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圓月灑落一地清輝。
微涼的風輕輕拂過道路兩側的樹梢。
樹葉沙沙聲中。
一個少年攙扶著一個耄耋老人緩緩走下台階。
傅崇明的神情有些恍惚。
扭頭看著台階上的秦遊等人。
“秦遊,你學究天人,百年之後,當為聖人。”
秦遊苦笑連連,“老大人過譽了,我並非想和儒家爭鬥,也不想當這個聖人。
且我所學皆是曆朝曆代先人之作,並非我一人之功。”
傅崇明此刻越看秦遊越是喜歡。
他由衷地開口道:“秦遊,有些事不是你不想爭就能避免的。
你現在不爭,不代表別人不爭。
你逃不掉的。”
秦遊沉默,看著傅傳衡攙扶著傅崇明上了拴在路邊樹上的馬車。
車輪滾滾的聲音隨風入耳。
秦遊的心在這一刻不由悸動。
“公子,太爺看人真準,這老頭的確討人喜歡。”
阿福在旁邊樂嗬嗬地說了一句。
從小跟著秦遊長大的他,也不喜那些標榜仁義君子的腐儒。
從傅崇明身上,他見到的是一個有著自己操守的真正讀書人。
阿祿皺著眉頭,露出一副大聰明的模樣,“公子,這老頭來的目的是什麽?不會就是為了蹭一頓飯吧?”
阿福沒好氣道:“你把人家當成什麽了?我看他就是來打探情況的。”
“對吧公子!!”
秦遊看阿福把臉湊過來,溫和地轉身笑道:“算是吧!”
阿壽蹙眉道:“公子,聽他的意思,還有人要對咱們動手?”
秦遊頷首,大步走進門,朗朗的聲音傳到幾人耳中。
“隨他去,看看那些人都能使出什麽手段來。”
福祿壽三人麵麵相覷,看秦遊這毫不在意的模樣,幾人也沒放在心上。
翌日。
秦遊在秦家莊的別院著書的時候。
一個驚天消息傳到他的耳中。
“公子,公子傳來消息。
有人向內閣提交了科舉改革的折子,大意是以雜學代儒學。”
阿福一口氣說完。
秦遊瞪眼,眼角在微微抖動。
他開口問道:“是何人上的折子?”
阿福沉聲道:“是左雲縣令潘盛。”
“嗯???”
秦遊劍眉上挑,一臉的不可置信。
潘盛能力中庸,斷然不會上這道折子的。
“派人去問潘盛,另外密切注意外界對這道折子的反應。”
“是!!”
阿福趕忙答應,急急離開。
等人走後,秦遊陷入沉思。
以他對潘盛的了解,肯定不會上這樣一份吸引仇恨的折子。
雜學代儒學,這不是在挑釁天下的讀書人嗎?
潘盛再蠢也不會蠢到給自己招惹殺身之禍。
此事絕不簡單,恐怕是有人刻意為之。
昨日剛送走傅崇明,今天就傳出這事。
他都有理由懷疑是傅崇明做的了。
此時。
大同府左雲縣令的折子就像颶風般席卷整個汴梁,並且以恐怖的速度向大魏各地傳播。
內閣。
陳儀寒著臉怒斥所有人,“是誰把潘盛的折子傳出宮的。”
王廉嗬嗬笑道:“天下就沒有不漏風的牆,你我在怎麽攔都攔不住的。”
陳儀陰翳的眼睛從王廉身上一掃而過。
在場的所有人都有這個嫌疑。
“此事非我等能夠做主的,還是請陛下定奪。”
陳儀說著,把麵前的折子拿上,大步離開政事堂。
王廉嗤笑,這點事都拿不準。
若是他,他已經召集六部的人商議此事了。
也就陳儀無論大事小事,隻要拿不準都要丟給皇帝。
翌日朝會。
皇帝和內閣已經準備好麵對言官的狂轟濫炸了。
但讓他們都意外的是,言官卻是異常的平靜。
席福也感覺到怪異。
平日裏,這些言官彈劾這個彈劾那個的好不快活。
今日怎麽都啞聲了。
他神色微動,在群臣麵前開口說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群臣中無人應聲。
這讓陳儀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席福張口:“退……”
話沒說完,就有一人開口打斷。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陳儀出班恭恭敬敬地拱手。
王廉臉上閃過一絲玩味之色。
皇帝神情平靜地點頭,“陳首輔請說!”
陳儀沉聲道:“啟稟陛下,大同府左雲縣縣令潘盛上折,談及左雲縣各個領域缺乏相關方麵的人才。
上書請求改革科舉,以雜學為主,儒學為輔為國納才取士。
此事事關天下學子,故內閣不敢做主,還請陛下定奪。”
皇帝挑眉。
陳儀自己都知道事關天下學子,做不了主。
他做為內閣首輔,竟然連當惡人都覺悟都沒有,真是氣死他了。
“此事事關重大,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這話一出,當即就有人站了出來。
“陛下,潘盛上的這份折子其心可誅。
科舉乃是祖宗之法,斷不可變。
雜學乃下九流之學,又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臣以為潘盛之心不純,當革去官職功名,押解進京嚴查。”
“祖宗之法不可變,請陛下嚴懲潘盛!”
一群文武大臣紛紛開口附和。
隻有少部分人沒有表態。
皇帝見狀,點頭道:“著人去左雲,押解潘盛迴京。”
“陛下英明!!”
皇帝平淡地擺手,問道:“還有事沒有?”
群臣識趣的沒有繼續說事。
席福高唿一聲,“退朝!!”
“恭送陛下!!”
群臣恭敬的拱手注視皇帝離開。
皇帝消失在眾人麵前後,一群人紛紛圍上陳儀。
王廉見狀,皺著眉頭獨自一人離去。
……
秦家莊。
別院內。
秦遊臉色陰沉地坐在院子內的涼亭內。
在他麵前,阿福抓耳撓腮不停地來迴踱步,一副焦灼的模樣。
阿綠阿壽二人急忙從外麵走向二人。
阿福迫不及待地問道:“怎麽樣?朝會上的事是真是假?”
阿祿阿壽麵色凝重地點頭。
“是真的!”
二人接著走到秦遊麵前。
阿祿率先開口,“公子,抓捕潘盛的人已經乘坐火車離開,不出半個月潘盛就能被帶到汴梁。”
阿福不忿地說道:“他娘的,潘盛不過是上了一份折子而已,有必要這麽上綱上線嗎?”
秦遊冷笑道:“這不過是有人在借題發揮而已。”
阿壽平靜地開口,“要是咱們能看見潘盛的折子就好了,要不然根本找不到地方著手。”
阿福傻眼,“看過折子的不外乎就是內閣眾人和陛下。
內閣群臣也不見得會告訴我們。”
阿壽皺眉,小心翼翼地問著秦遊,“公子,要不去問問王廉。”
……
微涼的風輕輕拂過道路兩側的樹梢。
樹葉沙沙聲中。
一個少年攙扶著一個耄耋老人緩緩走下台階。
傅崇明的神情有些恍惚。
扭頭看著台階上的秦遊等人。
“秦遊,你學究天人,百年之後,當為聖人。”
秦遊苦笑連連,“老大人過譽了,我並非想和儒家爭鬥,也不想當這個聖人。
且我所學皆是曆朝曆代先人之作,並非我一人之功。”
傅崇明此刻越看秦遊越是喜歡。
他由衷地開口道:“秦遊,有些事不是你不想爭就能避免的。
你現在不爭,不代表別人不爭。
你逃不掉的。”
秦遊沉默,看著傅傳衡攙扶著傅崇明上了拴在路邊樹上的馬車。
車輪滾滾的聲音隨風入耳。
秦遊的心在這一刻不由悸動。
“公子,太爺看人真準,這老頭的確討人喜歡。”
阿福在旁邊樂嗬嗬地說了一句。
從小跟著秦遊長大的他,也不喜那些標榜仁義君子的腐儒。
從傅崇明身上,他見到的是一個有著自己操守的真正讀書人。
阿祿皺著眉頭,露出一副大聰明的模樣,“公子,這老頭來的目的是什麽?不會就是為了蹭一頓飯吧?”
阿福沒好氣道:“你把人家當成什麽了?我看他就是來打探情況的。”
“對吧公子!!”
秦遊看阿福把臉湊過來,溫和地轉身笑道:“算是吧!”
阿壽蹙眉道:“公子,聽他的意思,還有人要對咱們動手?”
秦遊頷首,大步走進門,朗朗的聲音傳到幾人耳中。
“隨他去,看看那些人都能使出什麽手段來。”
福祿壽三人麵麵相覷,看秦遊這毫不在意的模樣,幾人也沒放在心上。
翌日。
秦遊在秦家莊的別院著書的時候。
一個驚天消息傳到他的耳中。
“公子,公子傳來消息。
有人向內閣提交了科舉改革的折子,大意是以雜學代儒學。”
阿福一口氣說完。
秦遊瞪眼,眼角在微微抖動。
他開口問道:“是何人上的折子?”
阿福沉聲道:“是左雲縣令潘盛。”
“嗯???”
秦遊劍眉上挑,一臉的不可置信。
潘盛能力中庸,斷然不會上這道折子的。
“派人去問潘盛,另外密切注意外界對這道折子的反應。”
“是!!”
阿福趕忙答應,急急離開。
等人走後,秦遊陷入沉思。
以他對潘盛的了解,肯定不會上這樣一份吸引仇恨的折子。
雜學代儒學,這不是在挑釁天下的讀書人嗎?
潘盛再蠢也不會蠢到給自己招惹殺身之禍。
此事絕不簡單,恐怕是有人刻意為之。
昨日剛送走傅崇明,今天就傳出這事。
他都有理由懷疑是傅崇明做的了。
此時。
大同府左雲縣令的折子就像颶風般席卷整個汴梁,並且以恐怖的速度向大魏各地傳播。
內閣。
陳儀寒著臉怒斥所有人,“是誰把潘盛的折子傳出宮的。”
王廉嗬嗬笑道:“天下就沒有不漏風的牆,你我在怎麽攔都攔不住的。”
陳儀陰翳的眼睛從王廉身上一掃而過。
在場的所有人都有這個嫌疑。
“此事非我等能夠做主的,還是請陛下定奪。”
陳儀說著,把麵前的折子拿上,大步離開政事堂。
王廉嗤笑,這點事都拿不準。
若是他,他已經召集六部的人商議此事了。
也就陳儀無論大事小事,隻要拿不準都要丟給皇帝。
翌日朝會。
皇帝和內閣已經準備好麵對言官的狂轟濫炸了。
但讓他們都意外的是,言官卻是異常的平靜。
席福也感覺到怪異。
平日裏,這些言官彈劾這個彈劾那個的好不快活。
今日怎麽都啞聲了。
他神色微動,在群臣麵前開口說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群臣中無人應聲。
這讓陳儀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席福張口:“退……”
話沒說完,就有一人開口打斷。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陳儀出班恭恭敬敬地拱手。
王廉臉上閃過一絲玩味之色。
皇帝神情平靜地點頭,“陳首輔請說!”
陳儀沉聲道:“啟稟陛下,大同府左雲縣縣令潘盛上折,談及左雲縣各個領域缺乏相關方麵的人才。
上書請求改革科舉,以雜學為主,儒學為輔為國納才取士。
此事事關天下學子,故內閣不敢做主,還請陛下定奪。”
皇帝挑眉。
陳儀自己都知道事關天下學子,做不了主。
他做為內閣首輔,竟然連當惡人都覺悟都沒有,真是氣死他了。
“此事事關重大,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這話一出,當即就有人站了出來。
“陛下,潘盛上的這份折子其心可誅。
科舉乃是祖宗之法,斷不可變。
雜學乃下九流之學,又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臣以為潘盛之心不純,當革去官職功名,押解進京嚴查。”
“祖宗之法不可變,請陛下嚴懲潘盛!”
一群文武大臣紛紛開口附和。
隻有少部分人沒有表態。
皇帝見狀,點頭道:“著人去左雲,押解潘盛迴京。”
“陛下英明!!”
皇帝平淡地擺手,問道:“還有事沒有?”
群臣識趣的沒有繼續說事。
席福高唿一聲,“退朝!!”
“恭送陛下!!”
群臣恭敬的拱手注視皇帝離開。
皇帝消失在眾人麵前後,一群人紛紛圍上陳儀。
王廉見狀,皺著眉頭獨自一人離去。
……
秦家莊。
別院內。
秦遊臉色陰沉地坐在院子內的涼亭內。
在他麵前,阿福抓耳撓腮不停地來迴踱步,一副焦灼的模樣。
阿綠阿壽二人急忙從外麵走向二人。
阿福迫不及待地問道:“怎麽樣?朝會上的事是真是假?”
阿祿阿壽麵色凝重地點頭。
“是真的!”
二人接著走到秦遊麵前。
阿祿率先開口,“公子,抓捕潘盛的人已經乘坐火車離開,不出半個月潘盛就能被帶到汴梁。”
阿福不忿地說道:“他娘的,潘盛不過是上了一份折子而已,有必要這麽上綱上線嗎?”
秦遊冷笑道:“這不過是有人在借題發揮而已。”
阿壽平靜地開口,“要是咱們能看見潘盛的折子就好了,要不然根本找不到地方著手。”
阿福傻眼,“看過折子的不外乎就是內閣眾人和陛下。
內閣群臣也不見得會告訴我們。”
阿壽皺眉,小心翼翼地問著秦遊,“公子,要不去問問王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