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賜死安國公
推衍娘子:狀元相公不信邪 作者:裴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62章 賜死安國公
其餘眾將也紛紛懇求道:“聖人,安國公的為人大家都知道的,不可能做貪墨糧草之事,這其中定有蹊蹺,聖人三思啊!”
“是啊,如今兩軍交戰,我方忽然斬殺大將,於軍心不利,還請聖人從寬處理。”董昭苦口婆心道。
皇帝確實鐵了心要治安國公的罪:“軍法豈是兒戲,治軍不嚴,談何製勝?此事無有餘地!”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貪墨汙名微臣誓死不認,終有一日會真相大白還臣一個清名!”安國公神情淡漠,仿佛下一刻要“死”的不是他。
“鴆酒”很快上來,安國公深深看了皇帝一眼,毫不猶豫地就舉杯喝了下去。
皇帝轉過身去,似有不忍,卻依舊殘忍道:“革去安國公爵位、官職,安國公府上下打入天牢,待朕凱旋再作處置。”
看著安國公倒下的軀體,眾將都麵露不忍,哀求道:“安國公已經伏誅,還請聖人網開一麵吧。”
“朕沒有誅其九族已是仁慈,無需再言。”皇帝冷然道。
眾將心中一凜,見實在沒有挽迴的餘地了,隻得退而求其次道:“聖人金口玉言,臣等不敢妄言,然安國公屍骨未寒,還請聖人開恩,送其迴京,容易家辦完喪事吧。”
皇帝沉默少許,最終點頭:“準。”
略作猶豫後,又下了一道命令:“賜含元丹保其屍身暫時不腐,權當全了這段君臣情誼。”
含元丹蘊含豐沛靈力,含在口中可保屍體短期內不腐爛。
“謝聖人恩典!”眾將謝恩道。
隨後便立即開始籌錢為安國公置辦棺槨,安排人護送迴京。
皇帝前腳剛因糧草之事賜死安國公,後腳便有士兵來報,柳邊樓送糧草來了。
易玹他們在得知呂行的陰謀之後便開始籌備糧草了,估摸著大軍糧草吃得差不多了,便以花茗的名義送了來。
“長寧侯怎麽在此時派人送糧草過來?”皇帝問道。
“啟稟聖人,我家侯爺因自幼不良於行,深感無報國之機,便時刻想著為國家為聖人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今次聖人禦駕親征,我家侯爺便命底下的人盡力籌備糧草,為邊關戰事盡一份力。”這位柳邊樓掌櫃十分謙卑地說道。
“阿茗不愧為忠良之後,朕心甚慰。”皇帝龍顏大悅。
“草民代我家侯爺謝聖人誇獎。”柳邊樓掌櫃謝恩道,“草民先行告退。”
“你們一路趕來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皇帝體恤道。
與此同時,大齊皇帝“鴆殺”安國公的消息也傳到了敵軍耳中。並飛速往外擴散,沒多久西域、北疆不少國家都知道了。
突厥人更是拍手稱快,安國公可是他們的老對頭了,草原無數勇士都是死在這個老殺才手裏的。如今大仇人被他們自己的皇帝給殺了,豈不是大快人心?
那個詞怎麽說來著?對,自毀長城,大齊皇帝這是自毀長城啊!
同樣的,安國公的“死訊”傳迴京城後也掀起了驚濤駭浪。一代國公、朝廷大將就這麽稀裏糊塗得死了,豈能不引起朝堂震蕩?
不僅朝堂上炸開了鍋,民間也議論不休。
“聽說安國公通敵,被聖人當場抓獲,聖人仁慈,隻賜了毒酒留他全屍。”
“不對啊,我聽說是安國公行刺聖人未果……”
“可憐易老太君一大把年紀了,聽說收到消息的時候當場昏厥了呢。”
“唉,還有易世子的前程也毀於一旦了吧。”
百姓們隻能捕風捉影地探聽一些小道消息,而那些位高權重的達官顯貴卻是各有門路,都拿到了第一手資料。
“真的就這麽死了?”
“那還能有假?這可是眾目睽睽之下賜死的,那麽多雙眼睛看著呢。”
“聖人已經派人押送他的屍首迴京了,屆時一看便知。”
護送安國公“屍首”的隊伍輕車簡從,速度自然比大軍快得多,隻花了不到七日的工夫就迴到了京城。
易家老小早已一身縞素等在城門外,同時還有或是真心吊唁或是以吊唁之名前來實際上隻為親眼看看安國公是不是真的死了的人,以及圍觀百姓。
易家人麵色沉重悲傷,女眷們互相攙扶痛哭。看著棺槨越來越近,易老太君整個人都顫抖起來,猛地撇開攙扶撲上前去,不敢置信地碰了碰棺材蓋。
“開,開棺,老身要親眼看看!”易老太君決絕道。
看著這一幕,許多人都不忍心地別開腦袋。
棺材蓋本來就不曾釘上,輕易便被推了開來,露出了裏麵的廬山真麵目。
躺在裏麵的人麵目安詳,且的確是安國公本尊。因含元丹的緣故,“屍身”栩栩如生,看不出半點腐爛痕跡。
“芽,芽。”小果凍突然哭著喊道,“嗚,嗚嗚……”
淩相若低聲哄了哄。
“我的兒啊!”易老太君嚎啕一聲,再次昏了過去。
易家眾人又是一陣兵荒馬亂,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將易老太君救醒,而後才繼續迎接安國公“屍身”迴府。
想要一探究竟的人們也都滿意了,安國公的確是死了。
不過有人卻陷入焦躁之中,正是對糧草動了手腳的呂行。他收到花茗及時為大軍送去糧草的消息後就預感不妙,越發急著要除去劉冰這個證人。
可劉冰昏迷醒來之後就滑不溜秋的,根本不給他下手的機會。
隨棺槨一同入京的還有皇帝的旨意,如今安國公府上下獲罪,多數人都不敢輕易沾惹,生怕也卷進貪墨糧草的案子。
靈堂之中除了易家人外,還有太子、楚王、首相、中書侍郎、刑部尚書、禦史大夫、花茗、裴家人以及幾名武將等。真可謂是樹倒猢猻散,人走茶涼。
“安國公剛正不阿,絕不可能行貪墨之事,聖人糊塗啊。”首相無奈喟歎道。
“事到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麽用?”易珩拳頭緊握,雙目通紅地瞪著首相,“怪道世人都說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住口!”易老太君猛地迴身扇了一巴掌過去。
其餘眾將也紛紛懇求道:“聖人,安國公的為人大家都知道的,不可能做貪墨糧草之事,這其中定有蹊蹺,聖人三思啊!”
“是啊,如今兩軍交戰,我方忽然斬殺大將,於軍心不利,還請聖人從寬處理。”董昭苦口婆心道。
皇帝確實鐵了心要治安國公的罪:“軍法豈是兒戲,治軍不嚴,談何製勝?此事無有餘地!”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貪墨汙名微臣誓死不認,終有一日會真相大白還臣一個清名!”安國公神情淡漠,仿佛下一刻要“死”的不是他。
“鴆酒”很快上來,安國公深深看了皇帝一眼,毫不猶豫地就舉杯喝了下去。
皇帝轉過身去,似有不忍,卻依舊殘忍道:“革去安國公爵位、官職,安國公府上下打入天牢,待朕凱旋再作處置。”
看著安國公倒下的軀體,眾將都麵露不忍,哀求道:“安國公已經伏誅,還請聖人網開一麵吧。”
“朕沒有誅其九族已是仁慈,無需再言。”皇帝冷然道。
眾將心中一凜,見實在沒有挽迴的餘地了,隻得退而求其次道:“聖人金口玉言,臣等不敢妄言,然安國公屍骨未寒,還請聖人開恩,送其迴京,容易家辦完喪事吧。”
皇帝沉默少許,最終點頭:“準。”
略作猶豫後,又下了一道命令:“賜含元丹保其屍身暫時不腐,權當全了這段君臣情誼。”
含元丹蘊含豐沛靈力,含在口中可保屍體短期內不腐爛。
“謝聖人恩典!”眾將謝恩道。
隨後便立即開始籌錢為安國公置辦棺槨,安排人護送迴京。
皇帝前腳剛因糧草之事賜死安國公,後腳便有士兵來報,柳邊樓送糧草來了。
易玹他們在得知呂行的陰謀之後便開始籌備糧草了,估摸著大軍糧草吃得差不多了,便以花茗的名義送了來。
“長寧侯怎麽在此時派人送糧草過來?”皇帝問道。
“啟稟聖人,我家侯爺因自幼不良於行,深感無報國之機,便時刻想著為國家為聖人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今次聖人禦駕親征,我家侯爺便命底下的人盡力籌備糧草,為邊關戰事盡一份力。”這位柳邊樓掌櫃十分謙卑地說道。
“阿茗不愧為忠良之後,朕心甚慰。”皇帝龍顏大悅。
“草民代我家侯爺謝聖人誇獎。”柳邊樓掌櫃謝恩道,“草民先行告退。”
“你們一路趕來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皇帝體恤道。
與此同時,大齊皇帝“鴆殺”安國公的消息也傳到了敵軍耳中。並飛速往外擴散,沒多久西域、北疆不少國家都知道了。
突厥人更是拍手稱快,安國公可是他們的老對頭了,草原無數勇士都是死在這個老殺才手裏的。如今大仇人被他們自己的皇帝給殺了,豈不是大快人心?
那個詞怎麽說來著?對,自毀長城,大齊皇帝這是自毀長城啊!
同樣的,安國公的“死訊”傳迴京城後也掀起了驚濤駭浪。一代國公、朝廷大將就這麽稀裏糊塗得死了,豈能不引起朝堂震蕩?
不僅朝堂上炸開了鍋,民間也議論不休。
“聽說安國公通敵,被聖人當場抓獲,聖人仁慈,隻賜了毒酒留他全屍。”
“不對啊,我聽說是安國公行刺聖人未果……”
“可憐易老太君一大把年紀了,聽說收到消息的時候當場昏厥了呢。”
“唉,還有易世子的前程也毀於一旦了吧。”
百姓們隻能捕風捉影地探聽一些小道消息,而那些位高權重的達官顯貴卻是各有門路,都拿到了第一手資料。
“真的就這麽死了?”
“那還能有假?這可是眾目睽睽之下賜死的,那麽多雙眼睛看著呢。”
“聖人已經派人押送他的屍首迴京了,屆時一看便知。”
護送安國公“屍首”的隊伍輕車簡從,速度自然比大軍快得多,隻花了不到七日的工夫就迴到了京城。
易家老小早已一身縞素等在城門外,同時還有或是真心吊唁或是以吊唁之名前來實際上隻為親眼看看安國公是不是真的死了的人,以及圍觀百姓。
易家人麵色沉重悲傷,女眷們互相攙扶痛哭。看著棺槨越來越近,易老太君整個人都顫抖起來,猛地撇開攙扶撲上前去,不敢置信地碰了碰棺材蓋。
“開,開棺,老身要親眼看看!”易老太君決絕道。
看著這一幕,許多人都不忍心地別開腦袋。
棺材蓋本來就不曾釘上,輕易便被推了開來,露出了裏麵的廬山真麵目。
躺在裏麵的人麵目安詳,且的確是安國公本尊。因含元丹的緣故,“屍身”栩栩如生,看不出半點腐爛痕跡。
“芽,芽。”小果凍突然哭著喊道,“嗚,嗚嗚……”
淩相若低聲哄了哄。
“我的兒啊!”易老太君嚎啕一聲,再次昏了過去。
易家眾人又是一陣兵荒馬亂,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將易老太君救醒,而後才繼續迎接安國公“屍身”迴府。
想要一探究竟的人們也都滿意了,安國公的確是死了。
不過有人卻陷入焦躁之中,正是對糧草動了手腳的呂行。他收到花茗及時為大軍送去糧草的消息後就預感不妙,越發急著要除去劉冰這個證人。
可劉冰昏迷醒來之後就滑不溜秋的,根本不給他下手的機會。
隨棺槨一同入京的還有皇帝的旨意,如今安國公府上下獲罪,多數人都不敢輕易沾惹,生怕也卷進貪墨糧草的案子。
靈堂之中除了易家人外,還有太子、楚王、首相、中書侍郎、刑部尚書、禦史大夫、花茗、裴家人以及幾名武將等。真可謂是樹倒猢猻散,人走茶涼。
“安國公剛正不阿,絕不可能行貪墨之事,聖人糊塗啊。”首相無奈喟歎道。
“事到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麽用?”易珩拳頭緊握,雙目通紅地瞪著首相,“怪道世人都說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住口!”易老太君猛地迴身扇了一巴掌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