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繼續練兵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著雙方就政治、經濟、軍事展開進一步的交流,特別是對雙邊經貿合作更進一步的加強展開深入討論,並達成共識。
最後,雙方最高領導人在各自的羊皮上簽訂盟約,並互相交換。
同時,李二將許家兄弟的腰刀做為國禮送給了頡利和突利。
而頡利和突利沒什麽好東西,隻好各自給了李二一匹寶馬做為迴禮。
第二日,九月初一,突厥人便將一萬匹戰馬與三萬隻羊送來,而李二作為交換送給突厥大批糧食,執失思力也放了四去。
自此,渭水之盟落下帷幕,又稱之為便橋之盟。
要知道,史書上記載,頡利是給了李二三千匹戰馬,一萬隻羊,雖然未記載李二付出了什麽,但從後續的一些事跡看來,雖不一定是傾盡長安所有府庫,但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突厥送給李二的足足比前世史書上翻了三倍,而李二隻是給了突厥一些糧食,雖然大唐北方多地大旱,但此時從南方調糧還來的及。
這一切都是因為王遠的出現,李二心中清楚,若沒有王遠,突厥不一定能給那麽多的牲畜,並且自己付出來的代價會更多。
李二大手一揮,封王遠為左武侯右郎將,從五品下,賞羊五百隻,寶馬一匹。
另外那七百士兵表現突出,一同賞賜七百隻,人手一隻,尉遲寶琳倆貨和許家兄弟各賞賜寶馬一匹。
王遠的寶馬確是頡利和突利送給李二的其中一匹,是一匹非常健碩的棗紅馬,看著就神駿不凡。
得知聖人賞賜,那七百人頓時一片歡唿,軍營中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
王遠問過他們,這些羊如何處理,軍營裏不可能養羊,宰殺了又有些可惜,一些離家近的倒是可以送迴去,而離家遠的就不值得送了。
王遠給出兩個意見,一是放到灞遠鎮寄養,二是王遠出錢,將它們按照市價買下來。
最後所有人都同意第二個意見,因此所有人將兵器留給了李二,離開長安,趕著羊,迴到灞遠鎮。
到了灞遠鎮,天色已經黑了。
但是村民們都起來觀看,見到王遠帶迴來那麽多羊,都非常高興,連夜搭建羊圈,灞遠鎮的養殖事業更上一層樓。
新建的食堂連夜做飯,七百多人美美的吃上一頓,讓尉遲寶琳倆貨安排他們在宅院休息,住不下的暫時就在食堂將桌子拚起來當床,讓他們休息。
王遠和王福、施萬慶、老李頭、馬震等人打著燈籠向那些宮人的住處走去。
聽著王福等人的介紹,這邊一百多間房屋,每間房屋四個上下鋪,住著八人,這邊跟村內隔著一條街道,最近還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貶過來賣貨,眾人將他們安排到這條街道上擺攤。
隨後眾人去參觀了下幾個工廠,吳小海從藍田縣迴來,教給一些宮女製作肥皂,如今已經製作出來一批,放在庫中,但是香皂卻不會製作。
茶廠也建造出來了,但是茶山還未成長起來,因此茶廠還未開工。
剩下的一些宮女大多在製衣廠和食堂幫忙。
參觀完,王遠便與馬震等人迴到莊園,各自休息。
第二天一早,眾人一同訓練,很久沒有這麽齊的了。
得知王小妮已經孵化出來了十幾隻鴿子,王遠去看了一眼,小小的非常可愛,便交待了她一下注意事項。
又告訴了吳小海製作香皂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吳小海一學就會,就是以後上山采花費些時間。
吃過早飯,讓王福和施萬慶將買羊的錢給士兵們發下去。
王遠便帶著士兵離開,學堂已經開始放假秋收,因此方興也跟著去了渭南縣。
這次又讓他們跑步迴去,王遠幾人則是騎馬。
這次那些士兵學聰明了,開始抄近路,畢竟吃一塹長一智。
尉遲寶琳的士兵也早就知道那天增援長安的事,程處默隊伍裏有幾個新兵加入了特種兵考核,因此他們格外賣力。
王遠站在軍營門外,拿著小本本,準備記錄。
最後竟然看到吃驚一幕,每支隊伍全部在一起,雖然隊列並不整齊,但是沒有一個人掉隊,一些體能不好的讓體能好的攙著向前奔跑,就連尉遲寶琳的隊伍也是互相攙扶著跑來。
跑到近前,王遠沒讓他們立即停下,先慢走一會兒再休息。
等休息的差不多了,王遠吹響了集合哨。
集合完畢,王遠說道:“這次表現不錯,沒有人掉隊,但是很可惜,沒有獎勵。以後表現好的,不加分,表現差的扣分!”
接著將程處默隊伍中那天追上老兵的幾人平均分配到老兵隊伍,並說道:“你們幾個新兵好好表現,如今你們都是一百分,而老兵們大多九十五分,甚至有的八十五分,希望你們利用這個優勢將他們比下去!”
那幾個新兵一臉激動,看起來非常興奮。
王遠笑道:“你們別高興的太早,隻是跑步超過他們而已,其他方麵也要超過他們才行,否則還是會淘汰的!”
“報告!”
見是尉遲寶琳的隊伍有人舉手,王遠喊道:“講!”
“小將軍,我等也想參加考核!”
王遠大聲說道:“好!接下來一段時間,你們一同訓練,成績好的,參予考核!”
隨後便讓馮校尉的人迴去,士兵們各自迴營吃飯。
接下幾天,讓工匠幫忙在操場上搭建了數十套訓練器械,單杠雙杠,四百米障礙,攀岩,沙袋等,全是後世軍中器械。
許家兄弟、方興、李鬆等人沒事都過來一起訓練。
偶爾王遠還給他們上課,教授一些戰場手語、旗語、化妝、隱藏、手繪地圖等。
廠區的工作也在有序的進行,煉鐵廠每日都有大量鋼鐵產出,磚廠和水泥廠也不示弱,製鹽廠和製糖廠也順利投入生產。
更加驚喜的是,農夫們在挖石灰石之時發現了一個硝石礦,雖然儲量不多,卻也是意外之喜。
讓鐵匠們打造了一個巨大的釀酒器材,和數十個密封保溫桶,密封膠皮是用杜仲膠製成。
又讓人上山大量采集拉拉藤的花,並且讓灞遠鎮的人一同采集,曬幹備用。
最後,雙方最高領導人在各自的羊皮上簽訂盟約,並互相交換。
同時,李二將許家兄弟的腰刀做為國禮送給了頡利和突利。
而頡利和突利沒什麽好東西,隻好各自給了李二一匹寶馬做為迴禮。
第二日,九月初一,突厥人便將一萬匹戰馬與三萬隻羊送來,而李二作為交換送給突厥大批糧食,執失思力也放了四去。
自此,渭水之盟落下帷幕,又稱之為便橋之盟。
要知道,史書上記載,頡利是給了李二三千匹戰馬,一萬隻羊,雖然未記載李二付出了什麽,但從後續的一些事跡看來,雖不一定是傾盡長安所有府庫,但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突厥送給李二的足足比前世史書上翻了三倍,而李二隻是給了突厥一些糧食,雖然大唐北方多地大旱,但此時從南方調糧還來的及。
這一切都是因為王遠的出現,李二心中清楚,若沒有王遠,突厥不一定能給那麽多的牲畜,並且自己付出來的代價會更多。
李二大手一揮,封王遠為左武侯右郎將,從五品下,賞羊五百隻,寶馬一匹。
另外那七百士兵表現突出,一同賞賜七百隻,人手一隻,尉遲寶琳倆貨和許家兄弟各賞賜寶馬一匹。
王遠的寶馬確是頡利和突利送給李二的其中一匹,是一匹非常健碩的棗紅馬,看著就神駿不凡。
得知聖人賞賜,那七百人頓時一片歡唿,軍營中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
王遠問過他們,這些羊如何處理,軍營裏不可能養羊,宰殺了又有些可惜,一些離家近的倒是可以送迴去,而離家遠的就不值得送了。
王遠給出兩個意見,一是放到灞遠鎮寄養,二是王遠出錢,將它們按照市價買下來。
最後所有人都同意第二個意見,因此所有人將兵器留給了李二,離開長安,趕著羊,迴到灞遠鎮。
到了灞遠鎮,天色已經黑了。
但是村民們都起來觀看,見到王遠帶迴來那麽多羊,都非常高興,連夜搭建羊圈,灞遠鎮的養殖事業更上一層樓。
新建的食堂連夜做飯,七百多人美美的吃上一頓,讓尉遲寶琳倆貨安排他們在宅院休息,住不下的暫時就在食堂將桌子拚起來當床,讓他們休息。
王遠和王福、施萬慶、老李頭、馬震等人打著燈籠向那些宮人的住處走去。
聽著王福等人的介紹,這邊一百多間房屋,每間房屋四個上下鋪,住著八人,這邊跟村內隔著一條街道,最近還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貶過來賣貨,眾人將他們安排到這條街道上擺攤。
隨後眾人去參觀了下幾個工廠,吳小海從藍田縣迴來,教給一些宮女製作肥皂,如今已經製作出來一批,放在庫中,但是香皂卻不會製作。
茶廠也建造出來了,但是茶山還未成長起來,因此茶廠還未開工。
剩下的一些宮女大多在製衣廠和食堂幫忙。
參觀完,王遠便與馬震等人迴到莊園,各自休息。
第二天一早,眾人一同訓練,很久沒有這麽齊的了。
得知王小妮已經孵化出來了十幾隻鴿子,王遠去看了一眼,小小的非常可愛,便交待了她一下注意事項。
又告訴了吳小海製作香皂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吳小海一學就會,就是以後上山采花費些時間。
吃過早飯,讓王福和施萬慶將買羊的錢給士兵們發下去。
王遠便帶著士兵離開,學堂已經開始放假秋收,因此方興也跟著去了渭南縣。
這次又讓他們跑步迴去,王遠幾人則是騎馬。
這次那些士兵學聰明了,開始抄近路,畢竟吃一塹長一智。
尉遲寶琳的士兵也早就知道那天增援長安的事,程處默隊伍裏有幾個新兵加入了特種兵考核,因此他們格外賣力。
王遠站在軍營門外,拿著小本本,準備記錄。
最後竟然看到吃驚一幕,每支隊伍全部在一起,雖然隊列並不整齊,但是沒有一個人掉隊,一些體能不好的讓體能好的攙著向前奔跑,就連尉遲寶琳的隊伍也是互相攙扶著跑來。
跑到近前,王遠沒讓他們立即停下,先慢走一會兒再休息。
等休息的差不多了,王遠吹響了集合哨。
集合完畢,王遠說道:“這次表現不錯,沒有人掉隊,但是很可惜,沒有獎勵。以後表現好的,不加分,表現差的扣分!”
接著將程處默隊伍中那天追上老兵的幾人平均分配到老兵隊伍,並說道:“你們幾個新兵好好表現,如今你們都是一百分,而老兵們大多九十五分,甚至有的八十五分,希望你們利用這個優勢將他們比下去!”
那幾個新兵一臉激動,看起來非常興奮。
王遠笑道:“你們別高興的太早,隻是跑步超過他們而已,其他方麵也要超過他們才行,否則還是會淘汰的!”
“報告!”
見是尉遲寶琳的隊伍有人舉手,王遠喊道:“講!”
“小將軍,我等也想參加考核!”
王遠大聲說道:“好!接下來一段時間,你們一同訓練,成績好的,參予考核!”
隨後便讓馮校尉的人迴去,士兵們各自迴營吃飯。
接下幾天,讓工匠幫忙在操場上搭建了數十套訓練器械,單杠雙杠,四百米障礙,攀岩,沙袋等,全是後世軍中器械。
許家兄弟、方興、李鬆等人沒事都過來一起訓練。
偶爾王遠還給他們上課,教授一些戰場手語、旗語、化妝、隱藏、手繪地圖等。
廠區的工作也在有序的進行,煉鐵廠每日都有大量鋼鐵產出,磚廠和水泥廠也不示弱,製鹽廠和製糖廠也順利投入生產。
更加驚喜的是,農夫們在挖石灰石之時發現了一個硝石礦,雖然儲量不多,卻也是意外之喜。
讓鐵匠們打造了一個巨大的釀酒器材,和數十個密封保溫桶,密封膠皮是用杜仲膠製成。
又讓人上山大量采集拉拉藤的花,並且讓灞遠鎮的人一同采集,曬幹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