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瘋狂的年禮【3】
重生後,朕和皇後在逃荒 作者:風十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書吏大人要換多少隻羊?”朱豬販問。
關書吏:“換五十隻羊,每隻不少於八十斤,要換二百斤往上的活豬。可帶你們去看羊。”
文昌侯送給四大裏的五車羊,每車隻有十隻,可四大裏一共有二十幾個村子,每個村子就能分兩隻羊。
實在是不夠吃。
“成,我去瞅瞅活羊。”朱豬販說著,朝身後喊:“老九、小二小三小四,趕緊過來守攤子,老七跟我去看貨羊!”
“誒,來嘞!”朱老九等人急忙跑來,接替朱豬販看攤子。
“秦叔,晚輩先走了。”關書吏給秦爺爺行了禮,等秦爺爺點頭後,帶著朱豬販等人去泰福酒樓的後院看活羊。
泰福酒樓還封著,不過一直沒搜出什麽涉案罪證來,所以算是清白地了。
衙門就允許官家辦公人員可利用酒樓後院做個臨時庫房。
等案子了結後,泰福酒樓會被衙門拍賣換錢。
朱豬販看了五十隻活羊,很是滿意,保證道:“定給書吏大人尋來大肥豬,讓泰豐鎮各村鄉親們多吃上幾斤肉。”
“成,有勞了。”關書吏還跟朱豬販簽了契書,確保過年前半個月,朱豬販能尋來這麽多頭肥豬。
他特地簽了比秦家遲的日期,好讓朱豬販安心給秦家尋過年肥豬。
朱豬販簽了,樂嗬嗬迴新大街擺攤地,打算跟羊販子好生炫耀一番,再嘲諷羊販子兩句,鞏固一下感情。
怎知他迴到新大街的擺攤地,隻見羊販子的羊全沒了,驚得他忙問:“揚子你的羊被搶了?還是得罪了人,被人故意驚跑了!”
“老九、小二小三小四,你們是死人啊,不知道幫著點揚子,那可是十五隻活羊,揚子家一整年的盈利呢,如今全沒了,揚子家得賠個底掉!”
還有……
“咱們家的豬呢?原本還有六頭豬,也被驚跑了不成?!”
羊販子氣得不輕:“死販豬佬,你就不能盼著點我家的好?以為就你走運?我家的十五隻活羊都被人買走了,被世家聞家的爺兒給包圓了!”
“啊?真的?”朱豬販問,看向靠譜的朱老九。
朱老九點頭:“嗯,眨眼的工夫就被聞家買走了。咱們家的六頭豬也被薛家買走了。咱們兩家還得了好幾個訂單,是薛解康翁單幾家定的,都給了定金。”
“咱們家也得了訂單?你全接了?那可咋接得住,怕是沒那麽多豬了!”朱豬販急了。
朱老九笑道:“二哥別急,這幾家定的肉豬不多,加起來也就二十頭豬,多是定的活羊。”
有錢人家,嫌豬髒,看不上豬肉,多是吃雞羊,年節時還會吃牛與鹿等好貨。
那聞家就是隻買了羊。
聽說這外頭買的羊還隻是用來送禮或給下人過年吃,主子們隻吃自家莊子養的好羊。
“這是訂單,二哥瞧瞧。”
朱豬販接過訂單一看,哈哈哈大笑出聲:“這泰豐鎮真是來對了,咱們是賺大發了。”
又道:“趕緊收拾收拾迴去尋貨源,要是交不了貨,可就沒法過個好年了。”
豬販與羊販兩隊人馬立刻打掃攤位、收拾東西,又覺得這攤位吉利,跑去司吏坊交錢多訂了一個月的攤位,保住這位置後,才放心駕車離開。
賣柴的、賣幹貨的、賣冬菜醃菜的,也都把貨給賣光了,還得了不少訂單。
訂單最多的是賣柴的。
別瞧不起賣柴的,這可是重要資源,家家戶戶燒水做飯都要用到柴火,還有不少人拿柴當禮物送。
所以賣柴的攤主已經租車趕迴家,要去收柴運來高價賣了。
而因著泰豐鎮賣得出去貨,越來越多的人拉貨來這裏賣,再加上客商們來運色湯,泰豐鎮新大街至薛家庫房這一片,當真興旺得堪比縣城。
那一群裏長帶著年禮來到泰豐鎮時,差點沒被泰豐鎮的興旺驚掉下巴。
“這這這是泰豐鎮?是又窮又沒勢力到被塞災民落戶的泰豐鎮?!”
有本事的鎮子不會讓災民落戶。
“當然是泰豐鎮。這裏是新大街,老街在司吏坊那邊,你們還得再往前走個兩刻多鍾。”呂家巡邏隊的人過來說,又問:“諸位都是幹啥的?咋一大群人過來,是來賣藥材的?那往新大街裏頭走,半街處有個崗哨,你們拿戶籍登記就能進去。”
大收藥材的勢頭是過去了,但秦家還在收藥材,以方便那些消息滯後、急需賣藥材過年的窮人家。
“你是呂家子弟?我們找你們呂裏長,就是你們的族長。”說話的裏長挺挺腰板子,道:“我是東旭鎮的張裏長,你們族長婆子就是我們張家集的。”
隻是呂婆子不姓張,而是張家集的方氏女。
“您先等等,我去給您通報一聲。”巡邏的呂家子弟撒腿跑去找巡邏隊的隊長呂三爺,告訴他:“三叔,你外祖家的村子來人了,自稱張裏長,帶了一大群人來,還拉著幾車禮物,可我瞧著不像是好事兒。”
同村不同姓的裏長突然跑來找人,還提著重禮來,一瞧就是來求辦事的。
需要用重禮叩門的事兒,豈是那麽好辦的?
“小子,挺機靈。”呂三爺誇了一句,道:“去穩住他們,我去找我爹。”
“誒。”巡邏小子急忙跑迴去,穩住那群裏長。
呂三爺迴家之前,先找了兩名呂家子弟,讓他們去司吏坊通知關書吏。
因此呂族長還沒來,關書吏就先到了,看著那二十幾個裏長,隻覺得他們拍馬屁都趕不上熱乎的。
“諸位裏長遠道而來,先去司吏坊坐坐吧。”
裏長們臉色有點綠,我們不去行不行?
不行。
關書吏讓有餘把華總旗喊來了。
華總旗帶著十名將士過來,裏長們嚇得急忙往司吏坊奔……我們跟你走還不行嗎!
華總旗帶著將士跟去了。
聽完他們的來意後,華總旗道:“秦家不愛欠人人情,但我們西北軍不怕,這年禮,我們西北軍就收下了,感謝諸位裏長們送禮慰勞將士們。”
“行禮!”
十名將士立刻起身,齊齊拔刀,行了一個軍禮:“感謝裏長們體恤將士!”
一群裏長嚇成鵪鶉,不想把年禮給他們,可又怕他們的刀子不講情麵。
沒辦法,隻能強笑著道:“軍爺們幫咱們剿匪除細作,勞苦功高,我們身為本縣裏長,送點年禮是應該的。”
關書吏:“換五十隻羊,每隻不少於八十斤,要換二百斤往上的活豬。可帶你們去看羊。”
文昌侯送給四大裏的五車羊,每車隻有十隻,可四大裏一共有二十幾個村子,每個村子就能分兩隻羊。
實在是不夠吃。
“成,我去瞅瞅活羊。”朱豬販說著,朝身後喊:“老九、小二小三小四,趕緊過來守攤子,老七跟我去看貨羊!”
“誒,來嘞!”朱老九等人急忙跑來,接替朱豬販看攤子。
“秦叔,晚輩先走了。”關書吏給秦爺爺行了禮,等秦爺爺點頭後,帶著朱豬販等人去泰福酒樓的後院看活羊。
泰福酒樓還封著,不過一直沒搜出什麽涉案罪證來,所以算是清白地了。
衙門就允許官家辦公人員可利用酒樓後院做個臨時庫房。
等案子了結後,泰福酒樓會被衙門拍賣換錢。
朱豬販看了五十隻活羊,很是滿意,保證道:“定給書吏大人尋來大肥豬,讓泰豐鎮各村鄉親們多吃上幾斤肉。”
“成,有勞了。”關書吏還跟朱豬販簽了契書,確保過年前半個月,朱豬販能尋來這麽多頭肥豬。
他特地簽了比秦家遲的日期,好讓朱豬販安心給秦家尋過年肥豬。
朱豬販簽了,樂嗬嗬迴新大街擺攤地,打算跟羊販子好生炫耀一番,再嘲諷羊販子兩句,鞏固一下感情。
怎知他迴到新大街的擺攤地,隻見羊販子的羊全沒了,驚得他忙問:“揚子你的羊被搶了?還是得罪了人,被人故意驚跑了!”
“老九、小二小三小四,你們是死人啊,不知道幫著點揚子,那可是十五隻活羊,揚子家一整年的盈利呢,如今全沒了,揚子家得賠個底掉!”
還有……
“咱們家的豬呢?原本還有六頭豬,也被驚跑了不成?!”
羊販子氣得不輕:“死販豬佬,你就不能盼著點我家的好?以為就你走運?我家的十五隻活羊都被人買走了,被世家聞家的爺兒給包圓了!”
“啊?真的?”朱豬販問,看向靠譜的朱老九。
朱老九點頭:“嗯,眨眼的工夫就被聞家買走了。咱們家的六頭豬也被薛家買走了。咱們兩家還得了好幾個訂單,是薛解康翁單幾家定的,都給了定金。”
“咱們家也得了訂單?你全接了?那可咋接得住,怕是沒那麽多豬了!”朱豬販急了。
朱老九笑道:“二哥別急,這幾家定的肉豬不多,加起來也就二十頭豬,多是定的活羊。”
有錢人家,嫌豬髒,看不上豬肉,多是吃雞羊,年節時還會吃牛與鹿等好貨。
那聞家就是隻買了羊。
聽說這外頭買的羊還隻是用來送禮或給下人過年吃,主子們隻吃自家莊子養的好羊。
“這是訂單,二哥瞧瞧。”
朱豬販接過訂單一看,哈哈哈大笑出聲:“這泰豐鎮真是來對了,咱們是賺大發了。”
又道:“趕緊收拾收拾迴去尋貨源,要是交不了貨,可就沒法過個好年了。”
豬販與羊販兩隊人馬立刻打掃攤位、收拾東西,又覺得這攤位吉利,跑去司吏坊交錢多訂了一個月的攤位,保住這位置後,才放心駕車離開。
賣柴的、賣幹貨的、賣冬菜醃菜的,也都把貨給賣光了,還得了不少訂單。
訂單最多的是賣柴的。
別瞧不起賣柴的,這可是重要資源,家家戶戶燒水做飯都要用到柴火,還有不少人拿柴當禮物送。
所以賣柴的攤主已經租車趕迴家,要去收柴運來高價賣了。
而因著泰豐鎮賣得出去貨,越來越多的人拉貨來這裏賣,再加上客商們來運色湯,泰豐鎮新大街至薛家庫房這一片,當真興旺得堪比縣城。
那一群裏長帶著年禮來到泰豐鎮時,差點沒被泰豐鎮的興旺驚掉下巴。
“這這這是泰豐鎮?是又窮又沒勢力到被塞災民落戶的泰豐鎮?!”
有本事的鎮子不會讓災民落戶。
“當然是泰豐鎮。這裏是新大街,老街在司吏坊那邊,你們還得再往前走個兩刻多鍾。”呂家巡邏隊的人過來說,又問:“諸位都是幹啥的?咋一大群人過來,是來賣藥材的?那往新大街裏頭走,半街處有個崗哨,你們拿戶籍登記就能進去。”
大收藥材的勢頭是過去了,但秦家還在收藥材,以方便那些消息滯後、急需賣藥材過年的窮人家。
“你是呂家子弟?我們找你們呂裏長,就是你們的族長。”說話的裏長挺挺腰板子,道:“我是東旭鎮的張裏長,你們族長婆子就是我們張家集的。”
隻是呂婆子不姓張,而是張家集的方氏女。
“您先等等,我去給您通報一聲。”巡邏的呂家子弟撒腿跑去找巡邏隊的隊長呂三爺,告訴他:“三叔,你外祖家的村子來人了,自稱張裏長,帶了一大群人來,還拉著幾車禮物,可我瞧著不像是好事兒。”
同村不同姓的裏長突然跑來找人,還提著重禮來,一瞧就是來求辦事的。
需要用重禮叩門的事兒,豈是那麽好辦的?
“小子,挺機靈。”呂三爺誇了一句,道:“去穩住他們,我去找我爹。”
“誒。”巡邏小子急忙跑迴去,穩住那群裏長。
呂三爺迴家之前,先找了兩名呂家子弟,讓他們去司吏坊通知關書吏。
因此呂族長還沒來,關書吏就先到了,看著那二十幾個裏長,隻覺得他們拍馬屁都趕不上熱乎的。
“諸位裏長遠道而來,先去司吏坊坐坐吧。”
裏長們臉色有點綠,我們不去行不行?
不行。
關書吏讓有餘把華總旗喊來了。
華總旗帶著十名將士過來,裏長們嚇得急忙往司吏坊奔……我們跟你走還不行嗎!
華總旗帶著將士跟去了。
聽完他們的來意後,華總旗道:“秦家不愛欠人人情,但我們西北軍不怕,這年禮,我們西北軍就收下了,感謝諸位裏長們送禮慰勞將士們。”
“行禮!”
十名將士立刻起身,齊齊拔刀,行了一個軍禮:“感謝裏長們體恤將士!”
一群裏長嚇成鵪鶉,不想把年禮給他們,可又怕他們的刀子不講情麵。
沒辦法,隻能強笑著道:“軍爺們幫咱們剿匪除細作,勞苦功高,我們身為本縣裏長,送點年禮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