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太太聞言,神色微變,她遲疑道:“不是因為那裏偏僻,政績易於彰顯嗎?”
賈政聞言冷笑一聲說道:“窮鄉僻壤的,有什麽政績可說?若真想讓他熬資曆,依照兩府的能力,他應該進翰林院才是,畢竟非翰林不入內閣!
武勳之家出了個進士,同雞窩裏飛出金鳳凰一般珍貴,他們卻舍得讓賈敬外放,您就沒發現其中的問題嗎?”
“這……”史太太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她從未從這個角度考慮過問題,此刻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也許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了陛下對賈氏的防備……”她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可置信與驚恐。
賈政見狀,繼續說道:“娘,您說得對。陛下對任何有權有勢的家族都會有所防備,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勳貴之家。可是行伍出身的家族並非隻有榮寧二府,為何別家的繼承人沒有外放,偏偏就他賈敬外放了呢?
不要說是因為他中了進士,要知道勳貴之中有出息的可不單單他賈敬一人,為何別人就能入翰林的入翰林,當禁軍的當禁軍呢?”
史太太聞言,臉色更加凝重,她緊鎖眉頭,努力思考著賈政提出的問題。確實,如賈政所言,行伍出身的家族眾多,為何偏偏是賈敬被外放?
“為何……”史太太喃喃重複著,突然,她似乎想到了什麽,眼中閃過一抹驚懼。“難道是因為……因為太子?”
在史太太驚懼的目光中,賈政緩緩點了點頭。
“他……他對太子做了什麽?”史太太一下從椅子上滑了下來。
賈政看著跌坐在地上的史太太,眼中閃過一抹不屑,嘴裏卻緊張的說道:“娘,您沒事吧。可摔到哪裏嗎,要不要請府醫過來看看?”
史太太忙擺了擺手說道:“不用,地上鋪著毯子呢,並未真的摔到。”說著她在賈政的攙扶下,重新坐了迴去。
賈政見史太太無事,偷偷的鬆了口氣,繼續說道:“娘,您知道嗎,賈敬從江寧迴來沒幾天,陛下就把東宮的奴才從下到上換了遍,就連太傅他們都被陛下找了借口給訓斥了。”
“這……這同賈敬有什麽關係?”史太太不解的問道。
“太子貼身伺候的內侍,相貌同賈敬有七分相似。”
史太太聞言,眼中閃過一抹震驚與疑惑,她難以置信地看向賈政,聲音微微顫抖:“這……這怎麽可能?賈敬與太子貼身的內侍相貌相似?這……這也太過荒誕了,他們一個是一國儲君,一個是寧國府的少主,這……這根本就不可能!”
賈政麵色凝重地說道:“娘,事實就是這樣。據我私下裏打聽到的消息,那位內侍原本隻是東宮中的一名普通侍從,但因相貌與賈敬相似,漸漸得到了太子的青睞。然而,就在賈敬從江寧迴京後不久,陛下突然下令將東宮的所有奴才全部更換,尤其是那位與賈敬相貌相似的內侍,更是被秘密處置了。您猜,這是為什麽呢?”
“消息,可靠嗎?”
賈政伸手比劃了個八字,沉聲道:“這位親口告訴孩兒的。
看到賈政比劃的那個數字,史太太的眼前一暗,她冷聲問道:“你是什麽時候同他攪和到一起的?”
“娘……”
“我不管你是什麽時候同他攪和到一起的,立刻給我抽身出來,否則別怪我不認你這個兒子!”史太太厲聲喝道。
“娘,為什麽?”賈政不解的問道。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太過冒尖了。先不說太子無過,就單說比他年長,比他出身好的那幾位,他們背後的勢力哪一個不比他強,可人家都懂得收斂鋒芒,韜光養晦。你若是真與他攪和在一起,我這就同你父親說早早的給你娶了妻子,然後把你們給分出去!”史太太一臉決絕的說道。
賈政見狀,連忙說道:“您放心,兒子隻是參加了他舉辦的幾次文會,並未同他深交。”
“那你是怎麽知道東宮發生的事的?”史太太一臉懷疑的問道。
“兒子……兒子多喝了幾杯,出來更衣的時候偷聽到。”賈政略顯尷尬的說道。
史太太聽後,眉頭緊鎖,但語氣稍緩:“偷聽?這可不是君子所為。但念在你無心之失,且並未真正涉入其中,這次我便不再追究。但你要記住,日後行事必須更加謹慎,不可再如此魯莽。”
賈政連忙點頭應承:“是,兒子知錯了。以後定當謹言慎行,不再讓母親擔憂。”
史太太歎了口氣,繼續說道:“關於東宮之事,陛下未說,我們就當不知道。太子之事,自有陛下聖裁。我們隻需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參與任何可能引火燒身的事情。至於賈敬,他既已外放,便是陛下對他的安排,我們亦無需多言。”
“娘,兒子會記住您的教誨。隻是……那幾位年長且出身好的人物,他們背後的勢力真的都如此強大嗎?”賈政忍不住問道。
史太太瞪了他一眼,沉聲道:“他們背後的勢力再大,也同你無關。你當前最要緊的就是讓你祖父和你父親看到你的好,向他們證明你才是國公府最好的選擇!”
“大哥都已經入國子監讀書了,我表現的再好又有什麽用?”賈政失落的問道。
“別那麽廢話,我還能害你不成?你不願娶你媛表姐,可是心中有了合適的人選?”史太太煩躁的擺了擺手,打斷了賈政的話。
“母親覺得王家如何?”賈政試探的問道。
“王家?哪個王家?”史太太疑惑的問道。
“都太尉統製縣伯的那個王家。”
“都太尉統製縣伯?哦,我想起來了,他們家不是在東邊嗎,什麽時候迴來了?”
“王家家主還未迴來,迴來的是他的次子,名喚王子騰。”賈政忙答道。
“你怎麽認識那這王……王……”
“娘,是王子騰。”
“嗯,王子騰。你同那個王子騰是怎麽認識的?”
賈政聞言冷笑一聲說道:“窮鄉僻壤的,有什麽政績可說?若真想讓他熬資曆,依照兩府的能力,他應該進翰林院才是,畢竟非翰林不入內閣!
武勳之家出了個進士,同雞窩裏飛出金鳳凰一般珍貴,他們卻舍得讓賈敬外放,您就沒發現其中的問題嗎?”
“這……”史太太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她從未從這個角度考慮過問題,此刻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也許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了陛下對賈氏的防備……”她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可置信與驚恐。
賈政見狀,繼續說道:“娘,您說得對。陛下對任何有權有勢的家族都會有所防備,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勳貴之家。可是行伍出身的家族並非隻有榮寧二府,為何別家的繼承人沒有外放,偏偏就他賈敬外放了呢?
不要說是因為他中了進士,要知道勳貴之中有出息的可不單單他賈敬一人,為何別人就能入翰林的入翰林,當禁軍的當禁軍呢?”
史太太聞言,臉色更加凝重,她緊鎖眉頭,努力思考著賈政提出的問題。確實,如賈政所言,行伍出身的家族眾多,為何偏偏是賈敬被外放?
“為何……”史太太喃喃重複著,突然,她似乎想到了什麽,眼中閃過一抹驚懼。“難道是因為……因為太子?”
在史太太驚懼的目光中,賈政緩緩點了點頭。
“他……他對太子做了什麽?”史太太一下從椅子上滑了下來。
賈政看著跌坐在地上的史太太,眼中閃過一抹不屑,嘴裏卻緊張的說道:“娘,您沒事吧。可摔到哪裏嗎,要不要請府醫過來看看?”
史太太忙擺了擺手說道:“不用,地上鋪著毯子呢,並未真的摔到。”說著她在賈政的攙扶下,重新坐了迴去。
賈政見史太太無事,偷偷的鬆了口氣,繼續說道:“娘,您知道嗎,賈敬從江寧迴來沒幾天,陛下就把東宮的奴才從下到上換了遍,就連太傅他們都被陛下找了借口給訓斥了。”
“這……這同賈敬有什麽關係?”史太太不解的問道。
“太子貼身伺候的內侍,相貌同賈敬有七分相似。”
史太太聞言,眼中閃過一抹震驚與疑惑,她難以置信地看向賈政,聲音微微顫抖:“這……這怎麽可能?賈敬與太子貼身的內侍相貌相似?這……這也太過荒誕了,他們一個是一國儲君,一個是寧國府的少主,這……這根本就不可能!”
賈政麵色凝重地說道:“娘,事實就是這樣。據我私下裏打聽到的消息,那位內侍原本隻是東宮中的一名普通侍從,但因相貌與賈敬相似,漸漸得到了太子的青睞。然而,就在賈敬從江寧迴京後不久,陛下突然下令將東宮的所有奴才全部更換,尤其是那位與賈敬相貌相似的內侍,更是被秘密處置了。您猜,這是為什麽呢?”
“消息,可靠嗎?”
賈政伸手比劃了個八字,沉聲道:“這位親口告訴孩兒的。
看到賈政比劃的那個數字,史太太的眼前一暗,她冷聲問道:“你是什麽時候同他攪和到一起的?”
“娘……”
“我不管你是什麽時候同他攪和到一起的,立刻給我抽身出來,否則別怪我不認你這個兒子!”史太太厲聲喝道。
“娘,為什麽?”賈政不解的問道。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太過冒尖了。先不說太子無過,就單說比他年長,比他出身好的那幾位,他們背後的勢力哪一個不比他強,可人家都懂得收斂鋒芒,韜光養晦。你若是真與他攪和在一起,我這就同你父親說早早的給你娶了妻子,然後把你們給分出去!”史太太一臉決絕的說道。
賈政見狀,連忙說道:“您放心,兒子隻是參加了他舉辦的幾次文會,並未同他深交。”
“那你是怎麽知道東宮發生的事的?”史太太一臉懷疑的問道。
“兒子……兒子多喝了幾杯,出來更衣的時候偷聽到。”賈政略顯尷尬的說道。
史太太聽後,眉頭緊鎖,但語氣稍緩:“偷聽?這可不是君子所為。但念在你無心之失,且並未真正涉入其中,這次我便不再追究。但你要記住,日後行事必須更加謹慎,不可再如此魯莽。”
賈政連忙點頭應承:“是,兒子知錯了。以後定當謹言慎行,不再讓母親擔憂。”
史太太歎了口氣,繼續說道:“關於東宮之事,陛下未說,我們就當不知道。太子之事,自有陛下聖裁。我們隻需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參與任何可能引火燒身的事情。至於賈敬,他既已外放,便是陛下對他的安排,我們亦無需多言。”
“娘,兒子會記住您的教誨。隻是……那幾位年長且出身好的人物,他們背後的勢力真的都如此強大嗎?”賈政忍不住問道。
史太太瞪了他一眼,沉聲道:“他們背後的勢力再大,也同你無關。你當前最要緊的就是讓你祖父和你父親看到你的好,向他們證明你才是國公府最好的選擇!”
“大哥都已經入國子監讀書了,我表現的再好又有什麽用?”賈政失落的問道。
“別那麽廢話,我還能害你不成?你不願娶你媛表姐,可是心中有了合適的人選?”史太太煩躁的擺了擺手,打斷了賈政的話。
“母親覺得王家如何?”賈政試探的問道。
“王家?哪個王家?”史太太疑惑的問道。
“都太尉統製縣伯的那個王家。”
“都太尉統製縣伯?哦,我想起來了,他們家不是在東邊嗎,什麽時候迴來了?”
“王家家主還未迴來,迴來的是他的次子,名喚王子騰。”賈政忙答道。
“你怎麽認識那這王……王……”
“娘,是王子騰。”
“嗯,王子騰。你同那個王子騰是怎麽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