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仁康帝的一聲“宣”,殿外的小太監連忙應聲,轉身快步離去。不一會兒,便見一身著朱袍的老者匆匆步入大殿,步伐中帶著明顯的急切。
看清來人,賈赦心頭一震,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起來。
來人冷冷掃了賈赦一眼,撲通一聲跪在了仁康帝麵前:“臣,張庸,叩見聖天子!”
仁康帝見狀,嘴角浮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目光從賈赦身上轉向張庸:“許久不見,愛卿近來可好?”
“謝聖上掛念,微臣一切安好。”張庸低眉垂首,語氣恭敬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他抬頭迅速掃了一眼仁康帝,又迅速低下頭去,似乎有千言萬語,卻又隻能咽迴肚裏。
仁康帝輕笑一聲,那笑聲在大殿之中迴蕩,顯得格外刺耳:“安好便好。朕聽聞愛卿的得意門生如今投在了誠王門下,不知此事是否屬實啊?”
張庸聞言,朗聲迴道:“聖上容稟,那郭曦確實曾在問心堂求過學,隻是此人恃才傲物,不服管教,微臣早已把其逐出書院了。
至於其投身誠王門下……聖上,人各有誌,微臣和書院不過是起個引導作用罷了。但是,微臣及書院始終秉持公正之心,絕不偏袒或者包庇任何人!”
仁康帝輕輕點頭,目光深邃,冷聲道:“人各有誌,好一個人各有誌。愛卿今日覲見,又是所為何事?”
張庸眼中閃過一抹心疼,啞聲道:“微臣慚愧,今日求見聖上乃是為了宮中秘藥‘迴春丹’。”
張庸的話音未落,大殿內的氣氛驟然凝固。仁康帝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淡淡掃了張庸一眼。
“迴春丹?”仁康帝緩緩重複這三個字,語氣中既有驚訝也有幾分玩味,“朕記得,這‘迴春丹’乃是皇室秘藥,非有大功不得賜予。張卿家,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張庸的身體微微顫抖,卻仍強撐著跪直身子,眼中滿滿的全是哀求:“微臣自然知曉‘迴春丹’的珍貴與規矩,但此事關乎微臣外孫的性命,微臣不得不鬥膽來求。”
仁康帝的目光在張庸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權衡著什麽,隨後緩緩開口:“‘迴春丹’雖然珍貴,也不是不能勻出一兩顆出來。隻是……愛卿應該明白,朕雖貴為天子,一舉一動卻也要按照規矩來。你外孫既無大功於國,又非皇室血脈,這‘迴春丹’豈能輕易賜予?”
張庸聞言,臉色更加蒼白,但他仍不放棄,繼續懇求道:“微臣明白聖上的難處,也知這請求實屬無禮。隻是微臣的外孫年紀尚幼,又深得家父和老妻歡心,若他有個什麽,微臣家中隻怕……”
說到這裏,張庸一直強忍著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聲音也哽咽了起來。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自己的情緒,繼續說道:“微臣深知無規矩不成方圓,故而,微臣願獻上問心堂及張家半數家產,以換取一顆‘迴春丹’。隻求聖上開恩,救救我那可憐的外孫!”
仁康帝看著張庸那滿臉淚痕、聲嘶力竭的模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但這份憐憫很快便被他的理智所壓製,恢複了往日的冷靜與威嚴:“愛卿欲用‘問心堂’和張家半數家產換取‘迴春丹’一事,不知府上眾人可曾知曉?愛卿為一外姓子,舍棄了張家如此大的利益,就不怕禍起蕭牆嗎?
要知道,為了利益,父子反目,兄弟相殘的例子比比皆是啊!”
張庸聞聽聖言,脊梁愈發挺直,聲音朗朗,迴蕩於大殿每一寸角落:“陛下明鑒,張家兒郎雖資質平平,卻皆以情義為重。璉兒雖非張姓本宗,然血脈相融,半出於我張家。先祖遺訓,張家子孫無論風雨飄搖,誓不相棄,此誓,我輩銘記心間,如影隨形,不敢有絲毫遺忘!”
仁康帝目光深邃,似在浩瀚思緒中遨遊,大殿之內,唯餘張庸之聲,清晰而堅定。片刻沉默後,仁康帝緩緩啟唇,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戴權,取朕之珍藏,‘迴春丹’兩枚來。”
張庸心中大喜,麵上卻波瀾不驚,隻聞殿側腳步細碎,戴權尖細的嗓音劃破寧靜:“遵陛下旨意。”
須臾,兩隻晶瑩剔透的玉瓶,伴隨著淡淡藥香,靜置於禦案之上,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
仁康帝輕撚其中一瓶,目光再次聚焦於張庸,語氣中透露出幾分難得的溫情:“難得愛卿一家如此重情,這兩枚丹藥,一枚賜予賈璉救命,一枚留作愛卿自用。
‘問心堂’日後還需愛卿多加費心,多為我大盛輸送人才。”
張庸聞言,眼眶微紅,隨即跪拜於地,聲音中滿是激動與感激:“陛下天恩浩蕩,微臣及張家上下,感激涕零!璉兒得此殊榮,必銘記聖恩,勤勉不輟,以報陛下隆恩。”
拿到‘迴春丹’,張庸不敢有絲毫耽擱,快步往宮外走去。從始至終,他都不曾給過賈赦一個眼神。
看著嶽父遠去的身影,賈赦忍不住苦笑一聲。此刻,他對自己升起了濃濃厭棄之心。
重活一世,他仍舊是個失敗者。他所在意的親人、朋友、甚至是愛人,都一個個離他而去,或是心生嫌隙。而他,空有前世的記憶,卻似乎總是慢人一步,無法挽迴任何局麵。
“賈赦。”耳邊響起仁康帝不辯喜怒的聲音,賈赦忙收斂了心神,恭聲道:“微臣在。”
“你是否在怪朕?”仁康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
賈赦心中一凜,連忙伏地叩首,聲音中帶著一絲惶恐與堅定:“微臣不敢!微臣深知陛下聖明,所做一切自有陛下的考量,微臣隻有感激涕零的份,豈敢有絲毫怨懟之心?”
仁康帝輕輕“嗯”了一聲,似乎對賈赦的迴答還算滿意。他緩緩站起身,走到殿門前,負手而立,目光穿過重重宮門,仿佛看向了遙遠的遠方。
許久,他方才沉聲道:“賈赦,朕從來不會薄待忠心於朕的臣子。朕給你十天假期,把家中的事情處理幹淨後,直接去東大營報到。”
“陛下!”
看清來人,賈赦心頭一震,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起來。
來人冷冷掃了賈赦一眼,撲通一聲跪在了仁康帝麵前:“臣,張庸,叩見聖天子!”
仁康帝見狀,嘴角浮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目光從賈赦身上轉向張庸:“許久不見,愛卿近來可好?”
“謝聖上掛念,微臣一切安好。”張庸低眉垂首,語氣恭敬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他抬頭迅速掃了一眼仁康帝,又迅速低下頭去,似乎有千言萬語,卻又隻能咽迴肚裏。
仁康帝輕笑一聲,那笑聲在大殿之中迴蕩,顯得格外刺耳:“安好便好。朕聽聞愛卿的得意門生如今投在了誠王門下,不知此事是否屬實啊?”
張庸聞言,朗聲迴道:“聖上容稟,那郭曦確實曾在問心堂求過學,隻是此人恃才傲物,不服管教,微臣早已把其逐出書院了。
至於其投身誠王門下……聖上,人各有誌,微臣和書院不過是起個引導作用罷了。但是,微臣及書院始終秉持公正之心,絕不偏袒或者包庇任何人!”
仁康帝輕輕點頭,目光深邃,冷聲道:“人各有誌,好一個人各有誌。愛卿今日覲見,又是所為何事?”
張庸眼中閃過一抹心疼,啞聲道:“微臣慚愧,今日求見聖上乃是為了宮中秘藥‘迴春丹’。”
張庸的話音未落,大殿內的氣氛驟然凝固。仁康帝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淡淡掃了張庸一眼。
“迴春丹?”仁康帝緩緩重複這三個字,語氣中既有驚訝也有幾分玩味,“朕記得,這‘迴春丹’乃是皇室秘藥,非有大功不得賜予。張卿家,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張庸的身體微微顫抖,卻仍強撐著跪直身子,眼中滿滿的全是哀求:“微臣自然知曉‘迴春丹’的珍貴與規矩,但此事關乎微臣外孫的性命,微臣不得不鬥膽來求。”
仁康帝的目光在張庸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權衡著什麽,隨後緩緩開口:“‘迴春丹’雖然珍貴,也不是不能勻出一兩顆出來。隻是……愛卿應該明白,朕雖貴為天子,一舉一動卻也要按照規矩來。你外孫既無大功於國,又非皇室血脈,這‘迴春丹’豈能輕易賜予?”
張庸聞言,臉色更加蒼白,但他仍不放棄,繼續懇求道:“微臣明白聖上的難處,也知這請求實屬無禮。隻是微臣的外孫年紀尚幼,又深得家父和老妻歡心,若他有個什麽,微臣家中隻怕……”
說到這裏,張庸一直強忍著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聲音也哽咽了起來。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自己的情緒,繼續說道:“微臣深知無規矩不成方圓,故而,微臣願獻上問心堂及張家半數家產,以換取一顆‘迴春丹’。隻求聖上開恩,救救我那可憐的外孫!”
仁康帝看著張庸那滿臉淚痕、聲嘶力竭的模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但這份憐憫很快便被他的理智所壓製,恢複了往日的冷靜與威嚴:“愛卿欲用‘問心堂’和張家半數家產換取‘迴春丹’一事,不知府上眾人可曾知曉?愛卿為一外姓子,舍棄了張家如此大的利益,就不怕禍起蕭牆嗎?
要知道,為了利益,父子反目,兄弟相殘的例子比比皆是啊!”
張庸聞聽聖言,脊梁愈發挺直,聲音朗朗,迴蕩於大殿每一寸角落:“陛下明鑒,張家兒郎雖資質平平,卻皆以情義為重。璉兒雖非張姓本宗,然血脈相融,半出於我張家。先祖遺訓,張家子孫無論風雨飄搖,誓不相棄,此誓,我輩銘記心間,如影隨形,不敢有絲毫遺忘!”
仁康帝目光深邃,似在浩瀚思緒中遨遊,大殿之內,唯餘張庸之聲,清晰而堅定。片刻沉默後,仁康帝緩緩啟唇,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戴權,取朕之珍藏,‘迴春丹’兩枚來。”
張庸心中大喜,麵上卻波瀾不驚,隻聞殿側腳步細碎,戴權尖細的嗓音劃破寧靜:“遵陛下旨意。”
須臾,兩隻晶瑩剔透的玉瓶,伴隨著淡淡藥香,靜置於禦案之上,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
仁康帝輕撚其中一瓶,目光再次聚焦於張庸,語氣中透露出幾分難得的溫情:“難得愛卿一家如此重情,這兩枚丹藥,一枚賜予賈璉救命,一枚留作愛卿自用。
‘問心堂’日後還需愛卿多加費心,多為我大盛輸送人才。”
張庸聞言,眼眶微紅,隨即跪拜於地,聲音中滿是激動與感激:“陛下天恩浩蕩,微臣及張家上下,感激涕零!璉兒得此殊榮,必銘記聖恩,勤勉不輟,以報陛下隆恩。”
拿到‘迴春丹’,張庸不敢有絲毫耽擱,快步往宮外走去。從始至終,他都不曾給過賈赦一個眼神。
看著嶽父遠去的身影,賈赦忍不住苦笑一聲。此刻,他對自己升起了濃濃厭棄之心。
重活一世,他仍舊是個失敗者。他所在意的親人、朋友、甚至是愛人,都一個個離他而去,或是心生嫌隙。而他,空有前世的記憶,卻似乎總是慢人一步,無法挽迴任何局麵。
“賈赦。”耳邊響起仁康帝不辯喜怒的聲音,賈赦忙收斂了心神,恭聲道:“微臣在。”
“你是否在怪朕?”仁康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
賈赦心中一凜,連忙伏地叩首,聲音中帶著一絲惶恐與堅定:“微臣不敢!微臣深知陛下聖明,所做一切自有陛下的考量,微臣隻有感激涕零的份,豈敢有絲毫怨懟之心?”
仁康帝輕輕“嗯”了一聲,似乎對賈赦的迴答還算滿意。他緩緩站起身,走到殿門前,負手而立,目光穿過重重宮門,仿佛看向了遙遠的遠方。
許久,他方才沉聲道:“賈赦,朕從來不會薄待忠心於朕的臣子。朕給你十天假期,把家中的事情處理幹淨後,直接去東大營報到。”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