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鳶再次取出羅盤,打出一道不同顏色的靈光,羅盤以她為中心旋轉,光影透照之處在懸山以北的風水之地,道宗古跡的結界完整地浮現出來,曾經屬於道宗的特殊道韻猶自在天地間迴響。
“在那邊。”古驤玉麵色一喜,將諸多疑慮壓下去,“走,過去看看。”
唰唰唰。
伴隨著三道遁光亮起,三名天劍官緊緊跟隨,顧餘生和太史鳶連忙跟上,隻是在遁行途中,他的神海裏出現古驤玉的密音:“顧小子,你能斬歲獸可造福蒼生,但萬萬不可輕易泄露能逐黑暗之事,否則必惹禍上身,你應該也感覺到了吧,有幾名強者正在靠近,等黑暗完全褪去,他們就會來到這裏,我勸你早點離開,更不要和太史家的人走得太近,我知你不會在鏡域之地久留,在此方荒蕪之地,或許還有完整的上古之陣存在,應該可以離開……順便多說一句,我雖然和你父親知交不多,卻也知道他是擁有通天徹地本事的人,他那樣的人都出了意外,你應該更惜命一些。”
顧餘生有些意外地看向前方的古驤玉,她頭也不迴,十分決然,可告訴他的事,又非尋常關係之人所能知曉。
顧餘生神識和精神被蒼猿揮毫一空,默默跟在四人身後,一路追星趕月,總算是來到了神秘的懸山道宗門前,懸山之大,亦如翻轉過來的青萍山,所以越往高處,越是寬廣,山勢險峻,怪石嶙峋,蒼鬆在山崖頑強生長,千年道觀石木不敗,仿佛下方世界的無盡黃沙,無法吹到這裏。
那隨山勢蔓延的青石更是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一路行至山門前,眾人還來不及感受道宗遺跡的韻律,就被一股神聖浩瀚的浩然之氣籠罩,這浩然之氣來自於道宗的一處閣樓,金色的華光好似無數個聖人的文字閃爍,形成特殊的結界。
古驤玉駐足觀了片刻說道:“想不到你們太史家與道宗竟有如此淵源,將大世之書秘藏在這種地方,當真萬無一失。”
太史鳶搖頭道:“當年曾太史公遊方世界,與一位道宗方外修士結緣,料到太史家與道宗之禍相近,故而才將秘藏分於天下諸地。”
“如此說來,傳承大世人族的浩瀚經卷,並非隻有鏡域之地藏有?”古驤玉手插腰間,迴頭對三位天劍官吩咐道,“秘藏就在前麵,你們三人一同前往,記住,要心係天下,方能有所應。”
“是。”
陸元貞,靈瑤,嶽文君得到命令,朝那一幢道觀小樓急去。
待三人稍遠,太史鳶將目光看向顧餘生,似有所思。
“你以為這些大事,劍宮真一無所知?”古驤玉似笑非笑,“你丫頭年紀輕輕,肩頭承載的東西太重,有的時候未免心思太多,這一點,你倒要學一學顧小友。”
太史鳶麵頰微紅,朝顧餘生歉然一笑。
顧餘生神色坦然,站在這歲月荒涼的道觀山門前,他的心境非尋常可比,這麽多年,他知人識人,人情冷暖早已百般品嚐,在他心底,太史鳶或許對自己有幾分特殊感情,但他心如頑石,心靜空明,世間女子,唯有晚雲一人對他無雜無念,所係唯情,情專不匪。
任何情況,他皆信任心中所愛,他亦相信晚雲待他亦如此。
太史鳶雜念太多,在利益之間權衡,雖非她所能左右,但顧餘生亦明白,此生她很難和自己建立友誼,若是有關聯,也不過是有相同的利益。
思至此,顧餘生倒不由地想起曾上敬亭山時遇見的女子瞿梁紅,或許正是她的坦率心直,才讓他將瞿梁紅也視為好友,或許也正因此故,才與同樣不羈於外形的莫憑欄兩兩相知,結為夫妻。
不知故鄉的摯友,如今可還好,莫兄也不知道找到梁紅的下落沒有。
就在顧餘生思緒念轉間,前方忽然傳來靈瑤激動的聲音:“我找到了,原來歲獸的秘密……怎麽會?怎麽會?”
“嗯?”
古驤玉眼皮一跳,嗖的一下消失在原地,片刻後,在小樓前的她,也不由地心神震蕩,氣息不穩,像是受到了某種打擊。
“十五先生不去看看嗎?”太史鳶目光閃爍,“秘藏顯現並不會持續太久,太史家記錄的藏書雖然未必有修行秘典,卻也會記錄大世的各方傳承的。”
“我其實對眼前的道觀更感興趣。”
有古驤玉的提醒,顧餘生暗中保持對太史鳶的幾分戒備,一個人走在沉寂的古觀內,思緒急轉,雖然前方的小樓呈現出的顯兆秘藏的確是真,但與他見到的真正秘藏相差太遠,按照他的推測,眼前的秘藏並非完整,或許還暗中受太史鳶所操控,真正的秘密並不會顯露出來。
至於劍宮四名劍官被眼前所驚,他亦有所料,但為了印證心中得知的答案,他還是以一縷神識探看,小樓影前,金色的聖文翻湧如竹簡記載,三位天劍官以特殊的念力凝顯,一行行文字變得格外清晰:
——歲獸之源,起源於修士肉身之染和邪魂之亡,意誌被泯,誕生出另類智慧執念,以殺戮和吞噬為生,不斷壯大,越是強大的修士和妖族之身靈魂被剝奪成為歲獸之後,也更加強大恐怖。
歲獸之潮,在於修士之魂強行被奪,肉身因意誌怨念而長存不朽,一開始或隻是屍修,但若身有異寶之靈,則靈奪其身,化為歲獸。
四位天劍官震撼的原因,也恰恰於此,萬年前,聖王朝劍修數十萬甚至百萬之眾,表麵上,這些劍修是戰死的,可他們身為劍宮高位,當然知道聖王朝之滅是因平安錢之故。
當年的聖王朝之主為了煉製大量平安錢,暗中剝奪了修士之魂,從而導致大量的修士化作歲獸。
太史家記載的,不僅有歲獸的最初起源和流傳,更牽涉到永夜之謎,大世諸多將要化為歲獸的修士被丟進次元世界,也就是顧餘生曾經闖入過的‘灰界’,而小玄界之所以被稱為神棄之地,也是因為大世宗門和勢力將離奇死亡的大量修士丟到小玄界集體掩埋。
三大聖地的存在,最初竟是大世超級宗門和世家用來運轉遺骸和監守遺骸建立的……
當更多的秘密從曆史塵埃中顯露出來,身為神劍官的古驤玉陡然意識到什麽,一掌拍出,試圖將秘藏顯露出來的文字泯滅,她迴頭看一眼站在古觀內的顧餘生,又看向遠處的太史鳶,瞳孔劇烈一縮:“不對……我們知道的似乎太多了。”
同一時間,顧餘生心神劇震之時,也生出一股毛骨悚然之感,這些信息,顯現得太過於刻意,就像是要他們故意知道的那樣,可越是如此容易得到,就越讓人不安,因為時間雖然可以追溯到萬年前,並不意味著當年的執行者如今就斷了傳承,說不定……
顧餘生出於本能地向一旁躲閃,身為神劍官的古驤玉也同樣不慢,皆做出避退動作。
幾乎就在二人挪閃之際,整個古觀上方,金色的符文流轉,神秘的結界須臾而成,空氣中發出鏗鏗鏗的聲音,好似有無數鐵鏈抽動軸轉。
哐嘡,哐嘡,哐嘡。
三聲脆響,陸元貞,靈瑤,嶽文君被透明狀的鎖鏈楔釘在道觀小樓上,神秘的鎖鏈的另外一頭,竟是從太史鳶的身體丹田處迸發,此時的她目光呆滯,身體氣息逸散,強烈的靈魂波動一圈圈蕩開,在她體表之外浮現出一道陌生的麵孔。
剛落定的顧餘生聽見古驤玉充滿驚愕的聲音:“怎麽會是你?太史季,你老人家不是已經死了嗎?”
“在那邊。”古驤玉麵色一喜,將諸多疑慮壓下去,“走,過去看看。”
唰唰唰。
伴隨著三道遁光亮起,三名天劍官緊緊跟隨,顧餘生和太史鳶連忙跟上,隻是在遁行途中,他的神海裏出現古驤玉的密音:“顧小子,你能斬歲獸可造福蒼生,但萬萬不可輕易泄露能逐黑暗之事,否則必惹禍上身,你應該也感覺到了吧,有幾名強者正在靠近,等黑暗完全褪去,他們就會來到這裏,我勸你早點離開,更不要和太史家的人走得太近,我知你不會在鏡域之地久留,在此方荒蕪之地,或許還有完整的上古之陣存在,應該可以離開……順便多說一句,我雖然和你父親知交不多,卻也知道他是擁有通天徹地本事的人,他那樣的人都出了意外,你應該更惜命一些。”
顧餘生有些意外地看向前方的古驤玉,她頭也不迴,十分決然,可告訴他的事,又非尋常關係之人所能知曉。
顧餘生神識和精神被蒼猿揮毫一空,默默跟在四人身後,一路追星趕月,總算是來到了神秘的懸山道宗門前,懸山之大,亦如翻轉過來的青萍山,所以越往高處,越是寬廣,山勢險峻,怪石嶙峋,蒼鬆在山崖頑強生長,千年道觀石木不敗,仿佛下方世界的無盡黃沙,無法吹到這裏。
那隨山勢蔓延的青石更是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一路行至山門前,眾人還來不及感受道宗遺跡的韻律,就被一股神聖浩瀚的浩然之氣籠罩,這浩然之氣來自於道宗的一處閣樓,金色的華光好似無數個聖人的文字閃爍,形成特殊的結界。
古驤玉駐足觀了片刻說道:“想不到你們太史家與道宗竟有如此淵源,將大世之書秘藏在這種地方,當真萬無一失。”
太史鳶搖頭道:“當年曾太史公遊方世界,與一位道宗方外修士結緣,料到太史家與道宗之禍相近,故而才將秘藏分於天下諸地。”
“如此說來,傳承大世人族的浩瀚經卷,並非隻有鏡域之地藏有?”古驤玉手插腰間,迴頭對三位天劍官吩咐道,“秘藏就在前麵,你們三人一同前往,記住,要心係天下,方能有所應。”
“是。”
陸元貞,靈瑤,嶽文君得到命令,朝那一幢道觀小樓急去。
待三人稍遠,太史鳶將目光看向顧餘生,似有所思。
“你以為這些大事,劍宮真一無所知?”古驤玉似笑非笑,“你丫頭年紀輕輕,肩頭承載的東西太重,有的時候未免心思太多,這一點,你倒要學一學顧小友。”
太史鳶麵頰微紅,朝顧餘生歉然一笑。
顧餘生神色坦然,站在這歲月荒涼的道觀山門前,他的心境非尋常可比,這麽多年,他知人識人,人情冷暖早已百般品嚐,在他心底,太史鳶或許對自己有幾分特殊感情,但他心如頑石,心靜空明,世間女子,唯有晚雲一人對他無雜無念,所係唯情,情專不匪。
任何情況,他皆信任心中所愛,他亦相信晚雲待他亦如此。
太史鳶雜念太多,在利益之間權衡,雖非她所能左右,但顧餘生亦明白,此生她很難和自己建立友誼,若是有關聯,也不過是有相同的利益。
思至此,顧餘生倒不由地想起曾上敬亭山時遇見的女子瞿梁紅,或許正是她的坦率心直,才讓他將瞿梁紅也視為好友,或許也正因此故,才與同樣不羈於外形的莫憑欄兩兩相知,結為夫妻。
不知故鄉的摯友,如今可還好,莫兄也不知道找到梁紅的下落沒有。
就在顧餘生思緒念轉間,前方忽然傳來靈瑤激動的聲音:“我找到了,原來歲獸的秘密……怎麽會?怎麽會?”
“嗯?”
古驤玉眼皮一跳,嗖的一下消失在原地,片刻後,在小樓前的她,也不由地心神震蕩,氣息不穩,像是受到了某種打擊。
“十五先生不去看看嗎?”太史鳶目光閃爍,“秘藏顯現並不會持續太久,太史家記錄的藏書雖然未必有修行秘典,卻也會記錄大世的各方傳承的。”
“我其實對眼前的道觀更感興趣。”
有古驤玉的提醒,顧餘生暗中保持對太史鳶的幾分戒備,一個人走在沉寂的古觀內,思緒急轉,雖然前方的小樓呈現出的顯兆秘藏的確是真,但與他見到的真正秘藏相差太遠,按照他的推測,眼前的秘藏並非完整,或許還暗中受太史鳶所操控,真正的秘密並不會顯露出來。
至於劍宮四名劍官被眼前所驚,他亦有所料,但為了印證心中得知的答案,他還是以一縷神識探看,小樓影前,金色的聖文翻湧如竹簡記載,三位天劍官以特殊的念力凝顯,一行行文字變得格外清晰:
——歲獸之源,起源於修士肉身之染和邪魂之亡,意誌被泯,誕生出另類智慧執念,以殺戮和吞噬為生,不斷壯大,越是強大的修士和妖族之身靈魂被剝奪成為歲獸之後,也更加強大恐怖。
歲獸之潮,在於修士之魂強行被奪,肉身因意誌怨念而長存不朽,一開始或隻是屍修,但若身有異寶之靈,則靈奪其身,化為歲獸。
四位天劍官震撼的原因,也恰恰於此,萬年前,聖王朝劍修數十萬甚至百萬之眾,表麵上,這些劍修是戰死的,可他們身為劍宮高位,當然知道聖王朝之滅是因平安錢之故。
當年的聖王朝之主為了煉製大量平安錢,暗中剝奪了修士之魂,從而導致大量的修士化作歲獸。
太史家記載的,不僅有歲獸的最初起源和流傳,更牽涉到永夜之謎,大世諸多將要化為歲獸的修士被丟進次元世界,也就是顧餘生曾經闖入過的‘灰界’,而小玄界之所以被稱為神棄之地,也是因為大世宗門和勢力將離奇死亡的大量修士丟到小玄界集體掩埋。
三大聖地的存在,最初竟是大世超級宗門和世家用來運轉遺骸和監守遺骸建立的……
當更多的秘密從曆史塵埃中顯露出來,身為神劍官的古驤玉陡然意識到什麽,一掌拍出,試圖將秘藏顯露出來的文字泯滅,她迴頭看一眼站在古觀內的顧餘生,又看向遠處的太史鳶,瞳孔劇烈一縮:“不對……我們知道的似乎太多了。”
同一時間,顧餘生心神劇震之時,也生出一股毛骨悚然之感,這些信息,顯現得太過於刻意,就像是要他們故意知道的那樣,可越是如此容易得到,就越讓人不安,因為時間雖然可以追溯到萬年前,並不意味著當年的執行者如今就斷了傳承,說不定……
顧餘生出於本能地向一旁躲閃,身為神劍官的古驤玉也同樣不慢,皆做出避退動作。
幾乎就在二人挪閃之際,整個古觀上方,金色的符文流轉,神秘的結界須臾而成,空氣中發出鏗鏗鏗的聲音,好似有無數鐵鏈抽動軸轉。
哐嘡,哐嘡,哐嘡。
三聲脆響,陸元貞,靈瑤,嶽文君被透明狀的鎖鏈楔釘在道觀小樓上,神秘的鎖鏈的另外一頭,竟是從太史鳶的身體丹田處迸發,此時的她目光呆滯,身體氣息逸散,強烈的靈魂波動一圈圈蕩開,在她體表之外浮現出一道陌生的麵孔。
剛落定的顧餘生聽見古驤玉充滿驚愕的聲音:“怎麽會是你?太史季,你老人家不是已經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