摟著我的皮卡丘睡覺,並非沒有一點歡喜。
心較為小的時候,願意感知一件事的優點,可是當自己更成熟一些,就會優先感知一件事的缺點。
夢裏的我,已經是打工人了,打工人的一天沒什麽精彩可言,最多,有幾隻可愛的貓兒相伴。
大者,在於能容。左顧右盼之後,到底在看不起什麽呢?我覺著沒什麽不對的地方,至少遇到的一切都很合理。至少,我不能因為獲利者不是我而產生負麵情緒。我是在反思,自己的確太小肚雞腸,太愛多管閑事。以後注意吧。
在家裏聽不到鳥叫,因為還千裏冰封呢,可在外邊,真的已經鳥語花香了。
那殘影裏,是什麽呢?是假設出來的,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可是看來看去能有什麽看法?無非是一些世俗,我不批評什麽,但我也很抱歉,因為我並不想討論關注這件事。我隻知道應該穩紮穩打,不要總因為虛榮而做麵子工程。
不管我是怎麽調整的,至少現在睡眠好了。也是個進步嘍!我都知道自己過去什麽毛病,學點東西就大唿小叫,福分都叫沒了。
今天天氣不錯,雲也很好看。其實無論是怎樣的天氣,雲都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感覺。
又迴顧了很多事,發覺許多人都是不值得批判的。比如有些地方他作弊了,有些時候他又支持正版,就其心態來說,是正常的心態,一是為自己利益,二是為他人利益,這樣的人值得批判否?抄作業是為了自己能得高分,我覺得這不算是什麽太錯誤的事情,雖然也不是很對。但是,這些事都不能說明一個人的人品很壞。人的許多煩惱是出自虛偽的,把自己想得太好,把別人想的太壞。以後不要這樣思考問題了好吧,隨便就好。
多去吹吹風,吹掉心靈表麵的浮沉。
這本《雜草的故事》講的是故事,它不是字典。確切說是草與人的故事,他們的故事背後,是整個或者局部的生態係統。
第一則故事,是關於人的廢棄與雜草的瘋長。人不居住的地方就是長草。那些草,何嚐不像顛沛流離的人?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雜草生機勃勃,如果用它們來代替廢墟,我想也算是很美了。
植物也會變成一種垃圾,與環境格格不入,對整體造成危害,利己排他,唔。從美景變成垃圾,它們的屬性似乎沒有改變,改變的隻是所處的方位。我想,如果一個人感覺到自己很垃圾的時候,是不是該挪挪自己的屁股了。不被定義,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為任何人所需要。
你未必甚至一定不會被所有人寵愛,但是在植物學家的心目中,你一定是個寶貝。萬事萬物,皆是如此吧。
有相得益彰,就有格格不入。何必硬往一起堆呢?
雜草可以是染料,可以是工具,可以是藥物,也可以是美食,它們在不同人的手中發揮不同的作用。其實我們看待一切事物均是如此,或有眼無珠不識泰山,或千裏之能巧遇伯樂。
這本書很富有哲理,如同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樣。雜草更善於在破敗荒蕪之地生存?非也,它們更擅長生長的地方,一定是人們除草最賣力的地方。表觀與實際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全球變暖,棲息地減少,物種入侵?難道,這是在說做生意的黑話不成?
還是盡量去尋找。
雜草不可能僅僅扮演一種角色,但是其實它們隻是為了生存,許多意義,是人賦予的。雜草的故事乎,是雜草與人的故事。
總用來翻頁的那隻手指總是被書頁劃破。
雜草點綴著,治愈著戰後的廢墟,似乎也在訴說著,掩蓋於野性之上的所謂的文明,是如此的脆弱渺小。
哼唱起一首歌謠,就會想起一段時光,那是陪伴我度過童年的動畫片,可是更多的是,我迴想起躺在熱炕上的時光,陪在爺爺奶奶旁邊的時光。於是給奶奶打了一個電話,說不了什麽,但還是暖暖的。
頭頂的這顆太陽,照耀著我的理想,也是我才思的源泉。哈哈哈哈,戴高帽了,抱歉。
嗯,人會懂得,人會失去。有時錯過一段風景,才會懂得,有時先懂得,然後意識到自己錯過了什麽。錯過是必然,是客觀規律,懂得卻不是必然。當你真正懂得,就會發現無論你在哪裏,都是處在一段景色裏,隻緣身在此山中,雖然你必須走過,才會發覺原來被自己甩在身後的,是瑰麗,可是久而久之,真的不能明白人其實是生活在當下的風景裏的麽?珍惜當下,就像吃飯一樣,吃好這一頓,上一頓不能左右了,下一頓在哪吃?趕到哪裏算哪裏。這就是生活嘛。
看得到的,都不是真風景乎?
新學期製定計劃,上午讀書,下午學習,晚上打遊戲。勞逸結合很重要的,憋壞了容易做出報複性娛樂。這就像什麽?事情不要等到快爆炸再解決,再問題發生之前檢修更換,避免事故,多換一個零件花不了幾個錢,可事故發生了可大可小,就不好說了。
把人的意識寫的淺一些就好。
情,唉,你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可是難過就難過在我喜歡上你了,這樣無論如何不能做朋友的。這個傷口我隻能花時間讓它慢慢愈合,早點開始早點好。唔,不後悔的決定,但難過是避免不了的。
孤獨是人的必修課,無論你如何逃避孤獨,最終還是不得不麵對孤獨。何嚐不是一門學問呢?不管事實如何,隻要不讓自己變得病態,那就是好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詩可並不是杜甫春風得意時寫的,而是在人生最低穀的時候。這是陳述事實,還是豪放還是自我安慰?可能都有一些吧,不過我隻知道至少,多讀點書還是可以的。
無論是被反複衝刷的河邊海灘,還是炎熱無比的火山,亦或是懸崖峭壁,雜草幾乎無處不在,嚴苛不是它們不存在的理由。但是,生存是客觀事實,死亡也是客觀事實,它們不是不死,而是傳播能力強,萌發之前堅韌。
蟲子們鳥們如果不吃掉大量的草籽和植物幼株,草就變態地生長。如果沒有蟲子,很可怕,似乎食物鏈的任何一環消失,都會帶來可怕的衝擊。
達爾文的許多研究還是很有意思的。
在空氣幾乎不流動的房間測試掉落的草籽能浮空多長時間,進而判斷該植物的擴散能力,有趣。
龍生九子為何不同啊,這不同是生的意義。拿草籽舉例,一株植物的草籽約有一千粒,如果它們的基因型一樣,那麽長出的植株會全部被農藥殺死,就此,該種植物滅絕。
我們為什麽要追求同呢?為什麽要千人一麵呢?總是說為什麽同樣條件下培養出不一樣的學生。這很怪,難道都一樣就好麽?像流水線一樣就好麽?如果我們的下一代全是乖乖仔,是否就要走到滅亡的前夜?人各有不同,但無高低貴賤,不以成敗論英雄。
現在ai給生物大分子研究賦能了,本來就無方向性的突變可能速度會更快嘍。
寓情於景,到頭來都是在些人,唔……
又想起了日出千言不損自傷了,我給的建議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累了就休息,不累就繼續,順其自然即可。
稗草是混在麥子裏的奸細,唔,為了生存盡可能和主流植物長得一樣,太有趣了。這也是人為篩選的結果,不太像的都被宰了,剩下的都是像的。
人說話有什麽特點呢?不好總結,但是絕對是有特點的,比如餓了會說去吃點東西,很少說去吃點食物。還是不好總結啊。可能是不願意說廢話,唔。
我覺著那是我本源的問題,不該投射到別的地方。
本來打算下午學習的,但是學久了眼睛不舒服,還是需要看點書調整一下。
讀點詩,唉,床前明月光裏的床不是我們覺著的那個床啊,是井欄的意思。
兩年以前,我看事情願意看好的一麵,可真就忽略了不好的一麵,於是有失偏頗。後來,我覺著即便事物有缺陷,我還是愛著,並期望它能變好,即便改不好,我也還是愛著。
通往未來的路隻有一條,那就是迴憶,如果你到達了未來,未來就成了過去。
其實不需要悲觀的,許多不可觀不可控的東西,都是可估的。不過這也是,現實的確不如意象美好。嘖嘖。
價格的差距究竟能帶來怎樣的故事呢?拭目以待。
現在看到加號就傷心。嗚嗚。一天得瑟得好累好累哦,不想悲傷。真的快被生活打死了。
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麽傷心,我傷心就傷心在,身體的功率太低,稍微忙碌一點就脾氣不好,所以,所以孤獨絕對是我最好的歸宿。
疑惑不解,是因為疑惑太多。如果能少一點疑惑……我開始迴溯,如果我能早一點愛上圖書館,如果我能再專一一點。可是,我如此平凡。
平凡沒有問題,可是我平凡,卻桀驁不馴。不能說啥也不是也差不多了。未來到底要如何做,我真的不太清楚。
不得不說的是,我已經不怎麽會緊張了,或許是好事,或許不是,我看不清結局。
我似乎明白自己的缺點了,那就是自負,沒得說。即便我好像是謙虛地聽從別人的指點,但這種自負是在骨子裏的,我總是認為自己有所憑借,不深度思考問題,不花足夠的時間。
我不想想再多的事,我隻知道,目前的我,還不是一個值得依靠的人,心緒不寧,太灑脫,追求浪漫卻總是半途而廢。我,還不夠格呢。
也許也不是我不夠格啦,是我愛得不夠純粹。
心較為小的時候,願意感知一件事的優點,可是當自己更成熟一些,就會優先感知一件事的缺點。
夢裏的我,已經是打工人了,打工人的一天沒什麽精彩可言,最多,有幾隻可愛的貓兒相伴。
大者,在於能容。左顧右盼之後,到底在看不起什麽呢?我覺著沒什麽不對的地方,至少遇到的一切都很合理。至少,我不能因為獲利者不是我而產生負麵情緒。我是在反思,自己的確太小肚雞腸,太愛多管閑事。以後注意吧。
在家裏聽不到鳥叫,因為還千裏冰封呢,可在外邊,真的已經鳥語花香了。
那殘影裏,是什麽呢?是假設出來的,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可是看來看去能有什麽看法?無非是一些世俗,我不批評什麽,但我也很抱歉,因為我並不想討論關注這件事。我隻知道應該穩紮穩打,不要總因為虛榮而做麵子工程。
不管我是怎麽調整的,至少現在睡眠好了。也是個進步嘍!我都知道自己過去什麽毛病,學點東西就大唿小叫,福分都叫沒了。
今天天氣不錯,雲也很好看。其實無論是怎樣的天氣,雲都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感覺。
又迴顧了很多事,發覺許多人都是不值得批判的。比如有些地方他作弊了,有些時候他又支持正版,就其心態來說,是正常的心態,一是為自己利益,二是為他人利益,這樣的人值得批判否?抄作業是為了自己能得高分,我覺得這不算是什麽太錯誤的事情,雖然也不是很對。但是,這些事都不能說明一個人的人品很壞。人的許多煩惱是出自虛偽的,把自己想得太好,把別人想的太壞。以後不要這樣思考問題了好吧,隨便就好。
多去吹吹風,吹掉心靈表麵的浮沉。
這本《雜草的故事》講的是故事,它不是字典。確切說是草與人的故事,他們的故事背後,是整個或者局部的生態係統。
第一則故事,是關於人的廢棄與雜草的瘋長。人不居住的地方就是長草。那些草,何嚐不像顛沛流離的人?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雜草生機勃勃,如果用它們來代替廢墟,我想也算是很美了。
植物也會變成一種垃圾,與環境格格不入,對整體造成危害,利己排他,唔。從美景變成垃圾,它們的屬性似乎沒有改變,改變的隻是所處的方位。我想,如果一個人感覺到自己很垃圾的時候,是不是該挪挪自己的屁股了。不被定義,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為任何人所需要。
你未必甚至一定不會被所有人寵愛,但是在植物學家的心目中,你一定是個寶貝。萬事萬物,皆是如此吧。
有相得益彰,就有格格不入。何必硬往一起堆呢?
雜草可以是染料,可以是工具,可以是藥物,也可以是美食,它們在不同人的手中發揮不同的作用。其實我們看待一切事物均是如此,或有眼無珠不識泰山,或千裏之能巧遇伯樂。
這本書很富有哲理,如同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樣。雜草更善於在破敗荒蕪之地生存?非也,它們更擅長生長的地方,一定是人們除草最賣力的地方。表觀與實際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全球變暖,棲息地減少,物種入侵?難道,這是在說做生意的黑話不成?
還是盡量去尋找。
雜草不可能僅僅扮演一種角色,但是其實它們隻是為了生存,許多意義,是人賦予的。雜草的故事乎,是雜草與人的故事。
總用來翻頁的那隻手指總是被書頁劃破。
雜草點綴著,治愈著戰後的廢墟,似乎也在訴說著,掩蓋於野性之上的所謂的文明,是如此的脆弱渺小。
哼唱起一首歌謠,就會想起一段時光,那是陪伴我度過童年的動畫片,可是更多的是,我迴想起躺在熱炕上的時光,陪在爺爺奶奶旁邊的時光。於是給奶奶打了一個電話,說不了什麽,但還是暖暖的。
頭頂的這顆太陽,照耀著我的理想,也是我才思的源泉。哈哈哈哈,戴高帽了,抱歉。
嗯,人會懂得,人會失去。有時錯過一段風景,才會懂得,有時先懂得,然後意識到自己錯過了什麽。錯過是必然,是客觀規律,懂得卻不是必然。當你真正懂得,就會發現無論你在哪裏,都是處在一段景色裏,隻緣身在此山中,雖然你必須走過,才會發覺原來被自己甩在身後的,是瑰麗,可是久而久之,真的不能明白人其實是生活在當下的風景裏的麽?珍惜當下,就像吃飯一樣,吃好這一頓,上一頓不能左右了,下一頓在哪吃?趕到哪裏算哪裏。這就是生活嘛。
看得到的,都不是真風景乎?
新學期製定計劃,上午讀書,下午學習,晚上打遊戲。勞逸結合很重要的,憋壞了容易做出報複性娛樂。這就像什麽?事情不要等到快爆炸再解決,再問題發生之前檢修更換,避免事故,多換一個零件花不了幾個錢,可事故發生了可大可小,就不好說了。
把人的意識寫的淺一些就好。
情,唉,你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可是難過就難過在我喜歡上你了,這樣無論如何不能做朋友的。這個傷口我隻能花時間讓它慢慢愈合,早點開始早點好。唔,不後悔的決定,但難過是避免不了的。
孤獨是人的必修課,無論你如何逃避孤獨,最終還是不得不麵對孤獨。何嚐不是一門學問呢?不管事實如何,隻要不讓自己變得病態,那就是好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詩可並不是杜甫春風得意時寫的,而是在人生最低穀的時候。這是陳述事實,還是豪放還是自我安慰?可能都有一些吧,不過我隻知道至少,多讀點書還是可以的。
無論是被反複衝刷的河邊海灘,還是炎熱無比的火山,亦或是懸崖峭壁,雜草幾乎無處不在,嚴苛不是它們不存在的理由。但是,生存是客觀事實,死亡也是客觀事實,它們不是不死,而是傳播能力強,萌發之前堅韌。
蟲子們鳥們如果不吃掉大量的草籽和植物幼株,草就變態地生長。如果沒有蟲子,很可怕,似乎食物鏈的任何一環消失,都會帶來可怕的衝擊。
達爾文的許多研究還是很有意思的。
在空氣幾乎不流動的房間測試掉落的草籽能浮空多長時間,進而判斷該植物的擴散能力,有趣。
龍生九子為何不同啊,這不同是生的意義。拿草籽舉例,一株植物的草籽約有一千粒,如果它們的基因型一樣,那麽長出的植株會全部被農藥殺死,就此,該種植物滅絕。
我們為什麽要追求同呢?為什麽要千人一麵呢?總是說為什麽同樣條件下培養出不一樣的學生。這很怪,難道都一樣就好麽?像流水線一樣就好麽?如果我們的下一代全是乖乖仔,是否就要走到滅亡的前夜?人各有不同,但無高低貴賤,不以成敗論英雄。
現在ai給生物大分子研究賦能了,本來就無方向性的突變可能速度會更快嘍。
寓情於景,到頭來都是在些人,唔……
又想起了日出千言不損自傷了,我給的建議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累了就休息,不累就繼續,順其自然即可。
稗草是混在麥子裏的奸細,唔,為了生存盡可能和主流植物長得一樣,太有趣了。這也是人為篩選的結果,不太像的都被宰了,剩下的都是像的。
人說話有什麽特點呢?不好總結,但是絕對是有特點的,比如餓了會說去吃點東西,很少說去吃點食物。還是不好總結啊。可能是不願意說廢話,唔。
我覺著那是我本源的問題,不該投射到別的地方。
本來打算下午學習的,但是學久了眼睛不舒服,還是需要看點書調整一下。
讀點詩,唉,床前明月光裏的床不是我們覺著的那個床啊,是井欄的意思。
兩年以前,我看事情願意看好的一麵,可真就忽略了不好的一麵,於是有失偏頗。後來,我覺著即便事物有缺陷,我還是愛著,並期望它能變好,即便改不好,我也還是愛著。
通往未來的路隻有一條,那就是迴憶,如果你到達了未來,未來就成了過去。
其實不需要悲觀的,許多不可觀不可控的東西,都是可估的。不過這也是,現實的確不如意象美好。嘖嘖。
價格的差距究竟能帶來怎樣的故事呢?拭目以待。
現在看到加號就傷心。嗚嗚。一天得瑟得好累好累哦,不想悲傷。真的快被生活打死了。
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麽傷心,我傷心就傷心在,身體的功率太低,稍微忙碌一點就脾氣不好,所以,所以孤獨絕對是我最好的歸宿。
疑惑不解,是因為疑惑太多。如果能少一點疑惑……我開始迴溯,如果我能早一點愛上圖書館,如果我能再專一一點。可是,我如此平凡。
平凡沒有問題,可是我平凡,卻桀驁不馴。不能說啥也不是也差不多了。未來到底要如何做,我真的不太清楚。
不得不說的是,我已經不怎麽會緊張了,或許是好事,或許不是,我看不清結局。
我似乎明白自己的缺點了,那就是自負,沒得說。即便我好像是謙虛地聽從別人的指點,但這種自負是在骨子裏的,我總是認為自己有所憑借,不深度思考問題,不花足夠的時間。
我不想想再多的事,我隻知道,目前的我,還不是一個值得依靠的人,心緒不寧,太灑脫,追求浪漫卻總是半途而廢。我,還不夠格呢。
也許也不是我不夠格啦,是我愛得不夠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