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無需動怒。
無論她還有沒有相應的後手?這不是都在您的計劃麽?都沒有得到您的承諾,又有什麽作用。”
王菲笑著說,李未央怎麽聽不出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沉思良久才開口解釋。
“放心,獨孤一族若在之後的時間之中安分下來,那這長安,還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若不安分,那也沒辦法,不過也不會太過慘烈的處置,頂多就是將大部分的利益收歸國有,再將於官場上的觸手給斬斷,僅此而已。
爾王氏一族也是一樣,畢竟當今的皇帝可不是目光短淺且孱弱之輩。
沒有那麽多的想法,也沒有那麽多的猶豫。”
聽了殿下的解釋,王菲總算將心中的大石頭放了下去,因為,擔心今日的獨孤一族就是明日的王氏一族。
才不得不如此,在得到承諾後,心情都舒暢了幾分,李未央自然將這一切也都看在了眼底。
長安、長安,長治久安,這句話永遠都不會錯,永遠都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性。
見王妃理解了自己說的一些話,李未央嗯,怎麽說呢,倒是結結實實的歎了一口氣。
自從娘親、樂樂、趙叔走後,在理念上能夠聽懂自己的話。
並且能夠做出些許舉措,又不顯得異常尷尬的,也隻剩下如今王府明麵上的女主人之一,王菲。
是經過獨孤鳳,當做家主的培養,優勢的先後順序上就要越過許多人一段。
而其他人呢,不是一定,而不是想,而是他們沒有資格擁有王府的信任,這倒不是現實因素的影響,而是皇族與長安眾多官員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
如此而已,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李未央原本認為在告誡獨孤輕柔一番,並且得到相應的迴複。
這長安的世家,長安的官員都會相應地安分一段時間,至少不會在如同之前一樣,事事都衝在前麵,事事都以引起王府的關注為先。
可真正接下來的結果卻是,獨孤輕柔才離開王府的第二天,整個長安城就差不多知道了,昨日將她召到王府中來所談論的事兒。
毫無疑問,肯定是獨孤輕柔放出去的。
這位獨孤家主臉皮也真夠厚的,這是王妃在得知所有情況後,作出的第一個反應。
可李未央還能說些什麽呢?畢竟這獨孤輕柔手上,多少也有不少的權力。
這個節骨眼上,還是少出些風波吧,長安城本來就隱隱約約的在風波之中,若自己在出手責怪獨孤輕柔,讓世家警醒。
這的確可以起到一段時間的作用,可這段時間,這段時間之後將要麵臨的問題卻是十分令人頭疼。
才平靜下來的長安,立馬又得熱鬧起來,更何況現在,已經快到年關了,好消息多些,總比壞消息多些,更好。
某位殿下已經決定,反正現在大唐皇帝也就是皇宮中的舅舅,已經將大部分的問題都給解決。
在這種情況上,他也沒必要一直陪在這長安城,即將到來的風波,純純就是智力的比拚。
對於這一點,之前的李未央肯定非常自負,但現在的李未央卻是虛心納諫。
其實說白了就是,覺得比不過長孫無忌、房玄齡等政壇大佬,盡管手中有足夠的權力,可在長安城始終還是被某些莫名的規則所束縛。
對於反駁自己的人,李未央自然會生氣,因為他還不是聖人,而是單純的一個普通人。
做好自己的隱形人就行,當然在某些重要的問題上,還是得站出來說幾句話,即使不為了與朝臣的關係弄好,可整個王府想在長安當瞎子,這也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為這樣,李未央才接受並且認真履行了舅舅交給自己的職務。
特別是在這臨近年關時,無論是長安城中的那些高官子弟,還是皇族中的各位皇子,正是喜歡惹事,又樂於惹事之時。
即使大部分人懼怕自己的名聲,懼怕自己手上的權力。
知道自己不會對他們徇私,可也有不少人想著好歹皇室血脈,不可能如同朝臣之子一樣的待遇。
李未央會徇私麽?哈哈,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恐怕是大唐最大的笑話。
無論別人怎麽想,其實許多皇子的最終決策權,都是在他的手中。
現在這個問題也是異常的敏感,異常的使人感到驚詫不已。
至少對李未央來說,是這樣。
雖然同屬皇族,可他與當今天子不是一脈,要是放在其他朝代,多少也就會被質疑。
可放在此時,卻是十分正常,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整個長安仿佛忘了有李未央的存在一般。
獨孤輕柔還是那副死樣子,與王府依舊是若即若離,沒有全部斷幹淨,也沒有十分諂媚的貼上來。
也正是這種情況,將大部分官員的注意力,都引到了王府。
可那些官員,嗯,怎麽說呢,都是相當於是中下層的官員吧,雖然數量極多,可真正能做主,真正能夠上朝的,又沒有幾位。
李未央也就裝眼睛不好,畢竟這獨孤一族在長安城當盾牌,挺好的,至少不會影響到他的躺平。
至於以李寬為首,心中仍舊不服氣的皇子,依舊暗戳戳的準備搞事兒。
但在這種情況下,誰搞事兒,基本上誰就會被當今陛下給記恨上,就包括他們養的幕僚也在勸誡。
到了最後,也就偃息旗鼓。
而李泰與李承乾以及無辜躺槍的李恪三人,隱隱約約察覺到,周圍人看自己的目光又著重了幾分。
特別是李恪,無奈的抽了抽嘴角,可現在又能怎麽做,他們還能怎麽做,隻能暗自歎口氣了唄。
否則,還要與這些官員決裂?這是不可能,即使對於太子之位沒有想法,也得有相應的支持者。
倒不是去爭權奪利,主要是想要不被其他人騷擾。
在這長安城中,太難了,就連堂哥李未央估計都在這個階段上待了許久,而他們也能怎麽做,怎麽都無法。
一切都在長孫無忌等人的計劃中,當然這個計劃和當今陛下談論過,也讓他仔細的了解過才執行的。
這些老狐狸,可舍不得讓自己的政治羽翼沾上些許灰塵。
無論她還有沒有相應的後手?這不是都在您的計劃麽?都沒有得到您的承諾,又有什麽作用。”
王菲笑著說,李未央怎麽聽不出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沉思良久才開口解釋。
“放心,獨孤一族若在之後的時間之中安分下來,那這長安,還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若不安分,那也沒辦法,不過也不會太過慘烈的處置,頂多就是將大部分的利益收歸國有,再將於官場上的觸手給斬斷,僅此而已。
爾王氏一族也是一樣,畢竟當今的皇帝可不是目光短淺且孱弱之輩。
沒有那麽多的想法,也沒有那麽多的猶豫。”
聽了殿下的解釋,王菲總算將心中的大石頭放了下去,因為,擔心今日的獨孤一族就是明日的王氏一族。
才不得不如此,在得到承諾後,心情都舒暢了幾分,李未央自然將這一切也都看在了眼底。
長安、長安,長治久安,這句話永遠都不會錯,永遠都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性。
見王妃理解了自己說的一些話,李未央嗯,怎麽說呢,倒是結結實實的歎了一口氣。
自從娘親、樂樂、趙叔走後,在理念上能夠聽懂自己的話。
並且能夠做出些許舉措,又不顯得異常尷尬的,也隻剩下如今王府明麵上的女主人之一,王菲。
是經過獨孤鳳,當做家主的培養,優勢的先後順序上就要越過許多人一段。
而其他人呢,不是一定,而不是想,而是他們沒有資格擁有王府的信任,這倒不是現實因素的影響,而是皇族與長安眾多官員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
如此而已,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李未央原本認為在告誡獨孤輕柔一番,並且得到相應的迴複。
這長安的世家,長安的官員都會相應地安分一段時間,至少不會在如同之前一樣,事事都衝在前麵,事事都以引起王府的關注為先。
可真正接下來的結果卻是,獨孤輕柔才離開王府的第二天,整個長安城就差不多知道了,昨日將她召到王府中來所談論的事兒。
毫無疑問,肯定是獨孤輕柔放出去的。
這位獨孤家主臉皮也真夠厚的,這是王妃在得知所有情況後,作出的第一個反應。
可李未央還能說些什麽呢?畢竟這獨孤輕柔手上,多少也有不少的權力。
這個節骨眼上,還是少出些風波吧,長安城本來就隱隱約約的在風波之中,若自己在出手責怪獨孤輕柔,讓世家警醒。
這的確可以起到一段時間的作用,可這段時間,這段時間之後將要麵臨的問題卻是十分令人頭疼。
才平靜下來的長安,立馬又得熱鬧起來,更何況現在,已經快到年關了,好消息多些,總比壞消息多些,更好。
某位殿下已經決定,反正現在大唐皇帝也就是皇宮中的舅舅,已經將大部分的問題都給解決。
在這種情況上,他也沒必要一直陪在這長安城,即將到來的風波,純純就是智力的比拚。
對於這一點,之前的李未央肯定非常自負,但現在的李未央卻是虛心納諫。
其實說白了就是,覺得比不過長孫無忌、房玄齡等政壇大佬,盡管手中有足夠的權力,可在長安城始終還是被某些莫名的規則所束縛。
對於反駁自己的人,李未央自然會生氣,因為他還不是聖人,而是單純的一個普通人。
做好自己的隱形人就行,當然在某些重要的問題上,還是得站出來說幾句話,即使不為了與朝臣的關係弄好,可整個王府想在長安當瞎子,這也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為這樣,李未央才接受並且認真履行了舅舅交給自己的職務。
特別是在這臨近年關時,無論是長安城中的那些高官子弟,還是皇族中的各位皇子,正是喜歡惹事,又樂於惹事之時。
即使大部分人懼怕自己的名聲,懼怕自己手上的權力。
知道自己不會對他們徇私,可也有不少人想著好歹皇室血脈,不可能如同朝臣之子一樣的待遇。
李未央會徇私麽?哈哈,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恐怕是大唐最大的笑話。
無論別人怎麽想,其實許多皇子的最終決策權,都是在他的手中。
現在這個問題也是異常的敏感,異常的使人感到驚詫不已。
至少對李未央來說,是這樣。
雖然同屬皇族,可他與當今天子不是一脈,要是放在其他朝代,多少也就會被質疑。
可放在此時,卻是十分正常,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整個長安仿佛忘了有李未央的存在一般。
獨孤輕柔還是那副死樣子,與王府依舊是若即若離,沒有全部斷幹淨,也沒有十分諂媚的貼上來。
也正是這種情況,將大部分官員的注意力,都引到了王府。
可那些官員,嗯,怎麽說呢,都是相當於是中下層的官員吧,雖然數量極多,可真正能做主,真正能夠上朝的,又沒有幾位。
李未央也就裝眼睛不好,畢竟這獨孤一族在長安城當盾牌,挺好的,至少不會影響到他的躺平。
至於以李寬為首,心中仍舊不服氣的皇子,依舊暗戳戳的準備搞事兒。
但在這種情況下,誰搞事兒,基本上誰就會被當今陛下給記恨上,就包括他們養的幕僚也在勸誡。
到了最後,也就偃息旗鼓。
而李泰與李承乾以及無辜躺槍的李恪三人,隱隱約約察覺到,周圍人看自己的目光又著重了幾分。
特別是李恪,無奈的抽了抽嘴角,可現在又能怎麽做,他們還能怎麽做,隻能暗自歎口氣了唄。
否則,還要與這些官員決裂?這是不可能,即使對於太子之位沒有想法,也得有相應的支持者。
倒不是去爭權奪利,主要是想要不被其他人騷擾。
在這長安城中,太難了,就連堂哥李未央估計都在這個階段上待了許久,而他們也能怎麽做,怎麽都無法。
一切都在長孫無忌等人的計劃中,當然這個計劃和當今陛下談論過,也讓他仔細的了解過才執行的。
這些老狐狸,可舍不得讓自己的政治羽翼沾上些許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