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四:想多了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頭和伍良業等人出發了,騎著馬,從莊子上往長安城飛馳而去,暖陽照耀,馬蹄聲傳揚在鄉間的大路上,而周圍莊子上的人對此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
石頭在明處,伍良業等一行人,聽李複的,跟石頭保持一定的距離,暗中護送。
石頭或許不明白他手裏拿的是什麽,可是身為暗衛的伍良業,可太清楚了。
這玩意兒要是落在外麵,怕不是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自家郎君拿著不當迴事,可是陛下絕對不會拿著不當迴事。
不過,自家郎君,心倒是挺大,就這麽給送過去了。
但是仔細想想,石頭說的也有道理,以往從莊子上往宮中送信,都是石頭一個人往宮中去,倒也沒有那麽起眼。
現在雖然拿著重要的東西,隻要石頭自己一個人在明麵上,往宮中去,人家也隻以為是尋常來往罷了,有誰會注意呢?
自己這些人真要是跟在石頭身邊,引人注目,這才會讓人想入非非,去琢磨,這一趟石頭到底往宮中送了什麽。
有人好奇,就會有忍不住行動的。
一旦有了行動,那就是麻煩。
快馬進京,石頭一路進了皇城,在宮門外。
下馬,伸手去懷中掏牌子。
“石護衛,又進宮找陛下啊。”
“和以前一樣。”石頭笑道。
“行了,牌子就不用掏了,都知道兄弟你是涇陽王府的人了。”宮門口的守衛笑道:“我在這兒值守,都遇上你三迴了。”
石頭進宮送信的頻率,還是挺頻繁的。
“不不不,還是按規矩來,也不差這一會兒了。”石頭掏出了牌子:“這次也不隻是我自己。”
石頭剛剛將牌子交給門口的守衛,伍良業他們就來到了石頭身邊。
他們的行動跟石頭差著點距離,要進宮,也不是什麽難事,伍良業身上也有牌子。
驗過之後,石頭等一行人就直接奔著兩儀殿去了。
兩儀殿外,內侍見到石頭等人往這邊走,就趕緊進去稟報去了。
到了門口,伍良業看向石頭。
“我等在外麵候著,石頭你自己進去就是了。”伍良業說道:“宮中的這些活兒,我們是熟。”
說著,伍良業的臉上還露出幾分自信的笑容。
“行。”石頭應聲。
人都到兩儀殿了,剩下的,也沒什麽變故了。
陛下就在兩儀殿,還能讓他跑了不成?
內侍出來了。
“石護衛,你可以進去了。”
石頭點點頭,邁步走進了兩儀殿。
也是輕車熟路了,甚至朝中有的大臣,來這邊的頻率都趕不上石頭。
“臣石頭,參見陛下。”石頭進殿,拱手行禮。
“免禮。”李世民抬頭,看向石頭:“你家郎君又讓你送什麽來了?”
“一本冊子,一封信。”石頭將東西掏出來,雙手奉上。
王德走下台階,來到石頭跟前,從石頭手上接過冊子和書信,轉呈到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低頭一看。
“恩?練兵手冊?你們家郎君寫的?”
石頭點點頭。
“你看過嗎?”李世民問道。
“陛下,臣,識字不多。”石頭如實答道。
“在你郎君身邊做事這麽久了,還是這樣?”李世民無奈笑道:“還是要讀些書的。”
“臣正在努力,但是好像,臣沒有那方麵的才能,也曾隨著郎君一同讀書,但是先生一開口說話,臣,就困得慌。”
李世民哈哈一笑。
“你啊,算了......”
石頭是李複的心腹,不管讀不讀書,識字不識字,能跑腿,把事情辦明白了就好。
李世民翻開那本練兵手冊,連字帶圖的看。
“這真是你們家郎君寫的?”李世民目光中帶著幾分驚訝。
“這臣就不知道了,反正是郎君親手交給臣的。”石頭說道:“要不然,您看看您手邊的那封郎君給您的信唄。”
石頭雖然不讀書,也識不得幾個字。
但是,他真不傻。
李世民這才想起來,還有一封信呢。
隻能說,這練兵手冊,實在是太吸引他了。
本就是帶兵打仗出身的皇帝,太清楚這本練兵手冊的珍貴程度了。
李世民趕緊拆開信封,仔細的瀏覽著李複寫給他的信件。
以前都嫌李複的信件太長,唯獨這次,即便是信封厚厚的,李世民也覺得,信寫的短了,實在是太短了。
他想要知道更多,想要了解更多。
他現在想見李複,可是,總不能自己這就去莊子上,或者是讓李複來到長安城。
涇陽王妃剛剛生產,李複在家守著老婆孩子,把老婆孩子當成寶貝一樣的守著,他能來?
連叫都不用叫,指定不能來。
“行了。迴去告訴你家郎君,讓他好好將這件事梳理梳理。”李世民笑道:“等到時候你們王府的小郎君滿月酒的時候,朕一定到。”
“是。”石頭拱手應聲,心裏默默琢磨著。
這不和平常一樣嗎?也沒有什麽事。
等石頭和伍良業離開之後,李世民的神色這才嚴肅了下來。
看著手邊放著的練兵手冊。
這手冊,已經到了蘇定方手裏,而莊子上的王府兩衛,接下來會按照這份手冊上的內容開始訓練。
很是期待,將來王府兩衛,能夠成長到什麽地步啊。
精兵,精兵中的精兵。
隻要將來上過戰場,那麽,那一千的王府兩衛,將是大唐最精銳的戰士,若是能打散,安排到大唐的各個軍隊當中,那麽,進去就是校尉起步。
能夠帶動更多的士兵。
王府兩衛,竟然也成了培養軍隊人才的地方。
而兵學院.......
“錯了,別人,都想錯了。”
李世民喃喃自語說著。
都以為兵學院今年才開,可是實際上,雛形早有了。
王府兩衛的人,除卻沒有請先生教導他們讀書之外......
而真正的兵學院,甚至不在書院當中,而是在離著書院不遠處的兵營裏。
什麽是兵學院?
什麽是兵?
李世民目光明亮,盯著手上的書冊。
好,真是好啊!
李世民心中大喜。
這一次,真是將所有人都給糊弄過去了,人們的目光都放在書院裏。
可實際上呢?
哈哈哈哈,王府兩衛,兵營!
當初將兩府權賞賜給李複,真是一招好棋,李複能借助王府兩衛,做更多的事情,即便是王府兩衛,隻在莊子上活動,那也足夠了。
能得李複為堂弟,乃一幸事也啊。
涇陽縣的宅子裏。
李複坐在窗邊,鼻子忍不住一癢。
趕緊別過頭去。
“阿嚏!!!”
李複揉了揉自己的鼻子。
旁邊的侍女趕忙拿了手絹給李複。
“這是誰在罵我呢。”李複念叨了一句。
李韶聽著自家郎君的念叨,笑了。
“郎君怎麽會覺得有人罵你呢?萬一是有人想你呢?”
“有人想我?那多可怕啊。”李複搖了搖頭:“還不如罵我呢。”
“罵我,罵個一兩句也就過去了,想我?那豈不是被人惦記上了?好的賴的都不知道。”李複雙手一攤:“所以比起來,還是罵我吧,反正挨罵也不會掉塊肉。”
李韶仔細想想這話。
“倒也對。”
兩口子相視而笑。
李複還真沒想這麽多。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王府的小世子,要辦滿月酒了。
宅子裏再次熱鬧了起來,提前兩三天就開始準備,當天更是忙碌,柳娘幹勁滿滿,擼起袖子來要將自己的本事都拿出來。
老趙的夫人,依舊在廚房幫忙。
原本成親之後,柳娘說,現在她怎麽著也是趙管家的家眷了,廚房的活兒辛苦,用不著來了,反正家中不缺這點錢了。
而楊娘子卻笑著說,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她這一輩子啊,閑不下來,閑著心裏不得勁,還不如來幹活兒呢。
不怕幹活累,就怕閑著沒事做。
況且,廚房裏的活兒,重活也到不了他手裏,柳娘在廚房這邊幹活兒,兩人閑著沒事兒的時候,還能聊聊天呢。
因此,廚房裏的這份活兒,還是在楊娘子身上。
王府簷角下的銅鈴在春風中叮當作響,朱漆廊柱間掛滿了喜慶的紅綢。
廚房裏蒸騰的熱氣裹著桂花糖的甜香漫出窗欞,滿院飄香。
柳娘將青瓷碗碟摞得足有半人高,袖口用紅繩紮得利落。
“楊妹妹,快過來看看。”柳娘招唿著楊娘子。
屋外屋簷下,依舊是燃起了紅泥小爐。
隻是這小爐,燉的可不是湯羹。
柳娘掀起砂鍋蓋,琥珀色的湯汁正咕嘟冒泡。
“瞅瞅這大肘子。”
“我這手藝,真是絕了,你就看,這煨得透不透。”
楊娘子湊到了跟前。
“我這早就聞到香味兒了,這要是人吃了,還不得香個跟頭啊。”
“哈哈哈哈哈。”
兩人豪邁的笑著。
“灶上的火,從昨兒個半夜就沒閑著,別說是肘子了,便是石頭,都入了味兒了。”柳娘說著,笑著,眼尾笑紋裏漾著慈色。
她手裏還拿著昨日裏小世子抓過的撥浪鼓,打算送到灶王爺像跟前,沾些福氣,再送迴小世子那裏。
老趙抱著兩壇子酒水,來到了院子裏,正好看到自家夫人踩著木凳往蒸籠裏碼荷葉雞,他急忙放下酒壇子想要上前幫忙。
“緊張什麽,又不是些危險的活兒。”楊娘子嗔笑一聲:“你不在外頭忙活,來這邊作甚?我和柳姐姐在這兒忙著呢。”
“郎君賞了兩壇子好酒,說讓我拿迴去,我這不就先送到這邊來嘛,我今天一整天都忙的沒工夫。”
“行,你找個僻靜地方撂下吧,等傍晚,活兒幹完了,我順帶著捎帶迴去。”楊娘子說道:“今兒個傍晚,大壯迴家,咱們得迴宅子住一宿。”
老趙聞言,沉吟一聲。
“行,我盡量安排吧,要是我實在走不開,就隻能你自己先迴去了,廚房這邊留點飯,你帶迴去給大壯。”
“好。”楊娘子應聲。
李複兩口子的院子裏,丫鬟們正在往廊下掛百子千孫帳,茜色紗帳上繡著的胖娃娃抱著錦鯉,被穿堂風撩得微微晃動。
老趙從廚房院子裏出來之後就在宅子裏巡視著嚇人做事。
順帶著,還要給小郎君送東西來。
前些日子托人去打的金絲長命鎖也送來了。
這也是他們兩口子對小郎君的心意,等席麵散去之後,再單獨交給郎君好了。
日頭漸高,前院傳來此起彼伏的賀喜聲,李複和李韶兩口子,在前院的廳中與客人們寒暄。
李韶終於從坐月子當中解脫了。
一個月過去,她恢複的很好,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抱著孩子,滿麵紅光的在廳中招唿著。
這次滿月酒,來參加的,就不隻是各家關係好的主君了,連帶著女眷,都來了。
前院有席麵,後院女眷,同樣的席麵。
因此廚房那邊,柳娘和楊娘子他們才忙的腳不沾地。
李韶雲鬢上的累絲金鳳銜珠步搖隨著笑聲輕顫。茜紅織金襦裙襯得她麵若初綻的海棠,腕間新戴的羊脂玉鐲是今晨李複親手給套上的。
懷中孩子抓著母親襟前綴的東珠把玩,烏溜溜的眼珠映著滿堂賓客。
英國公夫人湊近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臉蛋。
“這世間過的多快啊,這一晃眼的功夫,這就滿月了,我在這莊子上,也住了一個月了。”
“才一個月而已,娘若是一直住在這裏,也是我們兩口子的福分了。”李複笑道:“多虧了有您在呢,不然,我們兩口子,沒有您的照應,指不定怎麽雞飛狗跳的照顧孩子呢。”
英國公夫人臉上洋溢著笑容。
“你這話說的,偌大的一個宅子,還能被一個剛出生的嬰孩鬧的雞飛狗跳?這有經驗的婆子,就把事情給你們辦利索了,何須你們親自守著。”
“那不一樣,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怎麽能不守著呢?”
來宅子裏的賓客越來越多,老趙迅速巡視過院子裏之後,就趕緊去門口了。
越是晚到的,身份就越是尊貴,已經不是宅子裏的門房能照顧周全的了。
兩位陛下的車駕還在路上,但是消息已經送到了宅子,估摸著,還有不到兩刻鍾,隊伍就能到門口。
石頭在明處,伍良業等一行人,聽李複的,跟石頭保持一定的距離,暗中護送。
石頭或許不明白他手裏拿的是什麽,可是身為暗衛的伍良業,可太清楚了。
這玩意兒要是落在外麵,怕不是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自家郎君拿著不當迴事,可是陛下絕對不會拿著不當迴事。
不過,自家郎君,心倒是挺大,就這麽給送過去了。
但是仔細想想,石頭說的也有道理,以往從莊子上往宮中送信,都是石頭一個人往宮中去,倒也沒有那麽起眼。
現在雖然拿著重要的東西,隻要石頭自己一個人在明麵上,往宮中去,人家也隻以為是尋常來往罷了,有誰會注意呢?
自己這些人真要是跟在石頭身邊,引人注目,這才會讓人想入非非,去琢磨,這一趟石頭到底往宮中送了什麽。
有人好奇,就會有忍不住行動的。
一旦有了行動,那就是麻煩。
快馬進京,石頭一路進了皇城,在宮門外。
下馬,伸手去懷中掏牌子。
“石護衛,又進宮找陛下啊。”
“和以前一樣。”石頭笑道。
“行了,牌子就不用掏了,都知道兄弟你是涇陽王府的人了。”宮門口的守衛笑道:“我在這兒值守,都遇上你三迴了。”
石頭進宮送信的頻率,還是挺頻繁的。
“不不不,還是按規矩來,也不差這一會兒了。”石頭掏出了牌子:“這次也不隻是我自己。”
石頭剛剛將牌子交給門口的守衛,伍良業他們就來到了石頭身邊。
他們的行動跟石頭差著點距離,要進宮,也不是什麽難事,伍良業身上也有牌子。
驗過之後,石頭等一行人就直接奔著兩儀殿去了。
兩儀殿外,內侍見到石頭等人往這邊走,就趕緊進去稟報去了。
到了門口,伍良業看向石頭。
“我等在外麵候著,石頭你自己進去就是了。”伍良業說道:“宮中的這些活兒,我們是熟。”
說著,伍良業的臉上還露出幾分自信的笑容。
“行。”石頭應聲。
人都到兩儀殿了,剩下的,也沒什麽變故了。
陛下就在兩儀殿,還能讓他跑了不成?
內侍出來了。
“石護衛,你可以進去了。”
石頭點點頭,邁步走進了兩儀殿。
也是輕車熟路了,甚至朝中有的大臣,來這邊的頻率都趕不上石頭。
“臣石頭,參見陛下。”石頭進殿,拱手行禮。
“免禮。”李世民抬頭,看向石頭:“你家郎君又讓你送什麽來了?”
“一本冊子,一封信。”石頭將東西掏出來,雙手奉上。
王德走下台階,來到石頭跟前,從石頭手上接過冊子和書信,轉呈到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低頭一看。
“恩?練兵手冊?你們家郎君寫的?”
石頭點點頭。
“你看過嗎?”李世民問道。
“陛下,臣,識字不多。”石頭如實答道。
“在你郎君身邊做事這麽久了,還是這樣?”李世民無奈笑道:“還是要讀些書的。”
“臣正在努力,但是好像,臣沒有那方麵的才能,也曾隨著郎君一同讀書,但是先生一開口說話,臣,就困得慌。”
李世民哈哈一笑。
“你啊,算了......”
石頭是李複的心腹,不管讀不讀書,識字不識字,能跑腿,把事情辦明白了就好。
李世民翻開那本練兵手冊,連字帶圖的看。
“這真是你們家郎君寫的?”李世民目光中帶著幾分驚訝。
“這臣就不知道了,反正是郎君親手交給臣的。”石頭說道:“要不然,您看看您手邊的那封郎君給您的信唄。”
石頭雖然不讀書,也識不得幾個字。
但是,他真不傻。
李世民這才想起來,還有一封信呢。
隻能說,這練兵手冊,實在是太吸引他了。
本就是帶兵打仗出身的皇帝,太清楚這本練兵手冊的珍貴程度了。
李世民趕緊拆開信封,仔細的瀏覽著李複寫給他的信件。
以前都嫌李複的信件太長,唯獨這次,即便是信封厚厚的,李世民也覺得,信寫的短了,實在是太短了。
他想要知道更多,想要了解更多。
他現在想見李複,可是,總不能自己這就去莊子上,或者是讓李複來到長安城。
涇陽王妃剛剛生產,李複在家守著老婆孩子,把老婆孩子當成寶貝一樣的守著,他能來?
連叫都不用叫,指定不能來。
“行了。迴去告訴你家郎君,讓他好好將這件事梳理梳理。”李世民笑道:“等到時候你們王府的小郎君滿月酒的時候,朕一定到。”
“是。”石頭拱手應聲,心裏默默琢磨著。
這不和平常一樣嗎?也沒有什麽事。
等石頭和伍良業離開之後,李世民的神色這才嚴肅了下來。
看著手邊放著的練兵手冊。
這手冊,已經到了蘇定方手裏,而莊子上的王府兩衛,接下來會按照這份手冊上的內容開始訓練。
很是期待,將來王府兩衛,能夠成長到什麽地步啊。
精兵,精兵中的精兵。
隻要將來上過戰場,那麽,那一千的王府兩衛,將是大唐最精銳的戰士,若是能打散,安排到大唐的各個軍隊當中,那麽,進去就是校尉起步。
能夠帶動更多的士兵。
王府兩衛,竟然也成了培養軍隊人才的地方。
而兵學院.......
“錯了,別人,都想錯了。”
李世民喃喃自語說著。
都以為兵學院今年才開,可是實際上,雛形早有了。
王府兩衛的人,除卻沒有請先生教導他們讀書之外......
而真正的兵學院,甚至不在書院當中,而是在離著書院不遠處的兵營裏。
什麽是兵學院?
什麽是兵?
李世民目光明亮,盯著手上的書冊。
好,真是好啊!
李世民心中大喜。
這一次,真是將所有人都給糊弄過去了,人們的目光都放在書院裏。
可實際上呢?
哈哈哈哈,王府兩衛,兵營!
當初將兩府權賞賜給李複,真是一招好棋,李複能借助王府兩衛,做更多的事情,即便是王府兩衛,隻在莊子上活動,那也足夠了。
能得李複為堂弟,乃一幸事也啊。
涇陽縣的宅子裏。
李複坐在窗邊,鼻子忍不住一癢。
趕緊別過頭去。
“阿嚏!!!”
李複揉了揉自己的鼻子。
旁邊的侍女趕忙拿了手絹給李複。
“這是誰在罵我呢。”李複念叨了一句。
李韶聽著自家郎君的念叨,笑了。
“郎君怎麽會覺得有人罵你呢?萬一是有人想你呢?”
“有人想我?那多可怕啊。”李複搖了搖頭:“還不如罵我呢。”
“罵我,罵個一兩句也就過去了,想我?那豈不是被人惦記上了?好的賴的都不知道。”李複雙手一攤:“所以比起來,還是罵我吧,反正挨罵也不會掉塊肉。”
李韶仔細想想這話。
“倒也對。”
兩口子相視而笑。
李複還真沒想這麽多。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王府的小世子,要辦滿月酒了。
宅子裏再次熱鬧了起來,提前兩三天就開始準備,當天更是忙碌,柳娘幹勁滿滿,擼起袖子來要將自己的本事都拿出來。
老趙的夫人,依舊在廚房幫忙。
原本成親之後,柳娘說,現在她怎麽著也是趙管家的家眷了,廚房的活兒辛苦,用不著來了,反正家中不缺這點錢了。
而楊娘子卻笑著說,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她這一輩子啊,閑不下來,閑著心裏不得勁,還不如來幹活兒呢。
不怕幹活累,就怕閑著沒事做。
況且,廚房裏的活兒,重活也到不了他手裏,柳娘在廚房這邊幹活兒,兩人閑著沒事兒的時候,還能聊聊天呢。
因此,廚房裏的這份活兒,還是在楊娘子身上。
王府簷角下的銅鈴在春風中叮當作響,朱漆廊柱間掛滿了喜慶的紅綢。
廚房裏蒸騰的熱氣裹著桂花糖的甜香漫出窗欞,滿院飄香。
柳娘將青瓷碗碟摞得足有半人高,袖口用紅繩紮得利落。
“楊妹妹,快過來看看。”柳娘招唿著楊娘子。
屋外屋簷下,依舊是燃起了紅泥小爐。
隻是這小爐,燉的可不是湯羹。
柳娘掀起砂鍋蓋,琥珀色的湯汁正咕嘟冒泡。
“瞅瞅這大肘子。”
“我這手藝,真是絕了,你就看,這煨得透不透。”
楊娘子湊到了跟前。
“我這早就聞到香味兒了,這要是人吃了,還不得香個跟頭啊。”
“哈哈哈哈哈。”
兩人豪邁的笑著。
“灶上的火,從昨兒個半夜就沒閑著,別說是肘子了,便是石頭,都入了味兒了。”柳娘說著,笑著,眼尾笑紋裏漾著慈色。
她手裏還拿著昨日裏小世子抓過的撥浪鼓,打算送到灶王爺像跟前,沾些福氣,再送迴小世子那裏。
老趙抱著兩壇子酒水,來到了院子裏,正好看到自家夫人踩著木凳往蒸籠裏碼荷葉雞,他急忙放下酒壇子想要上前幫忙。
“緊張什麽,又不是些危險的活兒。”楊娘子嗔笑一聲:“你不在外頭忙活,來這邊作甚?我和柳姐姐在這兒忙著呢。”
“郎君賞了兩壇子好酒,說讓我拿迴去,我這不就先送到這邊來嘛,我今天一整天都忙的沒工夫。”
“行,你找個僻靜地方撂下吧,等傍晚,活兒幹完了,我順帶著捎帶迴去。”楊娘子說道:“今兒個傍晚,大壯迴家,咱們得迴宅子住一宿。”
老趙聞言,沉吟一聲。
“行,我盡量安排吧,要是我實在走不開,就隻能你自己先迴去了,廚房這邊留點飯,你帶迴去給大壯。”
“好。”楊娘子應聲。
李複兩口子的院子裏,丫鬟們正在往廊下掛百子千孫帳,茜色紗帳上繡著的胖娃娃抱著錦鯉,被穿堂風撩得微微晃動。
老趙從廚房院子裏出來之後就在宅子裏巡視著嚇人做事。
順帶著,還要給小郎君送東西來。
前些日子托人去打的金絲長命鎖也送來了。
這也是他們兩口子對小郎君的心意,等席麵散去之後,再單獨交給郎君好了。
日頭漸高,前院傳來此起彼伏的賀喜聲,李複和李韶兩口子,在前院的廳中與客人們寒暄。
李韶終於從坐月子當中解脫了。
一個月過去,她恢複的很好,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抱著孩子,滿麵紅光的在廳中招唿著。
這次滿月酒,來參加的,就不隻是各家關係好的主君了,連帶著女眷,都來了。
前院有席麵,後院女眷,同樣的席麵。
因此廚房那邊,柳娘和楊娘子他們才忙的腳不沾地。
李韶雲鬢上的累絲金鳳銜珠步搖隨著笑聲輕顫。茜紅織金襦裙襯得她麵若初綻的海棠,腕間新戴的羊脂玉鐲是今晨李複親手給套上的。
懷中孩子抓著母親襟前綴的東珠把玩,烏溜溜的眼珠映著滿堂賓客。
英國公夫人湊近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臉蛋。
“這世間過的多快啊,這一晃眼的功夫,這就滿月了,我在這莊子上,也住了一個月了。”
“才一個月而已,娘若是一直住在這裏,也是我們兩口子的福分了。”李複笑道:“多虧了有您在呢,不然,我們兩口子,沒有您的照應,指不定怎麽雞飛狗跳的照顧孩子呢。”
英國公夫人臉上洋溢著笑容。
“你這話說的,偌大的一個宅子,還能被一個剛出生的嬰孩鬧的雞飛狗跳?這有經驗的婆子,就把事情給你們辦利索了,何須你們親自守著。”
“那不一樣,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怎麽能不守著呢?”
來宅子裏的賓客越來越多,老趙迅速巡視過院子裏之後,就趕緊去門口了。
越是晚到的,身份就越是尊貴,已經不是宅子裏的門房能照顧周全的了。
兩位陛下的車駕還在路上,但是消息已經送到了宅子,估摸著,還有不到兩刻鍾,隊伍就能到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