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這件事之前,先要把老於一家所在的鎬頭村的曆史問題交代清楚。
在解放前,這裏還不叫鎬頭村,是後來為了響應人民公社的勞動號召,大搞生產時順勢改的名兒。
在這之前,這一片地方連帶著後頭一大片山林都叫公主墳,聽說是封建王朝某一位受寵但還沒嫁人就薨逝的公主埋骨地。
有記載她下葬的時候這裏還是一片荒郊野嶺,風水不錯,但沒有人家落戶。
公主生前愛熱鬧,又受寵愛。
她死了以後皇帝心疼這個還沒嫁人就早亡的閨女,不僅將她風光大葬,還特意從鄰縣遷來農戶住在她的陵寢附近。
借由農戶們終日勞作、繁衍生息帶給這片荒郊野嶺煙火氣,也帶給公主她最愛看的人間熱鬧。
封建社會的人都信鬼神之說,認為皇室與常人不同,死了不入輪迴而是羽化登仙。
這種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也不知道是真信了這話,還是為了維持皇室在民眾心中的特殊性,皇帝還給公主塑像立了個公主祠,供村民祭拜,享受香火。
一開始皇帝的江山穩固,早亡的公主當然享受皇恩浩蕩,有自己的守墓人祭拜照顧,也有村民初一十五上供好酒好菜。
不過安穩日子沒過幾年叛軍就打進了皇城,皇帝太子帶著宮妃女眷逃出去避難,天下大亂。
沒人給發工錢,公主守墓人偷了些公主祠裏的物件逃跑,臨走還放了把火,把公主塑像、文本記錄啥的燒的幹幹淨淨。
按道理來說隨著王朝退出曆史舞台,公主也該被人遺忘才對,可這事兒邪就邪在這位公主似乎真是功德無量,已經位列仙班了。
新皇繼位以後沒多久,這一片兒就開始傳出有壯年男丁夜裏被公主托夢,公主以來生的福氣做報酬,請他們給自己守墓。
這些人裏什麽身份的都有,但無一例外是壯年男人,民間都傳說是因為公主還沒嫁人就死了,陰氣太重,不是壯年男人壓不住。
似乎是為了驗證這種說法,守墓人更新迭代也是相當的快。
基本上都是不到三十就被公主選為守墓人,之後不許婚嫁泄陽,差不多到四十左右才能得自由,到日子公主又會再挑新的守墓人,如此傳承。
雖然隨著時間流逝,所謂的公主墳到底在哪裏已經沒人知道確切位置,甚至曆史上有沒有這位公主都存疑。
但守墓人的傳統卻一直存在著,直到今天。
“公主墳都找不見了,所謂守墓其實也沒啥講究,就是不許婚嫁,聽說不聽話會倒大黴的!”於二嫂尤其強調最後一句話,臉色很是認真。
雖然她也覺得公主托夢這事兒挺邪乎,不可全信,但於老六二十四歲被公主選做守墓人,之後還真就沒有找過對象,一直單著,估計是很信這個。
她尊重人家,因此也不敢開玩笑,還告訴秦小妹和李樹這種東西不可全信也不能不信,自己心裏要有個數,尊重些。
半信半疑,但秦小妹還是聽話的點了點頭,心說這鎬頭村還真是出人意料的團結。
公主托夢,應該屬於是情節嚴重的封建迷信了,這要在破封建那兩年被人聽說了去,於老六不得活活蛻一層皮?
雖然她覺得六叔大約是自己不想找對象,又過不了父母那關也頂不住世俗壓力,所以才扯了個公主托夢的理由出來頂著,但還是佩服他的勇氣。
別說這借口還真挺方便的,別的地方不知道,這一片兒的村民估計都挺信這個,一聽公主要人,肯定誰也不敢給於老六介紹對象了。
六叔這人····可真是個老六。
心道迴頭得問問老太太公主她老人家願不願意要女人守墓,秦小妹暗恨大溪溝村咋沒有這樣為人民服務的封建糟粕,咬著牙去幫喝酒的男人們添菜。
一桌子都是於家本家的長輩,對秦小妹很關心,見她來添菜還問她吃飽沒有,要不要坐下再吃兩口。
“吃飽了叔,你們喝著,嫂子說鍋裏還有花生米呢,我去端來。”秦小妹臉上堆滿了笑。
她這人一向是別人咋對她,她就咋對人的,沒人為難時她是個最大方好說話的人,一說一個笑。
酒桌上的話題估計告一段落了,正好秦小妹過來,幾個醉醺醺的長輩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詢問她在大溪溝村的生活,爭著搶著關心小輩。
“嗝~”於大哥打了個響亮的酒嗝,攬著同樣紅臉搖搖晃晃的錢木匠肩膀,問他:“閨女這麽漂亮懂事,日常估計也不會和人紅臉,你個當爹的可要看好她,別叫她被人欺負了。
迴頭要是遇上有事兒作難,你那個兄弟是靠不住的,別忘了迴來說一聲兒,家裏別的沒有,人!管夠!哈哈哈!”
和於家比起來,錢家那點兒人口屬實是不夠看,錢木匠喝的五迷三道,舌頭一大,嘴就不嚴實了。
雖然臨出門時錢大娘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一定要管住嘴,別說家裏那些糟心事兒給老太太添堵。
老人已經很不滿老錢一家了,又有年紀,和她說話要學會挑著說,報喜不報憂,免得老人操心。
腦子裏一片混沌,錢木匠現在的傾訴欲望尤其強烈,媳婦兒出門前的叮囑早不知被他忘到哪片山上去了。
想起吃飯前兒子慶春說起的關於周偉珍趁著家裏沒人帶秦向國去打劫那事兒,他狠狠歎了口氣。
“家裏啥都好,活兒有的幹,新房也蓋起來了,唉···就是昀夏那親娘不是個東西!總給孩子添堵,她大舅你不知道·····”
借著酒勁兒,錢木匠先把周偉珍先斬後奏收了彩禮錢,要把秦小妹賣給一家四個癱子的事兒說了。
“有這事兒?這娘當的···心也忒狠哩。”於大哥聽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他自詡人生過半,啥人物都見過,沒成想在這年紀還能見世麵。
果然活的久了啥奇葩事兒都能遇見。
礙於秦小妹在場,大家又不知道她對這親娘是個什麽態度,因此誰都沒說難聽話,隻說周偉珍做人不厚道,心太狠了。
又押了一口酒,錢木匠一咧嘴,恨道:“還不止哩!賣人沒賣成,轉頭就趁著咱們不在家搶東西嚇唬孩子,真氣死個人哩,迴頭我非要賞她兩巴掌!”
這是真沒完沒了。
隻有千年做賊的,沒有千年防賊的,周偉珍心狠,唯利是圖的她幹出啥事來都不稀奇。
如今又多了秦向國這個好幫手,怕隻怕這僅僅是個開始,老錢家和秦小妹以後的日子隻會更難過。
“這當娘的拎不清,是該想法兒給她個教訓,徹底絕掉她以後欺負娃的心思。”於大哥夾了個花生米在嘴裏嚼嚼嚼,腦袋裏想著應對的法子。
突然,他眼角餘光瞥見坐在正對麵老老實實喝酒吃菜的於老六,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在解放前,這裏還不叫鎬頭村,是後來為了響應人民公社的勞動號召,大搞生產時順勢改的名兒。
在這之前,這一片地方連帶著後頭一大片山林都叫公主墳,聽說是封建王朝某一位受寵但還沒嫁人就薨逝的公主埋骨地。
有記載她下葬的時候這裏還是一片荒郊野嶺,風水不錯,但沒有人家落戶。
公主生前愛熱鬧,又受寵愛。
她死了以後皇帝心疼這個還沒嫁人就早亡的閨女,不僅將她風光大葬,還特意從鄰縣遷來農戶住在她的陵寢附近。
借由農戶們終日勞作、繁衍生息帶給這片荒郊野嶺煙火氣,也帶給公主她最愛看的人間熱鬧。
封建社會的人都信鬼神之說,認為皇室與常人不同,死了不入輪迴而是羽化登仙。
這種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也不知道是真信了這話,還是為了維持皇室在民眾心中的特殊性,皇帝還給公主塑像立了個公主祠,供村民祭拜,享受香火。
一開始皇帝的江山穩固,早亡的公主當然享受皇恩浩蕩,有自己的守墓人祭拜照顧,也有村民初一十五上供好酒好菜。
不過安穩日子沒過幾年叛軍就打進了皇城,皇帝太子帶著宮妃女眷逃出去避難,天下大亂。
沒人給發工錢,公主守墓人偷了些公主祠裏的物件逃跑,臨走還放了把火,把公主塑像、文本記錄啥的燒的幹幹淨淨。
按道理來說隨著王朝退出曆史舞台,公主也該被人遺忘才對,可這事兒邪就邪在這位公主似乎真是功德無量,已經位列仙班了。
新皇繼位以後沒多久,這一片兒就開始傳出有壯年男丁夜裏被公主托夢,公主以來生的福氣做報酬,請他們給自己守墓。
這些人裏什麽身份的都有,但無一例外是壯年男人,民間都傳說是因為公主還沒嫁人就死了,陰氣太重,不是壯年男人壓不住。
似乎是為了驗證這種說法,守墓人更新迭代也是相當的快。
基本上都是不到三十就被公主選為守墓人,之後不許婚嫁泄陽,差不多到四十左右才能得自由,到日子公主又會再挑新的守墓人,如此傳承。
雖然隨著時間流逝,所謂的公主墳到底在哪裏已經沒人知道確切位置,甚至曆史上有沒有這位公主都存疑。
但守墓人的傳統卻一直存在著,直到今天。
“公主墳都找不見了,所謂守墓其實也沒啥講究,就是不許婚嫁,聽說不聽話會倒大黴的!”於二嫂尤其強調最後一句話,臉色很是認真。
雖然她也覺得公主托夢這事兒挺邪乎,不可全信,但於老六二十四歲被公主選做守墓人,之後還真就沒有找過對象,一直單著,估計是很信這個。
她尊重人家,因此也不敢開玩笑,還告訴秦小妹和李樹這種東西不可全信也不能不信,自己心裏要有個數,尊重些。
半信半疑,但秦小妹還是聽話的點了點頭,心說這鎬頭村還真是出人意料的團結。
公主托夢,應該屬於是情節嚴重的封建迷信了,這要在破封建那兩年被人聽說了去,於老六不得活活蛻一層皮?
雖然她覺得六叔大約是自己不想找對象,又過不了父母那關也頂不住世俗壓力,所以才扯了個公主托夢的理由出來頂著,但還是佩服他的勇氣。
別說這借口還真挺方便的,別的地方不知道,這一片兒的村民估計都挺信這個,一聽公主要人,肯定誰也不敢給於老六介紹對象了。
六叔這人····可真是個老六。
心道迴頭得問問老太太公主她老人家願不願意要女人守墓,秦小妹暗恨大溪溝村咋沒有這樣為人民服務的封建糟粕,咬著牙去幫喝酒的男人們添菜。
一桌子都是於家本家的長輩,對秦小妹很關心,見她來添菜還問她吃飽沒有,要不要坐下再吃兩口。
“吃飽了叔,你們喝著,嫂子說鍋裏還有花生米呢,我去端來。”秦小妹臉上堆滿了笑。
她這人一向是別人咋對她,她就咋對人的,沒人為難時她是個最大方好說話的人,一說一個笑。
酒桌上的話題估計告一段落了,正好秦小妹過來,幾個醉醺醺的長輩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詢問她在大溪溝村的生活,爭著搶著關心小輩。
“嗝~”於大哥打了個響亮的酒嗝,攬著同樣紅臉搖搖晃晃的錢木匠肩膀,問他:“閨女這麽漂亮懂事,日常估計也不會和人紅臉,你個當爹的可要看好她,別叫她被人欺負了。
迴頭要是遇上有事兒作難,你那個兄弟是靠不住的,別忘了迴來說一聲兒,家裏別的沒有,人!管夠!哈哈哈!”
和於家比起來,錢家那點兒人口屬實是不夠看,錢木匠喝的五迷三道,舌頭一大,嘴就不嚴實了。
雖然臨出門時錢大娘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一定要管住嘴,別說家裏那些糟心事兒給老太太添堵。
老人已經很不滿老錢一家了,又有年紀,和她說話要學會挑著說,報喜不報憂,免得老人操心。
腦子裏一片混沌,錢木匠現在的傾訴欲望尤其強烈,媳婦兒出門前的叮囑早不知被他忘到哪片山上去了。
想起吃飯前兒子慶春說起的關於周偉珍趁著家裏沒人帶秦向國去打劫那事兒,他狠狠歎了口氣。
“家裏啥都好,活兒有的幹,新房也蓋起來了,唉···就是昀夏那親娘不是個東西!總給孩子添堵,她大舅你不知道·····”
借著酒勁兒,錢木匠先把周偉珍先斬後奏收了彩禮錢,要把秦小妹賣給一家四個癱子的事兒說了。
“有這事兒?這娘當的···心也忒狠哩。”於大哥聽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他自詡人生過半,啥人物都見過,沒成想在這年紀還能見世麵。
果然活的久了啥奇葩事兒都能遇見。
礙於秦小妹在場,大家又不知道她對這親娘是個什麽態度,因此誰都沒說難聽話,隻說周偉珍做人不厚道,心太狠了。
又押了一口酒,錢木匠一咧嘴,恨道:“還不止哩!賣人沒賣成,轉頭就趁著咱們不在家搶東西嚇唬孩子,真氣死個人哩,迴頭我非要賞她兩巴掌!”
這是真沒完沒了。
隻有千年做賊的,沒有千年防賊的,周偉珍心狠,唯利是圖的她幹出啥事來都不稀奇。
如今又多了秦向國這個好幫手,怕隻怕這僅僅是個開始,老錢家和秦小妹以後的日子隻會更難過。
“這當娘的拎不清,是該想法兒給她個教訓,徹底絕掉她以後欺負娃的心思。”於大哥夾了個花生米在嘴裏嚼嚼嚼,腦袋裏想著應對的法子。
突然,他眼角餘光瞥見坐在正對麵老老實實喝酒吃菜的於老六,靈機一動,計上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