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茶樓聽書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整個茶樓呈環形結構,這樣可以保證說書的聲音能傳到各處地方。
王福安排的座位還算合理,二樓雖是包間,但若是聽書自然可以出來坐在走廊上。
一樓前麵幾排座位幾乎坐滿了,幾個爐子上的水壺已經燒開。
幾個長相還算標致的美女服務員穿著灰色唐裝黑色羅裙,正在給每個桌子上放幾盤瓜子花生。
王遠走上台,站在桌子後麵,清了清嗓子。
茶樓頓時安靜了下來,全部看向王遠。
“本茶樓今日開業,我代表曲江茶樓全體員工,感謝太上皇、陛下、皇後和太子殿下,以及各位大家的賞光,今日所有消費全部免單!”
“好!”
“啪啪啪……”有人帶頭鼓掌,所有人都鼓了起來。
王遠一看就知道是尉遲寶琳倆貨帶的頭。
尉遲恭喊道:“賢侄!你這茶樓開業,叔伯們來的匆忙,都未準備賀禮,你不會說我等不知禮數吧?”
王遠笑道:“哪裏哪裏,主要是小侄的錯,今日上朝才告知的各位。不過兩日之後,旁邊的酒樓就要開業了,各位可要記得拿雙倍賀禮,否則咱們可要說道說道了!”
“哈哈哈……”眾人大笑。
“一定一定!”
“各位大家!桌子上有個木牌,上麵寫的茶水,你們想用何種茶水就說與旁邊的服務侍女,稍後就給你們上茶。但是,最下麵那個茶就別點了,那個茶總共才有幾兩,不是我不舍得,是真的很稀有。”
“哈哈哈,賢侄,你就是心疼你那點茶葉!”
眾人翻看著桌子上的牌子,上麵寫著普通、中級、高級三等茶水,最下麵寫著極品龍井十貫一壺。
就連高級茶水那裏最高的才一貫一壺,最低的普通茶水十文到五十文一壺不等。
眾人心中紛紛嘀咕,這極品龍井該有多好喝?
見眾大臣們都喊來服務員點茶,隻有李二、杜如晦、尉遲恭所在的三桌沒有動,他們知道王遠肯定會有安排。
見都點的差不多了,王遠笑道:“各位大家,閑話不多說,接下來請各位安靜聽書。”
說完,王遠走了下去,給王福使了個眼色。
王福到後麵叫來小冰和小玉,各端了一個盤子,上麵放著幾套茶具,分別給李二那桌和杜如晦、尉遲恭兩桌上茶。
隨後又迴去給二樓長孫皇後等人上茶。
台上上來了一個太監,往桌上放了一個醒木、一把折扇、一條白毛巾。
太監見到這麽多大人物,不由地有些緊張,拿起毛巾,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王遠見狀,嗬斥道:“緊張什麽!你也是宮裏出來的人,什麽場麵沒見過?我們還能吃了你不成?”
“哈哈哈……”眾人大笑
那太監連忙躬身施禮:“是是是,各位大家見笑了!下麵有我為各位大家說一段三國演義!”
心中還是緊張,不得已,從懷中掏出書來,放到桌上。
“啪!”
輕拍了下醒木,開口說道:“三國演義,第一迴,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好!”
開局一首臨江仙,一下驚豔了眾人,就連那幾個聽不懂的大老粗,都紛紛叫好,就連新老倆皇帝都跟著搖頭晃腦,細細品味。
那個太監見狀,漸漸放鬆了下來,狀態也就漸漸好了起來。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故事慢慢展開,眾人也都沉浸其中。
王遠來到李二那桌,給他們倒上茶水,開口說道:“太上皇、陛下、裴相、蕭相,請慢用!”
李二嫌棄地將王遠扒拉開,擋住朕的視線了!一點眼力勁兒沒有!
老皇帝抿了口茶,點點頭,好香的茶!
王遠悻悻地到旁邊桌,這桌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長孫無忌。
“各位相公,這茶如何?”
四人白了王遠一眼,杜如晦揮揮手:“你去忙你的吧!”
王遠嘴角一抖,又來到尉遲恭那桌。
“李將軍、尉遲伯伯、程伯伯、秦伯伯……”
程知節一把將王遠推開:“別打擾俺聽書!”
王遠撇撇嘴,嘀咕道:“這叫什麽事兒!那可是十貫一壺的龍井啊!”
落寞地來到二樓,先到長孫皇後那桌。
“皇後姐、各位伯母,這壺是上好的菊花茶,加入了冰糖,喝了清熱解毒、美容養顏,一定要多喝一些。”
眾女人點點頭,注意力又放到了下麵說書上了。
王遠又來到旁邊,李承乾、李泰、李麗質、長孫衝、杜荷、房遺愛一桌。
對房遺愛,王遠不由地多看了幾眼。
房遺愛大約十二三歲,長的倒算是眉清目秀,傳聞他不愛學文,卻愛習武,不知是真是假。
幾個小男孩都被下麵說書的吸引,隻有李麗質心思都在眼前的糖果上。
隻見李麗質一會兒吃幾個花生瓜子,一會塞一顆糖果。
見到王遠走來,大眼睛笑成了月牙兒:“王遠哥哥,這個糖果好好吃哩!”
“嗯,妹妹別吃多了,一會兒去我那裏,還有很多好吃的。”
“嘻嘻,知道了!”
王遠走了下去,出了茶樓,外麵各家的家僮都坐在門口,白天雖然不算太冷,但也都凍的瑟瑟發抖。
眉頭一皺,對掌櫃的說道:“讓他們都進去吧,坐在後排,給他們每桌上壺普通茶。”
太監掌櫃的說道:“喏!”
隨後將這些人全部叫了進去。
外麵道路上已經多了些行人,都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建築,看這些人的穿著,應該是去芙蓉園遊玩的,大部分是趕考的書生。
叫來王福,讓他找兩塊木板,一塊寫上茶水的價格,一塊寫上說書的名稱,掛到門外,以招徠顧客。
看了看茶樓,覺得少了副對聯,裏麵那麽多的書法大家,稍後可得找人寫一副。
王福安排的座位還算合理,二樓雖是包間,但若是聽書自然可以出來坐在走廊上。
一樓前麵幾排座位幾乎坐滿了,幾個爐子上的水壺已經燒開。
幾個長相還算標致的美女服務員穿著灰色唐裝黑色羅裙,正在給每個桌子上放幾盤瓜子花生。
王遠走上台,站在桌子後麵,清了清嗓子。
茶樓頓時安靜了下來,全部看向王遠。
“本茶樓今日開業,我代表曲江茶樓全體員工,感謝太上皇、陛下、皇後和太子殿下,以及各位大家的賞光,今日所有消費全部免單!”
“好!”
“啪啪啪……”有人帶頭鼓掌,所有人都鼓了起來。
王遠一看就知道是尉遲寶琳倆貨帶的頭。
尉遲恭喊道:“賢侄!你這茶樓開業,叔伯們來的匆忙,都未準備賀禮,你不會說我等不知禮數吧?”
王遠笑道:“哪裏哪裏,主要是小侄的錯,今日上朝才告知的各位。不過兩日之後,旁邊的酒樓就要開業了,各位可要記得拿雙倍賀禮,否則咱們可要說道說道了!”
“哈哈哈……”眾人大笑。
“一定一定!”
“各位大家!桌子上有個木牌,上麵寫的茶水,你們想用何種茶水就說與旁邊的服務侍女,稍後就給你們上茶。但是,最下麵那個茶就別點了,那個茶總共才有幾兩,不是我不舍得,是真的很稀有。”
“哈哈哈,賢侄,你就是心疼你那點茶葉!”
眾人翻看著桌子上的牌子,上麵寫著普通、中級、高級三等茶水,最下麵寫著極品龍井十貫一壺。
就連高級茶水那裏最高的才一貫一壺,最低的普通茶水十文到五十文一壺不等。
眾人心中紛紛嘀咕,這極品龍井該有多好喝?
見眾大臣們都喊來服務員點茶,隻有李二、杜如晦、尉遲恭所在的三桌沒有動,他們知道王遠肯定會有安排。
見都點的差不多了,王遠笑道:“各位大家,閑話不多說,接下來請各位安靜聽書。”
說完,王遠走了下去,給王福使了個眼色。
王福到後麵叫來小冰和小玉,各端了一個盤子,上麵放著幾套茶具,分別給李二那桌和杜如晦、尉遲恭兩桌上茶。
隨後又迴去給二樓長孫皇後等人上茶。
台上上來了一個太監,往桌上放了一個醒木、一把折扇、一條白毛巾。
太監見到這麽多大人物,不由地有些緊張,拿起毛巾,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王遠見狀,嗬斥道:“緊張什麽!你也是宮裏出來的人,什麽場麵沒見過?我們還能吃了你不成?”
“哈哈哈……”眾人大笑
那太監連忙躬身施禮:“是是是,各位大家見笑了!下麵有我為各位大家說一段三國演義!”
心中還是緊張,不得已,從懷中掏出書來,放到桌上。
“啪!”
輕拍了下醒木,開口說道:“三國演義,第一迴,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好!”
開局一首臨江仙,一下驚豔了眾人,就連那幾個聽不懂的大老粗,都紛紛叫好,就連新老倆皇帝都跟著搖頭晃腦,細細品味。
那個太監見狀,漸漸放鬆了下來,狀態也就漸漸好了起來。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故事慢慢展開,眾人也都沉浸其中。
王遠來到李二那桌,給他們倒上茶水,開口說道:“太上皇、陛下、裴相、蕭相,請慢用!”
李二嫌棄地將王遠扒拉開,擋住朕的視線了!一點眼力勁兒沒有!
老皇帝抿了口茶,點點頭,好香的茶!
王遠悻悻地到旁邊桌,這桌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長孫無忌。
“各位相公,這茶如何?”
四人白了王遠一眼,杜如晦揮揮手:“你去忙你的吧!”
王遠嘴角一抖,又來到尉遲恭那桌。
“李將軍、尉遲伯伯、程伯伯、秦伯伯……”
程知節一把將王遠推開:“別打擾俺聽書!”
王遠撇撇嘴,嘀咕道:“這叫什麽事兒!那可是十貫一壺的龍井啊!”
落寞地來到二樓,先到長孫皇後那桌。
“皇後姐、各位伯母,這壺是上好的菊花茶,加入了冰糖,喝了清熱解毒、美容養顏,一定要多喝一些。”
眾女人點點頭,注意力又放到了下麵說書上了。
王遠又來到旁邊,李承乾、李泰、李麗質、長孫衝、杜荷、房遺愛一桌。
對房遺愛,王遠不由地多看了幾眼。
房遺愛大約十二三歲,長的倒算是眉清目秀,傳聞他不愛學文,卻愛習武,不知是真是假。
幾個小男孩都被下麵說書的吸引,隻有李麗質心思都在眼前的糖果上。
隻見李麗質一會兒吃幾個花生瓜子,一會塞一顆糖果。
見到王遠走來,大眼睛笑成了月牙兒:“王遠哥哥,這個糖果好好吃哩!”
“嗯,妹妹別吃多了,一會兒去我那裏,還有很多好吃的。”
“嘻嘻,知道了!”
王遠走了下去,出了茶樓,外麵各家的家僮都坐在門口,白天雖然不算太冷,但也都凍的瑟瑟發抖。
眉頭一皺,對掌櫃的說道:“讓他們都進去吧,坐在後排,給他們每桌上壺普通茶。”
太監掌櫃的說道:“喏!”
隨後將這些人全部叫了進去。
外麵道路上已經多了些行人,都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建築,看這些人的穿著,應該是去芙蓉園遊玩的,大部分是趕考的書生。
叫來王福,讓他找兩塊木板,一塊寫上茶水的價格,一塊寫上說書的名稱,掛到門外,以招徠顧客。
看了看茶樓,覺得少了副對聯,裏麵那麽多的書法大家,稍後可得找人寫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