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都挺好(大結局)
李恪:這家沒我,要散 作者:楚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第二天一上朝,魏征便站了出來,彈劾李承乾損傷龍體。
李二看著這一幕笑嗬嗬絲毫沒有站出來幫一把的態度,而不等李恪說話,李承乾率先站出來認錯了。
這搞得魏征多少有些不痛快,於是他將目光看向了李二……
那充滿戰鬥欲望的眼神李二看了也是一哆嗦,連忙讓眾人有事趕緊稟報。
這看的一眾老臣們好笑不已,不過好在魏征還是壓下了心中戰鬥的欲望。
好像自從李承乾成親之後世界變得平靜了,雖然事務依舊很多,但是並無大事發生。
而蘇亶也在李承乾成親後的第七天前往了台州。
在十月中旬,從台州傳來了八百裏加急,經過調查,台州十二個家族倒賣軍中機密。
被處以叛國罪,夷三族……
而這一天朝中數個世家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收到各種牽連,或被罷免,或被外放,或招來殺身之禍……
這一切來的太快了,快到李恪和李承乾都沒反應過來。
“嘖嘖,不愧是咱爹啊!下手就是快,而且又快又準!”
李恪給李承乾倒了杯茶笑著說道。
“是啊,沒想到僅僅幾個月時間,台州明麵上的家族換了一遍……
而且還連帶著將一些背後的人趕出了朝堂,這份手段,學不來,學不來。”
李承乾笑著搖搖頭,眼中充滿了向往和崇拜。
而在一旁低頭吃肉脯的李治抬起頭笑著說道
“三哥,你馬上就要行及冠禮了,有什麽想法嗎?”
李恪被李治問的一愣,是啊,馬上要行及冠禮了,他好像並沒什麽特殊的想法。
見到李承乾和李治都看向自己,李恪思索片刻說道
“也沒什麽特殊的想法,就希望世界和平吧!”
此言一出李承乾和李治都笑出聲了,就連十三歲的李治都知道,世界和平都是個笑話。
沒見地中海那邊到現在還在打仗,人腦袋都要打成狗腦袋。
當然,這裏麵大唐也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時間一晃來到了十一月下旬,李恪及冠這天,規製比李承乾那時候略小,但身為最受寵的皇子之一也隻比李承乾略差一絲。
不過過程卻是一樣的,最後取字的時候是李淵親自給取的:賢遠。
(查了下李恪字厶(mou),在《說文解字》中是奸邪的意思……
這個可信度有些存疑,皇室子弟取這個字,大概率是死後或者其他原因。)
惟德惟賢,行穩致遠。
惟德惟賢出自《尚書》,原文為: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意思是,能夠發揚大德,使家族和睦,百官和諧,進而使萬邦協調。
而行穩致遠則出自《禮記·表記》,原文為: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謬以千裏。”
意思是,君子做事一開始就要謹慎,因為開始時的細微差錯,到最後可能會導致巨大的錯誤。
強調做事要穩重、謹慎,才能實現長遠的目標。
兩者放在一起強調了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以及李淵期盼李恪在朝堂長遠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貞觀十七年,元日,李恪算是在長安安安穩穩的過了一個好年。
貞觀十七年二月,李恪成親,迎娶弘農楊氏嫡女,楊婉柔,再次轟動了長安。
李二,長孫皇後,李淵,萬貴妃,楊妃等人來到了蜀王府。
場麵也算是空前的宏大了,而這一次宴席分了兩處,一處為麟德殿,全是李二,李淵的臣子們,歡聚一堂。
另一處在李恪的蜀王府,全是各家的二代們。
不過最有意思的是,在蜀王府,形成了兩個陣營。
以程處默為首的非李氏皇族親屬陣營和以李承乾為首的李氏皇族親屬陣營。
程處默拎著一個上麵標著52°的酒壇子站在中間笑著說道
“蜀王殿下,今日你大婚,咱老程也不為難你,你們要是能喝趴下我們,就算你們贏!”
李恪哪裏不知道程處默等人的小心思,這是為了報在軍校之仇啊!
但是他李恪慫過嗎?當然沒有,嗬嗬一笑說道
“上酒來,今天說要是主動退場了,誰就不是帶把的!”
李恪此話一出,整個現場頓時沸騰了。
叫好聲不斷,當然最先陣亡的是李慎,李貞,李惲,然後是李治,李愔,李泰,長孫衝……
不過大體來說,各有損傷,當最後隻剩程處默和李恪站在中間的時候,程處默嗬嗬一笑說道
“蜀王殿下酒量非凡,老程服了。”
此話一出,原本好醉的打晃的李恪立刻清醒了,雖然臉上依舊是通紅的,但神智很是清醒,上前拍了拍程處默的肩膀笑著說道
“處默兄可知道孫神醫那裏有解救的藥丸?哇哈哈哈……”
程處默聽後頓時臉色更紅了,硬生生從牙縫裏擠出
“卑鄙”
兩個字才徹底醉過去。
看著倒了一片的紈絝們,李恪招招手笑著說道
“都送去休息,兩人一間房,哇哈哈哈哈……”
李恪都能想到第二天一早起來眾人的臉色了。
王喜在一旁笑著恭敬的說道
“喏。”
貞觀十七年注定是被載入史冊的一年,畢竟李恪三次大婚。
直接轟動了全長安,這在日漸繁華的長安來說,依舊是稀罕事兒。
貞觀十七年,三月,長孫皇後再次誕下皇女,李二大喜,封封衡山郡公主得實封又增賦。
同年五月,太子妃蘇婉兒懷孕
貞觀十八年,二月,皇太孫降世,李淵親自取名李象。
貞觀十八年,六月,蜀王妃楊婉柔有孕。
貞觀十九年,三月,蜀王妃楊婉柔誕下一子,李淵親自取名李千裏。
沒錯每次都是李淵給取名,李二痛失取名權。
貞觀十九年,七月,希拉克略去世,波斯,西格特王國,阿拉伯帝國瘋狂瓜分拜占庭。
貞觀二十年,一月,君士坦丁三世向大唐求援。
貞觀二十年,二月,李淵,李二帶著三千玄甲軍留下一封信,奔赴地中海。
命李承乾監國……魏征站在太極宮裏罵了一個時辰,噴了李承乾和李恪一臉口水……
李承乾和李恪還不敢反駁,這事兒確實是自家爹和爺爺做得不對。
貞觀二十二年,李二與李淵還朝,地中海各國徹底陷入無休止戰亂。
貞觀二十五年,李泰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蒸汽火車,蒸汽機全麵普及,世界進入蒸汽時代。
貞觀二十八年,大唐開始全麵鋪設火車軌道,計劃在兩百年間,鋪設五千裏。
貞觀三十年,李佑攜妻子令狐淼淼再次出海,探尋世界。
貞觀三十二年,李淵去世,享年九十二歲。
李二痛哭不已,罷朝一月,全長安哀痛不已。
貞觀三十五年,李二退位為太上皇,李承乾登基,年號:永徽。
永徽三年,朝局穩定,李二攜長孫皇後,楊妃等人遊覽世界。
永徽八年,皇家科學院正式成立,李承乾為院長,李泰,李恪為副院長。
永徽十五年,半自動步槍完成量產,並列裝部隊。
永徽二十年,軍隊改革,府兵製該募兵製。
至永徽四十二年,天下大定無事發生,科技爆發,吏治清明。
同年,李世民離世,享年99歲。
同年,李承乾廢除年號,改大唐紀年。
同年十月,李承乾退位,由皇太子李象繼位。
至此,大唐進入新的階段。
“誒誒誒,老九家的小子,你把我那印章放下。
老四家的閨女,我拿手搞也放下。
老六家老大,別畫了,過來聊天。
老五,管管你家孩子,老夫的錦鯉啊!”
此時須發皆白的李承乾拍了拍氣的直跺腳的同行蒼老的李恪笑著說道
“三弟啊,認命吧!”
李恪看了看李承乾,又看了看在他府上亂竄的猴崽子們,幽幽歎了口氣……
“年輕年輕不讓我當紈絝,老了老了還要給你們看孩子……
造孽啊!”
此言一出在李恪這裏聚會的兄弟姐妹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看著日新月異的大唐,李恪覺著沒當上紈絝好像也沒什麽不好…
“來來來,讓我們舉杯,明天還要再三弟這裏聚會!
敬三弟,敬大唐!”
所有人一個不少的舉起杯笑著說道
“敬三哥(三弟),敬大唐!”
(全文完)
…………我是分割線…………
感謝一直看到這裏的大老爺們,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很多人的名字我都可以背下來了。
這是老楚的第一本書,沒想到會寫這麽多,這也離不開各位的支持。
在這裏感謝大家了!
最後再給大老爺撅一個!!!
李二看著這一幕笑嗬嗬絲毫沒有站出來幫一把的態度,而不等李恪說話,李承乾率先站出來認錯了。
這搞得魏征多少有些不痛快,於是他將目光看向了李二……
那充滿戰鬥欲望的眼神李二看了也是一哆嗦,連忙讓眾人有事趕緊稟報。
這看的一眾老臣們好笑不已,不過好在魏征還是壓下了心中戰鬥的欲望。
好像自從李承乾成親之後世界變得平靜了,雖然事務依舊很多,但是並無大事發生。
而蘇亶也在李承乾成親後的第七天前往了台州。
在十月中旬,從台州傳來了八百裏加急,經過調查,台州十二個家族倒賣軍中機密。
被處以叛國罪,夷三族……
而這一天朝中數個世家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收到各種牽連,或被罷免,或被外放,或招來殺身之禍……
這一切來的太快了,快到李恪和李承乾都沒反應過來。
“嘖嘖,不愧是咱爹啊!下手就是快,而且又快又準!”
李恪給李承乾倒了杯茶笑著說道。
“是啊,沒想到僅僅幾個月時間,台州明麵上的家族換了一遍……
而且還連帶著將一些背後的人趕出了朝堂,這份手段,學不來,學不來。”
李承乾笑著搖搖頭,眼中充滿了向往和崇拜。
而在一旁低頭吃肉脯的李治抬起頭笑著說道
“三哥,你馬上就要行及冠禮了,有什麽想法嗎?”
李恪被李治問的一愣,是啊,馬上要行及冠禮了,他好像並沒什麽特殊的想法。
見到李承乾和李治都看向自己,李恪思索片刻說道
“也沒什麽特殊的想法,就希望世界和平吧!”
此言一出李承乾和李治都笑出聲了,就連十三歲的李治都知道,世界和平都是個笑話。
沒見地中海那邊到現在還在打仗,人腦袋都要打成狗腦袋。
當然,這裏麵大唐也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時間一晃來到了十一月下旬,李恪及冠這天,規製比李承乾那時候略小,但身為最受寵的皇子之一也隻比李承乾略差一絲。
不過過程卻是一樣的,最後取字的時候是李淵親自給取的:賢遠。
(查了下李恪字厶(mou),在《說文解字》中是奸邪的意思……
這個可信度有些存疑,皇室子弟取這個字,大概率是死後或者其他原因。)
惟德惟賢,行穩致遠。
惟德惟賢出自《尚書》,原文為: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意思是,能夠發揚大德,使家族和睦,百官和諧,進而使萬邦協調。
而行穩致遠則出自《禮記·表記》,原文為: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謬以千裏。”
意思是,君子做事一開始就要謹慎,因為開始時的細微差錯,到最後可能會導致巨大的錯誤。
強調做事要穩重、謹慎,才能實現長遠的目標。
兩者放在一起強調了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以及李淵期盼李恪在朝堂長遠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貞觀十七年,元日,李恪算是在長安安安穩穩的過了一個好年。
貞觀十七年二月,李恪成親,迎娶弘農楊氏嫡女,楊婉柔,再次轟動了長安。
李二,長孫皇後,李淵,萬貴妃,楊妃等人來到了蜀王府。
場麵也算是空前的宏大了,而這一次宴席分了兩處,一處為麟德殿,全是李二,李淵的臣子們,歡聚一堂。
另一處在李恪的蜀王府,全是各家的二代們。
不過最有意思的是,在蜀王府,形成了兩個陣營。
以程處默為首的非李氏皇族親屬陣營和以李承乾為首的李氏皇族親屬陣營。
程處默拎著一個上麵標著52°的酒壇子站在中間笑著說道
“蜀王殿下,今日你大婚,咱老程也不為難你,你們要是能喝趴下我們,就算你們贏!”
李恪哪裏不知道程處默等人的小心思,這是為了報在軍校之仇啊!
但是他李恪慫過嗎?當然沒有,嗬嗬一笑說道
“上酒來,今天說要是主動退場了,誰就不是帶把的!”
李恪此話一出,整個現場頓時沸騰了。
叫好聲不斷,當然最先陣亡的是李慎,李貞,李惲,然後是李治,李愔,李泰,長孫衝……
不過大體來說,各有損傷,當最後隻剩程處默和李恪站在中間的時候,程處默嗬嗬一笑說道
“蜀王殿下酒量非凡,老程服了。”
此話一出,原本好醉的打晃的李恪立刻清醒了,雖然臉上依舊是通紅的,但神智很是清醒,上前拍了拍程處默的肩膀笑著說道
“處默兄可知道孫神醫那裏有解救的藥丸?哇哈哈哈……”
程處默聽後頓時臉色更紅了,硬生生從牙縫裏擠出
“卑鄙”
兩個字才徹底醉過去。
看著倒了一片的紈絝們,李恪招招手笑著說道
“都送去休息,兩人一間房,哇哈哈哈哈……”
李恪都能想到第二天一早起來眾人的臉色了。
王喜在一旁笑著恭敬的說道
“喏。”
貞觀十七年注定是被載入史冊的一年,畢竟李恪三次大婚。
直接轟動了全長安,這在日漸繁華的長安來說,依舊是稀罕事兒。
貞觀十七年,三月,長孫皇後再次誕下皇女,李二大喜,封封衡山郡公主得實封又增賦。
同年五月,太子妃蘇婉兒懷孕
貞觀十八年,二月,皇太孫降世,李淵親自取名李象。
貞觀十八年,六月,蜀王妃楊婉柔有孕。
貞觀十九年,三月,蜀王妃楊婉柔誕下一子,李淵親自取名李千裏。
沒錯每次都是李淵給取名,李二痛失取名權。
貞觀十九年,七月,希拉克略去世,波斯,西格特王國,阿拉伯帝國瘋狂瓜分拜占庭。
貞觀二十年,一月,君士坦丁三世向大唐求援。
貞觀二十年,二月,李淵,李二帶著三千玄甲軍留下一封信,奔赴地中海。
命李承乾監國……魏征站在太極宮裏罵了一個時辰,噴了李承乾和李恪一臉口水……
李承乾和李恪還不敢反駁,這事兒確實是自家爹和爺爺做得不對。
貞觀二十二年,李二與李淵還朝,地中海各國徹底陷入無休止戰亂。
貞觀二十五年,李泰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蒸汽火車,蒸汽機全麵普及,世界進入蒸汽時代。
貞觀二十八年,大唐開始全麵鋪設火車軌道,計劃在兩百年間,鋪設五千裏。
貞觀三十年,李佑攜妻子令狐淼淼再次出海,探尋世界。
貞觀三十二年,李淵去世,享年九十二歲。
李二痛哭不已,罷朝一月,全長安哀痛不已。
貞觀三十五年,李二退位為太上皇,李承乾登基,年號:永徽。
永徽三年,朝局穩定,李二攜長孫皇後,楊妃等人遊覽世界。
永徽八年,皇家科學院正式成立,李承乾為院長,李泰,李恪為副院長。
永徽十五年,半自動步槍完成量產,並列裝部隊。
永徽二十年,軍隊改革,府兵製該募兵製。
至永徽四十二年,天下大定無事發生,科技爆發,吏治清明。
同年,李世民離世,享年99歲。
同年,李承乾廢除年號,改大唐紀年。
同年十月,李承乾退位,由皇太子李象繼位。
至此,大唐進入新的階段。
“誒誒誒,老九家的小子,你把我那印章放下。
老四家的閨女,我拿手搞也放下。
老六家老大,別畫了,過來聊天。
老五,管管你家孩子,老夫的錦鯉啊!”
此時須發皆白的李承乾拍了拍氣的直跺腳的同行蒼老的李恪笑著說道
“三弟啊,認命吧!”
李恪看了看李承乾,又看了看在他府上亂竄的猴崽子們,幽幽歎了口氣……
“年輕年輕不讓我當紈絝,老了老了還要給你們看孩子……
造孽啊!”
此言一出在李恪這裏聚會的兄弟姐妹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看著日新月異的大唐,李恪覺著沒當上紈絝好像也沒什麽不好…
“來來來,讓我們舉杯,明天還要再三弟這裏聚會!
敬三弟,敬大唐!”
所有人一個不少的舉起杯笑著說道
“敬三哥(三弟),敬大唐!”
(全文完)
…………我是分割線…………
感謝一直看到這裏的大老爺們,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很多人的名字我都可以背下來了。
這是老楚的第一本書,沒想到會寫這麽多,這也離不開各位的支持。
在這裏感謝大家了!
最後再給大老爺撅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