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一句一句咄咄逼人,她給過耿氏機會的,現在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於四爺是危機也是轉機,他必須將全副心力用在那上頭,後院女人就算不能給他添助力,至少不能製造事端。
耿氏被嘻住,迴不了嘴。
李氏勃然大怒,曾五福慣來低調、不願惹事,而今變得如此強勢,難不成是四爺允諾她什麽?正妃之位?獨寵專房?
肯定是,那天四爺當著常嬤嬤的麵說隻要她們安分守己,就會留她們在府裏安養天年,原來隻是場麵話,早晚一日,四爺會為曾五福動手將她們除去!
沒錯,所以一件必成之事才會翻盤。
曾五福早就死盯著唐院、清院,隻要她們一個動彈,就會被抓到錯處,就會被擴大渲染,她要弄臭她們的名聲,隻待時機成熟,她與耿氏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不,她不能束手就擒,她必須保住自己,她還沒有輸……閉上眼,李氏強迫自己冷靜,深吸幾口氣,再打開眼睛時,她已經恢複鎮定。
她把桌上的人偶往旁邊一掃,氣定神閑道:「證據還沒找到呢,福妹妹就一口一聲,把箭頭全指向蓮妹妹,莫非福妹妹手上有什麽證據,足以證明此事是蓮妹妹所為,還是說……這整件事情裏頭,福妹妹扮演了栽贓嫁禍的角色?」
五福忍不住失笑,直到這時候李氏還想將她掃落馬,李氏真當她是人善人欺?
她隻是不願意爭鬧,不代表她是個傻子,可以讓人為所欲為,何況她已經立定誌向,不管結局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她都要站在四爺身邊,與之並肩。
因此,軟弱已經不再是她的選項。
「要證據困難嗎?隻要李姊姊別一心一意企圖把我給栽贓進局裏,就會發現到處都是證據呢。
「姊姊可以把蓮姊姊身邊的人全抓起來、分別拷問,我不信蓮姊姊做這些事時,連下人也可以瞞個密不透風。
「再者,這布料不是普通市麵上買得到的,這是貢品呐,查查庫房、查查每個人的嫁妝單子,旁人不敢講,妹妹我是敢說的,曾家家底薄,買不起這麽昂貴的布料做嫁妝,有這等本事的——」
她挑釁地朝李氏和耿氏掃去一眼,瞬間,李氏臉上陰晴變化不定,對,那是她交給耿氏的布。
一個表情,五福萬分失望,還以為是耿氏設下的局,沒想到李氏也有分,四爺的話不僅僅是教她們狗急跳牆,還讓她們想拚個魚死網破。
她們都太單純,以為少一個曾五福就有機會出頭天,卻沒想過玥貴妃、皇後都不是四爺要的,隻要她們立定誌向站在玥貴妃、皇後的背後,她們也不會是四爺的選項。
其實她想過的,待大事成,想個辦法替李氏、耿氏謀個好出路。
她不欲嫁給四爺,但賜婚聖旨下,她嫁了;她不欲獨寵後院,但她占據四爺的全心,她不想製造李氏、耿氏的悲劇,但因為自己,她們成為悲劇。
五福心裏對她們終是有幾分虧欠感,可惜現下……她們濫用了她的虧欠。
「福妹妹可別睜眼說瞎話,本妃明明記得皇上賜你一匹月光錦,這事不假吧!」
要不是因為那匹月光錦,她也舍不得將自己的布拿出來,那可是皇後為她添的妝。
「是,但姊姊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四爺手頭不寬裕,李親王老來得子,大宴賓客,消息傳到的時候咱們正在前往皇陵的半路上,四爺為著賀禮煩心,妾身嫁妝薄,沒別的好東西,就把皇上的賞賜給貢獻出去,那匹月光錦就在裏頭,這事兒是李公公經的手,他可以作證。」所以,她沒有月光錦可以做布偶。
竟有此事?!她未免太好運,李氏氣恨,為什麽連老天爺都肯幫她一把。
「容妹妹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倘若我是皇子妃,肯定要加快腳步、大張旗鼓逮捕兇手,盡快把事情給查個水落石出,否則外頭有一堆好事人,不知道明兒個又會傳出什麽話,萬一這盆髒水反潑到李姊姊頭上,說出姊姊「刻意縱容兇手」、「與兇手掛勾」之類的小話,怕對姊姊名聲不太好。」
五福瞄李氏一眼,提醒她,為保住小命,該抓住的把柄千萬別放過。
被五福一激,李氏不得不開始辦案,命令一條接一條,弄得風風火火、人盡皆知。
不多久,耿氏房裏搜出沒用完的月光錦。
也是她貪小便宜,早該把剩下的布燒掉煙滅證據,偏偏心裏不舍,想拿剩下的布做幾塊帕子,好到外頭炫耀。再加上幾個被屈打成招的丫頭,耿氏的罪名定下,被關在柴房,等待發落。
夜裏四爺迴府,狠狠責備李氏一頓,道:「如果你沒能耐為爺管理後院,就把中饋交給福兒吧!」
這是要架空她?李氏又急又恨,一顆心慌亂無著落。
當夜,紫裳趴在柴房屋頂,果然等到預想中的李氏。
李氏進柴房,而耿氏不負眾望的威脅李氏,她說:「就算我要死,也會拖李姊姊來墊背!」
李氏狂怒,卻不能不壓下性子,耐心安撫。「四爺這幾日沒空審問妹妹,我安排妹妹逃跑吧,先離開府裏,找一個地方安身,待我把曾五福弄死之後,再編個故事,把這件事推到她頭上,塵埃落定之後,姊姊必會說服四爺,你是被冤枉的,到時定會把妹妹給接迴來。」
說著,她交給耿氏一個包袱,鼓吹她離開。
耿氏不傻,反問道:「姊姊這話能信嗎?我一旦出府,還能迴得來?」
不過李氏的腦袋比耿氏聰明冷靜上十萬八千裏,不多加思考,她便尋出話來說服對方。
「妹妹擔心我不讓你迴來?我還怕妹妹在外麵亂逛呢。妹妹手上有我的把柄,你以為我敢放任妹妹在外麵放話嗎?女人的名譽再重要不過,這段日子,我讓曾五福害得連大門都不敢出,你以為我不恨她?
「成親數月,我在一旁悄悄觀察四爺,四爺不是個重女色的,我雖不知曾五福用什麽手段攏住四爺的心,但我敢保證,沒有曾五福,四爺大概不會再從外麵找女人迴來。
「往後府裏就隻有我和妹妹,我們有共同的秘密,我們同心齊力、好好相處,當對真正的姊妹好不?」
這話說得太高明,先賞一記巴掌,再給塊糖,之後允下未來希望。
一整天下來,耿秋蓮本已心如死灰,現在有人送來一把火,能不欣然接下?
那個晚上,耿秋蓮逃走了。
不過兩天後,耿秋蓮的屍體被找到,她死在一間廟裏,旁邊還有個道婆的屍體,有人說是山賊所為,但沒有任何證據,事關四皇子,當地縣官查了又查,最終還是成了懸案。
事情就此告段落,李氏安靜了好一段時日。
【第十二章】
消息如野火燎原,在全國各處傳開,二、五、六、七、九皇子貪瀆賑糧。
此為動搖國本的大事,五人被眨為庶民,終生不得進京。
此事牽連甚廣,玥貴妃被送入冷宮,而褚家一門十二歲以上的男子斬首示眾,其餘發配邊疆,女子賣為官妓家奴。
皇後一派大獲全勝,但皇上並未因此讓大皇子入主東宮。
熙風說:「父皇自信得很,他認定自己身子骨很好,可以再生出許多小皇子,一個個慢慢教育培養,定能為朝廷教養出未來棟梁。」
熙風說這話時,臉上露出淡淡嘲諷,五福捕捉到了,她追問:「是真的嗎?」
「什麽是真是假?」
「皇上的身子果真強健?」
五福的問話讓他驚詫,他訝異於她的敏銳,但是很快地,五福機警地搖了下頭,道:「不方便的話,就別告訴我。」
她的心是什麽做的啊,如此玲瓏剔透?熙風握住她的手,鄭重迴答道:「你說過,我們是一體的,既是一體,有什麽話不能對你說?是,你猜對了,父皇身子快要垮了。」
「為什麽?是生病或……」她從熙風的表情中猜出來了,一雙眼睛瞠得又圓又大,滿麵驚嚇。
「是皇後下的毒,你以為,太子之爭浮上台麵多年,她為什麽會選在這個時候下狠手?因為她清楚,父皇的日子不多。
「過去朝堂五分天下,褚家占兩份,李家、耿家以及父皇掌控的各占一份,褚家落敗,父皇提了不少官員,李家以為那些官員的根基不穩,突然承接大位,需要找棵大樹傍身,屆時必會找上李家。」
耿氏被嘻住,迴不了嘴。
李氏勃然大怒,曾五福慣來低調、不願惹事,而今變得如此強勢,難不成是四爺允諾她什麽?正妃之位?獨寵專房?
肯定是,那天四爺當著常嬤嬤的麵說隻要她們安分守己,就會留她們在府裏安養天年,原來隻是場麵話,早晚一日,四爺會為曾五福動手將她們除去!
沒錯,所以一件必成之事才會翻盤。
曾五福早就死盯著唐院、清院,隻要她們一個動彈,就會被抓到錯處,就會被擴大渲染,她要弄臭她們的名聲,隻待時機成熟,她與耿氏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不,她不能束手就擒,她必須保住自己,她還沒有輸……閉上眼,李氏強迫自己冷靜,深吸幾口氣,再打開眼睛時,她已經恢複鎮定。
她把桌上的人偶往旁邊一掃,氣定神閑道:「證據還沒找到呢,福妹妹就一口一聲,把箭頭全指向蓮妹妹,莫非福妹妹手上有什麽證據,足以證明此事是蓮妹妹所為,還是說……這整件事情裏頭,福妹妹扮演了栽贓嫁禍的角色?」
五福忍不住失笑,直到這時候李氏還想將她掃落馬,李氏真當她是人善人欺?
她隻是不願意爭鬧,不代表她是個傻子,可以讓人為所欲為,何況她已經立定誌向,不管結局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她都要站在四爺身邊,與之並肩。
因此,軟弱已經不再是她的選項。
「要證據困難嗎?隻要李姊姊別一心一意企圖把我給栽贓進局裏,就會發現到處都是證據呢。
「姊姊可以把蓮姊姊身邊的人全抓起來、分別拷問,我不信蓮姊姊做這些事時,連下人也可以瞞個密不透風。
「再者,這布料不是普通市麵上買得到的,這是貢品呐,查查庫房、查查每個人的嫁妝單子,旁人不敢講,妹妹我是敢說的,曾家家底薄,買不起這麽昂貴的布料做嫁妝,有這等本事的——」
她挑釁地朝李氏和耿氏掃去一眼,瞬間,李氏臉上陰晴變化不定,對,那是她交給耿氏的布。
一個表情,五福萬分失望,還以為是耿氏設下的局,沒想到李氏也有分,四爺的話不僅僅是教她們狗急跳牆,還讓她們想拚個魚死網破。
她們都太單純,以為少一個曾五福就有機會出頭天,卻沒想過玥貴妃、皇後都不是四爺要的,隻要她們立定誌向站在玥貴妃、皇後的背後,她們也不會是四爺的選項。
其實她想過的,待大事成,想個辦法替李氏、耿氏謀個好出路。
她不欲嫁給四爺,但賜婚聖旨下,她嫁了;她不欲獨寵後院,但她占據四爺的全心,她不想製造李氏、耿氏的悲劇,但因為自己,她們成為悲劇。
五福心裏對她們終是有幾分虧欠感,可惜現下……她們濫用了她的虧欠。
「福妹妹可別睜眼說瞎話,本妃明明記得皇上賜你一匹月光錦,這事不假吧!」
要不是因為那匹月光錦,她也舍不得將自己的布拿出來,那可是皇後為她添的妝。
「是,但姊姊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四爺手頭不寬裕,李親王老來得子,大宴賓客,消息傳到的時候咱們正在前往皇陵的半路上,四爺為著賀禮煩心,妾身嫁妝薄,沒別的好東西,就把皇上的賞賜給貢獻出去,那匹月光錦就在裏頭,這事兒是李公公經的手,他可以作證。」所以,她沒有月光錦可以做布偶。
竟有此事?!她未免太好運,李氏氣恨,為什麽連老天爺都肯幫她一把。
「容妹妹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倘若我是皇子妃,肯定要加快腳步、大張旗鼓逮捕兇手,盡快把事情給查個水落石出,否則外頭有一堆好事人,不知道明兒個又會傳出什麽話,萬一這盆髒水反潑到李姊姊頭上,說出姊姊「刻意縱容兇手」、「與兇手掛勾」之類的小話,怕對姊姊名聲不太好。」
五福瞄李氏一眼,提醒她,為保住小命,該抓住的把柄千萬別放過。
被五福一激,李氏不得不開始辦案,命令一條接一條,弄得風風火火、人盡皆知。
不多久,耿氏房裏搜出沒用完的月光錦。
也是她貪小便宜,早該把剩下的布燒掉煙滅證據,偏偏心裏不舍,想拿剩下的布做幾塊帕子,好到外頭炫耀。再加上幾個被屈打成招的丫頭,耿氏的罪名定下,被關在柴房,等待發落。
夜裏四爺迴府,狠狠責備李氏一頓,道:「如果你沒能耐為爺管理後院,就把中饋交給福兒吧!」
這是要架空她?李氏又急又恨,一顆心慌亂無著落。
當夜,紫裳趴在柴房屋頂,果然等到預想中的李氏。
李氏進柴房,而耿氏不負眾望的威脅李氏,她說:「就算我要死,也會拖李姊姊來墊背!」
李氏狂怒,卻不能不壓下性子,耐心安撫。「四爺這幾日沒空審問妹妹,我安排妹妹逃跑吧,先離開府裏,找一個地方安身,待我把曾五福弄死之後,再編個故事,把這件事推到她頭上,塵埃落定之後,姊姊必會說服四爺,你是被冤枉的,到時定會把妹妹給接迴來。」
說著,她交給耿氏一個包袱,鼓吹她離開。
耿氏不傻,反問道:「姊姊這話能信嗎?我一旦出府,還能迴得來?」
不過李氏的腦袋比耿氏聰明冷靜上十萬八千裏,不多加思考,她便尋出話來說服對方。
「妹妹擔心我不讓你迴來?我還怕妹妹在外麵亂逛呢。妹妹手上有我的把柄,你以為我敢放任妹妹在外麵放話嗎?女人的名譽再重要不過,這段日子,我讓曾五福害得連大門都不敢出,你以為我不恨她?
「成親數月,我在一旁悄悄觀察四爺,四爺不是個重女色的,我雖不知曾五福用什麽手段攏住四爺的心,但我敢保證,沒有曾五福,四爺大概不會再從外麵找女人迴來。
「往後府裏就隻有我和妹妹,我們有共同的秘密,我們同心齊力、好好相處,當對真正的姊妹好不?」
這話說得太高明,先賞一記巴掌,再給塊糖,之後允下未來希望。
一整天下來,耿秋蓮本已心如死灰,現在有人送來一把火,能不欣然接下?
那個晚上,耿秋蓮逃走了。
不過兩天後,耿秋蓮的屍體被找到,她死在一間廟裏,旁邊還有個道婆的屍體,有人說是山賊所為,但沒有任何證據,事關四皇子,當地縣官查了又查,最終還是成了懸案。
事情就此告段落,李氏安靜了好一段時日。
【第十二章】
消息如野火燎原,在全國各處傳開,二、五、六、七、九皇子貪瀆賑糧。
此為動搖國本的大事,五人被眨為庶民,終生不得進京。
此事牽連甚廣,玥貴妃被送入冷宮,而褚家一門十二歲以上的男子斬首示眾,其餘發配邊疆,女子賣為官妓家奴。
皇後一派大獲全勝,但皇上並未因此讓大皇子入主東宮。
熙風說:「父皇自信得很,他認定自己身子骨很好,可以再生出許多小皇子,一個個慢慢教育培養,定能為朝廷教養出未來棟梁。」
熙風說這話時,臉上露出淡淡嘲諷,五福捕捉到了,她追問:「是真的嗎?」
「什麽是真是假?」
「皇上的身子果真強健?」
五福的問話讓他驚詫,他訝異於她的敏銳,但是很快地,五福機警地搖了下頭,道:「不方便的話,就別告訴我。」
她的心是什麽做的啊,如此玲瓏剔透?熙風握住她的手,鄭重迴答道:「你說過,我們是一體的,既是一體,有什麽話不能對你說?是,你猜對了,父皇身子快要垮了。」
「為什麽?是生病或……」她從熙風的表情中猜出來了,一雙眼睛瞠得又圓又大,滿麵驚嚇。
「是皇後下的毒,你以為,太子之爭浮上台麵多年,她為什麽會選在這個時候下狠手?因為她清楚,父皇的日子不多。
「過去朝堂五分天下,褚家占兩份,李家、耿家以及父皇掌控的各占一份,褚家落敗,父皇提了不少官員,李家以為那些官員的根基不穩,突然承接大位,需要找棵大樹傍身,屆時必會找上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