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賢婿,真是難為你了
大唐,我剛穿越,竟給我發媳婦 作者:追趕時間的小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李世民一臉不置可否表情,張牧知道必須得說點什麽,不然根本不可能過關。
“陛下,你說我為何不擴軍?虎賁軍為何隻停留在五萬?我能賣那麽多軍械給高麗人,我為何不把這些軍械留給虎賁軍?虎賁軍待遇好,想招人肯定不是問題。虎賁軍的一切開銷都是我出錢,隻要我說想擴軍,以你摳門的人品,肯定也同意,可我為何不擴軍?”
李世民:“………………”
“現在是老子問你,不是讓你問老子。”
“陛下,我娶了你閨女,你是我老丈人,你自稱是我老子,我不生氣。”
“小牧,老子的忍耐性是有限的。”
“陛下,其實虎賁軍的那點裝備真不算什麽錢,真正的大開銷是一日三餐。那是重騎兵,將士們每天負重幾十斤鎧甲訓練,強度太大,一日三餐要吃肉,水果,蔬菜都要吃。而且要敞開了讓他們吃,不然他們哪裏有力氣訓練?還有馬匹,連同馬匹的鎧甲,將士,還有將士身上的鎧甲,負重可是在三百斤以上。必須要吃精糧,不然根本跑不起來。跑不起來的重騎兵,那還是重騎兵嗎?這天天都是錢。我練五萬虎賁軍已經捉襟見肘,哪裏還敢再擴軍?”
“小牧,你的意思是你明麵上是用軍械掏空高麗人的國庫,實際上你是用十萬重騎兵拖垮他們?”
“正是這樣,他們花那麽多錢買裝備迴去不可能是放在庫房裏等著生鏽,必須得練兵。練兵就要開銷,人和馬都要吃喝拉撒,這都是錢。那可是十三萬套軍械,就是十三萬重騎兵,天天得多少錢?高麗本就貧窮,他們國庫裏哪裏會有那麽多錢?沒錢怎麽辦?隻能征稅。陛下應該知道前隋是怎麽滅亡的,就是因為前隋煬帝接二連三的征重稅攻打高麗,引的百姓哀聲哉道,然後才在內部爆發問題。如果不是內部爆發問題,前隋怎麽可能滅亡?高麗人又沒打過來。”
聽到張牧這麽說,李世民的怒氣立馬消了大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可是所有帝王的必修課,李世民怎麽可能不知道?
百姓能供養你,也能廢了你。你可以欺負百姓,可以征稅,可也不要太過分。一旦把百姓逼急眼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你就等著步亡國之君的後塵吧。
“陛下,其實我還有一個小心思,我想的不是高麗,而是整個高麗半島。”
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這才想到高麗南部還有兩個彈丸小國。
“小牧,你的意思是把新羅和百濟都拿下?”
“沒錯,就是把他們都拿下。高麗和我們炎黃子孫有世仇,我們打他們理所應當。可新羅和百濟不行,他們可沒有招惹我們。相反,他們和我們大唐還有交情。隔三差五的,他們不是還派人送國書過來慰問你嗎?就這情況,咱們怎麽好意思攻打他們?”
此時李世民心中的怒氣終於煙消雲散。“小牧,你說說看,怎麽才能名正言順的把新羅和百濟拿下?”
“簡單,讓高麗人去打,然後我們再打高麗人。這樣一來,我們征服的都是高麗人土地,和新羅還有百濟沒關係。”
“讓高麗人去攻打新羅和百濟?不可能吧?新羅和百濟能夠在高麗人的眼皮子底下存活那麽久,絕對有人家的道理,豈是高麗人說打就能打下來的?”
“陛下,那是以前,現在不一樣了,現在高麗人有我們虎賁軍的裝備了,他們有重騎兵了。而且現在高麗王是泉蓋蘇文,那廝可不是省油的燈。泉蓋蘇文那廝不但雄心壯誌,還野心勃勃。有了十三萬重騎兵,他還能讓新羅和百濟存活?如果我猜的沒錯,很快新羅和百濟就會派人過來尋求我們的幫助。陛下,到時候你一定要沉住氣,千萬不要心軟,一定要等高麗征服新羅和百濟後才能出兵。”
“小牧,可不可以這麽理解?你的意思是你賣軍械給高麗,目的有兩個:一是讓高麗加重稅負,讓高麗百姓過的水深火熱,等我們打過去,高麗百姓不會全力以赴的對付我們。二是,讓泉蓋蘇文有重騎兵,有足夠的信心去攻打新羅和百濟?”
張牧:“………………”
李老二可以,總結的很到位。如果在後世讀書,妥妥的閱讀理解高手。
“陛下,可以這麽理解。高麗軍隊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麗百姓。我們是準備去征服他們,如果高麗百姓生活的很滋潤,哪裏會服我們管教?他們會視我們為仇人。可如果他們被高麗君王折磨的生不如死,賣兒賣女,那我們打過去,那我們就不是高麗百姓的仇人,我們是高麗百姓的救世主,救他們脫離苦海。”
“可我們畢竟和他們不是同族人,他們心裏總有嫌隙。”
“陛下,你是帝王你自然有這種想法。可對於百姓來說,完全沒有這種想法。我們是哪國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把我們當人看。如果我們還是想著打下高麗,燒殺搶掠一番,那注定待不長,遲早要被人家趕迴來。咱們現在讓泉蓋蘇文把高麗百姓逼的越慘,等咱們打下高麗就越容易管教他們。”
李世民不是傻子,聽到張牧這話自然知道張牧的意思。
“小牧,難為你了,為了征服我們炎黃子孫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你用心良苦。這樣,朕這就昭告天下,賣軍械給高麗的事是朕委任你幹的,跟你沒關係。”
“陛下,萬萬不可。如果你昭告天下,高麗人肯定也會知道。到時候他們一定會覺得這裏麵有蹊蹺,轉而謹慎行事。到時候我布置這麽久的計謀將功虧一簣。我之所以不提前跟你說就是怕打草驚蛇,這次如果不是你逼急眼了,我也不會說。”
“賢婿,真是難為你了,為了征討高麗,你竟然心甘情願背負賣國賊的罵名,朕實在是想不出怎麽賞賜你。”
“陛下,此時此刻你該考慮怎麽懲罰我。畢竟我捅了這麽大的簍子,你不懲罰一下,高麗那邊還是會起疑。”
李世民:“………………”
“陛下,你說我為何不擴軍?虎賁軍為何隻停留在五萬?我能賣那麽多軍械給高麗人,我為何不把這些軍械留給虎賁軍?虎賁軍待遇好,想招人肯定不是問題。虎賁軍的一切開銷都是我出錢,隻要我說想擴軍,以你摳門的人品,肯定也同意,可我為何不擴軍?”
李世民:“………………”
“現在是老子問你,不是讓你問老子。”
“陛下,我娶了你閨女,你是我老丈人,你自稱是我老子,我不生氣。”
“小牧,老子的忍耐性是有限的。”
“陛下,其實虎賁軍的那點裝備真不算什麽錢,真正的大開銷是一日三餐。那是重騎兵,將士們每天負重幾十斤鎧甲訓練,強度太大,一日三餐要吃肉,水果,蔬菜都要吃。而且要敞開了讓他們吃,不然他們哪裏有力氣訓練?還有馬匹,連同馬匹的鎧甲,將士,還有將士身上的鎧甲,負重可是在三百斤以上。必須要吃精糧,不然根本跑不起來。跑不起來的重騎兵,那還是重騎兵嗎?這天天都是錢。我練五萬虎賁軍已經捉襟見肘,哪裏還敢再擴軍?”
“小牧,你的意思是你明麵上是用軍械掏空高麗人的國庫,實際上你是用十萬重騎兵拖垮他們?”
“正是這樣,他們花那麽多錢買裝備迴去不可能是放在庫房裏等著生鏽,必須得練兵。練兵就要開銷,人和馬都要吃喝拉撒,這都是錢。那可是十三萬套軍械,就是十三萬重騎兵,天天得多少錢?高麗本就貧窮,他們國庫裏哪裏會有那麽多錢?沒錢怎麽辦?隻能征稅。陛下應該知道前隋是怎麽滅亡的,就是因為前隋煬帝接二連三的征重稅攻打高麗,引的百姓哀聲哉道,然後才在內部爆發問題。如果不是內部爆發問題,前隋怎麽可能滅亡?高麗人又沒打過來。”
聽到張牧這麽說,李世民的怒氣立馬消了大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可是所有帝王的必修課,李世民怎麽可能不知道?
百姓能供養你,也能廢了你。你可以欺負百姓,可以征稅,可也不要太過分。一旦把百姓逼急眼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你就等著步亡國之君的後塵吧。
“陛下,其實我還有一個小心思,我想的不是高麗,而是整個高麗半島。”
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這才想到高麗南部還有兩個彈丸小國。
“小牧,你的意思是把新羅和百濟都拿下?”
“沒錯,就是把他們都拿下。高麗和我們炎黃子孫有世仇,我們打他們理所應當。可新羅和百濟不行,他們可沒有招惹我們。相反,他們和我們大唐還有交情。隔三差五的,他們不是還派人送國書過來慰問你嗎?就這情況,咱們怎麽好意思攻打他們?”
此時李世民心中的怒氣終於煙消雲散。“小牧,你說說看,怎麽才能名正言順的把新羅和百濟拿下?”
“簡單,讓高麗人去打,然後我們再打高麗人。這樣一來,我們征服的都是高麗人土地,和新羅還有百濟沒關係。”
“讓高麗人去攻打新羅和百濟?不可能吧?新羅和百濟能夠在高麗人的眼皮子底下存活那麽久,絕對有人家的道理,豈是高麗人說打就能打下來的?”
“陛下,那是以前,現在不一樣了,現在高麗人有我們虎賁軍的裝備了,他們有重騎兵了。而且現在高麗王是泉蓋蘇文,那廝可不是省油的燈。泉蓋蘇文那廝不但雄心壯誌,還野心勃勃。有了十三萬重騎兵,他還能讓新羅和百濟存活?如果我猜的沒錯,很快新羅和百濟就會派人過來尋求我們的幫助。陛下,到時候你一定要沉住氣,千萬不要心軟,一定要等高麗征服新羅和百濟後才能出兵。”
“小牧,可不可以這麽理解?你的意思是你賣軍械給高麗,目的有兩個:一是讓高麗加重稅負,讓高麗百姓過的水深火熱,等我們打過去,高麗百姓不會全力以赴的對付我們。二是,讓泉蓋蘇文有重騎兵,有足夠的信心去攻打新羅和百濟?”
張牧:“………………”
李老二可以,總結的很到位。如果在後世讀書,妥妥的閱讀理解高手。
“陛下,可以這麽理解。高麗軍隊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麗百姓。我們是準備去征服他們,如果高麗百姓生活的很滋潤,哪裏會服我們管教?他們會視我們為仇人。可如果他們被高麗君王折磨的生不如死,賣兒賣女,那我們打過去,那我們就不是高麗百姓的仇人,我們是高麗百姓的救世主,救他們脫離苦海。”
“可我們畢竟和他們不是同族人,他們心裏總有嫌隙。”
“陛下,你是帝王你自然有這種想法。可對於百姓來說,完全沒有這種想法。我們是哪國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把我們當人看。如果我們還是想著打下高麗,燒殺搶掠一番,那注定待不長,遲早要被人家趕迴來。咱們現在讓泉蓋蘇文把高麗百姓逼的越慘,等咱們打下高麗就越容易管教他們。”
李世民不是傻子,聽到張牧這話自然知道張牧的意思。
“小牧,難為你了,為了征服我們炎黃子孫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你用心良苦。這樣,朕這就昭告天下,賣軍械給高麗的事是朕委任你幹的,跟你沒關係。”
“陛下,萬萬不可。如果你昭告天下,高麗人肯定也會知道。到時候他們一定會覺得這裏麵有蹊蹺,轉而謹慎行事。到時候我布置這麽久的計謀將功虧一簣。我之所以不提前跟你說就是怕打草驚蛇,這次如果不是你逼急眼了,我也不會說。”
“賢婿,真是難為你了,為了征討高麗,你竟然心甘情願背負賣國賊的罵名,朕實在是想不出怎麽賞賜你。”
“陛下,此時此刻你該考慮怎麽懲罰我。畢竟我捅了這麽大的簍子,你不懲罰一下,高麗那邊還是會起疑。”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