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2章 麻痹冷鋒的炮灰
“大伯所言在理,我們不能讓對方看出有絲毫的慌亂之意。不過僅僅憑借我們王家的數千兒郎,也不法阻擋對方前進的腳步。在我們的身後,蒙古人的眼睛正在看著我們的表現,這就是體現出王家價值的時候了!”
王自如坐了下來,開始了布局。
“大哥,你帶領五千將士守衛城門。不需要和對方浴血奮戰,如果擋不住的話可以選擇投降或者逃跑,至於蒙古人那邊,你們暫時可以不用考慮!”
聽到王自如的話,另外兩位王家之人感覺到有些不理解,這好像和他們王家之前的行事作風不符。
之前王家在麵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哪一次不是為了蒙古人衝鋒陷陣。現在聽王自如這麽一說,好像是準備先跑為上。
如果蒙古人這一次打退了來犯之敵,那麽還有他們王家好果子吃嗎!
別看蒙古人好像對王家特別器重,一旦王家這次真的按照王自如的安排去做的話,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王家肯定會完蛋。
不過還沒有等他們反應過來,王自如又接著說道:“那五千名將士都不要安排我們王家的嫡係,將屬於王家嫡係的人馬全部集中起,讓他們護衛在王家周圍。”
王自如的話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將那五千人當作炮灰犧牲掉。
至於犧牲掉這些炮灰之後,如果還是守不住榆城的話,那麽他們王家就算是還有三千多名嫡係人馬,麵對冷鋒的十幾萬大軍也於事無補。
而且在榆城之中還有不少蒙古人軍隊,他們在見到王家的所作所為之後,事後肯定也會找王家算賬。這樣一來,王家就是兩頭都不討好,這樣做有什麽好處?
王家那兩人自然不明白王自如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麽,但是現在王家是由王自如作主,他們就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得按照王自如的安排來執行。
很快,榆城之中的兵力就分成了明顯的兩撥。
其中一支有五千人,被安排在榆門的城牆之上,準備抵禦即將到來的冷鋒大軍。
另外一支有三千人左右的隊伍,則是守護在府衙和王家的府邸周圍。
王家的軍隊並不知道他們將要迎來的是什麽樣的敵人,在他們看來,最多也就是一些類似於其他地方勢力那樣的軍隊。
這樣的敵人他們又不是沒有麵對過,雖然之前隻是跟在蒙古人的身後搖旗呐喊,但是他們畢竟也是見過世麵的。
所以,這一次倒是沒有顯得慌張。
甚至在城牆之上,還有士兵在相互開玩笑。
“小李,聽說你前天發了一筆小財!”
“王哥,這一次結束之後,小弟請您去花滿樓樂嗬一下!”
“那可說好了!”
“一定,一定!”
這兩人雖然都是王家的兵丁,那個叫王哥的和王家是一個姓,就算和王家八竿子打不到邊,但是他既然姓王,那麽就是沾上了王家的光。在這王家的隊伍當中,雖然不是官,但是在這群兵丁之中,也是一個有點威望的人。
像這樣的情況,在整個隊伍之中有很多。
總之,沒有多少人把這次的來範之敵放在眼裏。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防守內城的那三千人和他們就不一樣了。這些人已經得到了通知,接下來戰鬥開始之後,城牆肯定的是守不住的。
這三千人算是王家真正的嫡係,他們的任務者是用來引誘冷鋒的軍隊進行的,至於城牆上的那五千人,隻不過是用來麻痹冷鋒的炮灰而已。
以王家人的作風來看,如果毫不抵抗就是開城投降的話,很明顯這裏麵有貓膩。隻有恰到好處的抵抗一番,而後再兵敗,這樣就很像那麽迴事了。
而且在城中,還有一支王家嫡係隊伍在負隅頑抗,這種作風就十分符合王家的行為。
畢竟王家是和蒙古人深度綁定在一起的,無論是投降還是逃跑,對於他們來說都沒有好果子吃。與其被動滅亡,還不如拿出最大的力量來為蒙古人效力,這樣就是逃出榆城之後,還是能夠繼續投靠到蒙古人那邊。
當然,這隻是王家所做出來的樣子,隻有王自如明白這樣做的真正目的。
這一切都是蒙古人的布局,王家的這些士兵隻是蒙古人用來釣魚的誘餌而已。在蒙古人的眼中,從來沒把王家的這些人當人看。能夠被利用,那也說明他們還有利用價值。
榆城雖然不能算是一座大城,但是由於這裏是著名的陶器生產地,城內的麵積還是不小的。
而且由於這裏長年燒製陶器,榆城周邊的土地到是少有人耕種,看上去顯得有些荒涼。
當冷鋒的軍隊進入距離榆城隻有五裏路時候,前鋒部隊就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這個距離對於雙方來說,都是相對安全的,就是冷鋒軍隊之中的裝備的槍支等熱武器,也打不到那麽遠的距離。
榆城雖然不是一座軍事要寨,但是站在城牆之上,還是能夠看清楚前方的部隊。
冷鋒這邊再怎麽說也有十五萬人的軍隊,而且後方的非戰鬥人員還沒有算在內。這樣一眼看去,就是黑黑壓壓的一大片。
榆城守軍一方,也隻有區區五千人而已,麵對這種陣勢,那些站在城牆的上的守軍已經是雙腿瑟瑟發抖了。
之前那些開玩笑的兵丁,更是嚇的說不出話來。
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之前王家人隻是說讓他們到城牆上防守一下可能發現敵人。但是王家人卻沒有告訴他們,那些可能出現的敵人到底都是些什麽人。
這就是信息落後時代的好處,高層人士想要欺瞞底層人是很容易的,無論是什麽事,都憑人家一張嘴說了算。
哪怕是王家的這些兵丁,他們也不清楚外麵世界發生的事情,再加上蒙古人和王家這段時間刻意封鎖的信息,榆城外麵發生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傳播進來。
別說是這五千兵丁了,就是王家之中的絕大部分人,也不同樣不清楚外麵的情況。
“大伯所言在理,我們不能讓對方看出有絲毫的慌亂之意。不過僅僅憑借我們王家的數千兒郎,也不法阻擋對方前進的腳步。在我們的身後,蒙古人的眼睛正在看著我們的表現,這就是體現出王家價值的時候了!”
王自如坐了下來,開始了布局。
“大哥,你帶領五千將士守衛城門。不需要和對方浴血奮戰,如果擋不住的話可以選擇投降或者逃跑,至於蒙古人那邊,你們暫時可以不用考慮!”
聽到王自如的話,另外兩位王家之人感覺到有些不理解,這好像和他們王家之前的行事作風不符。
之前王家在麵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哪一次不是為了蒙古人衝鋒陷陣。現在聽王自如這麽一說,好像是準備先跑為上。
如果蒙古人這一次打退了來犯之敵,那麽還有他們王家好果子吃嗎!
別看蒙古人好像對王家特別器重,一旦王家這次真的按照王自如的安排去做的話,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王家肯定會完蛋。
不過還沒有等他們反應過來,王自如又接著說道:“那五千名將士都不要安排我們王家的嫡係,將屬於王家嫡係的人馬全部集中起,讓他們護衛在王家周圍。”
王自如的話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將那五千人當作炮灰犧牲掉。
至於犧牲掉這些炮灰之後,如果還是守不住榆城的話,那麽他們王家就算是還有三千多名嫡係人馬,麵對冷鋒的十幾萬大軍也於事無補。
而且在榆城之中還有不少蒙古人軍隊,他們在見到王家的所作所為之後,事後肯定也會找王家算賬。這樣一來,王家就是兩頭都不討好,這樣做有什麽好處?
王家那兩人自然不明白王自如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麽,但是現在王家是由王自如作主,他們就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得按照王自如的安排來執行。
很快,榆城之中的兵力就分成了明顯的兩撥。
其中一支有五千人,被安排在榆門的城牆之上,準備抵禦即將到來的冷鋒大軍。
另外一支有三千人左右的隊伍,則是守護在府衙和王家的府邸周圍。
王家的軍隊並不知道他們將要迎來的是什麽樣的敵人,在他們看來,最多也就是一些類似於其他地方勢力那樣的軍隊。
這樣的敵人他們又不是沒有麵對過,雖然之前隻是跟在蒙古人的身後搖旗呐喊,但是他們畢竟也是見過世麵的。
所以,這一次倒是沒有顯得慌張。
甚至在城牆之上,還有士兵在相互開玩笑。
“小李,聽說你前天發了一筆小財!”
“王哥,這一次結束之後,小弟請您去花滿樓樂嗬一下!”
“那可說好了!”
“一定,一定!”
這兩人雖然都是王家的兵丁,那個叫王哥的和王家是一個姓,就算和王家八竿子打不到邊,但是他既然姓王,那麽就是沾上了王家的光。在這王家的隊伍當中,雖然不是官,但是在這群兵丁之中,也是一個有點威望的人。
像這樣的情況,在整個隊伍之中有很多。
總之,沒有多少人把這次的來範之敵放在眼裏。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防守內城的那三千人和他們就不一樣了。這些人已經得到了通知,接下來戰鬥開始之後,城牆肯定的是守不住的。
這三千人算是王家真正的嫡係,他們的任務者是用來引誘冷鋒的軍隊進行的,至於城牆上的那五千人,隻不過是用來麻痹冷鋒的炮灰而已。
以王家人的作風來看,如果毫不抵抗就是開城投降的話,很明顯這裏麵有貓膩。隻有恰到好處的抵抗一番,而後再兵敗,這樣就很像那麽迴事了。
而且在城中,還有一支王家嫡係隊伍在負隅頑抗,這種作風就十分符合王家的行為。
畢竟王家是和蒙古人深度綁定在一起的,無論是投降還是逃跑,對於他們來說都沒有好果子吃。與其被動滅亡,還不如拿出最大的力量來為蒙古人效力,這樣就是逃出榆城之後,還是能夠繼續投靠到蒙古人那邊。
當然,這隻是王家所做出來的樣子,隻有王自如明白這樣做的真正目的。
這一切都是蒙古人的布局,王家的這些士兵隻是蒙古人用來釣魚的誘餌而已。在蒙古人的眼中,從來沒把王家的這些人當人看。能夠被利用,那也說明他們還有利用價值。
榆城雖然不能算是一座大城,但是由於這裏是著名的陶器生產地,城內的麵積還是不小的。
而且由於這裏長年燒製陶器,榆城周邊的土地到是少有人耕種,看上去顯得有些荒涼。
當冷鋒的軍隊進入距離榆城隻有五裏路時候,前鋒部隊就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這個距離對於雙方來說,都是相對安全的,就是冷鋒軍隊之中的裝備的槍支等熱武器,也打不到那麽遠的距離。
榆城雖然不是一座軍事要寨,但是站在城牆之上,還是能夠看清楚前方的部隊。
冷鋒這邊再怎麽說也有十五萬人的軍隊,而且後方的非戰鬥人員還沒有算在內。這樣一眼看去,就是黑黑壓壓的一大片。
榆城守軍一方,也隻有區區五千人而已,麵對這種陣勢,那些站在城牆的上的守軍已經是雙腿瑟瑟發抖了。
之前那些開玩笑的兵丁,更是嚇的說不出話來。
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之前王家人隻是說讓他們到城牆上防守一下可能發現敵人。但是王家人卻沒有告訴他們,那些可能出現的敵人到底都是些什麽人。
這就是信息落後時代的好處,高層人士想要欺瞞底層人是很容易的,無論是什麽事,都憑人家一張嘴說了算。
哪怕是王家的這些兵丁,他們也不清楚外麵世界發生的事情,再加上蒙古人和王家這段時間刻意封鎖的信息,榆城外麵發生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傳播進來。
別說是這五千兵丁了,就是王家之中的絕大部分人,也不同樣不清楚外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