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裴行儉入軍營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外,現如今掌管王府兩衛的是蘇定方蘇將軍,跟在他身邊,對你,大有裨益。”
“住在軍營裏,等到莊子上這邊正式招生的時候,你就參加考試。”李複笑道:“能不能過,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書院的招生,並不是隻看成績如何,畢竟,書院裏是有啟蒙學堂的,書院的宗旨就是教導學生,並非說學生不識字,就進不了書院,曾經的書院,招收的全都是不識字的孩子,從最基本的認字開始,一步一步慢慢來。”
“就算是如今書院發展起來了,也不會忘記本心,隻挑什麽天資聰慧,有讀書基礎的孩子進入書院。”
“因此,書院的考核,與外界人所想的,並不一樣。”
“我對你說的這些,也不算是什麽內幕,而是書院明明白白告知出去的規定。”
李複說完,垂眸看向裴行儉。
“你若是覺得本王說的這條路,你覺得不錯,那本王現在就可以送你到營地中去住下,若是你覺得如此不妥,那方才的話,就當本王沒說。”
選擇權還是交給裴行儉自己。
裴行儉連忙拱手,躬身行禮。
“學生多謝老師。”
李複笑了。
這孩子,倒是會順杆往上爬。
自己不過指點幾句,這就成了他的老師了。
“你的老師,在軍營裏,未來在書院裏。”李複說道:“本王隻是給你指了一條可以走的路而已,算不得什麽。”
“能為學生指點這樣一條路,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學生銘記在心,必不敢忘。”裴行儉擲地有聲的說著。
看著眼前的裴行儉。
小小年紀,在沒有家人的情況下,在長安城生存,過的也是寄人籬下的日子,如此心性,能成才,也是必然的。
也不差自己的指點,就算是沒有自己,他的將來,也勢必是輝煌的,隻是,在這條路上,如何走,走向何方.......
李複搖了搖頭,摒棄了腦海中的雜念。
裴行儉若是脫離開裴家的影響,成為皇帝的信任親近的臣子,那對於皇室對抗世家來說,無疑是一大助力。
所以,今日與之結個善緣,挺好的。
“軍營裏的生活不比尋常,便是去年太子在軍營當中,也是遵循軍營的製度,生活艱苦,營地裏的訓練,校尉的鞭聲,可比寒冬淩冽的北風更加狠厲,若是半個月後,你依舊有如此堅定的信紙,倒不妨再論師生名分。”
李複麵帶微笑的看著裴行儉。
“雖然我在書院也掛了副院長的職位,但是若說入門弟子,尚且沒有,裴行儉,半個月後,莫要讓我失望。”
“是!老師厚愛,學生感激不盡,學生往軍營中曆練,斷然不負老師的期望。”裴行儉拱手應聲,目光堅定,脊背如同風中胡楊一般挺直。
“走吧,去軍營。”李複吩咐著,迴頭看向伍良業:“帶上這小子。”
“是!”伍良業騎在馬背上,拱手應聲,隨即打馬來到裴行儉麵前,朝他伸出了手。
裴行儉也是伸手拉住了伍良業的手,兩人相互之間一用巧力,裴行儉就坐在了馬背上,坐在了伍良業的身前。
三人兩騎,奔著軍營中去。
“軍營裏,規矩就是規矩,比書院更加嚴格,吃苦受累是難免的,允許你中途放棄,隻是中途一旦放棄,往後,可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屆時,你要想清楚。”
路上,李複也叮囑裴行儉。
畢竟,王府兩衛與其他的兵營,還是不一樣的。
“學生明白,無論多苦多累,學生都願意承受,隻要是能夠學到真本事,學生絕不退縮!”
“哈哈哈哈,好小子,但願進了軍營,你還是這麽堅定。”李複臉上露出肆意的笑容:“記住,軍營之中,不是師命,而是將令,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可擅自行動,有不懂的地方,去問蘇定方,進了軍營,他就是你的老師。”
“是!學生謹記教誨。”
暮色時分,最後一縷殘陽照在演武場上。
坐在馬背上的裴行儉望著兩側高聳的望樓,忽然覺得頸後汗毛倒豎。
那分明是檀木所製,卻泛著青銅澆鑄般的冷光。
“見過血氣的木頭,可比生鐵更嗆人。”伍良業突然開口:“莊子上的王府兩衛,是陛下從其他軍營裏調撥過來的,有的人是真正上過戰場的,有的沒有上過,但是經過這麽久的訓練,本事一點不比長安城的千牛衛差。”
“不過,若說比起大唐最精銳的玄甲軍,不好說,沒有比過,畢竟,玄甲軍是百戰之師,不是營地裏單純做些訓練,就能訓練出來的。”
裴行儉心驚,卻依舊點頭應和著伍良業的話。
王府兩衛,隻是靠著訓練,就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李複帶著人直奔演武場去了。
到這個時間,白天裏的訓練應該已經做完了,接下來就是聚集在演武場,蘇定方要訓話,要迴憶今天一整天的訓練,哪裏有做的不到位的,明日訓練做出改變。
等到演武場完事兒之後,就是用晚飯的時間了。
李複的皂靴碾過沙地時,正撞碎一縷飄來的炊煙。
這會兒軍營的後廚已經做好了晚飯,陣陣香味兒飄散在軍營之中,引得人食指大動。
本就折騰了一下午,腹中空空,這會兒恨不得十個餅子兩碗湯的炫飯。
李複的馬在演武場邊停下,翻身下馬。
伍良業和裴行儉亦如是。
演武場高台上,蘇定方的鐵甲映著殘陽,台下八百銳卒列陣如狼群,喉間滾著饑餓的嗚咽。
正好,演武場上的事情接近尾聲,訓話聲戛然而止時,暮色恰好漫過點將台。
\"開飯。\"
這兩個字落地刹那,演武場突然活過來。聚集在演武場的兵士們紛紛起身,有序朝著食堂走去。
即便是再累,再餓,吃飯的紀律也要保證。
軍營之中,禁止哄搶,禁止一哄而散。
蘇定方下了高台,來到了李複跟前。
“末將拜見殿下。”
“無需多禮,走吧,咱們找地方說話。”
“是,殿下,請。”
“住在軍營裏,等到莊子上這邊正式招生的時候,你就參加考試。”李複笑道:“能不能過,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書院的招生,並不是隻看成績如何,畢竟,書院裏是有啟蒙學堂的,書院的宗旨就是教導學生,並非說學生不識字,就進不了書院,曾經的書院,招收的全都是不識字的孩子,從最基本的認字開始,一步一步慢慢來。”
“就算是如今書院發展起來了,也不會忘記本心,隻挑什麽天資聰慧,有讀書基礎的孩子進入書院。”
“因此,書院的考核,與外界人所想的,並不一樣。”
“我對你說的這些,也不算是什麽內幕,而是書院明明白白告知出去的規定。”
李複說完,垂眸看向裴行儉。
“你若是覺得本王說的這條路,你覺得不錯,那本王現在就可以送你到營地中去住下,若是你覺得如此不妥,那方才的話,就當本王沒說。”
選擇權還是交給裴行儉自己。
裴行儉連忙拱手,躬身行禮。
“學生多謝老師。”
李複笑了。
這孩子,倒是會順杆往上爬。
自己不過指點幾句,這就成了他的老師了。
“你的老師,在軍營裏,未來在書院裏。”李複說道:“本王隻是給你指了一條可以走的路而已,算不得什麽。”
“能為學生指點這樣一條路,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學生銘記在心,必不敢忘。”裴行儉擲地有聲的說著。
看著眼前的裴行儉。
小小年紀,在沒有家人的情況下,在長安城生存,過的也是寄人籬下的日子,如此心性,能成才,也是必然的。
也不差自己的指點,就算是沒有自己,他的將來,也勢必是輝煌的,隻是,在這條路上,如何走,走向何方.......
李複搖了搖頭,摒棄了腦海中的雜念。
裴行儉若是脫離開裴家的影響,成為皇帝的信任親近的臣子,那對於皇室對抗世家來說,無疑是一大助力。
所以,今日與之結個善緣,挺好的。
“軍營裏的生活不比尋常,便是去年太子在軍營當中,也是遵循軍營的製度,生活艱苦,營地裏的訓練,校尉的鞭聲,可比寒冬淩冽的北風更加狠厲,若是半個月後,你依舊有如此堅定的信紙,倒不妨再論師生名分。”
李複麵帶微笑的看著裴行儉。
“雖然我在書院也掛了副院長的職位,但是若說入門弟子,尚且沒有,裴行儉,半個月後,莫要讓我失望。”
“是!老師厚愛,學生感激不盡,學生往軍營中曆練,斷然不負老師的期望。”裴行儉拱手應聲,目光堅定,脊背如同風中胡楊一般挺直。
“走吧,去軍營。”李複吩咐著,迴頭看向伍良業:“帶上這小子。”
“是!”伍良業騎在馬背上,拱手應聲,隨即打馬來到裴行儉麵前,朝他伸出了手。
裴行儉也是伸手拉住了伍良業的手,兩人相互之間一用巧力,裴行儉就坐在了馬背上,坐在了伍良業的身前。
三人兩騎,奔著軍營中去。
“軍營裏,規矩就是規矩,比書院更加嚴格,吃苦受累是難免的,允許你中途放棄,隻是中途一旦放棄,往後,可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屆時,你要想清楚。”
路上,李複也叮囑裴行儉。
畢竟,王府兩衛與其他的兵營,還是不一樣的。
“學生明白,無論多苦多累,學生都願意承受,隻要是能夠學到真本事,學生絕不退縮!”
“哈哈哈哈,好小子,但願進了軍營,你還是這麽堅定。”李複臉上露出肆意的笑容:“記住,軍營之中,不是師命,而是將令,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可擅自行動,有不懂的地方,去問蘇定方,進了軍營,他就是你的老師。”
“是!學生謹記教誨。”
暮色時分,最後一縷殘陽照在演武場上。
坐在馬背上的裴行儉望著兩側高聳的望樓,忽然覺得頸後汗毛倒豎。
那分明是檀木所製,卻泛著青銅澆鑄般的冷光。
“見過血氣的木頭,可比生鐵更嗆人。”伍良業突然開口:“莊子上的王府兩衛,是陛下從其他軍營裏調撥過來的,有的人是真正上過戰場的,有的沒有上過,但是經過這麽久的訓練,本事一點不比長安城的千牛衛差。”
“不過,若說比起大唐最精銳的玄甲軍,不好說,沒有比過,畢竟,玄甲軍是百戰之師,不是營地裏單純做些訓練,就能訓練出來的。”
裴行儉心驚,卻依舊點頭應和著伍良業的話。
王府兩衛,隻是靠著訓練,就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李複帶著人直奔演武場去了。
到這個時間,白天裏的訓練應該已經做完了,接下來就是聚集在演武場,蘇定方要訓話,要迴憶今天一整天的訓練,哪裏有做的不到位的,明日訓練做出改變。
等到演武場完事兒之後,就是用晚飯的時間了。
李複的皂靴碾過沙地時,正撞碎一縷飄來的炊煙。
這會兒軍營的後廚已經做好了晚飯,陣陣香味兒飄散在軍營之中,引得人食指大動。
本就折騰了一下午,腹中空空,這會兒恨不得十個餅子兩碗湯的炫飯。
李複的馬在演武場邊停下,翻身下馬。
伍良業和裴行儉亦如是。
演武場高台上,蘇定方的鐵甲映著殘陽,台下八百銳卒列陣如狼群,喉間滾著饑餓的嗚咽。
正好,演武場上的事情接近尾聲,訓話聲戛然而止時,暮色恰好漫過點將台。
\"開飯。\"
這兩個字落地刹那,演武場突然活過來。聚集在演武場的兵士們紛紛起身,有序朝著食堂走去。
即便是再累,再餓,吃飯的紀律也要保證。
軍營之中,禁止哄搶,禁止一哄而散。
蘇定方下了高台,來到了李複跟前。
“末將拜見殿下。”
“無需多禮,走吧,咱們找地方說話。”
“是,殿下,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