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科舉製實行以後便打斷了世家大族對朝廷官員的壟斷,使得寒門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
但寒門並不是廣義上的包括平民百姓。
在古代,書籍都掌握在士這一階層。
所以,寒門指代的是那些已經沒落的士族,他們手中握有書籍,還有土地。
所謂的耕讀傳家就是指代的這類人。
以前讀書不僅費時費力,還費錢。
且錄取率低得驚人,幾十年未中者比比皆是。
科舉製到大魏這一朝,相關的規章製度已經十分完善,還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係統來不斷地培育人才。
不管是什麽階級都能進入各地的書院學習,通過科舉來改換門庭。
大魏如今國力日漸強盛。
元成十九年的春闈更是開國以來之最。
因為各地之間的官道現在已經十分方便,這大大讓進京趕考的舉子節省了不少時間。
並且地方官府有錢的還出路費資助,鐵路貫通的地方甚至對趕考的舉子免費乘坐火車。
所以此次進京趕考的人遠超曆年,足足有上萬人之多。
二月初九。
茫茫的春雨中,從各地而來的舉子通過層層的搜查步入考試的貢院內。
會試是大魏最高級別的考試了,通過了會試才可以進入殿試。
前來參加的舉子要在貢院的考場內裏待九天六晚,期間不準外出,吃喝都在自己的考位上。
這九天時間共分三場考試,一場三天時間。
會試主要考察的是經義、論、策和詔、誥、章、表等能力。
第三場才考的策論。
二月十五。
會試第三場。
當試題由考官發放至考生手中時,看見題目中有一問是關於如何治理西南土司問題。
現場哀嚎一片。
這種難度的題目一般都是在殿試上用,現在出現在會試第三場,殿試不知道有多難。
此刻。
主考官們也得知了第三場試題的內容。
一個個在大堂內長籲短歎,都認為這次的出題太難了些。
另一邊。
寶光殿內的一處偏房內。
曾鞏和孫傳值也拿到了會試的題目,但他們僅有的是最後一道試題。
席福招唿著太監在二人麵前的桌麵上擺放筆墨紙硯。
他笑嗬嗬地看著二人,笑道:“二位都是元成七年的進士,這次會試的題目應當難不住你們。”
曾鞏和孫傳值麵麵相覷,都露出了苦笑。
“公公這是說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下官隻不過是運氣好,實際上才疏學淺。”
曾鞏惶恐地說道。
孫傳值麵露不悅,覺得曾鞏有些太裝了。
“曾大人謙虛了。”席福和氣地笑了笑,接著又道:“東西已經給二位備好,二位可以作答了。”
“勞煩公公了!!”
曾鞏和孫傳值異口同聲地拱手。
送走席福。
二人對視一眼。
孫傳值輕哼一聲坐下。
曾鞏也沒在意,這麽些年了,孫傳值這點傲嬌一點也沒見少。
他坐下後看著會試的題目,頓時有些驚愕,嘴裏忍不住發出了聲音。
孫傳值眉頭擰成川字,說道:“是不是覺得很難?”
“呃......”曾鞏錯愕,他本想說不難,但也沒好意思開口,而是鄭重地點頭。
當年他就和秦遊聊過西南的問題。
秦遊和他說過改土歸流的法子。
所以他看見這題目才會驚愕。
並不是難,而是這題自己會。
偷偷看了一眼眉頭都擰巴在一起的孫傳值。
他也皺著眉頭,一副在深思的模樣。
一刻鍾後,看見孫傳值下筆,曾鞏慢他一步下筆。
不是他不想快點寫,而是為了照顧一下孫傳值的情緒。
要不然自己幾刻鍾寫完了,豈不是顯得孫傳值的無能。
時間一點點流逝。
孫傳值時而動筆時而停下來思考。
黃昏,孫傳值這才鬆了一口氣,把手中的筆放下。
他扭頭看去,隻見曾鞏也停了筆。
二人對視一眼。
孫傳值得意地笑道:“曾兄好像很吃力?”
曾鞏歎著氣搖頭,“這題的確很難,這次的舉子有難了。”
“哼!!”
孫傳值傲嬌地哼哼了一聲。
正好席福帶人走了進來。
“二位大人是否已經做好?”
孫傳值點頭,搶先開口,“做好了,勞煩公公收去呈給陛下。”
席福頷首,示意身後的人去取。
他接著對二人說道:“咱家給二位備了膳食,二位大人就在此處用膳,等候陛下的召見。”
二人心頭一跳,皇帝要召見,這可是隻有封疆大吏才有的機會。
孫傳值心頭一跳,不免激動起來。
曾鞏相較於他,就顯得淡定了許多。
此時他已經猜得有八九不離十了。
寶光殿內。
內閣閣臣正坐在皇帝下方的左右,正等著太監把曾鞏和孫傳值的策論送來。
在等候這段時間,王廉忍不住吐槽道:“陛下,這次的試題會不會太難了。”
皇帝神色平靜地說道:“會試太難,殿試可以相對簡單點。
這次會試的卷子,勞煩內閣和禮部的相關人等好好審閱,勿要放過一個有才之士。”
秦方昂拱手答應。
剛好席福帶著人迴來,眾人的視線便都落到兩個太監托盤裏擺放著的試卷上。
皇帝先看了曾鞏的,孫傳值的則被秦方昂等人輪流觀看。
曾鞏的策論讓皇帝眼前一亮,按住心中激動後仔細地翻閱。
孫傳值的策論也被秦方昂等人仔細地觀看著。
不少人都忍不住點頭。
等秦方昂等人看完後,皇帝和他們交換著看。
都看完後,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數。
皇帝放下孫傳值的策論,神情平淡地看著其他人。
“諸位相公都論一論吧!!”
王廉率先說話,“陛下,這兩份策論都各有側重,孫傳值注重撫,而曾鞏則是剿撫並用。
依臣之見,曾鞏的改土歸流更適用眼下的西南大局。”
其他人紛紛附和讚同。
皇帝頷首,心中早已經有了決定。
“席福,傳曾鞏和孫傳值過來。”
“諾!!”
席福躬身答應。
不多時。
曾鞏和孫傳值被帶到殿內。
二人看見這個陣仗,都嚇了一跳。
二人為官也有十年了,還是頭一次碰到內閣所有閣臣和皇帝都在一起。
“臣曾鞏(孫傳值)拜見陛下和諸位相公。”
“免禮,朕叫你們來,是有些問題想問你們?”
皇帝擺手,直接說明了緣由。
二人麵麵相覷,躬身聽訓。
......
但寒門並不是廣義上的包括平民百姓。
在古代,書籍都掌握在士這一階層。
所以,寒門指代的是那些已經沒落的士族,他們手中握有書籍,還有土地。
所謂的耕讀傳家就是指代的這類人。
以前讀書不僅費時費力,還費錢。
且錄取率低得驚人,幾十年未中者比比皆是。
科舉製到大魏這一朝,相關的規章製度已經十分完善,還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係統來不斷地培育人才。
不管是什麽階級都能進入各地的書院學習,通過科舉來改換門庭。
大魏如今國力日漸強盛。
元成十九年的春闈更是開國以來之最。
因為各地之間的官道現在已經十分方便,這大大讓進京趕考的舉子節省了不少時間。
並且地方官府有錢的還出路費資助,鐵路貫通的地方甚至對趕考的舉子免費乘坐火車。
所以此次進京趕考的人遠超曆年,足足有上萬人之多。
二月初九。
茫茫的春雨中,從各地而來的舉子通過層層的搜查步入考試的貢院內。
會試是大魏最高級別的考試了,通過了會試才可以進入殿試。
前來參加的舉子要在貢院的考場內裏待九天六晚,期間不準外出,吃喝都在自己的考位上。
這九天時間共分三場考試,一場三天時間。
會試主要考察的是經義、論、策和詔、誥、章、表等能力。
第三場才考的策論。
二月十五。
會試第三場。
當試題由考官發放至考生手中時,看見題目中有一問是關於如何治理西南土司問題。
現場哀嚎一片。
這種難度的題目一般都是在殿試上用,現在出現在會試第三場,殿試不知道有多難。
此刻。
主考官們也得知了第三場試題的內容。
一個個在大堂內長籲短歎,都認為這次的出題太難了些。
另一邊。
寶光殿內的一處偏房內。
曾鞏和孫傳值也拿到了會試的題目,但他們僅有的是最後一道試題。
席福招唿著太監在二人麵前的桌麵上擺放筆墨紙硯。
他笑嗬嗬地看著二人,笑道:“二位都是元成七年的進士,這次會試的題目應當難不住你們。”
曾鞏和孫傳值麵麵相覷,都露出了苦笑。
“公公這是說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下官隻不過是運氣好,實際上才疏學淺。”
曾鞏惶恐地說道。
孫傳值麵露不悅,覺得曾鞏有些太裝了。
“曾大人謙虛了。”席福和氣地笑了笑,接著又道:“東西已經給二位備好,二位可以作答了。”
“勞煩公公了!!”
曾鞏和孫傳值異口同聲地拱手。
送走席福。
二人對視一眼。
孫傳值輕哼一聲坐下。
曾鞏也沒在意,這麽些年了,孫傳值這點傲嬌一點也沒見少。
他坐下後看著會試的題目,頓時有些驚愕,嘴裏忍不住發出了聲音。
孫傳值眉頭擰成川字,說道:“是不是覺得很難?”
“呃......”曾鞏錯愕,他本想說不難,但也沒好意思開口,而是鄭重地點頭。
當年他就和秦遊聊過西南的問題。
秦遊和他說過改土歸流的法子。
所以他看見這題目才會驚愕。
並不是難,而是這題自己會。
偷偷看了一眼眉頭都擰巴在一起的孫傳值。
他也皺著眉頭,一副在深思的模樣。
一刻鍾後,看見孫傳值下筆,曾鞏慢他一步下筆。
不是他不想快點寫,而是為了照顧一下孫傳值的情緒。
要不然自己幾刻鍾寫完了,豈不是顯得孫傳值的無能。
時間一點點流逝。
孫傳值時而動筆時而停下來思考。
黃昏,孫傳值這才鬆了一口氣,把手中的筆放下。
他扭頭看去,隻見曾鞏也停了筆。
二人對視一眼。
孫傳值得意地笑道:“曾兄好像很吃力?”
曾鞏歎著氣搖頭,“這題的確很難,這次的舉子有難了。”
“哼!!”
孫傳值傲嬌地哼哼了一聲。
正好席福帶人走了進來。
“二位大人是否已經做好?”
孫傳值點頭,搶先開口,“做好了,勞煩公公收去呈給陛下。”
席福頷首,示意身後的人去取。
他接著對二人說道:“咱家給二位備了膳食,二位大人就在此處用膳,等候陛下的召見。”
二人心頭一跳,皇帝要召見,這可是隻有封疆大吏才有的機會。
孫傳值心頭一跳,不免激動起來。
曾鞏相較於他,就顯得淡定了許多。
此時他已經猜得有八九不離十了。
寶光殿內。
內閣閣臣正坐在皇帝下方的左右,正等著太監把曾鞏和孫傳值的策論送來。
在等候這段時間,王廉忍不住吐槽道:“陛下,這次的試題會不會太難了。”
皇帝神色平靜地說道:“會試太難,殿試可以相對簡單點。
這次會試的卷子,勞煩內閣和禮部的相關人等好好審閱,勿要放過一個有才之士。”
秦方昂拱手答應。
剛好席福帶著人迴來,眾人的視線便都落到兩個太監托盤裏擺放著的試卷上。
皇帝先看了曾鞏的,孫傳值的則被秦方昂等人輪流觀看。
曾鞏的策論讓皇帝眼前一亮,按住心中激動後仔細地翻閱。
孫傳值的策論也被秦方昂等人仔細地觀看著。
不少人都忍不住點頭。
等秦方昂等人看完後,皇帝和他們交換著看。
都看完後,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數。
皇帝放下孫傳值的策論,神情平淡地看著其他人。
“諸位相公都論一論吧!!”
王廉率先說話,“陛下,這兩份策論都各有側重,孫傳值注重撫,而曾鞏則是剿撫並用。
依臣之見,曾鞏的改土歸流更適用眼下的西南大局。”
其他人紛紛附和讚同。
皇帝頷首,心中早已經有了決定。
“席福,傳曾鞏和孫傳值過來。”
“諾!!”
席福躬身答應。
不多時。
曾鞏和孫傳值被帶到殿內。
二人看見這個陣仗,都嚇了一跳。
二人為官也有十年了,還是頭一次碰到內閣所有閣臣和皇帝都在一起。
“臣曾鞏(孫傳值)拜見陛下和諸位相公。”
“免禮,朕叫你們來,是有些問題想問你們?”
皇帝擺手,直接說明了緣由。
二人麵麵相覷,躬身聽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