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幫忙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年才進這莊子上的宅子的時候,自家小郎君還沒有出生呢。
若是當年自己成親,成親後立馬就要了孩子,這會兒,自己的孩子,應當是跟小郎君年歲差不多的。
老趙心裏也是感慨。
日子過的,真快,一轉眼,都這麽多年了。
“行了,我跟伍良業來都來了,也不能杵在這裏跟木頭莊子似的,你就安排吧,我們倆大男人,精細活兒弄不來,好歹有一把力氣不是。”李複笑的燦爛。
“這個.......”老趙沉默了半晌,麵色為難:“郎君,這邊能安排的都已經安排好了,的確是沒有什麽額外的活兒要幹了。”
“行,那我跟伍良業在外頭轉轉,有什麽事情,就隨便搭把手好了。”李複笑道:“我要是來了不幫忙,你們主母也得蛐蛐我兩句。”
老趙臉上的笑容止不住。
夫人她........也的確是........
中午,李複和伍良業迴到宅子裏,簡單吃了點飯。
至於在老趙新宅子那裏忙活的人,柳娘和廚房裏的夥計一塊煮了大鍋飯,大家夥也就圍著棚子,湊合著吃了一頓。
下午李複再去看的時候,青廬已經完全搭建好了,整條街,都張燈結彩的。
紅綢掛滿了屋子,外麵的街上,拉上了繩子,掛上了許多的紅燈籠,宅子外麵,青廬綿延的老長,底下圓桌已經支起來了。
都是從宅子裏的庫房搬過來的,底下的木頭支架跟圓形的桌麵是分開的,架子一支,桌麵往上麵一放,就是一張大飯桌。
柳娘在廚房裏,帶著一眾徒弟收拾食材,今天要提前準備好炸貨,明天上鍋一熱,就能直接上菜。
伍良業留在外麵幹一些高空體力活。
李複則是進了廚房。
要說別的地方,李複去做,周圍一大幫人都擔心李複的安全,不讓上梯子,不讓爬牆的。
可是廚房裏的活兒,柳娘是師傅,那李複可就是師祖級別的人物了。
李複進廚房的棚子的時候,柳娘正在清洗食材,地上坐在小板凳上的幫廚,麵前守著個大木盆,裏麵都是魚,清洗,剖開,清理內髒,再次清洗。
老趙的新宅子裏,有一口井,這邊用的水,全都是井裏打上來,提到這邊來的。
“怎麽不到屋子裏的廚房去處理這些。”李複問道:“在裏頭院子裏,守著井,不還方便嗎?”
柳娘認真搖頭。
“那不行,老趙的宅子跟郎君您的大宅子不一樣,這邊屋子就這麽大,在院子裏收拾,且不說人來人往的地方局促,人家都要在院子裏成親了,廚房這邊在院子裏收拾這些東西,也不合適啊,還是在外麵弄吧,不管這邊棚子裏被糟踐成什麽樣子,反正外麵看不見,宅子裏還是幹幹淨淨的。”
李複恍然大悟。
說的好有道理。
至於自家新宅子,那沒辦法,夠大,廚房就一整個院子,跟別的院子都是隔開的,裏麵忙活成什麽樣,搞成什麽樣子,外麵人也看不到。
就算是來了客人,也不會往廚房院子裏去轉悠的。
“我也過來幫幫忙。”李複笑道。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柳娘一聽這個,腦袋晃悠的跟撥浪鼓似的。
“郎君,這哪兒能讓您上手啊。”
“那咋了?”李複笑著反問:“以前在宅子裏,你這身手藝,不還是我教你的嗎?我又不是沒有進過廚房,柳娘,我跟你說,這兩天,給老趙辦親事,咱們也沒有那麽多講究,老趙跟咱們是一家人,咱們這麽多年了,說實話,也是拿著彼此當親人了,如今這個節骨眼上,我就提溜著倆手在一邊看熱鬧?這可不妥當。”
“我說沒事就沒事。”李複笑道:“來吧,咱們一塊。”
李複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柳娘也不好反駁,隻能點頭。
李複看到那好幾袋子的紫瓜.......也就是茄子。
要說這婚宴備菜,就是大氣啊,每樣食材,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往迴采買。
棚子搭建的不小,但是堆放上食材之後,偌大的一個棚子,裏麵竟然也顯得局促起來了。
也得虧做飯的地方跟這邊堆放食材的地方是分開的。、
“這紫瓜,你們打算怎麽做?”
“就切了,炒一份,炸個肉餡的茄盒,又是一份。”
“炒菜的話,當天炒,熱乎,炸貨都提前一天準備,明天的話,放到盤子裏上鍋熱一熱就夠了。”
“餐具什麽的都準備好了嗎?”
“早就準備好了,這會兒宅子裏的丫頭們都在重新刷一遍呢,最後再刷這一遍就夠了。”柳娘一邊忙活一邊說著。
如今用的餐具,普通人家,用陶碗什麽的,像李複這樣的大戶人家,餐盤應該用的是青銅的,或者更嘚瑟一點,用金銀。
李複習慣用那些用具。
茶葉鋪子裏都開始賣茶具了,自家又有燒製這些東西的窯廠,讓他們做幾套餐具擱在家裏用,豈不是更簡單。
反正李複自己用的是瓷器。
這是他的習慣,也不容易改了。
而老趙舉行婚禮,婚宴上用的餐具,盛菜品的,都是銅盤子,碗還是陶瓷碗,不管是喝湯,還是喝酒,都很方便。
“那我就收拾這些紫瓜。”李複說道。
“那我讓人去剁肉餡。”
“行。”李複點頭應聲。
人多的好處就是分工合作,事情辦的也快。
紫瓜清洗過後,李複開始掌刀,切厚片,每一片中間再開刀。
到時候也好將調好的肉餡塞進去。
從中間開刀,不說是什麽精細的技術活,但也是要注意的,不能偏,尤其是一刀下去,手感要把握住,不然容易切到一半,刀都要露出來了。
旁邊放著大銅盆,切完了的,就先全都放到銅盆裏去,把砧板的位置騰出來。
一盆被剁好的肉餡放到了一邊。
李複看看自己和另外一個人切出來的那兩盆茄子。
“這夠嗎?”李複問道。
“一桌八個人,這樣的菜,一個盤子裏放八個就夠了。”
“眼下定下來的,有三十六桌,還得來這麽一盆,寧肯多了不能少了。”柳娘估量著。
若是當年自己成親,成親後立馬就要了孩子,這會兒,自己的孩子,應當是跟小郎君年歲差不多的。
老趙心裏也是感慨。
日子過的,真快,一轉眼,都這麽多年了。
“行了,我跟伍良業來都來了,也不能杵在這裏跟木頭莊子似的,你就安排吧,我們倆大男人,精細活兒弄不來,好歹有一把力氣不是。”李複笑的燦爛。
“這個.......”老趙沉默了半晌,麵色為難:“郎君,這邊能安排的都已經安排好了,的確是沒有什麽額外的活兒要幹了。”
“行,那我跟伍良業在外頭轉轉,有什麽事情,就隨便搭把手好了。”李複笑道:“我要是來了不幫忙,你們主母也得蛐蛐我兩句。”
老趙臉上的笑容止不住。
夫人她........也的確是........
中午,李複和伍良業迴到宅子裏,簡單吃了點飯。
至於在老趙新宅子那裏忙活的人,柳娘和廚房裏的夥計一塊煮了大鍋飯,大家夥也就圍著棚子,湊合著吃了一頓。
下午李複再去看的時候,青廬已經完全搭建好了,整條街,都張燈結彩的。
紅綢掛滿了屋子,外麵的街上,拉上了繩子,掛上了許多的紅燈籠,宅子外麵,青廬綿延的老長,底下圓桌已經支起來了。
都是從宅子裏的庫房搬過來的,底下的木頭支架跟圓形的桌麵是分開的,架子一支,桌麵往上麵一放,就是一張大飯桌。
柳娘在廚房裏,帶著一眾徒弟收拾食材,今天要提前準備好炸貨,明天上鍋一熱,就能直接上菜。
伍良業留在外麵幹一些高空體力活。
李複則是進了廚房。
要說別的地方,李複去做,周圍一大幫人都擔心李複的安全,不讓上梯子,不讓爬牆的。
可是廚房裏的活兒,柳娘是師傅,那李複可就是師祖級別的人物了。
李複進廚房的棚子的時候,柳娘正在清洗食材,地上坐在小板凳上的幫廚,麵前守著個大木盆,裏麵都是魚,清洗,剖開,清理內髒,再次清洗。
老趙的新宅子裏,有一口井,這邊用的水,全都是井裏打上來,提到這邊來的。
“怎麽不到屋子裏的廚房去處理這些。”李複問道:“在裏頭院子裏,守著井,不還方便嗎?”
柳娘認真搖頭。
“那不行,老趙的宅子跟郎君您的大宅子不一樣,這邊屋子就這麽大,在院子裏收拾,且不說人來人往的地方局促,人家都要在院子裏成親了,廚房這邊在院子裏收拾這些東西,也不合適啊,還是在外麵弄吧,不管這邊棚子裏被糟踐成什麽樣子,反正外麵看不見,宅子裏還是幹幹淨淨的。”
李複恍然大悟。
說的好有道理。
至於自家新宅子,那沒辦法,夠大,廚房就一整個院子,跟別的院子都是隔開的,裏麵忙活成什麽樣,搞成什麽樣子,外麵人也看不到。
就算是來了客人,也不會往廚房院子裏去轉悠的。
“我也過來幫幫忙。”李複笑道。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柳娘一聽這個,腦袋晃悠的跟撥浪鼓似的。
“郎君,這哪兒能讓您上手啊。”
“那咋了?”李複笑著反問:“以前在宅子裏,你這身手藝,不還是我教你的嗎?我又不是沒有進過廚房,柳娘,我跟你說,這兩天,給老趙辦親事,咱們也沒有那麽多講究,老趙跟咱們是一家人,咱們這麽多年了,說實話,也是拿著彼此當親人了,如今這個節骨眼上,我就提溜著倆手在一邊看熱鬧?這可不妥當。”
“我說沒事就沒事。”李複笑道:“來吧,咱們一塊。”
李複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柳娘也不好反駁,隻能點頭。
李複看到那好幾袋子的紫瓜.......也就是茄子。
要說這婚宴備菜,就是大氣啊,每樣食材,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往迴采買。
棚子搭建的不小,但是堆放上食材之後,偌大的一個棚子,裏麵竟然也顯得局促起來了。
也得虧做飯的地方跟這邊堆放食材的地方是分開的。、
“這紫瓜,你們打算怎麽做?”
“就切了,炒一份,炸個肉餡的茄盒,又是一份。”
“炒菜的話,當天炒,熱乎,炸貨都提前一天準備,明天的話,放到盤子裏上鍋熱一熱就夠了。”
“餐具什麽的都準備好了嗎?”
“早就準備好了,這會兒宅子裏的丫頭們都在重新刷一遍呢,最後再刷這一遍就夠了。”柳娘一邊忙活一邊說著。
如今用的餐具,普通人家,用陶碗什麽的,像李複這樣的大戶人家,餐盤應該用的是青銅的,或者更嘚瑟一點,用金銀。
李複習慣用那些用具。
茶葉鋪子裏都開始賣茶具了,自家又有燒製這些東西的窯廠,讓他們做幾套餐具擱在家裏用,豈不是更簡單。
反正李複自己用的是瓷器。
這是他的習慣,也不容易改了。
而老趙舉行婚禮,婚宴上用的餐具,盛菜品的,都是銅盤子,碗還是陶瓷碗,不管是喝湯,還是喝酒,都很方便。
“那我就收拾這些紫瓜。”李複說道。
“那我讓人去剁肉餡。”
“行。”李複點頭應聲。
人多的好處就是分工合作,事情辦的也快。
紫瓜清洗過後,李複開始掌刀,切厚片,每一片中間再開刀。
到時候也好將調好的肉餡塞進去。
從中間開刀,不說是什麽精細的技術活,但也是要注意的,不能偏,尤其是一刀下去,手感要把握住,不然容易切到一半,刀都要露出來了。
旁邊放著大銅盆,切完了的,就先全都放到銅盆裏去,把砧板的位置騰出來。
一盆被剁好的肉餡放到了一邊。
李複看看自己和另外一個人切出來的那兩盆茄子。
“這夠嗎?”李複問道。
“一桌八個人,這樣的菜,一個盤子裏放八個就夠了。”
“眼下定下來的,有三十六桌,還得來這麽一盆,寧肯多了不能少了。”柳娘估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