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目光落在那名年老的宮女臉上,眉頭微微一皺。那宮女滿臉是血,看不清本來麵目,但太子卻覺得她的眼神有些熟悉。他仔細端詳了片刻,突然臉色一變,失聲道:“這……這不是母後身邊的侍女嗎?”
賈瑚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鬆開手,讓那宮女癱倒在地,然後緩緩說道:“太子殿下果然好記性!”言語中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
太子看著地上那被賈瑚挑斷手腳筋,卸掉下巴的宮女,眼底閃過一抹血色。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怒意,這不僅僅是對賈瑚殘忍手段的憤怒,更是對自己無力保護身邊人的自責。
他緊盯著賈瑚,寒聲道:“賈瑚,你好大的膽子!孤就是再落魄,也不是你一個臣子能夠欺辱的!”
賈瑚麵對太子的怒斥,卻並未有絲毫畏懼。他冷冷一笑,道:“欺辱?太子殿下還是詢問清楚再下定論吧!”
接著,賈瑚把目光轉向仁康帝,眼神中充滿了決絕與悲痛。他撲通一聲,重重地跪了下來,聲音帶著哽咽:“求陛下為家父報仇!”
仁康帝看著下方如同血人一般的賈瑚,沉聲道:“你要朕如何為你父親報仇?”
賈瑚聞言,忙從與他同行的禦林軍手中接過一把形若琵琶的火銃,揚聲道:“此火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摘自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仁康帝看著賈瑚手中的火銃,眼底閃過一抹冷意,沉聲道:“此物從何而來,又同賈赦有何關聯?”
賈瑚掃了一眼太子,沉聲道:“迴陛下,此物乃是微臣從這名宮人手中所得。剛剛她就是用此物行刺的陛下!”
“呈上來!”仁康帝大手一揮,戴權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從賈瑚手中接過那形若琵琶的火銃,呈到仁康帝麵前。
仁康帝仔細端詳著火銃,眉頭緊鎖。他雖不精通火器,但也知道這東西威力巨大,絕非尋常之物。他轉頭看向太子,沉聲道:“太子,你可認識此物?”
太子心中一緊,他確實從未見過這種火銃,但此刻若矢口否認,隻怕更加惹人懷疑。他強作鎮定,道:“兒臣從未見過此等火器!”
賈瑚冷笑一聲,道:“太子不知此物,卻認得這刺客,您不覺得太過可笑了嗎?”
太子的臉色陰沉下來,他冷冷地盯著賈瑚,道:“你在懷疑是孤安排的此人行刺父皇?”
賈瑚毫不畏懼地迎上太子的目光,沉聲道:“太子連宮變都敢發動,還有什麽是您不敢的?”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太子臉色鐵青,怒喝道:“賈瑚,你血口噴人!孤從未想過要傷父皇分毫!”
賈瑚冷笑連連,他指著地上橫七豎八的屍體,道:“這就是您說的,從未想過要傷陛下分毫?”
仁康帝看著大殿上的血跡,以及那些橫七豎八的屍體,眼底有什麽東西快速閃過。
賈瑚仿佛沒有察覺一般,繼續說道:“剛剛,若不微臣的父親反應迅速,以身相護,您還能說出這等顛倒黑白的言語嗎?”
麵對賈瑚的指責,太子一下慌了起來。他臉色蒼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盯著賈瑚,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與恐懼交織的神色,但隨即又強壓下去,換上了一副懇切的表情。
“賈瑚,你莫要再胡言亂語!孤對父皇的敬重與愛戴,豈是你能隨意詆毀的?
孤做過的事情孤承認,孤沒有做過的事情,你們也別妄想按在孤的身上!
父皇,兒臣是您帶大的,兒臣是什麽性格您最是清楚。兒臣雖對您有怨,卻從未對您起過殺心。從始至終,兒臣……兒臣都隻是想要得到您的認可啊!”
太子畢竟是仁康帝最看重的兒子,又是自己最愛的女人給自己留下的唯一骨血,如今看到他被一個臣子如此逼迫,仁康帝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目光深邃,靜靜地盯著太子,眼中閃過一絲疼惜與猶豫。畢竟,這是他親手帶大的孩子,是他心中最深的牽掛。
“賈瑚,你言辭鑿鑿,可有確鑿證據?”仁康帝冷聲打斷了賈瑚即將開口的話。
賈瑚見狀,並未退縮,反而抬起頭,直視仁康帝:“陛下,難道這名宮人還不算作證據嗎?若是不能,那些突然冒出的死士也不可以嗎?”
太子聞言,心中一緊,他急忙辯解道:“父皇,兒臣從未指使過任何人行刺與您,至於那些突然冒出來的死士,兒臣更是毫不知情!賈瑚,你莫要信口雌黃,將莫須有的罪名扣在孤的頭上!”
賈瑚卻冷笑一聲,道:“太子殿下,您以為否認便能洗脫嫌疑嗎?元後的人除了您,還有人能夠指揮得了嗎?而那些死士,出現的時機未免也太巧合了吧?若非有人特意安排,他們怎會出現的那樣恰好?
還是說,有人早早的安排好了這一切,就等著您對陛下發難,然後在暗中助您成事?”
聽到賈瑚的這番言論,太子忙看向仁康帝。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能夠倚仗的唯有他對母後的情誼,若是仁康帝因為賈瑚的話而懷疑了自己早逝的母後,那自己就真得徹底沒了翻身的機會。
仁康帝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慮。作為帝王,他有著帝王擁有的一切屬性,多疑便是其中之一。此刻,他聽著賈瑚和太子的爭辯,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沉思片刻後,仁康帝突然開口,:“雍王聽令!”
“兒臣在。”雍王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臉上一片肅穆。
“著你連同三司,查明此事真相。”仁康帝看著雍王的眼睛,沉聲道:“無論涉及何人,都要一查到底,不得有絲毫懈怠。朕要的是事實,是真相,明白嗎?”
賈瑚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鬆開手,讓那宮女癱倒在地,然後緩緩說道:“太子殿下果然好記性!”言語中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
太子看著地上那被賈瑚挑斷手腳筋,卸掉下巴的宮女,眼底閃過一抹血色。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怒意,這不僅僅是對賈瑚殘忍手段的憤怒,更是對自己無力保護身邊人的自責。
他緊盯著賈瑚,寒聲道:“賈瑚,你好大的膽子!孤就是再落魄,也不是你一個臣子能夠欺辱的!”
賈瑚麵對太子的怒斥,卻並未有絲毫畏懼。他冷冷一笑,道:“欺辱?太子殿下還是詢問清楚再下定論吧!”
接著,賈瑚把目光轉向仁康帝,眼神中充滿了決絕與悲痛。他撲通一聲,重重地跪了下來,聲音帶著哽咽:“求陛下為家父報仇!”
仁康帝看著下方如同血人一般的賈瑚,沉聲道:“你要朕如何為你父親報仇?”
賈瑚聞言,忙從與他同行的禦林軍手中接過一把形若琵琶的火銃,揚聲道:“此火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摘自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仁康帝看著賈瑚手中的火銃,眼底閃過一抹冷意,沉聲道:“此物從何而來,又同賈赦有何關聯?”
賈瑚掃了一眼太子,沉聲道:“迴陛下,此物乃是微臣從這名宮人手中所得。剛剛她就是用此物行刺的陛下!”
“呈上來!”仁康帝大手一揮,戴權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從賈瑚手中接過那形若琵琶的火銃,呈到仁康帝麵前。
仁康帝仔細端詳著火銃,眉頭緊鎖。他雖不精通火器,但也知道這東西威力巨大,絕非尋常之物。他轉頭看向太子,沉聲道:“太子,你可認識此物?”
太子心中一緊,他確實從未見過這種火銃,但此刻若矢口否認,隻怕更加惹人懷疑。他強作鎮定,道:“兒臣從未見過此等火器!”
賈瑚冷笑一聲,道:“太子不知此物,卻認得這刺客,您不覺得太過可笑了嗎?”
太子的臉色陰沉下來,他冷冷地盯著賈瑚,道:“你在懷疑是孤安排的此人行刺父皇?”
賈瑚毫不畏懼地迎上太子的目光,沉聲道:“太子連宮變都敢發動,還有什麽是您不敢的?”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太子臉色鐵青,怒喝道:“賈瑚,你血口噴人!孤從未想過要傷父皇分毫!”
賈瑚冷笑連連,他指著地上橫七豎八的屍體,道:“這就是您說的,從未想過要傷陛下分毫?”
仁康帝看著大殿上的血跡,以及那些橫七豎八的屍體,眼底有什麽東西快速閃過。
賈瑚仿佛沒有察覺一般,繼續說道:“剛剛,若不微臣的父親反應迅速,以身相護,您還能說出這等顛倒黑白的言語嗎?”
麵對賈瑚的指責,太子一下慌了起來。他臉色蒼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盯著賈瑚,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與恐懼交織的神色,但隨即又強壓下去,換上了一副懇切的表情。
“賈瑚,你莫要再胡言亂語!孤對父皇的敬重與愛戴,豈是你能隨意詆毀的?
孤做過的事情孤承認,孤沒有做過的事情,你們也別妄想按在孤的身上!
父皇,兒臣是您帶大的,兒臣是什麽性格您最是清楚。兒臣雖對您有怨,卻從未對您起過殺心。從始至終,兒臣……兒臣都隻是想要得到您的認可啊!”
太子畢竟是仁康帝最看重的兒子,又是自己最愛的女人給自己留下的唯一骨血,如今看到他被一個臣子如此逼迫,仁康帝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目光深邃,靜靜地盯著太子,眼中閃過一絲疼惜與猶豫。畢竟,這是他親手帶大的孩子,是他心中最深的牽掛。
“賈瑚,你言辭鑿鑿,可有確鑿證據?”仁康帝冷聲打斷了賈瑚即將開口的話。
賈瑚見狀,並未退縮,反而抬起頭,直視仁康帝:“陛下,難道這名宮人還不算作證據嗎?若是不能,那些突然冒出的死士也不可以嗎?”
太子聞言,心中一緊,他急忙辯解道:“父皇,兒臣從未指使過任何人行刺與您,至於那些突然冒出來的死士,兒臣更是毫不知情!賈瑚,你莫要信口雌黃,將莫須有的罪名扣在孤的頭上!”
賈瑚卻冷笑一聲,道:“太子殿下,您以為否認便能洗脫嫌疑嗎?元後的人除了您,還有人能夠指揮得了嗎?而那些死士,出現的時機未免也太巧合了吧?若非有人特意安排,他們怎會出現的那樣恰好?
還是說,有人早早的安排好了這一切,就等著您對陛下發難,然後在暗中助您成事?”
聽到賈瑚的這番言論,太子忙看向仁康帝。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能夠倚仗的唯有他對母後的情誼,若是仁康帝因為賈瑚的話而懷疑了自己早逝的母後,那自己就真得徹底沒了翻身的機會。
仁康帝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慮。作為帝王,他有著帝王擁有的一切屬性,多疑便是其中之一。此刻,他聽著賈瑚和太子的爭辯,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沉思片刻後,仁康帝突然開口,:“雍王聽令!”
“兒臣在。”雍王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臉上一片肅穆。
“著你連同三司,查明此事真相。”仁康帝看著雍王的眼睛,沉聲道:“無論涉及何人,都要一查到底,不得有絲毫懈怠。朕要的是事實,是真相,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