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想了許久,難過的核心原因,是因為我想不勞而獲,或者少勞多獲。一個偉大的匠人,要花費很長時間能創造出史詩,而我們看不到的,是他要花費多於此數倍的時間,成為一個偉大的工匠。
慢慢來吧。
機會如流星般打來,但我知道,弱水三千。
原理很簡單,那就是當自己不再想,就完全明白了。
平時說話的時候,無意義的口頭禪少了許多,也許是大腦變複雜了。繼續加油。重複是學習語言時的特點,比如吟詩,腦袋在重複無意義的話的話,那就是代表思想簡單?
也許吧!不多說了。
我的內核中有一部分是看不起人。我實話實說,這一方麵讓我有了向上努力的精神,另方麵,也讓我個人的脾氣變得乖戾,薄情。也許吧,薄情者深情,深情者薄情,博情者薄情,唉,其實並不能確定。
熱的地方更磨練禪意。
昨天討論了人與ai寫詩誰厲害。這本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討論,沒有人的詩,失去了詩的原因。當然就質量而言,是沒有差距的,或者ai更勝一籌。可能唯一一個核心的差距就是,人知道為什麽寫,ai不知道。
嗯,但提到了錢。一提到錢,ai注定是完勝的。我就無話可說了。詩變成流水線上的產品,詩的意義就退了一層。
詩是什麽呢?就像問我是什麽一樣。沒有答案。
許多神句之所以傳神,是因為它們由人類有缺陷的感官造就,能與人共情。
工科生思考事情太堅硬了,如果與他們討論,得出的結論勢必是ai牛,文科生思考事情柔軟,應該會更偏向於人寫得好。然而將金錢引入,確實ai完勝。
這個時代呦,真的前不見古人。
討論這些沒有用的事,知道和不知道有什麽差距麽?糾結啊,不如不論。
意境在詩以外。
我用ai寫了一首詩,中等偏上沒跑的,但總覺著稍稍缺點東西。既然遇到問題,就去解決吧。然後我又連敲了四個,不到20秒,四首詩就出來了。於我而言,根本就沒有感覺,因為沒有調動我的大腦,我的記憶。寫詩的意義是不存在的,但有讀詩的意義。缺了人的場景。與過往的古詩相比較,我看不出品質上的差距。
嗯,這其實就是更強調了體驗的重要性,一首詩如果沒有背景故事的加持,是不會那樣出色的。其實啊,我們相較於古人而言,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既然如此品質就很差。
唯一一點,室友拿我和ai比,還挺抬舉我的。我肯定不行,既然如此,我也沒什麽資格討論這件事。讓自己的心不受折磨就好了,我行我素。
好與不好,兩個答案,蒙對的概率很高,但是,蒙對的與鑒賞之後得出的結論完全不一樣。
討論的範圍不確定,也就是與人辯論,意義不大哈哈。
我再審視自己過去寫得東西,就是那個《讀宇宙》,有些混亂,像是刻意躲避著話題,一般般。它作為散文來說,有點過於散了。我用ai寫了一篇,不散,質量很好,但不夠驚豔(不夠散乎?)反正我覺得,事出偶然,也算是無心插柳的一篇文章。
能讓我心和眉頭都舒展的,也就是隨心所欲了吧。我還是不思考這些事情了,說實話,我思不思考,毫無影響。率性一些就行了。
感性與理性糅合在一起,看東西更立體,卻也讓人變得搖擺不定。但是當我用感性和理智的詞匯來形容同一個事物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更善於用理智詞匯,但很有可能是因為感性本身就很難實體化。而且感性不固定,時有時無。
不輕易下結論,隻是感受下去,隻是做下去,就行了。
我是掉在陷阱裏,舍近求遠了。
那一捧放在見義勇為而犧牲者麵前的鮮花,讓我學到了很多,感動,也開始相信。
不要因為得不到想要的,就去謾罵自己已經得到的。
嚴格意義上講,我不是最開始揮劍的人。錯誤我有,我反思,但我不是挑起是非的人。bug修複了,就意味著建立在病態上的故事跟著消失了。
神人沒有飄然而至,隻是偶爾從心裏走出來。唯心主義。
去圖書館是靜心的捷徑,可如果靜不下心,去圖書館也是徒然。若是真靜心,應該是無所謂地方的。
我喜歡的東西又開始貶值了。卡到一個點上無法突破,期望跑到前麵,現實落在後麵,差距越來越遠。我就越跑越慢,漸漸失去希望。
因為忍耐不住情感而破壞了結構,反而成為了千古絕唱。結構不是確定哦!
期待是什麽呢?
長江是永遠都會向東流的,幾乎(那也太幾乎了)不會向西。就像有一些事情一樣,是我們隻能接受而無法改變的,關鍵點在於,我還不太能接受。
後來我也發現了,自己是有一點點喜歡,可遠沒有那樣喜歡的程度,也別提癡迷。既然如此,何必自詡呢?
空山無人客自去。
唉,如果不功利一點根本調集不了注意力去做事情啊!
沒辦法學好,不是學壞的理由。
我又不禁問了,人這一生呐,究竟為了什麽而忙碌呢?非有所憑借,非需人陪伴?總是在樂景裏悲哀,如果人人悲哀,悲哀也會消失啊!唿唿,如果人人都快樂,快樂也消失了。
這個季節,什麽都潮濕,全世界好像要徹底發黴一樣。
讀書好像在我的性格裏加了一些寂寞孤獨的因素,這些因素又催著我難過,我隻得繼續地去讀更多書。
那山坡上的草,算是謙遜的隱居者,還是潛在的蠻橫的侵略者呢?
我們總是想著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好的收益,可這件事本身就在降低著未來的收益哦。
黏性的小球,碩大的葉子,牛蒡真的很藝術哦。當然也有人對這個兒時玩伴沒什麽好感,覺著它粗俗。
碼到1984個字的時候,突然想起姥爺對我說的話了。無論是在做什麽,隻要盡自己全力做到最認真就可以了。是啊,這世界沒有無暇。
我還有許多事要做呢!怎麽會無聊呢?我曾經說,想要去的地方,是窮極一生也無法到達的地方,那麽,我就不該有無聊的時間,我應該一有時間就去琢磨才是。果然果然,我有一個一直走下去的事,直到生命的盡頭。能如此,我很幸福。
那段日子不可能再迴來,於是將全部舊物打碎,或留於迴憶,或徹底忘記。就如此吧。知音不再,碎琴又如何?
慢慢來吧。
機會如流星般打來,但我知道,弱水三千。
原理很簡單,那就是當自己不再想,就完全明白了。
平時說話的時候,無意義的口頭禪少了許多,也許是大腦變複雜了。繼續加油。重複是學習語言時的特點,比如吟詩,腦袋在重複無意義的話的話,那就是代表思想簡單?
也許吧!不多說了。
我的內核中有一部分是看不起人。我實話實說,這一方麵讓我有了向上努力的精神,另方麵,也讓我個人的脾氣變得乖戾,薄情。也許吧,薄情者深情,深情者薄情,博情者薄情,唉,其實並不能確定。
熱的地方更磨練禪意。
昨天討論了人與ai寫詩誰厲害。這本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討論,沒有人的詩,失去了詩的原因。當然就質量而言,是沒有差距的,或者ai更勝一籌。可能唯一一個核心的差距就是,人知道為什麽寫,ai不知道。
嗯,但提到了錢。一提到錢,ai注定是完勝的。我就無話可說了。詩變成流水線上的產品,詩的意義就退了一層。
詩是什麽呢?就像問我是什麽一樣。沒有答案。
許多神句之所以傳神,是因為它們由人類有缺陷的感官造就,能與人共情。
工科生思考事情太堅硬了,如果與他們討論,得出的結論勢必是ai牛,文科生思考事情柔軟,應該會更偏向於人寫得好。然而將金錢引入,確實ai完勝。
這個時代呦,真的前不見古人。
討論這些沒有用的事,知道和不知道有什麽差距麽?糾結啊,不如不論。
意境在詩以外。
我用ai寫了一首詩,中等偏上沒跑的,但總覺著稍稍缺點東西。既然遇到問題,就去解決吧。然後我又連敲了四個,不到20秒,四首詩就出來了。於我而言,根本就沒有感覺,因為沒有調動我的大腦,我的記憶。寫詩的意義是不存在的,但有讀詩的意義。缺了人的場景。與過往的古詩相比較,我看不出品質上的差距。
嗯,這其實就是更強調了體驗的重要性,一首詩如果沒有背景故事的加持,是不會那樣出色的。其實啊,我們相較於古人而言,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既然如此品質就很差。
唯一一點,室友拿我和ai比,還挺抬舉我的。我肯定不行,既然如此,我也沒什麽資格討論這件事。讓自己的心不受折磨就好了,我行我素。
好與不好,兩個答案,蒙對的概率很高,但是,蒙對的與鑒賞之後得出的結論完全不一樣。
討論的範圍不確定,也就是與人辯論,意義不大哈哈。
我再審視自己過去寫得東西,就是那個《讀宇宙》,有些混亂,像是刻意躲避著話題,一般般。它作為散文來說,有點過於散了。我用ai寫了一篇,不散,質量很好,但不夠驚豔(不夠散乎?)反正我覺得,事出偶然,也算是無心插柳的一篇文章。
能讓我心和眉頭都舒展的,也就是隨心所欲了吧。我還是不思考這些事情了,說實話,我思不思考,毫無影響。率性一些就行了。
感性與理性糅合在一起,看東西更立體,卻也讓人變得搖擺不定。但是當我用感性和理智的詞匯來形容同一個事物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更善於用理智詞匯,但很有可能是因為感性本身就很難實體化。而且感性不固定,時有時無。
不輕易下結論,隻是感受下去,隻是做下去,就行了。
我是掉在陷阱裏,舍近求遠了。
那一捧放在見義勇為而犧牲者麵前的鮮花,讓我學到了很多,感動,也開始相信。
不要因為得不到想要的,就去謾罵自己已經得到的。
嚴格意義上講,我不是最開始揮劍的人。錯誤我有,我反思,但我不是挑起是非的人。bug修複了,就意味著建立在病態上的故事跟著消失了。
神人沒有飄然而至,隻是偶爾從心裏走出來。唯心主義。
去圖書館是靜心的捷徑,可如果靜不下心,去圖書館也是徒然。若是真靜心,應該是無所謂地方的。
我喜歡的東西又開始貶值了。卡到一個點上無法突破,期望跑到前麵,現實落在後麵,差距越來越遠。我就越跑越慢,漸漸失去希望。
因為忍耐不住情感而破壞了結構,反而成為了千古絕唱。結構不是確定哦!
期待是什麽呢?
長江是永遠都會向東流的,幾乎(那也太幾乎了)不會向西。就像有一些事情一樣,是我們隻能接受而無法改變的,關鍵點在於,我還不太能接受。
後來我也發現了,自己是有一點點喜歡,可遠沒有那樣喜歡的程度,也別提癡迷。既然如此,何必自詡呢?
空山無人客自去。
唉,如果不功利一點根本調集不了注意力去做事情啊!
沒辦法學好,不是學壞的理由。
我又不禁問了,人這一生呐,究竟為了什麽而忙碌呢?非有所憑借,非需人陪伴?總是在樂景裏悲哀,如果人人悲哀,悲哀也會消失啊!唿唿,如果人人都快樂,快樂也消失了。
這個季節,什麽都潮濕,全世界好像要徹底發黴一樣。
讀書好像在我的性格裏加了一些寂寞孤獨的因素,這些因素又催著我難過,我隻得繼續地去讀更多書。
那山坡上的草,算是謙遜的隱居者,還是潛在的蠻橫的侵略者呢?
我們總是想著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好的收益,可這件事本身就在降低著未來的收益哦。
黏性的小球,碩大的葉子,牛蒡真的很藝術哦。當然也有人對這個兒時玩伴沒什麽好感,覺著它粗俗。
碼到1984個字的時候,突然想起姥爺對我說的話了。無論是在做什麽,隻要盡自己全力做到最認真就可以了。是啊,這世界沒有無暇。
我還有許多事要做呢!怎麽會無聊呢?我曾經說,想要去的地方,是窮極一生也無法到達的地方,那麽,我就不該有無聊的時間,我應該一有時間就去琢磨才是。果然果然,我有一個一直走下去的事,直到生命的盡頭。能如此,我很幸福。
那段日子不可能再迴來,於是將全部舊物打碎,或留於迴憶,或徹底忘記。就如此吧。知音不再,碎琴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