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祖宏愷的失利,雲浦澤及時做出了調整。
他命令讓祖宏愷帶領騎兵專門去襲擊城外的那些安置點,沿途的那些城池都不用管。
實行的策略跟東州那時一樣,把當地的百姓都驅逐到其它地方。
加上趕上了秋收,雲浦澤讓後續的大部分趕緊進發,等這裏的人收割完就把糧食給搶過來,再把這些人趕走。
這些人沒有了糧食,被驅逐後,必定會向那些有糧食的城池聚攏。
這些流民會給那些城池造成相當大的壓力,怕是都抽不出精力來對抗旭日的大軍了。
由於雲浦澤沒有對軍隊做出過多的限製,使整支大軍在搶奪糧食的時候殺戮了大量的當地百姓。
有些百姓知道了旭日大軍的殘暴,還沒等他們來之前就跑了。
有些百姓不舍得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就這樣被敵人搶走了,非的要收割完,結果不幸遇難。
對於這種情況,雲浦澤根本沒說什麽。
換作平時,他是不會讓將士們做出這些行為的。
現在情況有些不一樣了,必須要雷霆手段,震懾這些青州的百姓。
雲浦澤知道千羽的安置點是怎麽運行的,清楚了解這些百姓受到了千羽那麽多的好處,已經徹底倒向了對方。
在短時間內,無論是誰都無法逆轉這些百姓的思想。
在掠奪的過程中,很多老百姓都自發的組織對旭日的將士進行了攻擊。
這無疑都在證明,這些百姓要跟千羽一路走到黑了。
所以,不能把這裏的百姓歸納為普通人。
這些拿著武器的百姓,其實就是戰士了。
對待敵國的戰士,是不能心慈手軟的,更何況這些被武裝的百姓。
青州東線的百姓可不少,讓他們都聚集起來,那真的就麻煩了。
隻有一個字,殺!
把這裏殺到血流成河,殺到大家心驚膽戰,殺到他們見到旭日的旗幟害怕的都躲起來。
雲浦澤麾下這支大軍是以之前征戰北原的那二十萬人馬為主,不久在東州被壓抑著,在這裏得以徹底釋放。
木千羽收到了旭日大軍的動向和青州東線的情況消息後,勃然大怒。
自己低估了雲浦澤的決絕,以為他會顧及旭日的名聲,至少不會對百姓有著過分的舉動。
但仔細想想,每個安置點都有自發民兵的組織,這是標準的軍事行動了,對方使出這樣的手段也不為過。
木千羽歎了口氣,是自己考慮不周了。
這也不能完全怪木千羽,朝廷早就有過命令讓這些百姓趕緊撤離到城裏或者千風營的據點,實行堅壁清野的計劃。
隻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敵人剛好就是趁秋收的時候來的。
對於農民來說,怎麽會舍得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白白拱手送人,這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沒辦法了,木千羽重新下了一道命令,讓那些還沒來得及收割地方,隻要是在旭日大軍行動路線的,全部提前燒毀,那些糧食自己吃不了也不讓敵人搶去了。
沿途的府縣主官,直接強製這些百姓撤離,讓落葉商行和當地駐軍全力配合。
於是,從東塗到曲平沿途這一帶就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是旭日大軍在瘋狂的搶奪糧食和殺戮百姓,二是青州的百姓在瘋狂抵抗和焚燒自己的那些稻穀。
雙方都在搶奪時間,大戰的氣氛瞬間濃鬱起來。
金晨的大軍還是老樣子,不緊不快的向曲平前進,順便還幫當地的那些百姓收割水稻來的。
就在此時,曾立業收到了內閣最新的命令,讓他根據朝廷擬好的計劃,開始對滄瀾和洛川之間的水域上的那一萬旭日水師將士發起攻擊。
曾立業細看了一下計劃,之後思索了一陣子,完善了一下攻擊的計劃。
隨後,滄瀾的千水衛將士全部出動。
曾立業告訴他們,千羽的皇帝正處於一個極度危險的境地,需要他們從這江麵打開一條通道,讓朝廷的增援人馬這裏過去。
這些千水衛將士幾乎都的從望州那邊調來的,屬於望州的本地人。
他們是最早一批享受到朝廷各種福利的人,對木千羽簡直是狂熱那種。
朝廷並沒有向各軍團封鎖東線兵團的消息,還主動告知。
這是慕淑雲要求的,必須讓千羽上下都知道,他們的皇帝陛下被百萬敵人給圍了。
這消息一公布,千羽各州所有的人先是驚恐,後是異常憤怒,都要求入伍和去救他們的皇帝。
千水衛將士的內心是更加焦慮不安的,恨不得直接遊過對麵去。
這些人就像快被點燃的火藥桶,隨時會爆炸那種。
他們知道,旭日就是憑借強大的水師把東線兵團的後路給斷了。
作為千羽的水師,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在這江麵耀武揚威,橫行霸道,心裏那個氣。
如果不是曾立業把他們給摁住了,都不知道要出什麽亂子來。
其實曾立業才是這些中最焦慮的,他可是從旭日城一路陪著木千羽到了南歸,再一路走到了現在。
當初那個年輕懵懂的小縣長,一劍捅死自己的一個兄弟時,自己差點控製不住了自己,把這個能造福百姓的好皇帝給提前扼殺掉了。
自己是主動要求為武帝戍邊的,遵守的是朝廷的法令,況且那個被殺的兄弟平時有點吊兒郎當,說多也不聽。
在那個混亂的地方,朝廷法令都不一定管用,更何況強奸的是一個軍妓。
應該說,以軍妓的身份,強奸都算不上。
但是木千羽較真了,把那個兄弟給殺了。
曾立業壓抑了心中的怒火,沒有當場把木千羽給擊殺了。
他就在那時候發誓,如果木千羽並不是一個好官,自己再給自己的兄弟報仇。
按照朝廷的法令,木千羽確實是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出於對武帝的尊重,曾立業選擇先遵法。
以後發現木千羽不是一個好官,把他給殺了,那就是遵照自己的道義。
後麵發生的種種,讓曾立業慢慢接納了這年輕的大人,木千羽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至於那個被殺的兄弟的家人,木千羽也做了妥善的安置,並且把他的死因隱瞞了下來,對外的口徑是意外身故。
當年從旭日出發的那些護衛和軍妓見證了木千羽的成長,也逐漸成為了一家人。
曾立業早已把木千羽當作自己的小弟了,兩人的感情非常深厚。
如今,自己的小弟陷入了死地,自己這個做大哥的卻無能為力,都快要瘋掉了。
可是曾立業知道,自己身為千水衛的總督,是不能失去理智和亂了方寸的。
自己要相信自己小弟,也要相信朝廷會有應對的方案的。
真的等不到朝廷的傳令,那麽自己就違抗一次帝國的法令,帶著千水衛殺到金州去,哪怕途中死掉了。
他命令讓祖宏愷帶領騎兵專門去襲擊城外的那些安置點,沿途的那些城池都不用管。
實行的策略跟東州那時一樣,把當地的百姓都驅逐到其它地方。
加上趕上了秋收,雲浦澤讓後續的大部分趕緊進發,等這裏的人收割完就把糧食給搶過來,再把這些人趕走。
這些人沒有了糧食,被驅逐後,必定會向那些有糧食的城池聚攏。
這些流民會給那些城池造成相當大的壓力,怕是都抽不出精力來對抗旭日的大軍了。
由於雲浦澤沒有對軍隊做出過多的限製,使整支大軍在搶奪糧食的時候殺戮了大量的當地百姓。
有些百姓知道了旭日大軍的殘暴,還沒等他們來之前就跑了。
有些百姓不舍得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就這樣被敵人搶走了,非的要收割完,結果不幸遇難。
對於這種情況,雲浦澤根本沒說什麽。
換作平時,他是不會讓將士們做出這些行為的。
現在情況有些不一樣了,必須要雷霆手段,震懾這些青州的百姓。
雲浦澤知道千羽的安置點是怎麽運行的,清楚了解這些百姓受到了千羽那麽多的好處,已經徹底倒向了對方。
在短時間內,無論是誰都無法逆轉這些百姓的思想。
在掠奪的過程中,很多老百姓都自發的組織對旭日的將士進行了攻擊。
這無疑都在證明,這些百姓要跟千羽一路走到黑了。
所以,不能把這裏的百姓歸納為普通人。
這些拿著武器的百姓,其實就是戰士了。
對待敵國的戰士,是不能心慈手軟的,更何況這些被武裝的百姓。
青州東線的百姓可不少,讓他們都聚集起來,那真的就麻煩了。
隻有一個字,殺!
把這裏殺到血流成河,殺到大家心驚膽戰,殺到他們見到旭日的旗幟害怕的都躲起來。
雲浦澤麾下這支大軍是以之前征戰北原的那二十萬人馬為主,不久在東州被壓抑著,在這裏得以徹底釋放。
木千羽收到了旭日大軍的動向和青州東線的情況消息後,勃然大怒。
自己低估了雲浦澤的決絕,以為他會顧及旭日的名聲,至少不會對百姓有著過分的舉動。
但仔細想想,每個安置點都有自發民兵的組織,這是標準的軍事行動了,對方使出這樣的手段也不為過。
木千羽歎了口氣,是自己考慮不周了。
這也不能完全怪木千羽,朝廷早就有過命令讓這些百姓趕緊撤離到城裏或者千風營的據點,實行堅壁清野的計劃。
隻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敵人剛好就是趁秋收的時候來的。
對於農民來說,怎麽會舍得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白白拱手送人,這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沒辦法了,木千羽重新下了一道命令,讓那些還沒來得及收割地方,隻要是在旭日大軍行動路線的,全部提前燒毀,那些糧食自己吃不了也不讓敵人搶去了。
沿途的府縣主官,直接強製這些百姓撤離,讓落葉商行和當地駐軍全力配合。
於是,從東塗到曲平沿途這一帶就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是旭日大軍在瘋狂的搶奪糧食和殺戮百姓,二是青州的百姓在瘋狂抵抗和焚燒自己的那些稻穀。
雙方都在搶奪時間,大戰的氣氛瞬間濃鬱起來。
金晨的大軍還是老樣子,不緊不快的向曲平前進,順便還幫當地的那些百姓收割水稻來的。
就在此時,曾立業收到了內閣最新的命令,讓他根據朝廷擬好的計劃,開始對滄瀾和洛川之間的水域上的那一萬旭日水師將士發起攻擊。
曾立業細看了一下計劃,之後思索了一陣子,完善了一下攻擊的計劃。
隨後,滄瀾的千水衛將士全部出動。
曾立業告訴他們,千羽的皇帝正處於一個極度危險的境地,需要他們從這江麵打開一條通道,讓朝廷的增援人馬這裏過去。
這些千水衛將士幾乎都的從望州那邊調來的,屬於望州的本地人。
他們是最早一批享受到朝廷各種福利的人,對木千羽簡直是狂熱那種。
朝廷並沒有向各軍團封鎖東線兵團的消息,還主動告知。
這是慕淑雲要求的,必須讓千羽上下都知道,他們的皇帝陛下被百萬敵人給圍了。
這消息一公布,千羽各州所有的人先是驚恐,後是異常憤怒,都要求入伍和去救他們的皇帝。
千水衛將士的內心是更加焦慮不安的,恨不得直接遊過對麵去。
這些人就像快被點燃的火藥桶,隨時會爆炸那種。
他們知道,旭日就是憑借強大的水師把東線兵團的後路給斷了。
作為千羽的水師,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在這江麵耀武揚威,橫行霸道,心裏那個氣。
如果不是曾立業把他們給摁住了,都不知道要出什麽亂子來。
其實曾立業才是這些中最焦慮的,他可是從旭日城一路陪著木千羽到了南歸,再一路走到了現在。
當初那個年輕懵懂的小縣長,一劍捅死自己的一個兄弟時,自己差點控製不住了自己,把這個能造福百姓的好皇帝給提前扼殺掉了。
自己是主動要求為武帝戍邊的,遵守的是朝廷的法令,況且那個被殺的兄弟平時有點吊兒郎當,說多也不聽。
在那個混亂的地方,朝廷法令都不一定管用,更何況強奸的是一個軍妓。
應該說,以軍妓的身份,強奸都算不上。
但是木千羽較真了,把那個兄弟給殺了。
曾立業壓抑了心中的怒火,沒有當場把木千羽給擊殺了。
他就在那時候發誓,如果木千羽並不是一個好官,自己再給自己的兄弟報仇。
按照朝廷的法令,木千羽確實是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出於對武帝的尊重,曾立業選擇先遵法。
以後發現木千羽不是一個好官,把他給殺了,那就是遵照自己的道義。
後麵發生的種種,讓曾立業慢慢接納了這年輕的大人,木千羽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至於那個被殺的兄弟的家人,木千羽也做了妥善的安置,並且把他的死因隱瞞了下來,對外的口徑是意外身故。
當年從旭日出發的那些護衛和軍妓見證了木千羽的成長,也逐漸成為了一家人。
曾立業早已把木千羽當作自己的小弟了,兩人的感情非常深厚。
如今,自己的小弟陷入了死地,自己這個做大哥的卻無能為力,都快要瘋掉了。
可是曾立業知道,自己身為千水衛的總督,是不能失去理智和亂了方寸的。
自己要相信自己小弟,也要相信朝廷會有應對的方案的。
真的等不到朝廷的傳令,那麽自己就違抗一次帝國的法令,帶著千水衛殺到金州去,哪怕途中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