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實拿著論文反複看了幾遍,還摘下老花眼鏡斟酌了再斟酌,感歎道:“這個小蕭,那可是放了個大炮仗啊!不過我個人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經濟發展過熱,是需要潑潑冷水啊,這樣吧,把這篇文章複印幾份給省委常委們都傳閱一下,真理越辯越明,對於新觀點我們可以討論嘛!”
蕭乜的論文卻惹惱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副省長尤夕——尤梅的爸爸,作為一省之長,他主政期間鴻運省的gdp增速達到了10%,紅遍整個鴻運省,這是他引以為傲的政績。
可當尤夕看這篇文章一下就暴怒不已的,這是公開和他唱對台戲的矛頭一定轉向他的,再說他這麽做是沒錯大方向也沒錯是緊跟形勢的,一直以來就以此為榮的——他甚至認為這個寫這篇文章的人一定是受了陳道實的指使,是陳道實攻擊他的馬前卒。
不錯的一定是和肯定是的,不然,就那小小的鎮委書記還能翻了天?
尤夕於是乎開始了反擊,他在省委常委會上開始發難了:
“我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十分震驚!相信其他常委也看到了,在全國經濟突飛猛進、飛速發展的時期,我認為這篇文章大唱反調是別有用心的,是妄圖破壞我們的大好形勢!這種苗頭十分危險,問題是這樣的文章居然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我這個省長的辦公桌上,這本身就不正常!我建議對這篇文章的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動機進行調查,一定要把這股歪風打下去!”
尤夕的惱羞成怒也是有來由的,再說他緊跟著當前的形勢搞經濟體製改革,腳踏實地地走在第一線上,根本沒存著一已之私的雜念,現在卻顛鸞倒鳳任誰都會提個問號的。
與會其他常委對尤夕為一篇黨校學員的文章如此大動幹戈都感到很詫異,不過他們都不便發表意見。因尤夕不是一般的省長,他後麵還站著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尤老爺子,所以尤夕在常委會上的表現一貫十分強勢,幸好陳道實的性格是比較包容的,才不至於起劇烈的衝突。
因常委們的一片沉默,而作為鴻運省第一書記的陳道實就不得不說話了,畢竟這篇文章是他讓在省常委中間傳閱的。
他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後慢條斯理道:“尤夕同誌說得太嚴肅了,我們一貫鼓勵要敢於提意見,意見不同就扣大帽子,那是**的作風嘛,不過尤夕同誌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這篇文章我們可以內部討論一下,暫時就不要對外發表了。”
尤夕聽了陳道實的前半段話,氣憤的正準備反駁,但聽到陳道實後半段就明白了陳道實這是一種變相的讓步,他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官場講究的就是平衡,不能一味的窮追猛打,剛則易折呀!尤夕雖然性格比較火爆點,可這個道理還是懂得的,陳道實已經後退了半步,他如果再步步緊逼,就會破壞鴻運官場的平衡了。
蕭乜的這篇論文卻還是通過特殊的途徑送到了財政部長的案頭,部長看完文章,笑嗬嗬地對站在一旁的湯圓道:“這個小蕭,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這篇文章拋出去,又要引起一場大論戰嘍!”
湯圓一聽有些擔憂道:“這個小蕭也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了,這樣的問題是他一個小小鄉委書記能討論的嗎?看來還是不夠穩重啊!”
部長擺擺手道:“我看中的就是他這股子敢打敢衝的銳氣,而且這篇文章也並非全無道理,文中所反映的問題也確實存在,我們的經濟增速太快,也是時候該降降溫了,這樣吧,你把這篇文章送到《光輝日報》去,找個不起眼的版麵發表,為了保護小蕭,就不署他的實名了。”
這樣,蕭乜的這篇《怎衡量一個官員的政績》文章在《光輝日報》發表後,雖然不是頭版,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一片口誅筆伐之聲,不過奇怪的是嘟嘟部領導層卻沒發表任何意見。
就在這篇《怎衡量一個官員的政績》文章在《光輝日報》發表過了一段時間後,就陸續有一些經濟增速降溫的政策出台,對於礦產資源開采,大型項目的上馬審批,環境保護等方麵也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嘟嘟部也出台了新的幹部政績考核標準,首次把人均收入指數、人居幸福指數等指標納入了幹部政績考核標準。
而作為《怎衡量一個官員的政績》文章的始作俑者蕭乜並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在仕途的懸崖邊上轉了一圈?
蕭乜從省委青訓班畢業後就重迴到了鴻發鎮,雖然按常規從省委黨校出來一般是會很快提拔的,但蕭乜並沒抱很大的希望,畢竟自己才接任鄉黨委書記半年多一點時間。
這時客串縣副縣長黃葸到了該養老迴鄉退休的年齡,上麵的人也找她坐談了,表麵上她當然說願意退出讓能,可日骨子裏當然能上得了一時就是一時,況那個新政策也剛下來,副處以上的幹部到了55歲年齡換徽。
即是說黃葸副縣長到了55歲的年齡新政策剛剛下來,按政策她這個年齡得退居二線。
雖然說待遇不會多大的變化,可人一退職位也就退,也就等於與世隔絕了,別人看你的眼神肯定不一樣的。不說別的就是長期過於緊張的忙碌、節奏緊張著的她一下子真退下來了還真不大習慣。固黃葸采取能拖則拖的辦法。
作為領導的肖長還是蠻理解她的,再說她是自已的樣板有一天他也會到此地步的,不想逼她太緊,雖然他的本意是要讓她馬上退。
也即說黃葸一退客串縣就出來了一個縣委常委副縣長的位子。大家都盯上了這個位子,領導們希望能在這個重要的位子上安插上自己的人,下麵的人想上去,就拚命的跑縣委領導辦公室,跑市甚至跑省裏。
肖長屬意蕭乜來接這個位子,但縣委常委副縣長人選的決定權卻是在市裏(注:鴻溝區已升級為地級市),他這個縣委書記隻有建議權,於是他就多次暗示蕭乜去市裏找找蘇一民和郭春來。
黃葸退的事兒也不急——
‘跑官’在鴻溝已經成為了很有意思的一種現象,每到有幹部職位空缺和調整時,領導辦公室前來匯報工作的幹部就會排成長龍,民間專門有順口溜諷刺這種‘跑官’現象,叫“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暫緩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蕭乜當然也想進步,隻有向上走得更遠他的理想才能更好的實現,才這怨自已重生再來人世走一遍。
不過,當蕭乜去了鴻溝到蘇一民和郭春來辦公室門口排起的長龍,他就掉頭迴去了,他覺得自己要和這些‘跑官’‘要官’的人為伍,那這官也當得沒什麽意思了。
蘇一民已交待秘書飛騰——凡是來‘跑官’‘要官’的人一律擋駕,正好飛騰進來給他倒茶。蘇一民放下手中的文件,問道:“外麵還有很多人等著吧?都有誰啊?說說看。”
“還排著長隊呢,從上午起就沒一個人願意離開的,有客串縣財政局李局,市招商局的劉副局長,還有政aa府那邊……”
蘇一民氣憤道:“這些人啊,整天不好好想著工作,一門心思想著‘跑官’‘要官’,你說這樣的人能用嗎?!”
“對了,好象鴻發鎮的蕭乜也來過,不過沒進門就走了。” 飛騰在上次蕭乜被雙規的時候參與了對他的調查,所以對蕭乜多少有些印象的,他也知道蘇一民很看重蕭乜就連忙補充道。
“哦——”蘇一民一聽到蕭乜的名字眉毛一揚,嗬嗬笑道:“原來這個小蕭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嘛,能幹事想進步,這樣的同誌還是可以用的,你馬上給組織部郭部長打電話,請他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郭春來一聽到蘇書記有如馬上到蘇書記的辦公室,還未進門便搖頭笑道:“蘇書記你這裏排長龍啊,我那裏也一樣,我頭都快搞大了!”
“這是正常的現象嘛!手裏有權力,就會有人跑,等我們退休了,你看還有人上門不?” 蘇一民看了郭春來一眼示意他在自已的對麵上坐下,還略有感慨地說道,“我叫你來就是想商量一下這個客串縣委常委副縣長的人選,早點定下來了,我們也好安心的工作嘛!”
郭春來笑著走了進來。
飛騰給郭春來倒好茶,知道兩位領導有要事要商量,便退了出去順手把辦公室的門也帶上了。
郭春來這才坐定望著蘇一民笑著道:“哦!蘇書記你有人選了,我心裏也有個合適的人選。”
蘇一民突然起了童心,打手勢攔住郭春來的話頭說道:“你別說出來了,我們把自己的人選都寫到紙上,再來商量一下誰的人選更合適!”
蘇書記還是個開明的人士,不想一手遮天的好書記。
蕭乜的論文卻惹惱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副省長尤夕——尤梅的爸爸,作為一省之長,他主政期間鴻運省的gdp增速達到了10%,紅遍整個鴻運省,這是他引以為傲的政績。
可當尤夕看這篇文章一下就暴怒不已的,這是公開和他唱對台戲的矛頭一定轉向他的,再說他這麽做是沒錯大方向也沒錯是緊跟形勢的,一直以來就以此為榮的——他甚至認為這個寫這篇文章的人一定是受了陳道實的指使,是陳道實攻擊他的馬前卒。
不錯的一定是和肯定是的,不然,就那小小的鎮委書記還能翻了天?
尤夕於是乎開始了反擊,他在省委常委會上開始發難了:
“我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十分震驚!相信其他常委也看到了,在全國經濟突飛猛進、飛速發展的時期,我認為這篇文章大唱反調是別有用心的,是妄圖破壞我們的大好形勢!這種苗頭十分危險,問題是這樣的文章居然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我這個省長的辦公桌上,這本身就不正常!我建議對這篇文章的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動機進行調查,一定要把這股歪風打下去!”
尤夕的惱羞成怒也是有來由的,再說他緊跟著當前的形勢搞經濟體製改革,腳踏實地地走在第一線上,根本沒存著一已之私的雜念,現在卻顛鸞倒鳳任誰都會提個問號的。
與會其他常委對尤夕為一篇黨校學員的文章如此大動幹戈都感到很詫異,不過他們都不便發表意見。因尤夕不是一般的省長,他後麵還站著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尤老爺子,所以尤夕在常委會上的表現一貫十分強勢,幸好陳道實的性格是比較包容的,才不至於起劇烈的衝突。
因常委們的一片沉默,而作為鴻運省第一書記的陳道實就不得不說話了,畢竟這篇文章是他讓在省常委中間傳閱的。
他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後慢條斯理道:“尤夕同誌說得太嚴肅了,我們一貫鼓勵要敢於提意見,意見不同就扣大帽子,那是**的作風嘛,不過尤夕同誌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這篇文章我們可以內部討論一下,暫時就不要對外發表了。”
尤夕聽了陳道實的前半段話,氣憤的正準備反駁,但聽到陳道實後半段就明白了陳道實這是一種變相的讓步,他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官場講究的就是平衡,不能一味的窮追猛打,剛則易折呀!尤夕雖然性格比較火爆點,可這個道理還是懂得的,陳道實已經後退了半步,他如果再步步緊逼,就會破壞鴻運官場的平衡了。
蕭乜的這篇論文卻還是通過特殊的途徑送到了財政部長的案頭,部長看完文章,笑嗬嗬地對站在一旁的湯圓道:“這個小蕭,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這篇文章拋出去,又要引起一場大論戰嘍!”
湯圓一聽有些擔憂道:“這個小蕭也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了,這樣的問題是他一個小小鄉委書記能討論的嗎?看來還是不夠穩重啊!”
部長擺擺手道:“我看中的就是他這股子敢打敢衝的銳氣,而且這篇文章也並非全無道理,文中所反映的問題也確實存在,我們的經濟增速太快,也是時候該降降溫了,這樣吧,你把這篇文章送到《光輝日報》去,找個不起眼的版麵發表,為了保護小蕭,就不署他的實名了。”
這樣,蕭乜的這篇《怎衡量一個官員的政績》文章在《光輝日報》發表後,雖然不是頭版,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一片口誅筆伐之聲,不過奇怪的是嘟嘟部領導層卻沒發表任何意見。
就在這篇《怎衡量一個官員的政績》文章在《光輝日報》發表過了一段時間後,就陸續有一些經濟增速降溫的政策出台,對於礦產資源開采,大型項目的上馬審批,環境保護等方麵也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嘟嘟部也出台了新的幹部政績考核標準,首次把人均收入指數、人居幸福指數等指標納入了幹部政績考核標準。
而作為《怎衡量一個官員的政績》文章的始作俑者蕭乜並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在仕途的懸崖邊上轉了一圈?
蕭乜從省委青訓班畢業後就重迴到了鴻發鎮,雖然按常規從省委黨校出來一般是會很快提拔的,但蕭乜並沒抱很大的希望,畢竟自己才接任鄉黨委書記半年多一點時間。
這時客串縣副縣長黃葸到了該養老迴鄉退休的年齡,上麵的人也找她坐談了,表麵上她當然說願意退出讓能,可日骨子裏當然能上得了一時就是一時,況那個新政策也剛下來,副處以上的幹部到了55歲年齡換徽。
即是說黃葸副縣長到了55歲的年齡新政策剛剛下來,按政策她這個年齡得退居二線。
雖然說待遇不會多大的變化,可人一退職位也就退,也就等於與世隔絕了,別人看你的眼神肯定不一樣的。不說別的就是長期過於緊張的忙碌、節奏緊張著的她一下子真退下來了還真不大習慣。固黃葸采取能拖則拖的辦法。
作為領導的肖長還是蠻理解她的,再說她是自已的樣板有一天他也會到此地步的,不想逼她太緊,雖然他的本意是要讓她馬上退。
也即說黃葸一退客串縣就出來了一個縣委常委副縣長的位子。大家都盯上了這個位子,領導們希望能在這個重要的位子上安插上自己的人,下麵的人想上去,就拚命的跑縣委領導辦公室,跑市甚至跑省裏。
肖長屬意蕭乜來接這個位子,但縣委常委副縣長人選的決定權卻是在市裏(注:鴻溝區已升級為地級市),他這個縣委書記隻有建議權,於是他就多次暗示蕭乜去市裏找找蘇一民和郭春來。
黃葸退的事兒也不急——
‘跑官’在鴻溝已經成為了很有意思的一種現象,每到有幹部職位空缺和調整時,領導辦公室前來匯報工作的幹部就會排成長龍,民間專門有順口溜諷刺這種‘跑官’現象,叫“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暫緩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蕭乜當然也想進步,隻有向上走得更遠他的理想才能更好的實現,才這怨自已重生再來人世走一遍。
不過,當蕭乜去了鴻溝到蘇一民和郭春來辦公室門口排起的長龍,他就掉頭迴去了,他覺得自己要和這些‘跑官’‘要官’的人為伍,那這官也當得沒什麽意思了。
蘇一民已交待秘書飛騰——凡是來‘跑官’‘要官’的人一律擋駕,正好飛騰進來給他倒茶。蘇一民放下手中的文件,問道:“外麵還有很多人等著吧?都有誰啊?說說看。”
“還排著長隊呢,從上午起就沒一個人願意離開的,有客串縣財政局李局,市招商局的劉副局長,還有政aa府那邊……”
蘇一民氣憤道:“這些人啊,整天不好好想著工作,一門心思想著‘跑官’‘要官’,你說這樣的人能用嗎?!”
“對了,好象鴻發鎮的蕭乜也來過,不過沒進門就走了。” 飛騰在上次蕭乜被雙規的時候參與了對他的調查,所以對蕭乜多少有些印象的,他也知道蘇一民很看重蕭乜就連忙補充道。
“哦——”蘇一民一聽到蕭乜的名字眉毛一揚,嗬嗬笑道:“原來這個小蕭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嘛,能幹事想進步,這樣的同誌還是可以用的,你馬上給組織部郭部長打電話,請他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郭春來一聽到蘇書記有如馬上到蘇書記的辦公室,還未進門便搖頭笑道:“蘇書記你這裏排長龍啊,我那裏也一樣,我頭都快搞大了!”
“這是正常的現象嘛!手裏有權力,就會有人跑,等我們退休了,你看還有人上門不?” 蘇一民看了郭春來一眼示意他在自已的對麵上坐下,還略有感慨地說道,“我叫你來就是想商量一下這個客串縣委常委副縣長的人選,早點定下來了,我們也好安心的工作嘛!”
郭春來笑著走了進來。
飛騰給郭春來倒好茶,知道兩位領導有要事要商量,便退了出去順手把辦公室的門也帶上了。
郭春來這才坐定望著蘇一民笑著道:“哦!蘇書記你有人選了,我心裏也有個合適的人選。”
蘇一民突然起了童心,打手勢攔住郭春來的話頭說道:“你別說出來了,我們把自己的人選都寫到紙上,再來商量一下誰的人選更合適!”
蘇書記還是個開明的人士,不想一手遮天的好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