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不看,就以水鏡先生這種身份,六扇門就是稅務司的堅強後盾。一旦被稅務司盯上,那麽也就相當於被六扇門盯上了。
而且除了水鏡先生之外,他的四位弟子全部擔任稅務司的四大鎮司之位。
六扇門的四大統領兼職稅務司的四大鎮司,每一個人的級別都不弱於朝廷的一品大臣。
由此可見,新成立的稅務司是多麽牛逼的存在。
當然,現在很多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稅務司是何等的恐怖。
在興帝沒有向外正式宣布之前,朝廷當中的絕大部分人,根本都不知道朝廷已經成立了這樣一個部門。
大部分的朝中大臣,他們對於皇帝的認知,還停留在以前。
畢竟之前皇帝也做過很多類似於想要革新的事情,但是到最後能夠成功的並不多。
當興帝在朝堂上提出這些意向的時候,遭到很多大臣們的反對,那些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或者是興帝強行推行出來之後,被下麵的大臣們集體抵製,最終也無法真正地實行下去。
可是這一次興帝的所作所為,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意料之外。
這件事情興帝根本就沒有拿到朝廷上來討論,而是直接在私下裏就秘密組建了這樣一個部門。隻等所有的人員配置到位之後,就在朝堂上直接公布。
這種事情是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隻能說興帝這一次的決心是空前之大。
畢竟如果這件事情做不好的話,已經關係到了朝廷的生死存亡,不是優柔寡斷的時候。
更不需要征求諮詢大臣們的意見,因為興帝心中十分的清楚,如果將這件事情拿到朝堂上公開討論的話,甚至征求大臣們的意見,以這些大臣們的德性,絕對會跳出來反對他,而且反對的力度是空前的。
畢竟這些人都清楚,稅務司成立之後,針對的就是他們這些手中握有大量財產的朝廷重臣。
特別是那些位高權重,而且家產豐厚的人,會首當其衝。
在維護他們自身利益的前提之下,這些人絕對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這個時候,就要看皇帝的手段和權威了。涉及到朝廷根基的事情,作為一名皇帝,必須要有獨斷專權的樣子。
畢竟人都是趨利性的,更何況這個時候的南方朝廷中,真正能夠一心為朝廷著想的人可謂少之又少。
絕大部分的朝臣,都是站著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事情。
以前興帝提出的一些改革方案,被很多人反對之後就是不了了之,那是因為沒有觸及到朝廷的根本。
但是這一次就不一樣了,如果不能在短時間之內籌集到大量的錢財,那麽朝廷就無力組織一次大型戰役所需要的物資和軍餉。
以朝廷所掌握的力量,如果興帝下定決心的話,完全可以讓這些大臣不敢有反對意見。
退一步說,就算他們有反對意見,也起到什麽作用。
這就是皇權,哪怕是這時候的南方朝廷,依然還是皇權壓倒一切。
興帝這那一次接見冷鋒沒有第一次那麽久的時間,隻是不到一個時辰,就已經結束了。
這一次冷鋒也沒有多說什麽,基本上都是興帝在說,他隻是很誠懇的在聽聽著。
在有些人的眼中,冷鋒隻是進入皇官不久之後就離開了。看他的表現,外人並不知道興帝和他聊了什麽。
如果說興帝這個時候還對有冷鋒想法的話,那麽也就隻有冷家的那些產業了。畢竟冷家產業賺錢能力擺在那裏,就是皇帝看了也會心動。
而且這段時間,楊家和洪家兩勢力的爭鬥,也是關於冷家產業展開的。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皇帝召見冷鋒,如果說不和這件事情有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除了興帝自己等極少數人之外,包括楊宏泰在內的人,都不知道冷鋒現在手中等於握了一把尚方寶劍。等他走馬上任之後,一定會驚掉很多人的下巴。
特別是之前看衰他的那些人,他們以為冷鋒連續兩次的作死行為,已經在皇帝那裏掛上了號。
像這種不識抬舉的人,絕對不會得到皇帝的重用。
甚至是以後冷鋒在參加類似於大朝試這樣的選拔,或者是以後想通了想要出仕為官,那麽在仕途上要前景也不會光明。
畢竟作為朝廷當中的總老大,皇帝之前兩次都是給了他莫大的恩惠。但是冷鋒卻如此的不識抬舉,這讓皇帝的臉麵還要不要。
在冷鋒拒絕了能夠成為大朝試的榜首前提之下,皇帝當時表現的也異常的憤怒。當時能夠放任冷鋒平安離開,沒有治他的罪,就算是莫大的恩惠了。
至於還能被皇帝重用,就是那些說書人的故事,也不敢這麽說。
可是誰能想到,在本次大朝試的那些狀元榜眼和探花,還沒有安排實際官位的情況之下,冷鋒竟然直接以朝廷正四品官員的身份走馬上任。
而且這個職位還是手握重權,可以讓諸多豪門權貴瑟瑟發的權利。
請問,這還有天理嗎, 還有王法嗎!
也幸虧是在這個時代,皇權大於一切,皇帝說的話就是天理,就是王法。
特別是在這個新成立的部門,有六扇門作為強力後盾的情況之下,任何敢於反抗的人必將被碾壓成粉碎。
當然,對於冷鋒來說,無論皇帝給他多大的權威,他也不會以此耀武揚威。
他現在和朝廷所做的一切,都隻是暫時性的策略。
冷鋒將這一切看得很透徹,皇帝之屬於重用,他無非就是看中了自身存在的價值,同時也是將他當作一把刀來使用。
如果一個搞不好,勢必會引起巨大的反噬。
到那個時候,皇帝為了平息諸位大臣的怒火,在榨幹淨了冷鋒的剩餘價值之後,很有可能會對他舉起屠刀。
畢竟這種先例,在曆朝曆代都是屢見不鮮的。
別說是冷鋒這樣一個,在朝中沒有什麽根基的新人。就是那些位高權重,在朝廷當中經營多年的人,涉及到變法,觸動了絕大部分權貴的利益之後,最後的下場都不會好到哪裏去。
而且除了水鏡先生之外,他的四位弟子全部擔任稅務司的四大鎮司之位。
六扇門的四大統領兼職稅務司的四大鎮司,每一個人的級別都不弱於朝廷的一品大臣。
由此可見,新成立的稅務司是多麽牛逼的存在。
當然,現在很多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稅務司是何等的恐怖。
在興帝沒有向外正式宣布之前,朝廷當中的絕大部分人,根本都不知道朝廷已經成立了這樣一個部門。
大部分的朝中大臣,他們對於皇帝的認知,還停留在以前。
畢竟之前皇帝也做過很多類似於想要革新的事情,但是到最後能夠成功的並不多。
當興帝在朝堂上提出這些意向的時候,遭到很多大臣們的反對,那些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或者是興帝強行推行出來之後,被下麵的大臣們集體抵製,最終也無法真正地實行下去。
可是這一次興帝的所作所為,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意料之外。
這件事情興帝根本就沒有拿到朝廷上來討論,而是直接在私下裏就秘密組建了這樣一個部門。隻等所有的人員配置到位之後,就在朝堂上直接公布。
這種事情是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隻能說興帝這一次的決心是空前之大。
畢竟如果這件事情做不好的話,已經關係到了朝廷的生死存亡,不是優柔寡斷的時候。
更不需要征求諮詢大臣們的意見,因為興帝心中十分的清楚,如果將這件事情拿到朝堂上公開討論的話,甚至征求大臣們的意見,以這些大臣們的德性,絕對會跳出來反對他,而且反對的力度是空前的。
畢竟這些人都清楚,稅務司成立之後,針對的就是他們這些手中握有大量財產的朝廷重臣。
特別是那些位高權重,而且家產豐厚的人,會首當其衝。
在維護他們自身利益的前提之下,這些人絕對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這個時候,就要看皇帝的手段和權威了。涉及到朝廷根基的事情,作為一名皇帝,必須要有獨斷專權的樣子。
畢竟人都是趨利性的,更何況這個時候的南方朝廷中,真正能夠一心為朝廷著想的人可謂少之又少。
絕大部分的朝臣,都是站著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事情。
以前興帝提出的一些改革方案,被很多人反對之後就是不了了之,那是因為沒有觸及到朝廷的根本。
但是這一次就不一樣了,如果不能在短時間之內籌集到大量的錢財,那麽朝廷就無力組織一次大型戰役所需要的物資和軍餉。
以朝廷所掌握的力量,如果興帝下定決心的話,完全可以讓這些大臣不敢有反對意見。
退一步說,就算他們有反對意見,也起到什麽作用。
這就是皇權,哪怕是這時候的南方朝廷,依然還是皇權壓倒一切。
興帝這那一次接見冷鋒沒有第一次那麽久的時間,隻是不到一個時辰,就已經結束了。
這一次冷鋒也沒有多說什麽,基本上都是興帝在說,他隻是很誠懇的在聽聽著。
在有些人的眼中,冷鋒隻是進入皇官不久之後就離開了。看他的表現,外人並不知道興帝和他聊了什麽。
如果說興帝這個時候還對有冷鋒想法的話,那麽也就隻有冷家的那些產業了。畢竟冷家產業賺錢能力擺在那裏,就是皇帝看了也會心動。
而且這段時間,楊家和洪家兩勢力的爭鬥,也是關於冷家產業展開的。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皇帝召見冷鋒,如果說不和這件事情有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除了興帝自己等極少數人之外,包括楊宏泰在內的人,都不知道冷鋒現在手中等於握了一把尚方寶劍。等他走馬上任之後,一定會驚掉很多人的下巴。
特別是之前看衰他的那些人,他們以為冷鋒連續兩次的作死行為,已經在皇帝那裏掛上了號。
像這種不識抬舉的人,絕對不會得到皇帝的重用。
甚至是以後冷鋒在參加類似於大朝試這樣的選拔,或者是以後想通了想要出仕為官,那麽在仕途上要前景也不會光明。
畢竟作為朝廷當中的總老大,皇帝之前兩次都是給了他莫大的恩惠。但是冷鋒卻如此的不識抬舉,這讓皇帝的臉麵還要不要。
在冷鋒拒絕了能夠成為大朝試的榜首前提之下,皇帝當時表現的也異常的憤怒。當時能夠放任冷鋒平安離開,沒有治他的罪,就算是莫大的恩惠了。
至於還能被皇帝重用,就是那些說書人的故事,也不敢這麽說。
可是誰能想到,在本次大朝試的那些狀元榜眼和探花,還沒有安排實際官位的情況之下,冷鋒竟然直接以朝廷正四品官員的身份走馬上任。
而且這個職位還是手握重權,可以讓諸多豪門權貴瑟瑟發的權利。
請問,這還有天理嗎, 還有王法嗎!
也幸虧是在這個時代,皇權大於一切,皇帝說的話就是天理,就是王法。
特別是在這個新成立的部門,有六扇門作為強力後盾的情況之下,任何敢於反抗的人必將被碾壓成粉碎。
當然,對於冷鋒來說,無論皇帝給他多大的權威,他也不會以此耀武揚威。
他現在和朝廷所做的一切,都隻是暫時性的策略。
冷鋒將這一切看得很透徹,皇帝之屬於重用,他無非就是看中了自身存在的價值,同時也是將他當作一把刀來使用。
如果一個搞不好,勢必會引起巨大的反噬。
到那個時候,皇帝為了平息諸位大臣的怒火,在榨幹淨了冷鋒的剩餘價值之後,很有可能會對他舉起屠刀。
畢竟這種先例,在曆朝曆代都是屢見不鮮的。
別說是冷鋒這樣一個,在朝中沒有什麽根基的新人。就是那些位高權重,在朝廷當中經營多年的人,涉及到變法,觸動了絕大部分權貴的利益之後,最後的下場都不會好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