼續的薅嘛。
總之就是一句話,隻要他想,可以把所有的世家、大族還有權貴們,都給好好的收拾一遍。
讓你們在朝堂上看我的笑話。
即是你們把我逼到了這個位置,那就不要怪我迴頭來一個個找你們的麻煩。
一句話。賈平安要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自己的不好惹。以後但凡是有什麽事情與自己沾邊時,你們最好都看我的眼色行事,不要站在對立麵,不然的話,結果會是很不好受地。
杜文淵很配合,一百四十萬兩銀子,雖然拿出來的時候是有些痛心,但還是不得不給。
賈平安得了銀子之後,便吩咐隨行的羽林軍將其押到戶部國庫。但他本人並沒有迴戶部,而是直奔距此不遠的端王府而去。
端王迴到府中的時候,心情很不好。
上兩國的使者,麵對自己苦口婆心的勸導,一點反應都沒有。還是要逼著他們宣國做選擇。
差事完不成,端王的麵子往哪裏放?
重要的是,其它的臣子會不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
如此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去拉攏這些人的行為呢?
無欲則剛。
當一個人,有了不應該有的野心和想法的時候,那承受的必然也要更多一些。
就在端王還心煩的時候,大管家裴安來報,說是賈平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