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邊,突厥的首領頡利可汗正在對著手下的人大發雷霆。
本來他得到密報,大唐發生政變,新皇登基,局勢不穩,這是難得的進攻機會。
於是在歸附突厥的漢奸梁師都勸說下,親率十幾萬鐵騎向唐朝發動進攻,這次進攻行動本質上,是一場偷襲。
他本想著不騷擾其他城鎮,根據密報所說,直接奇襲長安,一定能打當今大唐天子一個措手不及。
本來進入唐國疆域之後一切順利,直到在距離長安三百裏遠的地方,突然被唐朝的探子給發現了!
不過也無所謂了,因為大唐剛剛發生政變,且指揮體係無比紊亂。
長安能夠動用的軍隊最多兩萬而已,自己這邊可是有整整十萬士兵。
於是便沒有在意李世民派過來的探子,直接下令全軍加速前進,畢竟這一次因為是突然發動的襲擊,沒有準備多少糧草。
結果就在今天上午,自己的先鋒大軍被大唐的軍隊給攔了下來,關鍵是自己的先鋒大軍可是整整有一萬五千人。
現在大唐能夠動用的軍隊最多兩萬!
怎麽可能全部投入戰鬥,肯定是自己手底下的那些人不願拚命。
想到這裏,頡利可汗不由狠狠的瞪了這營帳中的將軍,就因為他們不敢戰鬥,畏戰思想嚴重, 所以就導致現在自己所帶來的所有軍隊擠在一起。
越想越氣便大聲喝道:“先鋒將軍何在?”
在營帳裏那些唯唯諾諾的將軍之中, 一位身高七尺,蒼白的彪形大漢走出來下跪道:“ 可汗,臣子瑜楚辜負了可汗的希望。“
頡利可汗冷冷的看著自己前方的這個身影,自己當初是多麽的信任他,才將先鋒大軍交給了他。
結果他是怎樣報答自己的?
先鋒大軍被大唐軍隊攔住了,大唐已經徹底反應過來了,想發動偷襲已經不可能了。
隻能拚硬實力了,於是冷冷的說道:“子瑜楚,由於你的原因導致先鋒大軍被大唐的攔下,損失了寶貴的時機,你認不認?”
這名被稱為子瑜楚的將軍聽了可汗的話,不由得麵露驚恐,連忙趴在地上說到:“可汗,饒我一命…”
還不待他說完話,頡利可汗憤怒的說道:“來人給我把這個敗軍之將拖下去,亂棍打死,誰敢求情,同罪!”
帳外立即衝進來了兩名衛兵,把子瑜楚給架了出去,他已經被嚇呆了,知道今天不過是做了可汗的出氣包。
帳內的將軍們,皆被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不小心惹到了可汗,那就倒黴了。
就在這時,一名瘦弱的書生打扮的人走了過來,對頡利可汗行禮道:“可汗,現在大唐最能打的那幫將軍,已經率領長安所有的軍隊,到達了渭水河畔。
據探子來報,軍隊大概兩萬左右,我們的軍隊,雖說先鋒大軍被大唐那名叫做秦瓊的將軍帶兵給攔了下來。
不過損失不大,所以就現在的力量對比,仍然是優勢在我。”
“望可汗早做決斷\\\"。
頡利可汗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個人,麵色不由一緩說道:“王先生,多謝了,因為我們所帶的糧草著實不多,所以必須謹慎。
這次突厥內部不同意出兵的人雖被我強行壓製,可如果這次進攻長安損失軍隊過多的話,那麽他們一定會跳出來與我爭權奪利。
本來說好是突襲,可是我的先鋒大軍被攔了下來,戰略意圖就全部暴露了。
所以一定要慎重,爭取和唐朝現在的天子聊一聊吧,不動刀兵最好,我希望的還是他主動距離我們突厥最近的靈州割讓給我。
被頡利可汗稱為王先生的這個人不由大驚道:“可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呀!”
頡利可汗也不由得頭痛,說道:“我知道,但是你也要體諒我的難處。
不過放心,我說好分配給你主人的利益,不會少的。”
聞言這位王先生安靜了下來,抬頭看了看頡利可汗,又不由得低下頭。
心中不以為意的想到:“果真是蠻夷,一點戰術都不懂,管他的,反正主人所要的利益,已經拿到了”。
隨即便向頡利可汗拱手道:“可汗,我需要早點迴去和我主人複命,祝你成功”。
說著便離開了營帳,仿佛從未來過一樣。
頡利可汗旁邊的一位將軍說道:“可汗,要不要把他給做了,太放肆了!”
他卻冷笑道:“不用,即使這一次來長安沒有得到實質的好處,但是有這些人的存在,我們突厥也可以平靜好些年了。
說著,臉上不由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哼,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不由得看著現在自己所率的軍隊駐紮的地方,聽中原人說這個地方叫做渭水河,就在這兒等大唐的皇帝吧!
正在頡利可汗思索的時候,李世民已然到了渭水河畔,平日裏安定祥和的渭水河,已被戰爭的烏雲覆蓋了。
在李未央看來,戰爭其實就是給自己的欲望及民族爭取釋放的空間!
在來渭水河畔的這一路上,不見一個行人!
昔日欣欣向榮的景象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戰爭即將到來的恐慌。
是的,恐慌! 當你明知道有戰爭即將到來,即使在繁華的景象在你的眼中,也隻不過被毀滅之前的寧靜罷了!
在渭水河畔看到了唐軍的營帳,剛跟著皇帝進入唐軍的營寨之中,以秦瓊為首的將軍們便一齊上來行禮道:“拜見陛下”。
李世民揮了揮手,騎著自己的戰馬,向渭水河邊跑去,李未央等人也連忙隨即跟了上去。
李世民看著濤濤的渭水河,又看到渭水河另一邊的突厥營寨,說道:“渭水河上橋都拆了嗎? 我之前來過這兒,記得這兒有兩座橋的”。
程知節等人連忙上前說道:“是的,陛下,渭水河上的確有兩座橋,但是在我們阻擊突厥的過程中,擔心突厥從橋上過來,所以就把橋給毀了。”
皇帝聞言點了點頭,又看了看突厥的營寨,忽然說道:“把橋給架起來吧!
突厥這一次他不想打,應該是受到了朝中某些奸細的蠱惑,否則的話,他已經打過來了,兵貴神速這個道理,我想頡利可汗是懂的。”
秦瓊等人聞言,想了想,還是決定按照陛下的說法去做,的確,如果突厥想打,區區一條渭水河攔不住他們。
於是就吩咐手下的士兵,去架一座浮橋,好進行和談。
李未央在心中默默的想著,的確突厥應該是不想打。
因為突厥那邊的權力爭奪更為可怕,萬一頡利可汗損失了太多力量的話,那麽他就壓不住手下的那些人了!
本來他得到密報,大唐發生政變,新皇登基,局勢不穩,這是難得的進攻機會。
於是在歸附突厥的漢奸梁師都勸說下,親率十幾萬鐵騎向唐朝發動進攻,這次進攻行動本質上,是一場偷襲。
他本想著不騷擾其他城鎮,根據密報所說,直接奇襲長安,一定能打當今大唐天子一個措手不及。
本來進入唐國疆域之後一切順利,直到在距離長安三百裏遠的地方,突然被唐朝的探子給發現了!
不過也無所謂了,因為大唐剛剛發生政變,且指揮體係無比紊亂。
長安能夠動用的軍隊最多兩萬而已,自己這邊可是有整整十萬士兵。
於是便沒有在意李世民派過來的探子,直接下令全軍加速前進,畢竟這一次因為是突然發動的襲擊,沒有準備多少糧草。
結果就在今天上午,自己的先鋒大軍被大唐的軍隊給攔了下來,關鍵是自己的先鋒大軍可是整整有一萬五千人。
現在大唐能夠動用的軍隊最多兩萬!
怎麽可能全部投入戰鬥,肯定是自己手底下的那些人不願拚命。
想到這裏,頡利可汗不由狠狠的瞪了這營帳中的將軍,就因為他們不敢戰鬥,畏戰思想嚴重, 所以就導致現在自己所帶來的所有軍隊擠在一起。
越想越氣便大聲喝道:“先鋒將軍何在?”
在營帳裏那些唯唯諾諾的將軍之中, 一位身高七尺,蒼白的彪形大漢走出來下跪道:“ 可汗,臣子瑜楚辜負了可汗的希望。“
頡利可汗冷冷的看著自己前方的這個身影,自己當初是多麽的信任他,才將先鋒大軍交給了他。
結果他是怎樣報答自己的?
先鋒大軍被大唐軍隊攔住了,大唐已經徹底反應過來了,想發動偷襲已經不可能了。
隻能拚硬實力了,於是冷冷的說道:“子瑜楚,由於你的原因導致先鋒大軍被大唐的攔下,損失了寶貴的時機,你認不認?”
這名被稱為子瑜楚的將軍聽了可汗的話,不由得麵露驚恐,連忙趴在地上說到:“可汗,饒我一命…”
還不待他說完話,頡利可汗憤怒的說道:“來人給我把這個敗軍之將拖下去,亂棍打死,誰敢求情,同罪!”
帳外立即衝進來了兩名衛兵,把子瑜楚給架了出去,他已經被嚇呆了,知道今天不過是做了可汗的出氣包。
帳內的將軍們,皆被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不小心惹到了可汗,那就倒黴了。
就在這時,一名瘦弱的書生打扮的人走了過來,對頡利可汗行禮道:“可汗,現在大唐最能打的那幫將軍,已經率領長安所有的軍隊,到達了渭水河畔。
據探子來報,軍隊大概兩萬左右,我們的軍隊,雖說先鋒大軍被大唐那名叫做秦瓊的將軍帶兵給攔了下來。
不過損失不大,所以就現在的力量對比,仍然是優勢在我。”
“望可汗早做決斷\\\"。
頡利可汗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個人,麵色不由一緩說道:“王先生,多謝了,因為我們所帶的糧草著實不多,所以必須謹慎。
這次突厥內部不同意出兵的人雖被我強行壓製,可如果這次進攻長安損失軍隊過多的話,那麽他們一定會跳出來與我爭權奪利。
本來說好是突襲,可是我的先鋒大軍被攔了下來,戰略意圖就全部暴露了。
所以一定要慎重,爭取和唐朝現在的天子聊一聊吧,不動刀兵最好,我希望的還是他主動距離我們突厥最近的靈州割讓給我。
被頡利可汗稱為王先生的這個人不由大驚道:“可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呀!”
頡利可汗也不由得頭痛,說道:“我知道,但是你也要體諒我的難處。
不過放心,我說好分配給你主人的利益,不會少的。”
聞言這位王先生安靜了下來,抬頭看了看頡利可汗,又不由得低下頭。
心中不以為意的想到:“果真是蠻夷,一點戰術都不懂,管他的,反正主人所要的利益,已經拿到了”。
隨即便向頡利可汗拱手道:“可汗,我需要早點迴去和我主人複命,祝你成功”。
說著便離開了營帳,仿佛從未來過一樣。
頡利可汗旁邊的一位將軍說道:“可汗,要不要把他給做了,太放肆了!”
他卻冷笑道:“不用,即使這一次來長安沒有得到實質的好處,但是有這些人的存在,我們突厥也可以平靜好些年了。
說著,臉上不由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哼,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不由得看著現在自己所率的軍隊駐紮的地方,聽中原人說這個地方叫做渭水河,就在這兒等大唐的皇帝吧!
正在頡利可汗思索的時候,李世民已然到了渭水河畔,平日裏安定祥和的渭水河,已被戰爭的烏雲覆蓋了。
在李未央看來,戰爭其實就是給自己的欲望及民族爭取釋放的空間!
在來渭水河畔的這一路上,不見一個行人!
昔日欣欣向榮的景象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戰爭即將到來的恐慌。
是的,恐慌! 當你明知道有戰爭即將到來,即使在繁華的景象在你的眼中,也隻不過被毀滅之前的寧靜罷了!
在渭水河畔看到了唐軍的營帳,剛跟著皇帝進入唐軍的營寨之中,以秦瓊為首的將軍們便一齊上來行禮道:“拜見陛下”。
李世民揮了揮手,騎著自己的戰馬,向渭水河邊跑去,李未央等人也連忙隨即跟了上去。
李世民看著濤濤的渭水河,又看到渭水河另一邊的突厥營寨,說道:“渭水河上橋都拆了嗎? 我之前來過這兒,記得這兒有兩座橋的”。
程知節等人連忙上前說道:“是的,陛下,渭水河上的確有兩座橋,但是在我們阻擊突厥的過程中,擔心突厥從橋上過來,所以就把橋給毀了。”
皇帝聞言點了點頭,又看了看突厥的營寨,忽然說道:“把橋給架起來吧!
突厥這一次他不想打,應該是受到了朝中某些奸細的蠱惑,否則的話,他已經打過來了,兵貴神速這個道理,我想頡利可汗是懂的。”
秦瓊等人聞言,想了想,還是決定按照陛下的說法去做,的確,如果突厥想打,區區一條渭水河攔不住他們。
於是就吩咐手下的士兵,去架一座浮橋,好進行和談。
李未央在心中默默的想著,的確突厥應該是不想打。
因為突厥那邊的權力爭奪更為可怕,萬一頡利可汗損失了太多力量的話,那麽他就壓不住手下的那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