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多餘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思邈低頭拾掇自己的草藥,沒迴應。
“我的意思是,我的身體,應該要好了吧?”顏相時直接點了出來。
他身體的好壞,他自己是能夠感受出來的。
實際上,在這邊調養了許久,比之前好太多了。
至少,迴到長安城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顏相時心裏多多少少也有些猜測,自己還不到迴去的時候。
而現在,時機應該已經到了吧?
畢竟,自己再留在這莊子上,除了每天幫著孫道長照顧一下院子裏外的花花草草,也就沒有了別的作用。
“顏大夫的身體,的確是比以往好很多了。”孫思邈說道:“現在如果迴長安城,倒也無妨,隻是平日裏,還需多注意,另外,貧道給顏大夫開的藥方,還需要按時用藥才行。”
孫思邈依舊沒抬頭,隻是如此迴應著。
顏思魯在莊子上了,涇陽王殿下也在莊子上了。
那顏相時留在這裏也就沒什麽用了,迴長安就迴長安,也省得時不時的來這邊院子裏叨擾自己。
活兒沒幹多少,總是拉著自己聊長安城裏的事。
孫思邈對長安城裏的事情並不感興趣,對朝廷,對官場上的事情,更是不感興趣。
要不是因為留下顏相時有點用,孫思邈甚至不想時常見到顏相時。
這人,忒煩人。
“也就是說,我哪怕是迴到長安城,隻要是按時用藥,跟在這裏沒有什麽區別了。”顏相時再次確認。
“是。”孫思邈應聲。
顏相時麵色一喜,懂了。
這就迴去寫奏章,呈送到宮中去。
顏相時著急,將自己手裏的活兒,都給了旁邊孫思邈的徒弟,自己拍拍手,揮一揮衣袖,就走了。
孫思邈頭都沒抬一下。
“師傅,這.......”
“沒什麽,本就該走了。”孫思邈說道:“有人走,有人來,因緣際會,不可言,不可言。”
小道童一頭霧水,但多少也能明白點。
自家師傅雖然醫術高超,但本質上,身份還是個道士。
偶爾說話神神叨叨的,也能理解。
隻是自己資質淺薄,理解也隻是一些皮毛而已。
還得學。
顏相時一走,就剩下一個小道童陪著孫思邈在藥田裏幹活兒。
不多時,另外一個小道童急匆匆的跑到藥田裏。
“師傅,涇陽王殿下和伍護衛來了,正在院子裏等著您呢。”
孫思邈處理好手上的藥材,起身看向送信的小道童。
“那你過來,把剩下的弄好,我去見客人。”孫思邈吩咐著。
“是。”小道童應聲。
孫思邈穿過拱門,來到了院子裏,見到了李複。
“殿下。”
“孫道長。”李複的臉上露出笑容。
兩人打過招唿之後,孫思邈請李複和伍良業兩人進了屋子,給兩人倒了熱茶。
茶是好茶,也是李複送給孫思邈的禮物。
孫思邈也是愛上了喝茶。
本來茶葉這東西,在他這個醫者的眼中,就是好東西。
在新式茶葉未曾出現之前,按照傳統的煮茶湯的方式喝茶,加許多用料,也算是一種養生的“湯藥”了。
隻是味道口感不如新式茶這般容易讓人接受罷了。
“殿下來,所為何事?”孫思邈問道:“如果是顏相時的事情的話,他現在應該正在寫奏章,送往長安城,送往宮中,他在這裏,待的已經足夠久了,他待不住了。”
李複聞言,愣了一下。
對,怎麽把顏相時給忘了。
顏思魯一到莊子上來,顏相時就應該迴長安城了。
嗐,這事兒整的,要不是孫思邈提起來,把這號人給忘了。
“那什麽,他迴不迴長安城,現在不重要了。”李複應了一聲。
顏相時,用完了,就沒什麽用了。
不過,在莊子上這段時間,對於顏相時來說,是好處大於壞處的。
做官這種事,有命在,才有的官做,命都沒了,還談什麽做官不做官。
竇軌的官做的夠大吧,都做都督了,沒了就是沒了。
“那殿下來.......”孫思邈疑惑了。
“就是想請孫道長到宅子裏走一趟,為我夫人診脈一番,順帶著,咱們坐下吃頓飯。”李複笑道:“這段時間,顏相時的事情,也辛苦孫道長了。”
孫思邈微微一笑。
“顏大夫是病人,貧道是醫者,給病人治病,也是醫者理所應當要做的事情。”
“不過,王妃她,可是身體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
“也不是,是我夫人懷孕了,從長安城迴來,一路顛簸,我不放心,況且,身邊伺候的人,還想著讓您多叮囑兩句。”李複解釋著。
“原來如此,那好吧,什麽時候?”孫思邈問道。
“今天。”
“今天?”
“對,今天,晚上還請孫道長賞臉,留在宅子裏用飯,吃完飯,就在宅子裏住一宿吧。”李複笑道。
孫思邈搖搖頭。
“住就不必了,宅子離著這書院,並不算遠,貧道還是喜歡住在這院子裏。”
“那也行,那到時候,我讓伍良業送您迴來。”
甭管住不住的,這都是小事。
從孫思邈口中聽到顏相時的名字,李複這才想起來,顏思魯已經在書院安頓下有一些時日了,自己還沒去問問顏思魯在書院過的怎麽樣呢。
不過既然沒什麽動靜傳出來,就說明,顏思魯在書院住的,還挺不錯的吧?
來都來了.......但是算了,今天還是忙正事,明天再到書院裏來一趟就是了。
還是自家夫人的事情更重要。
孫思邈交代了兩個道童一番,隨即便隨著李複和伍良業兩人來到了宅子裏,為李韶診脈。
坐在廳中,孫思邈一邊診脈一邊撫須,李複則是略帶緊張的候在一邊。
孫思邈收手,將脈枕收起來。
“脈象平穩,健康。”孫思邈說道:“殿下無須擔心了,至於日常,之前在長安城如何注意的,現在還是照舊,頭兩個月最為要緊,兩個月之後,胎像就更穩了。”
“平日裏的吃喝........王妃可有從娘家帶貼身婆婆?”
“有。”李韶應聲。
“那就聽貼身婆婆的,我再額外叮囑一番,也好讓殿下安心。”孫思邈麵帶微笑。
“我的意思是,我的身體,應該要好了吧?”顏相時直接點了出來。
他身體的好壞,他自己是能夠感受出來的。
實際上,在這邊調養了許久,比之前好太多了。
至少,迴到長安城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顏相時心裏多多少少也有些猜測,自己還不到迴去的時候。
而現在,時機應該已經到了吧?
畢竟,自己再留在這莊子上,除了每天幫著孫道長照顧一下院子裏外的花花草草,也就沒有了別的作用。
“顏大夫的身體,的確是比以往好很多了。”孫思邈說道:“現在如果迴長安城,倒也無妨,隻是平日裏,還需多注意,另外,貧道給顏大夫開的藥方,還需要按時用藥才行。”
孫思邈依舊沒抬頭,隻是如此迴應著。
顏思魯在莊子上了,涇陽王殿下也在莊子上了。
那顏相時留在這裏也就沒什麽用了,迴長安就迴長安,也省得時不時的來這邊院子裏叨擾自己。
活兒沒幹多少,總是拉著自己聊長安城裏的事。
孫思邈對長安城裏的事情並不感興趣,對朝廷,對官場上的事情,更是不感興趣。
要不是因為留下顏相時有點用,孫思邈甚至不想時常見到顏相時。
這人,忒煩人。
“也就是說,我哪怕是迴到長安城,隻要是按時用藥,跟在這裏沒有什麽區別了。”顏相時再次確認。
“是。”孫思邈應聲。
顏相時麵色一喜,懂了。
這就迴去寫奏章,呈送到宮中去。
顏相時著急,將自己手裏的活兒,都給了旁邊孫思邈的徒弟,自己拍拍手,揮一揮衣袖,就走了。
孫思邈頭都沒抬一下。
“師傅,這.......”
“沒什麽,本就該走了。”孫思邈說道:“有人走,有人來,因緣際會,不可言,不可言。”
小道童一頭霧水,但多少也能明白點。
自家師傅雖然醫術高超,但本質上,身份還是個道士。
偶爾說話神神叨叨的,也能理解。
隻是自己資質淺薄,理解也隻是一些皮毛而已。
還得學。
顏相時一走,就剩下一個小道童陪著孫思邈在藥田裏幹活兒。
不多時,另外一個小道童急匆匆的跑到藥田裏。
“師傅,涇陽王殿下和伍護衛來了,正在院子裏等著您呢。”
孫思邈處理好手上的藥材,起身看向送信的小道童。
“那你過來,把剩下的弄好,我去見客人。”孫思邈吩咐著。
“是。”小道童應聲。
孫思邈穿過拱門,來到了院子裏,見到了李複。
“殿下。”
“孫道長。”李複的臉上露出笑容。
兩人打過招唿之後,孫思邈請李複和伍良業兩人進了屋子,給兩人倒了熱茶。
茶是好茶,也是李複送給孫思邈的禮物。
孫思邈也是愛上了喝茶。
本來茶葉這東西,在他這個醫者的眼中,就是好東西。
在新式茶葉未曾出現之前,按照傳統的煮茶湯的方式喝茶,加許多用料,也算是一種養生的“湯藥”了。
隻是味道口感不如新式茶這般容易讓人接受罷了。
“殿下來,所為何事?”孫思邈問道:“如果是顏相時的事情的話,他現在應該正在寫奏章,送往長安城,送往宮中,他在這裏,待的已經足夠久了,他待不住了。”
李複聞言,愣了一下。
對,怎麽把顏相時給忘了。
顏思魯一到莊子上來,顏相時就應該迴長安城了。
嗐,這事兒整的,要不是孫思邈提起來,把這號人給忘了。
“那什麽,他迴不迴長安城,現在不重要了。”李複應了一聲。
顏相時,用完了,就沒什麽用了。
不過,在莊子上這段時間,對於顏相時來說,是好處大於壞處的。
做官這種事,有命在,才有的官做,命都沒了,還談什麽做官不做官。
竇軌的官做的夠大吧,都做都督了,沒了就是沒了。
“那殿下來.......”孫思邈疑惑了。
“就是想請孫道長到宅子裏走一趟,為我夫人診脈一番,順帶著,咱們坐下吃頓飯。”李複笑道:“這段時間,顏相時的事情,也辛苦孫道長了。”
孫思邈微微一笑。
“顏大夫是病人,貧道是醫者,給病人治病,也是醫者理所應當要做的事情。”
“不過,王妃她,可是身體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
“也不是,是我夫人懷孕了,從長安城迴來,一路顛簸,我不放心,況且,身邊伺候的人,還想著讓您多叮囑兩句。”李複解釋著。
“原來如此,那好吧,什麽時候?”孫思邈問道。
“今天。”
“今天?”
“對,今天,晚上還請孫道長賞臉,留在宅子裏用飯,吃完飯,就在宅子裏住一宿吧。”李複笑道。
孫思邈搖搖頭。
“住就不必了,宅子離著這書院,並不算遠,貧道還是喜歡住在這院子裏。”
“那也行,那到時候,我讓伍良業送您迴來。”
甭管住不住的,這都是小事。
從孫思邈口中聽到顏相時的名字,李複這才想起來,顏思魯已經在書院安頓下有一些時日了,自己還沒去問問顏思魯在書院過的怎麽樣呢。
不過既然沒什麽動靜傳出來,就說明,顏思魯在書院住的,還挺不錯的吧?
來都來了.......但是算了,今天還是忙正事,明天再到書院裏來一趟就是了。
還是自家夫人的事情更重要。
孫思邈交代了兩個道童一番,隨即便隨著李複和伍良業兩人來到了宅子裏,為李韶診脈。
坐在廳中,孫思邈一邊診脈一邊撫須,李複則是略帶緊張的候在一邊。
孫思邈收手,將脈枕收起來。
“脈象平穩,健康。”孫思邈說道:“殿下無須擔心了,至於日常,之前在長安城如何注意的,現在還是照舊,頭兩個月最為要緊,兩個月之後,胎像就更穩了。”
“平日裏的吃喝........王妃可有從娘家帶貼身婆婆?”
“有。”李韶應聲。
“那就聽貼身婆婆的,我再額外叮囑一番,也好讓殿下安心。”孫思邈麵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