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頡利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遠的講課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結合實驗,依實踐出發,以事實為依據,甚至推翻了一些古籍上的理論。
恰逢今年科舉就要開始了,各地進京趕考的書生陸續到來。
一些當朝大儒、文學才子聽到消息紛紛來到校,想要進行反駁。
王遠對他們說:“本國公事務繁忙,沒時間與你們理論。所謂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隻要你能拿出實驗結果與書上不同,本國公就立即修改教材,並舉薦你入朝之官!”
頓時,東西兩市書局中的物理書被銷售一空,並且加緊印刷才供應上來。
長安城中掀起一波物理熱潮,時不時的就能看到有人現場試驗,最後都以書上的結論告終。
李二有時來了興致也經常帶著小胖子李泰前來聽課,父子二人對實驗課更感興趣,以致李泰幾乎天天來聽課,李二隻要沒有緊要的政務處理就聽上一堂物理課,最後還能蹭上一兩頓美食。
半月之後,張蘊古一案經過終審判決,無罪釋放,李二製封其為青州都督府別駕,賞賜絹帛二百匹,王遠勸諫有功,同樣賞賜絹帛二百匹。
張蘊古一家來到王遠別墅感謝王遠的救命之恩,王遠將張蘊古請進書房密談,王福送上茶水退了出去。
張蘊古深深一禮,開口說道:“多謝灞國公仗義執言,救了下官一命!”
王遠扶起張蘊古,說道:“張公不必多禮,快請坐下說話。”
兩人落座,王遠抿了口茶,看了眼張蘊古。
隻見張蘊古須發花白,五十多歲,麵容和善,長相清瘦。
開口說道:“當今聖上登基之初,張公曾經上疏《大寶箴》,我也曾拜讀過,文辭引經據典,針砭時弊,對治國之道亦有獨特見解,勸誡諷諭也有獨道之處,可見張公文采斐然,通達時務,亦是敢犯顏直諫的好官。這樣的官員怎能枉死?聖人也是一時被妖言迷感,如今已經悔悟改正,還請張公不要埋怨聖上!”
“豈敢,豈敢。下官所恨之人隻有權萬紀!”
“放心,權萬紀之流蹦噠不了幾年,我也會找機會將其踢出朝堂。”
“多謝灞國公!下官想問灞國公對於青州政務有何指教,我想盡早前去赴任。”
王遠擺手說道:“此事不急,我的想法是你先到灞源鎮住下,來年開春你再前往戴州,你就以灞源鎮的方式將戴州建設起來。至於其他幾州就先別管了,若是有事,你再與長史鄭宏諒商議。”
張蘊古疑惑地問道:“其他幾州為何要放任不管?”
“你想啊,海州與楚州乃越王的封地,咱們也隻是代管,至於其餘幾州將來你就知道了。當然咱們也並非不管,要是有大事就過問一下,小事就讓各州官員處理,隻要不出亂子就成。”
“好吧。”
兩人就戴州的政事聊了一會,便讓李鬆帶人護送張蘊古一家前往灞源鎮。
這天退朝之後,王遠到東市吃了碗拉麵,帶著方興和狗蛋來到政事堂。
和幾位大佬打過招唿,坐下看了幾份冗長的奏折,眼皮就開始打架了。
打開保溫杯,喝了口茶,就和杜如晦等人閑聊起杜構在萊州的事,聽到杜構得到當地漁民的擁戴,杜如晦臉上滿是欣慰。
就在這時,李二推門走了進來,眾人連忙行禮。
王遠見李二臉上笑嗬嗬的,開口問道:“陛下怎麽過來了?”
“朕聽聞你來到政事堂,便特意過來尋你。”
“陛下派人通知微臣就成,何必親自過來?”
“想讓你陪朕去看看頡利,他不住在房中,而在庭院設置穹廬居住,整日鬱鬱寡歡,與家人悲歌對泣,形體消瘦,也不去處理政務。”
房玄齡說道:“當初陛下讓頡利在太仆寺任職,本意是讓其負責天下牧政。陛下見頡利消沉,心中憐惜,冊封頡利為虢州刺史,因虢州靠山,多有獐、鹿等野獸,可以讓頡利射獵自娛,但頡利多次推辭不肯前去赴任。”
王遠點頭,明白頡利的心情,開口說道:“陛下,頡利既然不喜做官,又住不慣長安的宅院,不如封他一個閑散官職,再賜其一些良田美宅,畢竟他也算是一個亡國之君,咱大唐又不是養活不起,按律法給他發放俸祿就是了。”
李二問道:“將他安置哪裏為好?”
眾人都看向王遠,王遠頓時明白了他們的意思,說道:“好吧,長安周圍隻有灞源鎮最合適,讓他住在長安,天子腳下,活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屬實不自在,那就去灞源鎮吧。頡利想去打獵,南山有的是獵物,他想去種地,鎮上有的是良田,他想去放牧,鎮外有的是草地,他想去窺探工廠秘密,他想的美!”
“噗!哈哈哈……”眾人哄堂大笑。
李二說道:“以前,啟民可汗亡國,前隋文帝不惜資助錢糧,借其大量士兵,助他複國。始畢可汗勢力漸強,後來卻在雁門圍困隋煬帝,如今頡利敗亡,或許是他背德忘義的報應吧。”
眾人跟隨李二來到太仆寺,太仆寺卿蕭正衣在大門外迎接眾人。
李二問道:“頡利可在?”
“在,陛下請!”
蕭正衣帶著眾人來到頡利班房外,李二直接推門而入。
就見頡利趴在桌前自斟自飲,一臉的醉意,形銷骨立,與之前的魁梧身材形成鮮明的對比。
頡利抬起惺忪的醉眼,見是李二一眾人,一個激靈,站起身來,深施一禮:“拜見陛下!”
看來頡利是真的害怕李二,眾人從蕭正衣口中得知,這一年來,頡利每天準時點卯,生怕被李二怪罪。
李二上前,將頡利推到一旁,坐下拿起白瓷酒杯搖晃著,看著裏麵的酒液,這是今年新釀的葡萄酒。
王遠說道:“頡利。”
頡利:“誒,灞灞!”
“陛下封你為虢州刺史,那裏遍布山林草地,獵物眾多,任你狩獵遊牧,為何不前去赴任?”
頡利低頭不語,略顯局促。
王遠說道:“這樣吧,既然在長安住的不習慣,那就跟我去灞源鎮吧,你看如何?”
恰逢今年科舉就要開始了,各地進京趕考的書生陸續到來。
一些當朝大儒、文學才子聽到消息紛紛來到校,想要進行反駁。
王遠對他們說:“本國公事務繁忙,沒時間與你們理論。所謂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隻要你能拿出實驗結果與書上不同,本國公就立即修改教材,並舉薦你入朝之官!”
頓時,東西兩市書局中的物理書被銷售一空,並且加緊印刷才供應上來。
長安城中掀起一波物理熱潮,時不時的就能看到有人現場試驗,最後都以書上的結論告終。
李二有時來了興致也經常帶著小胖子李泰前來聽課,父子二人對實驗課更感興趣,以致李泰幾乎天天來聽課,李二隻要沒有緊要的政務處理就聽上一堂物理課,最後還能蹭上一兩頓美食。
半月之後,張蘊古一案經過終審判決,無罪釋放,李二製封其為青州都督府別駕,賞賜絹帛二百匹,王遠勸諫有功,同樣賞賜絹帛二百匹。
張蘊古一家來到王遠別墅感謝王遠的救命之恩,王遠將張蘊古請進書房密談,王福送上茶水退了出去。
張蘊古深深一禮,開口說道:“多謝灞國公仗義執言,救了下官一命!”
王遠扶起張蘊古,說道:“張公不必多禮,快請坐下說話。”
兩人落座,王遠抿了口茶,看了眼張蘊古。
隻見張蘊古須發花白,五十多歲,麵容和善,長相清瘦。
開口說道:“當今聖上登基之初,張公曾經上疏《大寶箴》,我也曾拜讀過,文辭引經據典,針砭時弊,對治國之道亦有獨特見解,勸誡諷諭也有獨道之處,可見張公文采斐然,通達時務,亦是敢犯顏直諫的好官。這樣的官員怎能枉死?聖人也是一時被妖言迷感,如今已經悔悟改正,還請張公不要埋怨聖上!”
“豈敢,豈敢。下官所恨之人隻有權萬紀!”
“放心,權萬紀之流蹦噠不了幾年,我也會找機會將其踢出朝堂。”
“多謝灞國公!下官想問灞國公對於青州政務有何指教,我想盡早前去赴任。”
王遠擺手說道:“此事不急,我的想法是你先到灞源鎮住下,來年開春你再前往戴州,你就以灞源鎮的方式將戴州建設起來。至於其他幾州就先別管了,若是有事,你再與長史鄭宏諒商議。”
張蘊古疑惑地問道:“其他幾州為何要放任不管?”
“你想啊,海州與楚州乃越王的封地,咱們也隻是代管,至於其餘幾州將來你就知道了。當然咱們也並非不管,要是有大事就過問一下,小事就讓各州官員處理,隻要不出亂子就成。”
“好吧。”
兩人就戴州的政事聊了一會,便讓李鬆帶人護送張蘊古一家前往灞源鎮。
這天退朝之後,王遠到東市吃了碗拉麵,帶著方興和狗蛋來到政事堂。
和幾位大佬打過招唿,坐下看了幾份冗長的奏折,眼皮就開始打架了。
打開保溫杯,喝了口茶,就和杜如晦等人閑聊起杜構在萊州的事,聽到杜構得到當地漁民的擁戴,杜如晦臉上滿是欣慰。
就在這時,李二推門走了進來,眾人連忙行禮。
王遠見李二臉上笑嗬嗬的,開口問道:“陛下怎麽過來了?”
“朕聽聞你來到政事堂,便特意過來尋你。”
“陛下派人通知微臣就成,何必親自過來?”
“想讓你陪朕去看看頡利,他不住在房中,而在庭院設置穹廬居住,整日鬱鬱寡歡,與家人悲歌對泣,形體消瘦,也不去處理政務。”
房玄齡說道:“當初陛下讓頡利在太仆寺任職,本意是讓其負責天下牧政。陛下見頡利消沉,心中憐惜,冊封頡利為虢州刺史,因虢州靠山,多有獐、鹿等野獸,可以讓頡利射獵自娛,但頡利多次推辭不肯前去赴任。”
王遠點頭,明白頡利的心情,開口說道:“陛下,頡利既然不喜做官,又住不慣長安的宅院,不如封他一個閑散官職,再賜其一些良田美宅,畢竟他也算是一個亡國之君,咱大唐又不是養活不起,按律法給他發放俸祿就是了。”
李二問道:“將他安置哪裏為好?”
眾人都看向王遠,王遠頓時明白了他們的意思,說道:“好吧,長安周圍隻有灞源鎮最合適,讓他住在長安,天子腳下,活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屬實不自在,那就去灞源鎮吧。頡利想去打獵,南山有的是獵物,他想去種地,鎮上有的是良田,他想去放牧,鎮外有的是草地,他想去窺探工廠秘密,他想的美!”
“噗!哈哈哈……”眾人哄堂大笑。
李二說道:“以前,啟民可汗亡國,前隋文帝不惜資助錢糧,借其大量士兵,助他複國。始畢可汗勢力漸強,後來卻在雁門圍困隋煬帝,如今頡利敗亡,或許是他背德忘義的報應吧。”
眾人跟隨李二來到太仆寺,太仆寺卿蕭正衣在大門外迎接眾人。
李二問道:“頡利可在?”
“在,陛下請!”
蕭正衣帶著眾人來到頡利班房外,李二直接推門而入。
就見頡利趴在桌前自斟自飲,一臉的醉意,形銷骨立,與之前的魁梧身材形成鮮明的對比。
頡利抬起惺忪的醉眼,見是李二一眾人,一個激靈,站起身來,深施一禮:“拜見陛下!”
看來頡利是真的害怕李二,眾人從蕭正衣口中得知,這一年來,頡利每天準時點卯,生怕被李二怪罪。
李二上前,將頡利推到一旁,坐下拿起白瓷酒杯搖晃著,看著裏麵的酒液,這是今年新釀的葡萄酒。
王遠說道:“頡利。”
頡利:“誒,灞灞!”
“陛下封你為虢州刺史,那裏遍布山林草地,獵物眾多,任你狩獵遊牧,為何不前去赴任?”
頡利低頭不語,略顯局促。
王遠說道:“這樣吧,既然在長安住的不習慣,那就跟我去灞源鎮吧,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