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阿若再收徒
推衍娘子:狀元相公不信邪 作者:裴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950章 阿若再收徒
別人都欺負到家裏來了,大齊自然不會忍氣吞聲。皇帝幾乎是垂死病中驚坐起,十分強硬地下令發兵兩國。
這也不知道是第幾次對他們發兵了。
雖然打仗消耗國庫,但是涉及國家尊嚴,若是不打,便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日後會更加變本加厲地損害大齊利益。隻有打痛了他們,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
除開朝廷大軍外,皇帝還點了相國寺大乘為修士的統帥。相國寺上下頓時大喜,尤其是先前被罰去給天師盟看門的大智和大通,更覺揚眉吐氣——佛門大興之日終於要到了!
於是這次東征,佛門特別出力。大智和大通修為最高深,更是出力最多的兩人。
道門眾人不由得想起當日淩相若對他們說過的話,感歎道:“淩真人竟如此料事如神。”
雖有不甘,卻也明白如今佛門實力確實在道門之上,合該他們大興了。又因為淩相若提前打過預防針,在起先一段時間的不平衡後,道門倒也漸漸放平了心態,主動避讓佛門鋒芒,韜光養晦起來。
麵對如此強硬的大齊,東瀛和高句麗隻能認慫,然後千篇一律地派人進京和談納貢、俯首稱臣。
大齊方麵也見好就收,班師迴朝。不然多打一天仗,消耗的糧草都是數以萬計。而近年來大齊沒少打仗,哪怕物產豐饒,也經不住這麽耗。
話分兩頭,淩相若解了青城宮之危後,便繼續迴臨邛宮閉關清修,不聞山外之事。期間倒是有一封自閩州來的信,這封信先是去了京城,又從京城轉到了華亭,最後才從華亭轉到了臨邛宮。可謂是幾經周折。
信是閩州長史寄來的,信中提及閩州官員和百姓得知易玹死訊後俱都悲痛不已,百姓們自發籌款欲為易玹建祠修廟。閩州長史不敢擅自定奪,便來信詢問淩相若的意見。
淩相若心中一暖,可見易玹和她為閩州做的一切都沒有白費,百姓們都記著呢。不過建祠修廟一事,她還是迴信拒絕了,並對百姓們直言易玹並沒有死,無需悲痛,也無需祭拜。
百姓們很茫然,人都自爆了為什麽會沒死呢?真是叫人摸不著頭腦。
但淩相若這麽說了,他們就信了。既然祠修不了了,那就在家裏立個長生牌吧,也能為易大人祈福不是嗎?
聚沙成塔,積少成多。數十萬百姓的祈願威力非同凡響,直接為虛弱之中的易玹注入了一股有生之力。
也算是陰差陽錯了。
如今閩州太守之位空缺,皇帝隻能另擇人選前去接替。而交州刺史之位也無法由易玹擔任,皇帝便將陳霖的“代”字摘了去,正式接任刺史之位。
而陳霖接任之後,在陳二少和陳三少的輔佐下,繼續貫徹易玹的政令,將閩州模式在交州推廣開來。
不負易玹“遺誌”的同時,效果也十分喜人。短短三年,貧窮落後的交州便一躍成為富庶之地。同時也成了繼江南之後的大齊第二糧倉。
……
三年來,淩相若除開輪到講道時會出關一次,其餘時間都在閉關苦修,丹田之中的龍息和帝流漿被她煉化了一半,其靈力修為也一躍提升至了九品巔峰。至此她才暫時結束閉關,磨礪心境。
而眾弟子中,當真出現了在修煉九轉玲瓏訣時開竅之人。此人原本平平無奇,但在聽了淩相若幾次講道之後,卻忽然厚積薄發一竅通百竅,成功修煉出了通靈玉眼。
唯有修出通靈玉眼,修煉九轉玲瓏訣才算是真正小有所成了。
這名弟子名為盧昉,在修出通靈玉眼之後,懷著忐忑期待的心情來到了淩相若洞府外。
“盧師兄有事嗎?”兩名在門口拔草玩的道童連忙起身問道。
“我是來求見師叔祖的,請師弟通報一二。”盧昉道。
“好,你等等。”道童立馬跑進去通報。
不多時,便又出來請他進去。
盧昉深吸一口氣,邁步而入。裏麵,淩相若正在教小果凍法術。
“弟子打擾了。”盧昉恭敬道。
“你有什麽事嗎?”淩相若問道。
“弟子修煉九轉玲瓏訣小有所成,如今已順利開了天眼,請師叔祖指教。”盧昉緊張道。
淩相若聞言驚喜道:“你且施展我看看。”
盧昉聞言忙點頭應下,而後寧心靜氣開始施展,果然如他所言,眉心順利開了一道縫。但很快又後繼無力合上了。
“很不錯了。”淩相若欣慰道,“可見你平日裏勤修不綴,十分刻苦。”
“弟子慚愧。”盧昉謙遜道。
淩相若心中想到,這九轉玲瓏訣原本隻有她師父玉琅玕一人練成,玉琅玕收下她之後才有了傳人。而如今玉琅玕早已飛升,若她再離去,此法又要沉寂。幸好盧昉爭氣,順利修煉出了通靈玉眼。那麽就不能讓他埋沒了。
於是她問道:“你可拜師?”
“弟子如今隻是記名弟子,尚未拜師。”盧昉迴答道。
“那你可願拜入我門下,隨我修習九轉玲瓏訣?”淩相若問道。
盧昉一時愣住,竟是有些不敢置信:“師叔祖的意思是要收我為弟子嗎?”
“不錯。”淩相若點點頭,“你既修出了通靈玉眼,合該入我這一脈。”
“是,弟子拜見師父。”盧昉當即行禮道。
“拜師大典就不辦了,與同門說一聲便是,你莫嫌簡樸。”淩相若安慰道。
盧昉搖搖頭,誠懇道:“弟子做夢也沒想到能拜師叔祖為師,如今已然感激萬分,若因這些俗禮生怨豈非禽獸不如?”
“你能如此通透,合該你與此法有緣。”淩相若笑道,“隻要你繼續保持下去,必能闖出一條通天大道來。”
盧昉想到飛升的師祖,心想難道他有朝一日也能達到那樣的高度嗎?思及此處,他也忍不住激動萬分。
臨邛宮弟子們得知盧昉被淩相若收為弟子,羨慕之餘,也紛紛向他道喜,並無嫉恨之色。臨邛宮門風可見一斑。
別人都欺負到家裏來了,大齊自然不會忍氣吞聲。皇帝幾乎是垂死病中驚坐起,十分強硬地下令發兵兩國。
這也不知道是第幾次對他們發兵了。
雖然打仗消耗國庫,但是涉及國家尊嚴,若是不打,便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日後會更加變本加厲地損害大齊利益。隻有打痛了他們,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
除開朝廷大軍外,皇帝還點了相國寺大乘為修士的統帥。相國寺上下頓時大喜,尤其是先前被罰去給天師盟看門的大智和大通,更覺揚眉吐氣——佛門大興之日終於要到了!
於是這次東征,佛門特別出力。大智和大通修為最高深,更是出力最多的兩人。
道門眾人不由得想起當日淩相若對他們說過的話,感歎道:“淩真人竟如此料事如神。”
雖有不甘,卻也明白如今佛門實力確實在道門之上,合該他們大興了。又因為淩相若提前打過預防針,在起先一段時間的不平衡後,道門倒也漸漸放平了心態,主動避讓佛門鋒芒,韜光養晦起來。
麵對如此強硬的大齊,東瀛和高句麗隻能認慫,然後千篇一律地派人進京和談納貢、俯首稱臣。
大齊方麵也見好就收,班師迴朝。不然多打一天仗,消耗的糧草都是數以萬計。而近年來大齊沒少打仗,哪怕物產豐饒,也經不住這麽耗。
話分兩頭,淩相若解了青城宮之危後,便繼續迴臨邛宮閉關清修,不聞山外之事。期間倒是有一封自閩州來的信,這封信先是去了京城,又從京城轉到了華亭,最後才從華亭轉到了臨邛宮。可謂是幾經周折。
信是閩州長史寄來的,信中提及閩州官員和百姓得知易玹死訊後俱都悲痛不已,百姓們自發籌款欲為易玹建祠修廟。閩州長史不敢擅自定奪,便來信詢問淩相若的意見。
淩相若心中一暖,可見易玹和她為閩州做的一切都沒有白費,百姓們都記著呢。不過建祠修廟一事,她還是迴信拒絕了,並對百姓們直言易玹並沒有死,無需悲痛,也無需祭拜。
百姓們很茫然,人都自爆了為什麽會沒死呢?真是叫人摸不著頭腦。
但淩相若這麽說了,他們就信了。既然祠修不了了,那就在家裏立個長生牌吧,也能為易大人祈福不是嗎?
聚沙成塔,積少成多。數十萬百姓的祈願威力非同凡響,直接為虛弱之中的易玹注入了一股有生之力。
也算是陰差陽錯了。
如今閩州太守之位空缺,皇帝隻能另擇人選前去接替。而交州刺史之位也無法由易玹擔任,皇帝便將陳霖的“代”字摘了去,正式接任刺史之位。
而陳霖接任之後,在陳二少和陳三少的輔佐下,繼續貫徹易玹的政令,將閩州模式在交州推廣開來。
不負易玹“遺誌”的同時,效果也十分喜人。短短三年,貧窮落後的交州便一躍成為富庶之地。同時也成了繼江南之後的大齊第二糧倉。
……
三年來,淩相若除開輪到講道時會出關一次,其餘時間都在閉關苦修,丹田之中的龍息和帝流漿被她煉化了一半,其靈力修為也一躍提升至了九品巔峰。至此她才暫時結束閉關,磨礪心境。
而眾弟子中,當真出現了在修煉九轉玲瓏訣時開竅之人。此人原本平平無奇,但在聽了淩相若幾次講道之後,卻忽然厚積薄發一竅通百竅,成功修煉出了通靈玉眼。
唯有修出通靈玉眼,修煉九轉玲瓏訣才算是真正小有所成了。
這名弟子名為盧昉,在修出通靈玉眼之後,懷著忐忑期待的心情來到了淩相若洞府外。
“盧師兄有事嗎?”兩名在門口拔草玩的道童連忙起身問道。
“我是來求見師叔祖的,請師弟通報一二。”盧昉道。
“好,你等等。”道童立馬跑進去通報。
不多時,便又出來請他進去。
盧昉深吸一口氣,邁步而入。裏麵,淩相若正在教小果凍法術。
“弟子打擾了。”盧昉恭敬道。
“你有什麽事嗎?”淩相若問道。
“弟子修煉九轉玲瓏訣小有所成,如今已順利開了天眼,請師叔祖指教。”盧昉緊張道。
淩相若聞言驚喜道:“你且施展我看看。”
盧昉聞言忙點頭應下,而後寧心靜氣開始施展,果然如他所言,眉心順利開了一道縫。但很快又後繼無力合上了。
“很不錯了。”淩相若欣慰道,“可見你平日裏勤修不綴,十分刻苦。”
“弟子慚愧。”盧昉謙遜道。
淩相若心中想到,這九轉玲瓏訣原本隻有她師父玉琅玕一人練成,玉琅玕收下她之後才有了傳人。而如今玉琅玕早已飛升,若她再離去,此法又要沉寂。幸好盧昉爭氣,順利修煉出了通靈玉眼。那麽就不能讓他埋沒了。
於是她問道:“你可拜師?”
“弟子如今隻是記名弟子,尚未拜師。”盧昉迴答道。
“那你可願拜入我門下,隨我修習九轉玲瓏訣?”淩相若問道。
盧昉一時愣住,竟是有些不敢置信:“師叔祖的意思是要收我為弟子嗎?”
“不錯。”淩相若點點頭,“你既修出了通靈玉眼,合該入我這一脈。”
“是,弟子拜見師父。”盧昉當即行禮道。
“拜師大典就不辦了,與同門說一聲便是,你莫嫌簡樸。”淩相若安慰道。
盧昉搖搖頭,誠懇道:“弟子做夢也沒想到能拜師叔祖為師,如今已然感激萬分,若因這些俗禮生怨豈非禽獸不如?”
“你能如此通透,合該你與此法有緣。”淩相若笑道,“隻要你繼續保持下去,必能闖出一條通天大道來。”
盧昉想到飛升的師祖,心想難道他有朝一日也能達到那樣的高度嗎?思及此處,他也忍不住激動萬分。
臨邛宮弟子們得知盧昉被淩相若收為弟子,羨慕之餘,也紛紛向他道喜,並無嫉恨之色。臨邛宮門風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