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這批玉米,過冬也算有點底了,加上後麵的時間能存多少是多少。木千羽沒經曆過古代的冬天是怎麽樣子的,想象不出來寒冷會凍死多少人,自己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記憶深刻,這個年代不知道有多少個賣火柴這樣的小女孩?
離年底還有段時間,自己要提前做一些工作了。從上任以來,一直都是忙著生產建設,解決生活溫飽的問題,縣的政務工作還沒正式展開的。
如果不是這裏特殊的條件環境,木千羽肯定是要被上級批評教育了。
整個南歸縣,沒有完整的領導班子組織結構,隻是一開始就弄了幾個生產小組進行生活建設工作。
人口登記等戶籍工作沒有開展,各鄉村下麵的管理人員沒有配置到位,全縣的土地麵積沒有登記入檔,今年完成了多少項工作等等。
實際工作可以按原來的模式操作,但年底要去述職,木千羽要是拿不出來縣裏的領導班子,怎麽匯報工作,等下上級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異類,不按規矩來。
而且一個縣的完整領導機構是必須要有的,也是木千羽一定要做的硬性指標任務來的,總不能說自己手下一個正式屬官都沒,就自己一個光杆司令吧。這是朝廷是不允許的,再窮的縣也要有組織結構的,不能讓你一個人胡來。
木千羽先找來慕淑雲一起商量個草案,到時候再找一些核心人員來討論,討論沒問題之後就頒布決定。
現有的旭日政治體製,分武官和文官體製,之前木千羽在《知政》那邊知道了文官體製,朝廷在地方設立州府縣三級。
州牧是一州行政主官,州裏麵的附屬官員由州牧推薦,上報吏治府,吏治府審核後交皇帝查閱批準,知府是一府的行政主官,府裏麵的附屬官員由知府推薦,上報州牧,州牧審核後再上報吏治府,吏治府審核後可以直接批準不用再上報到皇帝那裏,縣令或縣長是一縣的行政主官,縣裏的附屬官員由縣令或縣長推薦,上報知府,知府審核後再上報州裏,州裏可以直接批準不用再上報到吏治府。
州牧這一個級別的官員,由皇帝直接決定,吏治府無權幹涉,隻有考核權,沒有任命和監督權,監督權在治粟內史那裏。
知府這個級別的官員是由州牧推薦,吏治府審核,皇帝批準的。不過知府這個職位人選也不是隨便推薦的,不能從州裏的屬官,隻能從下麵知府裏的屬官或縣一級的行政主官推薦。
但縣這一級是很奇怪的,是吏治府從各個官宦家庭中挑選合適的子弟,送往吏治府集中培訓,直接任命到各個州府下麵去,繞過了州府這兩個行政單位。
但這裏還有另外一項規定的,考慮到地方主官三年一換,無論是州府還是縣裏的附屬官員,都不會輕易變動,那麽各級行政主官到另外一個地方重新任職的時候,原來的附屬官員就不能輕易裁撤,除非有重大過錯就可以重新推薦人選。
這就是要防止所有的行政主官一換地方就換屬官,擾亂地方政治生態。
不過裏麵有一個人性化的選擇就是,當地方主官離開時可以帶走一名屬官,以便後麵幫助該主官順利開展新工作。
不過想從縣令或縣長坐到知府這個位置極難,一個蘿卜一個坑,除非上司被擼了,再或者是退休了,要熬到什麽時候,知府升州牧那更恐怖了,這種封疆大吏,要有多厚的實力背景才能入到皇帝的眼中,階層會逐漸固化。
現在縣裏的領導班子,由木千羽推薦,上報知府那裏就行,之後等待州裏把任命書下發就行。
說是推薦,和自己直接任命差不多的,上級基本都不會過多幹涉下麵的官員任命,除非自己推薦的那個人那麽倒黴得罪了上級,那就沒辦法了。
縣長肯定是木千羽了,是吏治府直接任命的,縣丞這個人選,木千羽想給嶽山來做。這個職位是縣裏的二把手,嶽山是自己的貼身護衛,自己信任的人首先放到好的位置,加上之前他在軍中的職位也不低,這個位置剛適合。
縣尉是管理縣裏治安的,曾立業作為曾經的二十名的護衛頭領,這位置再適合不過了。
令史是管理文書檔案,這職位和蒲文濱現在的工作不衝突,讓他做就好,他原來是罪犯來的,看來要稍微運作一下,改一下戶籍檔案才行,上級應該不會查的那麽仔細吧。
廄騶,這個是掌一縣車馬之政,也負責驛站信息傳遞,給養殖組的陳大吧,讓他把馬給養好了。
倉吏是管倉庫的,本來夥房組是管倉庫的,錢大娘合適啊,可這裏是不允許女子有官職在身的,除非是皇宮內,那暫時讓方丁頂著這個頭銜,實際還是錢大娘去管。
剩下是管縣大牢的人了—縣獄的典獄長,獄掾給熊闊天吧,那些治獄吏,也就是縣獄的獄卒由剩下的護衛充數。
木千羽有想過,如果有人犯罪了,輕者剝奪各種權利後,天天讓他幹苦力,才不能讓他蹲監獄,浪費勞動力。重罪者或死刑者一律給送到方丁那裏做試藥工具,這個做法如果放在現代就是違反人類社會道德了。
木千羽這樣子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隨著後麵大量的藥物試驗,肯定需要人來試驗的,那麽找誰來合適,其實找誰都不合適,都是非人道的,隻能狠下心來,讓一些死刑犯在死之前實現最後的人生價值;另外一個目的是延遲罪犯的痛苦心理感受,用來震懾其他想犯罪的人,預防犯罪,降低社會犯罪率。
慕淑雲對木千羽擬定的人選方案,沒有什麽意見,就是對那個犯罪處罰的方式表示不太認同,覺得有點慘無人道,有損木千羽的道德品徑,以後的仕途會有較大的影響。
木千羽都做好這一輩子給人按在這個荒野邊境處了,還有什麽仕途可言。
商量無異議之後,找來嶽山他們,把自己的任命想法告訴了他們,他們基本都沒什麽意見,隻是覺得木千羽在做狠人這方麵越來越狠了,讓罪犯試藥,多狠的人才能幹的出來這事。
嶽山也當麵提出了這個做法不太妥當,要不再想想。木千羽想了想,暫時還是這樣子決定吧,後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過來就行。
大家都沒有什麽意見之後,木千羽確定名單就上報給川澗府,等待上麵的批複就行。
木千羽還需要確定下麵鄉的管理人員,朝廷規定鄉下麵的管理人員是由鄉裏選舉決定的,不用由縣裏任命決定,鄉裏選出的管理人員在縣裏報備就可以了。
南歸縣下轄三個鄉,現在並迴一個,對此木千羽合並的時候由向上級匯報過,鑒於南歸實際情況,等到南歸生活條件變好之後,要重新劃分為三個鄉,就目前狀況可以暫時實行木千羽的做法。
木千羽看了看旭日的現有官員體製,縣裏的屬官,可能這一輩子要呆在同一個地方,連升遷的機會都沒有。
吏治府從官宦之家挑選的子弟,都有一定的背景的,反正木千羽是沒見過從縣裏附屬官員的家中挑選子弟。
木千羽是知府的兒子,溫史禮和莊子棟也是知府裏麵屬官的兒子,起碼都是從府這一級的官員家中找的子弟,縣裏那些官員的子弟以後有可能就是繼承父業繼續是縣裏的屬官而已。
算了,自己在這個時代也隻能是隨波逐流,想改變這種固化的社會,除非是走造反這條路,推翻原來的政治製度,建立新的製度,這樣的事情隻發生在社會發生劇烈動蕩,人心不穩的大勢之下。
木千羽目前能做的是,保住自己小命,保住大家的小命,保證大家的溫飽!
離年底還有段時間,自己要提前做一些工作了。從上任以來,一直都是忙著生產建設,解決生活溫飽的問題,縣的政務工作還沒正式展開的。
如果不是這裏特殊的條件環境,木千羽肯定是要被上級批評教育了。
整個南歸縣,沒有完整的領導班子組織結構,隻是一開始就弄了幾個生產小組進行生活建設工作。
人口登記等戶籍工作沒有開展,各鄉村下麵的管理人員沒有配置到位,全縣的土地麵積沒有登記入檔,今年完成了多少項工作等等。
實際工作可以按原來的模式操作,但年底要去述職,木千羽要是拿不出來縣裏的領導班子,怎麽匯報工作,等下上級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異類,不按規矩來。
而且一個縣的完整領導機構是必須要有的,也是木千羽一定要做的硬性指標任務來的,總不能說自己手下一個正式屬官都沒,就自己一個光杆司令吧。這是朝廷是不允許的,再窮的縣也要有組織結構的,不能讓你一個人胡來。
木千羽先找來慕淑雲一起商量個草案,到時候再找一些核心人員來討論,討論沒問題之後就頒布決定。
現有的旭日政治體製,分武官和文官體製,之前木千羽在《知政》那邊知道了文官體製,朝廷在地方設立州府縣三級。
州牧是一州行政主官,州裏麵的附屬官員由州牧推薦,上報吏治府,吏治府審核後交皇帝查閱批準,知府是一府的行政主官,府裏麵的附屬官員由知府推薦,上報州牧,州牧審核後再上報吏治府,吏治府審核後可以直接批準不用再上報到皇帝那裏,縣令或縣長是一縣的行政主官,縣裏的附屬官員由縣令或縣長推薦,上報知府,知府審核後再上報州裏,州裏可以直接批準不用再上報到吏治府。
州牧這一個級別的官員,由皇帝直接決定,吏治府無權幹涉,隻有考核權,沒有任命和監督權,監督權在治粟內史那裏。
知府這個級別的官員是由州牧推薦,吏治府審核,皇帝批準的。不過知府這個職位人選也不是隨便推薦的,不能從州裏的屬官,隻能從下麵知府裏的屬官或縣一級的行政主官推薦。
但縣這一級是很奇怪的,是吏治府從各個官宦家庭中挑選合適的子弟,送往吏治府集中培訓,直接任命到各個州府下麵去,繞過了州府這兩個行政單位。
但這裏還有另外一項規定的,考慮到地方主官三年一換,無論是州府還是縣裏的附屬官員,都不會輕易變動,那麽各級行政主官到另外一個地方重新任職的時候,原來的附屬官員就不能輕易裁撤,除非有重大過錯就可以重新推薦人選。
這就是要防止所有的行政主官一換地方就換屬官,擾亂地方政治生態。
不過裏麵有一個人性化的選擇就是,當地方主官離開時可以帶走一名屬官,以便後麵幫助該主官順利開展新工作。
不過想從縣令或縣長坐到知府這個位置極難,一個蘿卜一個坑,除非上司被擼了,再或者是退休了,要熬到什麽時候,知府升州牧那更恐怖了,這種封疆大吏,要有多厚的實力背景才能入到皇帝的眼中,階層會逐漸固化。
現在縣裏的領導班子,由木千羽推薦,上報知府那裏就行,之後等待州裏把任命書下發就行。
說是推薦,和自己直接任命差不多的,上級基本都不會過多幹涉下麵的官員任命,除非自己推薦的那個人那麽倒黴得罪了上級,那就沒辦法了。
縣長肯定是木千羽了,是吏治府直接任命的,縣丞這個人選,木千羽想給嶽山來做。這個職位是縣裏的二把手,嶽山是自己的貼身護衛,自己信任的人首先放到好的位置,加上之前他在軍中的職位也不低,這個位置剛適合。
縣尉是管理縣裏治安的,曾立業作為曾經的二十名的護衛頭領,這位置再適合不過了。
令史是管理文書檔案,這職位和蒲文濱現在的工作不衝突,讓他做就好,他原來是罪犯來的,看來要稍微運作一下,改一下戶籍檔案才行,上級應該不會查的那麽仔細吧。
廄騶,這個是掌一縣車馬之政,也負責驛站信息傳遞,給養殖組的陳大吧,讓他把馬給養好了。
倉吏是管倉庫的,本來夥房組是管倉庫的,錢大娘合適啊,可這裏是不允許女子有官職在身的,除非是皇宮內,那暫時讓方丁頂著這個頭銜,實際還是錢大娘去管。
剩下是管縣大牢的人了—縣獄的典獄長,獄掾給熊闊天吧,那些治獄吏,也就是縣獄的獄卒由剩下的護衛充數。
木千羽有想過,如果有人犯罪了,輕者剝奪各種權利後,天天讓他幹苦力,才不能讓他蹲監獄,浪費勞動力。重罪者或死刑者一律給送到方丁那裏做試藥工具,這個做法如果放在現代就是違反人類社會道德了。
木千羽這樣子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隨著後麵大量的藥物試驗,肯定需要人來試驗的,那麽找誰來合適,其實找誰都不合適,都是非人道的,隻能狠下心來,讓一些死刑犯在死之前實現最後的人生價值;另外一個目的是延遲罪犯的痛苦心理感受,用來震懾其他想犯罪的人,預防犯罪,降低社會犯罪率。
慕淑雲對木千羽擬定的人選方案,沒有什麽意見,就是對那個犯罪處罰的方式表示不太認同,覺得有點慘無人道,有損木千羽的道德品徑,以後的仕途會有較大的影響。
木千羽都做好這一輩子給人按在這個荒野邊境處了,還有什麽仕途可言。
商量無異議之後,找來嶽山他們,把自己的任命想法告訴了他們,他們基本都沒什麽意見,隻是覺得木千羽在做狠人這方麵越來越狠了,讓罪犯試藥,多狠的人才能幹的出來這事。
嶽山也當麵提出了這個做法不太妥當,要不再想想。木千羽想了想,暫時還是這樣子決定吧,後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過來就行。
大家都沒有什麽意見之後,木千羽確定名單就上報給川澗府,等待上麵的批複就行。
木千羽還需要確定下麵鄉的管理人員,朝廷規定鄉下麵的管理人員是由鄉裏選舉決定的,不用由縣裏任命決定,鄉裏選出的管理人員在縣裏報備就可以了。
南歸縣下轄三個鄉,現在並迴一個,對此木千羽合並的時候由向上級匯報過,鑒於南歸實際情況,等到南歸生活條件變好之後,要重新劃分為三個鄉,就目前狀況可以暫時實行木千羽的做法。
木千羽看了看旭日的現有官員體製,縣裏的屬官,可能這一輩子要呆在同一個地方,連升遷的機會都沒有。
吏治府從官宦之家挑選的子弟,都有一定的背景的,反正木千羽是沒見過從縣裏附屬官員的家中挑選子弟。
木千羽是知府的兒子,溫史禮和莊子棟也是知府裏麵屬官的兒子,起碼都是從府這一級的官員家中找的子弟,縣裏那些官員的子弟以後有可能就是繼承父業繼續是縣裏的屬官而已。
算了,自己在這個時代也隻能是隨波逐流,想改變這種固化的社會,除非是走造反這條路,推翻原來的政治製度,建立新的製度,這樣的事情隻發生在社會發生劇烈動蕩,人心不穩的大勢之下。
木千羽目前能做的是,保住自己小命,保住大家的小命,保證大家的溫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