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讓我短時間內快樂,但長期來看,我會變胖,那樣更加不快樂。煩惱。
太陽曬屁股了還不起床。唔,這不公平,太陽落山的時候我也沒去睡覺啊!
之所以躲避,還是因為過去被深深地傷害過,或者有一個遺憾讓人終身難忘。
做夢夢見了一些未來的故事。對抗,賺錢,換東西,拜老大。即便開上宇宙飛船了,人的本性還是絲毫沒變。不去說了。
成就也是一種傷害。
今天的雲,飄得很快。
不會!不會學麽?
曆史是關於死的故事,人為什麽會死,人為什麽死,人是怎麽死的,人必然會死。唔……其實還是關於怎麽玩,去哪裏,吃什麽,玩什麽,和誰玩,哪天去,等等吧,哈哈哈。
把口頭禪從不行了、我要死了、完了、我好菜,改成,太爽啦,不知不覺,這個人生都變得爽快起來。
哇什麽地獄級笑話,其實笑話之所以好笑,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們腦海中的刻板印象,比如誰誰記性不好啦,誰誰天性殘暴啦,不了解背景就不會覺著好笑,但了解了背景也覺著不怎麽好笑,地獄級別的,像人血饅頭一樣。
感覺麵前的這個人具有一個獨立於主笑話係統的備用胃,還有一個龐大的文字處理係統,唔,我不及也。
有人窮極一生到不了羅馬,有人曆盡千辛萬苦到了羅馬,有人出生就在羅馬,最討厭羅馬的恰恰是呆在羅馬的人。羅馬是一個意象,並不真的指羅馬。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西邊雨雨,東邊日出,就是說,何必一棵樹上吊死呢?
腳下的土地幾乎會塑造我們所有的細節,比如很微觀的,人的走路姿勢,邯鄲學步就是這樣的,唔羅馬這邊有個村子也是這樣的。
你不知道的是,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腦袋裏想出來的,事實並非如此,事實在你體驗的每分每秒之中,並不在別人的嘴裏,你要明白這一點。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想成為什麽,就去做什麽,孜孜不倦地追求就可以了,也不必說什麽。
有些人說話是為了輔助分析,或者傳遞信息,有人說話純屬是因為不說話會死,腦袋裏的畫麵如果不轉成文字和語音,就會憋炸。可是,現實的和看起來的完全不一樣。
我隻是不想當大夢想家。
讀完一本書,再翻開另一本書,感覺像是以不同的視角看待相同的事物,或者把相同的事物以不同的方式切開,再塞進不同的結構裏,即以不同的方式歸類。
能把想法變成現實的人,是相當了不起的。
有一句話深得我心,那就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即便你把資源都堆在一起,你依然不知道要做什麽。如果人想不明白要幹什麽,想不明白為什麽要做,那最好還是先不做,不然,必定會失敗,失敗的種類叫放棄。
許多許多局限都是我性格所致,我始終沒法把自己塞進一個群體裏,我總是喜歡一個人呆著。天生不是那種社交型的人。我在社交中很難獲得快樂,我在社交中也很難有什麽實質性的收益,即便我知道,人的上升幾乎與自身能力無關,主要在於社交。唿唿。
有時候我覺著沒有什麽優質一說,不過是商業互吹,然後製造壟斷罷了。尤其是在感性的領域,一首詩寫得好不好,一本書寫得好不好,一首歌唱得好不好,這完全是取決於別人喜不喜歡,因為根本就沒有規定好的指標一說。江湖是人情世故。
所以我把優秀定義為,我覺著也隻能定義為,我覺著好。其實,其實也就是我喜不喜歡,我喜歡就是好的,我不喜歡就是不好的。真不願意隨大流的。
ai寫指南。指南指不了南的原因,那就是它無法給你指南中的理想情況,它不明白現實中的很難去調和好的矛盾,因而無法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軌跡,此外,它是開環的,唿唿,這是一種神奇的魔法,人是動態的,並且,人總能變化成不被開環控製的狀態,所以呢?你用ai寫指南,當然是能寫得天衣無縫,隻可惜,指不了南。
嗯,你用ai仿寫句子的話,那你算是掏著了,ai擅長搞這些唯美的事情,散文也,詩歌也,繪畫也,短句也,手到擒來,可是,也許這對寫作者本人沒什麽好處,因為跳過了寫作的環節,失去了很多寫作的樂趣。至於收獲嘛,當然是不少的,前提是你認為ai寫的東西真的很好。我說過了,詩是一種情感,詩是一種生活,詩是一種氛圍,詩是一種不可觀的,暈開的意境,而絕不是幾個堆在一起的文字。相比之下,動物寫出的詩,應該要比ai寫的詩更具有詩的味道,有更強的感染力,ai還是太冰冷了,隻能吃人的偏見。
也許隻是我個人的偏見。
ai的第三個作用是輔助教學。這個可以說是ai比較有用的功能之一了,如果你想理解一些事,讓ai給你講課,絕對是快速的,當然指望ai幫你填鴨是做不到的,到底還是要自己花點功夫學習。或者你可以讓他幫你準備生動的教學ppt,這事半功倍,值得一試。
撬開別人的心門,唯一的辦法是將心比心。
ai第四個作用是總結,寫書評什麽的,不說了,杠杠的。用就完了。可惜的是,單靠書評似乎很難吸引讀者,所以要輔助一些切片。
ai第五個作用是啟發,你不知道接下來的工作該如何展開,ai幫你分點,你不知道該調查什麽,ai給你出主意。這個功能好用。從不同角度問問為什麽,基本上就有了解了。樂觀角度,如何發展;悲觀角度,有什麽缺陷和難點,成本如何;理性角度,過往數據如何,人們的接受度慣性如何;感性角度,唉,封麵漂亮嘛,賣相如何;nb角度,多給幾種替代方案;實現角度,我該如何做?用ai做啟發,也是不錯的。
我最近看了一個視頻,是人的接受度的問題,這給人以作弊的方法。當然不是作弊了,是提高別人認可度的方式,那就是,別用自己寫的詩,你自己寫得再好,即便ai再潤色,不如寫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
你對ai說,寫一首思念異地戀人的詩,它無論怎麽寫,你無論怎麽改,都不如“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來得好。為什麽呢?因為這句是千古流傳的,基本上每個人腦袋裏都有這句話,就像你買東西一樣,你不明所以的時候一定會偏向於買銷量最高的,而不會買ai設計的最高科技的東西。這是人性的一部分吧。
使用大家認可的,比作弊還要爽。這不是作弊哦,這本身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是後來者無論如何努力也比不上的。
我不做新時代的詩人,我隻願做一個讀詩的人。
又有技巧雲,所謂口才,不是指你說得如何天花亂墜,滔滔不絕,而是指如何能讓別人願意聽你說話。許多事都是如此,不是你唱得不好,是別人不願意聽你唱。ai啊ai,你也是一個落寞詩人呐,生不逢時,李廣難封!咳咳,沒有逆因果的東西哦,別瞎說。
想把這個掛一直開下去,那不得不多去背背詩了。
之前學了一點點畫畫,最後放棄了,根本學不會,太吃操作,太吃時間,於是,想辦法讓ai幫我畫一畫,把抽象壓一壓。
看指南,有的時候確實有幫助,可時間久了,就有點像被中間商賺差價的感覺了,直接自己摸索也是可以的。非要讓別人的思想插進來,有點小馬過河的感覺。
嗆風渴冷,哇乍一看是成語,實際上是東北話,唔,在這麽冷的大風天裏,在外麵吃午餐,就是這四個字的完美詮釋。
那,還是躲到廁所裏吃麽?唔……還是大大方方地吃好了。
寫作要求是簡潔,但是又按字數結算工資,在這樣的體係下不可能有簡潔出現。哈哈哈。還是看自己要做什麽,在什麽地方做什麽事。沒關係。
我們總是討論,到底是ai厲害還是人厲害,這個出發點是錯的,我們應該是共同進步的夥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這個世界裏,你不該傲慢,應該以一切有可取之處的人或事為自己的老師。
好了,有溫暖的床不睡,非要睡在風裏。沒辦法呐,為了看書。也許是為了逃避吧。說不好。
嗬,看了這麽久,最後還是敗給了標題黨,這人真是老六啊!說是學ai,結果最後學的是如何用ai。唔……life or wife?
好了,用了用ai,還是覺著挺好用的,隻是要求不要太高吧。無論如何,不能單靠ai,自己要有一點功底才好。弄得手機很卡,很吃資源,又要修改,和直接創作怕不是差不多。
唿唿,這讓我想起了做手工,千萬不要指望用一張紙滿足所有的細節,否則,嗬嗬……
所以,每天都要去用一用免費ai餘額,慢慢積累靈感吧。
輔助靈感,真的,很牛。
嗯,簡筆畫有它的魅力啊!第一就是相對好學,第二是詼諧,然後的話,隻要你把想表達的東西更多的放在文字這邊,畫的壓力很小,不用太過精雕細琢啦!
小聲嘀咕,哇,那些大佬是真牛啦!不過既然看完了,就總結一下為什麽大佬能成為大佬,而不是一直在那裏nbnb。看了半天沒看懂,專業不一樣,哈哈,但是有一個結論是,認真對待,無論在哪裏,都可以成為大佬。
拿出手的東西,還是以簡潔為主。
這次考驗之後,覺著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按規則走,千萬不能為了方便而偷懶,時刻記著,自己做的事要一直負責下去,要方便自己想起過去的每一個點,做了什麽,哪個還沒做,哪個有疑問,做上顯眼的標記,要不惜地去做冗餘。
記著,先有需求,再去查字典,而不是先背字典,再尋找需求。
我總是想用自己的操作來代替寫好的自動化操作。唔……反正是為了更高效嘛,怎麽快怎麽來唄。
重複工作,比起軟件自帶的功能,我為什麽會更加偏向用按鍵精靈……還是那句話,能跑就行。
先觀察工作有什麽特點,然後分類,然後分別掛機。或許或許,我可以去看看《模式識別》這本書。找找靈感。
原始人思維,拿一個大石塊砸,試圖通過毀滅來解決問題。當然,那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可是當你融入在這純樸善良的原始人之中,體會到了無比純淨的快樂以後,你也不禁發現,去tmd解決問題,不解決,不也很高興麽?有什麽比高興重要?咕咕,腦殼痛。
可能來的原因就是無所事事,也沒做什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繼續我無所事事的狀態罷了。就是那種,很讓人啼笑皆非的那種感覺吧。
這事我也幹過,將別人故意扔掉的東西認為是不小心弄丟的東西,給人拿迴去,人家心裏固然覺著尷尬,但也隻好點頭微笑,說聲謝謝。幫倒忙的感覺還挺有意思的。
故事總是會落到死亡上去,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沒事別瞎看,這世界禁不起太細膩地推敲。
原來,在我伸出手之前,就已經為自己想好了無數個離開的理由。
嗯,有些事非要經曆多次才能有所領悟,有時候我們做不到有眼力見,於是會傷到別人,反過來也是,我們最需要的是溝通,讓別人知道我們受傷了需要關愛。這一點,就是溝通這一點,許多人都做不好的。
太陽曬屁股了還不起床。唔,這不公平,太陽落山的時候我也沒去睡覺啊!
之所以躲避,還是因為過去被深深地傷害過,或者有一個遺憾讓人終身難忘。
做夢夢見了一些未來的故事。對抗,賺錢,換東西,拜老大。即便開上宇宙飛船了,人的本性還是絲毫沒變。不去說了。
成就也是一種傷害。
今天的雲,飄得很快。
不會!不會學麽?
曆史是關於死的故事,人為什麽會死,人為什麽死,人是怎麽死的,人必然會死。唔……其實還是關於怎麽玩,去哪裏,吃什麽,玩什麽,和誰玩,哪天去,等等吧,哈哈哈。
把口頭禪從不行了、我要死了、完了、我好菜,改成,太爽啦,不知不覺,這個人生都變得爽快起來。
哇什麽地獄級笑話,其實笑話之所以好笑,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們腦海中的刻板印象,比如誰誰記性不好啦,誰誰天性殘暴啦,不了解背景就不會覺著好笑,但了解了背景也覺著不怎麽好笑,地獄級別的,像人血饅頭一樣。
感覺麵前的這個人具有一個獨立於主笑話係統的備用胃,還有一個龐大的文字處理係統,唔,我不及也。
有人窮極一生到不了羅馬,有人曆盡千辛萬苦到了羅馬,有人出生就在羅馬,最討厭羅馬的恰恰是呆在羅馬的人。羅馬是一個意象,並不真的指羅馬。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西邊雨雨,東邊日出,就是說,何必一棵樹上吊死呢?
腳下的土地幾乎會塑造我們所有的細節,比如很微觀的,人的走路姿勢,邯鄲學步就是這樣的,唔羅馬這邊有個村子也是這樣的。
你不知道的是,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腦袋裏想出來的,事實並非如此,事實在你體驗的每分每秒之中,並不在別人的嘴裏,你要明白這一點。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想成為什麽,就去做什麽,孜孜不倦地追求就可以了,也不必說什麽。
有些人說話是為了輔助分析,或者傳遞信息,有人說話純屬是因為不說話會死,腦袋裏的畫麵如果不轉成文字和語音,就會憋炸。可是,現實的和看起來的完全不一樣。
我隻是不想當大夢想家。
讀完一本書,再翻開另一本書,感覺像是以不同的視角看待相同的事物,或者把相同的事物以不同的方式切開,再塞進不同的結構裏,即以不同的方式歸類。
能把想法變成現實的人,是相當了不起的。
有一句話深得我心,那就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即便你把資源都堆在一起,你依然不知道要做什麽。如果人想不明白要幹什麽,想不明白為什麽要做,那最好還是先不做,不然,必定會失敗,失敗的種類叫放棄。
許多許多局限都是我性格所致,我始終沒法把自己塞進一個群體裏,我總是喜歡一個人呆著。天生不是那種社交型的人。我在社交中很難獲得快樂,我在社交中也很難有什麽實質性的收益,即便我知道,人的上升幾乎與自身能力無關,主要在於社交。唿唿。
有時候我覺著沒有什麽優質一說,不過是商業互吹,然後製造壟斷罷了。尤其是在感性的領域,一首詩寫得好不好,一本書寫得好不好,一首歌唱得好不好,這完全是取決於別人喜不喜歡,因為根本就沒有規定好的指標一說。江湖是人情世故。
所以我把優秀定義為,我覺著也隻能定義為,我覺著好。其實,其實也就是我喜不喜歡,我喜歡就是好的,我不喜歡就是不好的。真不願意隨大流的。
ai寫指南。指南指不了南的原因,那就是它無法給你指南中的理想情況,它不明白現實中的很難去調和好的矛盾,因而無法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軌跡,此外,它是開環的,唿唿,這是一種神奇的魔法,人是動態的,並且,人總能變化成不被開環控製的狀態,所以呢?你用ai寫指南,當然是能寫得天衣無縫,隻可惜,指不了南。
嗯,你用ai仿寫句子的話,那你算是掏著了,ai擅長搞這些唯美的事情,散文也,詩歌也,繪畫也,短句也,手到擒來,可是,也許這對寫作者本人沒什麽好處,因為跳過了寫作的環節,失去了很多寫作的樂趣。至於收獲嘛,當然是不少的,前提是你認為ai寫的東西真的很好。我說過了,詩是一種情感,詩是一種生活,詩是一種氛圍,詩是一種不可觀的,暈開的意境,而絕不是幾個堆在一起的文字。相比之下,動物寫出的詩,應該要比ai寫的詩更具有詩的味道,有更強的感染力,ai還是太冰冷了,隻能吃人的偏見。
也許隻是我個人的偏見。
ai的第三個作用是輔助教學。這個可以說是ai比較有用的功能之一了,如果你想理解一些事,讓ai給你講課,絕對是快速的,當然指望ai幫你填鴨是做不到的,到底還是要自己花點功夫學習。或者你可以讓他幫你準備生動的教學ppt,這事半功倍,值得一試。
撬開別人的心門,唯一的辦法是將心比心。
ai第四個作用是總結,寫書評什麽的,不說了,杠杠的。用就完了。可惜的是,單靠書評似乎很難吸引讀者,所以要輔助一些切片。
ai第五個作用是啟發,你不知道接下來的工作該如何展開,ai幫你分點,你不知道該調查什麽,ai給你出主意。這個功能好用。從不同角度問問為什麽,基本上就有了解了。樂觀角度,如何發展;悲觀角度,有什麽缺陷和難點,成本如何;理性角度,過往數據如何,人們的接受度慣性如何;感性角度,唉,封麵漂亮嘛,賣相如何;nb角度,多給幾種替代方案;實現角度,我該如何做?用ai做啟發,也是不錯的。
我最近看了一個視頻,是人的接受度的問題,這給人以作弊的方法。當然不是作弊了,是提高別人認可度的方式,那就是,別用自己寫的詩,你自己寫得再好,即便ai再潤色,不如寫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
你對ai說,寫一首思念異地戀人的詩,它無論怎麽寫,你無論怎麽改,都不如“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來得好。為什麽呢?因為這句是千古流傳的,基本上每個人腦袋裏都有這句話,就像你買東西一樣,你不明所以的時候一定會偏向於買銷量最高的,而不會買ai設計的最高科技的東西。這是人性的一部分吧。
使用大家認可的,比作弊還要爽。這不是作弊哦,這本身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是後來者無論如何努力也比不上的。
我不做新時代的詩人,我隻願做一個讀詩的人。
又有技巧雲,所謂口才,不是指你說得如何天花亂墜,滔滔不絕,而是指如何能讓別人願意聽你說話。許多事都是如此,不是你唱得不好,是別人不願意聽你唱。ai啊ai,你也是一個落寞詩人呐,生不逢時,李廣難封!咳咳,沒有逆因果的東西哦,別瞎說。
想把這個掛一直開下去,那不得不多去背背詩了。
之前學了一點點畫畫,最後放棄了,根本學不會,太吃操作,太吃時間,於是,想辦法讓ai幫我畫一畫,把抽象壓一壓。
看指南,有的時候確實有幫助,可時間久了,就有點像被中間商賺差價的感覺了,直接自己摸索也是可以的。非要讓別人的思想插進來,有點小馬過河的感覺。
嗆風渴冷,哇乍一看是成語,實際上是東北話,唔,在這麽冷的大風天裏,在外麵吃午餐,就是這四個字的完美詮釋。
那,還是躲到廁所裏吃麽?唔……還是大大方方地吃好了。
寫作要求是簡潔,但是又按字數結算工資,在這樣的體係下不可能有簡潔出現。哈哈哈。還是看自己要做什麽,在什麽地方做什麽事。沒關係。
我們總是討論,到底是ai厲害還是人厲害,這個出發點是錯的,我們應該是共同進步的夥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這個世界裏,你不該傲慢,應該以一切有可取之處的人或事為自己的老師。
好了,有溫暖的床不睡,非要睡在風裏。沒辦法呐,為了看書。也許是為了逃避吧。說不好。
嗬,看了這麽久,最後還是敗給了標題黨,這人真是老六啊!說是學ai,結果最後學的是如何用ai。唔……life or wife?
好了,用了用ai,還是覺著挺好用的,隻是要求不要太高吧。無論如何,不能單靠ai,自己要有一點功底才好。弄得手機很卡,很吃資源,又要修改,和直接創作怕不是差不多。
唿唿,這讓我想起了做手工,千萬不要指望用一張紙滿足所有的細節,否則,嗬嗬……
所以,每天都要去用一用免費ai餘額,慢慢積累靈感吧。
輔助靈感,真的,很牛。
嗯,簡筆畫有它的魅力啊!第一就是相對好學,第二是詼諧,然後的話,隻要你把想表達的東西更多的放在文字這邊,畫的壓力很小,不用太過精雕細琢啦!
小聲嘀咕,哇,那些大佬是真牛啦!不過既然看完了,就總結一下為什麽大佬能成為大佬,而不是一直在那裏nbnb。看了半天沒看懂,專業不一樣,哈哈,但是有一個結論是,認真對待,無論在哪裏,都可以成為大佬。
拿出手的東西,還是以簡潔為主。
這次考驗之後,覺著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按規則走,千萬不能為了方便而偷懶,時刻記著,自己做的事要一直負責下去,要方便自己想起過去的每一個點,做了什麽,哪個還沒做,哪個有疑問,做上顯眼的標記,要不惜地去做冗餘。
記著,先有需求,再去查字典,而不是先背字典,再尋找需求。
我總是想用自己的操作來代替寫好的自動化操作。唔……反正是為了更高效嘛,怎麽快怎麽來唄。
重複工作,比起軟件自帶的功能,我為什麽會更加偏向用按鍵精靈……還是那句話,能跑就行。
先觀察工作有什麽特點,然後分類,然後分別掛機。或許或許,我可以去看看《模式識別》這本書。找找靈感。
原始人思維,拿一個大石塊砸,試圖通過毀滅來解決問題。當然,那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可是當你融入在這純樸善良的原始人之中,體會到了無比純淨的快樂以後,你也不禁發現,去tmd解決問題,不解決,不也很高興麽?有什麽比高興重要?咕咕,腦殼痛。
可能來的原因就是無所事事,也沒做什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繼續我無所事事的狀態罷了。就是那種,很讓人啼笑皆非的那種感覺吧。
這事我也幹過,將別人故意扔掉的東西認為是不小心弄丟的東西,給人拿迴去,人家心裏固然覺著尷尬,但也隻好點頭微笑,說聲謝謝。幫倒忙的感覺還挺有意思的。
故事總是會落到死亡上去,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沒事別瞎看,這世界禁不起太細膩地推敲。
原來,在我伸出手之前,就已經為自己想好了無數個離開的理由。
嗯,有些事非要經曆多次才能有所領悟,有時候我們做不到有眼力見,於是會傷到別人,反過來也是,我們最需要的是溝通,讓別人知道我們受傷了需要關愛。這一點,就是溝通這一點,許多人都做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