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大概一盞茶的時間,太極宮的門,才緩緩打開。
此時,後麵那些大臣們的腳步,也跟了上來。
站在前麵引路了一位侍從,卻迴過頭,歉意的對某位殿下笑了笑。
直接趴在地上,蘇公公從容不迫的走了出來。
眼眸中沒有任何人,走到離,李未央隻有三五步遠的地方,才彎腰行禮。
“殿下,請跟隨臣來。”
某人也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這就是,身份所帶給自己的便利,沒什麽好怪的。
隻是,在進入大殿的第一時間,當看到,對麵坐著的那個人時,眉頭才皺了起來。
“陛下,按照禮法。
應當是,臣子來齊之後,您在出場。
可現在你的這種做法,似乎有些,與傳統禮法不合。”
早已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抱著手中的暖爐,毫無愧色的說道。
“別理他們,就那幫臭腐儒規定的狗東西,憑什麽來管朕?”
朕口中之言,才是禮法。
朕之行為,才是禮法。
莫非,支持禮法,就不會亡國?
那這樣看來,朕那表叔,現在應該坐在這兒,而不是朕,坐在這兒。
也是,某位殿下,在經過簡單的問安後,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身後的那些侍衛,也非常的懂,皇帝的眼色。
在他剛坐下時,就十分識趣的將一個暖爐,遞了上來。
李未央對現在的這種現象,自然感到非常的舒服。
畢竟,大冷天的,起那麽早,來上朝。
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總不可能在這太極殿中,再等一段時間吧。
這樣的話,怎麽都說不過去。
特別是對於他這種極其怕冷的人來說,就更應如此。
另一邊,他也發現了,自己對麵位置上的人,沒來。
看來長孫丞相這段時間,又得被陛下冷卻。
隻是,不知道這是陛下在釣魚,還是在做些什麽。
或者說,兩者都有。
一方麵,打擊丞相的囂張氣焰。
一方麵,將一些想要把長安,攪的天翻地覆的人,釣出來。
但,就目前的資料以及情報而言。
李未央不認為,也不覺得。
現在長安,還有其他國家,安插進來的探子或者是,某些心懷叵測,敢動手的家夥。
昨日,高句麗的那幫使臣被滅,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
根據下麵的人,傳遞上來的消息。
似乎被滅的幹幹淨淨,連一些小孩都沒放過。
倘若某些人,將當今陛下當做那種仁慈的君主,那他絕對得吃大虧。
屋外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第一個露頭的,就是李道宗,走到大殿中間,拱手行禮道。
“臣,參見陛下。”
皇帝十分無趣的揮揮手,雖然,自己繼承皇位的時間還短。
可天天就這些繁文禮節,都將他給搞得,十分心煩。
可又不能不做,畢竟,這就相當於是一種效忠。
第二個進來的是,杜如晦與房玄齡。
在他倆還沒準備行禮時,李世民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行了,行了,都多少年的老兄弟了。
沒必要那麽僵化,直接進來,意思一下就行。
快點坐下,快點找自己的位置坐下。
早點將今日朝會的主要內容,議完後,好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大冬天的,朕想, 沒誰有心情頂著風雪,來吧!”
剛到太極宮的三人,都是低頭苦笑,這讓他們怎麽迴?
根本就迴不了,如果今日的這些事,傳出去。
被太學那幫蝕骨不化的老家夥,聽了,那不是倒黴了!!!
殿中的侍衛,將皇帝剛才所說的話,一層一層的傳遞下去。
基本上,沒有人有絲毫的怨言。
除了孔夫子的幾個孝子賢孫,正想批評一下,如今陛下的這些離經叛道的的行為時。
一陣寒風襲來,使他們,自覺閉上了嘴。
等到所有人都進入太極宮,安頓下來。
皇帝倒沒有,逼著大家立即開會。
反而讓身邊的侍衛們,將早已備好的暖爐,分發給了每一位官員。
一時間,原本還冷清的大殿。
隨著人氣的增加以及暖爐的作用,漸漸恢複了些許暖氣。
接下來的事情,就要標準化很多。
又過了三盞茶的時間,李世民估計,大家也準備好了,直接開口道。
“諸位賢臣,稟報一下今年的工作吧!
倘若還有某些不足,或欠缺的地方,及時提出來,大家好一同集思廣益。”
以前每次開這種朝會,都是由當今丞相牽頭。
可今日,因為他不在。
所以,牽頭的人,就變成了戶部尚書房玄齡。
他站起身來,走到朝堂中央。
先是對皇帝行了一個禮,隨即轉過身去,麵對群臣。
“今年在陛下,以及未央殿下的宏觀調控下。
使得大唐境內的矛盾,少了很多。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戶部這邊的官員貪腐的情況,也少了很多。
較之上一年,已然不足一成。
並且,長安周圍,基本沒有存在那種情況……”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關於戶部的工作。
他雖然,也有某些需要改進的意見。
可也明白,貪腐這種事,是永禁不絕的。
與之前比起來,好,那便是最大的進步。
第二個稟報消息的是,新上任的大司農李天一。
據說,這人沒有讀書以及做官的經曆。
純粹就是,皇帝在自己的侍衛中,找了一個人,扔出去做傀儡。
他匯報的,倒是一板一眼。
隻是,坐在皇帝右手邊的李未央,十分疑惑。
這家夥,迴答也太過刻板,絕對是舅舅提前讓人寫好,交給他的。
稟報的,自然是完成了大概的任務,在來年,還有改進的地方等等。
畢竟,這相當於是一場年度匯報。
有誰敢在這個節點上,給大家添堵?
即使他是皇帝扔出來充數的,也不行!!
時間就這麽,不知不覺的過了兩個時辰。
就在某位殿下,趴在桌上,都快睡著時。
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在皇帝以及諸位大臣的見證下,發生了。
自認為,代表了孔夫子的一幫人,毫無愧色的站起身來。
走到大殿中央,規矩的行了一個禮,拋出了一個話題。
“陛下,臣見今日稟報,已然差不多了,可否讓我等說一下?“
李世民雖然內心,不怎麽高興。
可誰讓人家,是聖人門徒呢!
雖然不怎麽喜歡儒學,但是,孔夫子還是應該尊敬的。
“說吧,隻是,注意好今日的氛圍。”
這幾人,倒也毫不廢話。
迴過頭盯著滿殿的大臣,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詢問。
“諸位,大唐是以什麽治國?”
以什麽治國?大臣們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了一個不小的問號。
這些聖人門徒,怕是腦殼有坑吧。
房玄齡不明白,他們要說什麽,隻不過,隱隱覺得任由這件事發展下去。
恐怕,今天要死,幾個人擺在這裏,急忙站出來打斷他。
此時,後麵那些大臣們的腳步,也跟了上來。
站在前麵引路了一位侍從,卻迴過頭,歉意的對某位殿下笑了笑。
直接趴在地上,蘇公公從容不迫的走了出來。
眼眸中沒有任何人,走到離,李未央隻有三五步遠的地方,才彎腰行禮。
“殿下,請跟隨臣來。”
某人也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這就是,身份所帶給自己的便利,沒什麽好怪的。
隻是,在進入大殿的第一時間,當看到,對麵坐著的那個人時,眉頭才皺了起來。
“陛下,按照禮法。
應當是,臣子來齊之後,您在出場。
可現在你的這種做法,似乎有些,與傳統禮法不合。”
早已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抱著手中的暖爐,毫無愧色的說道。
“別理他們,就那幫臭腐儒規定的狗東西,憑什麽來管朕?”
朕口中之言,才是禮法。
朕之行為,才是禮法。
莫非,支持禮法,就不會亡國?
那這樣看來,朕那表叔,現在應該坐在這兒,而不是朕,坐在這兒。
也是,某位殿下,在經過簡單的問安後,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身後的那些侍衛,也非常的懂,皇帝的眼色。
在他剛坐下時,就十分識趣的將一個暖爐,遞了上來。
李未央對現在的這種現象,自然感到非常的舒服。
畢竟,大冷天的,起那麽早,來上朝。
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總不可能在這太極殿中,再等一段時間吧。
這樣的話,怎麽都說不過去。
特別是對於他這種極其怕冷的人來說,就更應如此。
另一邊,他也發現了,自己對麵位置上的人,沒來。
看來長孫丞相這段時間,又得被陛下冷卻。
隻是,不知道這是陛下在釣魚,還是在做些什麽。
或者說,兩者都有。
一方麵,打擊丞相的囂張氣焰。
一方麵,將一些想要把長安,攪的天翻地覆的人,釣出來。
但,就目前的資料以及情報而言。
李未央不認為,也不覺得。
現在長安,還有其他國家,安插進來的探子或者是,某些心懷叵測,敢動手的家夥。
昨日,高句麗的那幫使臣被滅,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
根據下麵的人,傳遞上來的消息。
似乎被滅的幹幹淨淨,連一些小孩都沒放過。
倘若某些人,將當今陛下當做那種仁慈的君主,那他絕對得吃大虧。
屋外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第一個露頭的,就是李道宗,走到大殿中間,拱手行禮道。
“臣,參見陛下。”
皇帝十分無趣的揮揮手,雖然,自己繼承皇位的時間還短。
可天天就這些繁文禮節,都將他給搞得,十分心煩。
可又不能不做,畢竟,這就相當於是一種效忠。
第二個進來的是,杜如晦與房玄齡。
在他倆還沒準備行禮時,李世民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行了,行了,都多少年的老兄弟了。
沒必要那麽僵化,直接進來,意思一下就行。
快點坐下,快點找自己的位置坐下。
早點將今日朝會的主要內容,議完後,好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大冬天的,朕想, 沒誰有心情頂著風雪,來吧!”
剛到太極宮的三人,都是低頭苦笑,這讓他們怎麽迴?
根本就迴不了,如果今日的這些事,傳出去。
被太學那幫蝕骨不化的老家夥,聽了,那不是倒黴了!!!
殿中的侍衛,將皇帝剛才所說的話,一層一層的傳遞下去。
基本上,沒有人有絲毫的怨言。
除了孔夫子的幾個孝子賢孫,正想批評一下,如今陛下的這些離經叛道的的行為時。
一陣寒風襲來,使他們,自覺閉上了嘴。
等到所有人都進入太極宮,安頓下來。
皇帝倒沒有,逼著大家立即開會。
反而讓身邊的侍衛們,將早已備好的暖爐,分發給了每一位官員。
一時間,原本還冷清的大殿。
隨著人氣的增加以及暖爐的作用,漸漸恢複了些許暖氣。
接下來的事情,就要標準化很多。
又過了三盞茶的時間,李世民估計,大家也準備好了,直接開口道。
“諸位賢臣,稟報一下今年的工作吧!
倘若還有某些不足,或欠缺的地方,及時提出來,大家好一同集思廣益。”
以前每次開這種朝會,都是由當今丞相牽頭。
可今日,因為他不在。
所以,牽頭的人,就變成了戶部尚書房玄齡。
他站起身來,走到朝堂中央。
先是對皇帝行了一個禮,隨即轉過身去,麵對群臣。
“今年在陛下,以及未央殿下的宏觀調控下。
使得大唐境內的矛盾,少了很多。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戶部這邊的官員貪腐的情況,也少了很多。
較之上一年,已然不足一成。
並且,長安周圍,基本沒有存在那種情況……”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關於戶部的工作。
他雖然,也有某些需要改進的意見。
可也明白,貪腐這種事,是永禁不絕的。
與之前比起來,好,那便是最大的進步。
第二個稟報消息的是,新上任的大司農李天一。
據說,這人沒有讀書以及做官的經曆。
純粹就是,皇帝在自己的侍衛中,找了一個人,扔出去做傀儡。
他匯報的,倒是一板一眼。
隻是,坐在皇帝右手邊的李未央,十分疑惑。
這家夥,迴答也太過刻板,絕對是舅舅提前讓人寫好,交給他的。
稟報的,自然是完成了大概的任務,在來年,還有改進的地方等等。
畢竟,這相當於是一場年度匯報。
有誰敢在這個節點上,給大家添堵?
即使他是皇帝扔出來充數的,也不行!!
時間就這麽,不知不覺的過了兩個時辰。
就在某位殿下,趴在桌上,都快睡著時。
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在皇帝以及諸位大臣的見證下,發生了。
自認為,代表了孔夫子的一幫人,毫無愧色的站起身來。
走到大殿中央,規矩的行了一個禮,拋出了一個話題。
“陛下,臣見今日稟報,已然差不多了,可否讓我等說一下?“
李世民雖然內心,不怎麽高興。
可誰讓人家,是聖人門徒呢!
雖然不怎麽喜歡儒學,但是,孔夫子還是應該尊敬的。
“說吧,隻是,注意好今日的氛圍。”
這幾人,倒也毫不廢話。
迴過頭盯著滿殿的大臣,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詢問。
“諸位,大唐是以什麽治國?”
以什麽治國?大臣們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了一個不小的問號。
這些聖人門徒,怕是腦殼有坑吧。
房玄齡不明白,他們要說什麽,隻不過,隱隱覺得任由這件事發展下去。
恐怕,今天要死,幾個人擺在這裏,急忙站出來打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