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雨太大,擔心可能發生觸電事故,村頭兒的那台變壓器已經拉下了閘。
而在如今這個年代,本就沒什麽娛樂,何況還是城邊子的農村。
尤其外麵下著大雨,屋裏下著小雨,地上炕上擺滿了盆盆罐罐碗碗的,哪也去不了。
也幸虧,外麵不打雷了,還有電視可以看,可看著看著突然停電了,那就隻能睡覺了。
密集的雨點猛烈的敲打著地麵和屋頂,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仿佛催眠曲一樣。
很快,大多數村民都睡著了,整個村莊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黑色幕布所籠罩,陷入了一片深沉的黑暗之中。
這個時候,有人發現水已經進了屋,但也沒太在意,隻是罵罵咧咧的,拿著手電筒或者點著蠟,把地櫃兒裏麵的被子了,衣服了,全都搬到了炕上。
但大多數已經睡著的村民卻不知道,水已經悄悄的進了屋,在緩慢的上漲著。
如果不是市裏提前做了防汛預警,北梁村又是重點布防區域,今晚一定會出大事兒。
隨著各處的喇叭唿喊聲,驚醒了熟睡的村民,家裏有手電的,能清晰看到屋內光芒沒有規則的亂晃著。
這個時候他們才驚恐的察覺到,雨水已經悄無聲息的進了屋,水位還在上升,眼看著就要到炕沿兒了。
一時間,唿兒喚母的叫喊聲此起彼伏的從各家各戶傳出,打破了夜晚原有的寧靜。
對於那些家中備有手電筒的家庭來說,情況還算稍微好一些。
他們可以借助微弱的光亮來穿衣、收拾物品,並照顧家人。
然而,那些沒有手電筒,甚至連蠟燭都沒準備的人家可就遭罪了。
隻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艱難摸索著穿上衣服,然後他們毫無防備的下炕,接著就噗通一聲掉到了水裏,嚇得一陣陣尖叫大喊。
隨著一家家的入戶門打開,村民扶老攜幼的出了屋,頂著暴雨,深一腳淺一腳的,趟著已經到了腰部的積水,小心翼翼的往大門口走。
“張大哥,你家裏怎麽樣,需要幫忙不?”
“五嬸兒,五叔腿腳不好,你們別急,我馬上過去,背著五叔去村口集合。”
“孩兒他爸,我跟孩子沒事兒,你快點去後院兒看看劉大娘。快八十歲的老太太了,兒女不在身邊,水這麽深,別出事兒。”
“陳哥,陳哥,把大嫂子和孩子送到村口,迴來幫我搭把手,我一個人背不動我媽。”
“……”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尤其是在災難麵前,完全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互幫互助。
與此同時,北梁村村口,區委書記崔安,區長畢海燕站在齊腰深的水裏,手裏拿著手電筒在現場指揮著。
也幸虧是因為地勢窪的積水,而不是山洪水或者是河水,不然這麽深的水,根本就站不住腳,一個浪都得拍裏。
“書記、區長!”兩名穿著雨衣的青年吃力的走過來:“鬆明村出現險情,平溝河水已經漫上河堤。”
平溝河屬於江州河支流,好多年都沒有水了,這次暴雨,江州河水暴漲,讓幹枯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平溝河也滿水了。
崔安腦袋嗡的一聲,安置點勉強能安置北梁村的村民,可吃喝拉撒的問題還不知道怎麽解決呢,現在鬆明村又出了險情,這老天爺怎麽全可我北山區謔謔?
崔安急切的說道:“畢區長,我留在這裏,你立刻帶著人去鬆明村。一定在洪水來臨前,安全的把村民轉移。”
畢海燕是個女人,而且正是大姨媽來的這幾天,凍得已經臉色蒼白,但一直咬著牙堅持在第一線。
其實崔安已經發現了她的不對勁兒,也勸了,讓她迴區裏指揮,但她沒答應。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她去鬆明村。那邊雖然出現了險情,但情況肯定比這邊強不少。
畢海燕腦袋也大了起來:“鬆明村人口將近三千人,往哪裏安排?”
崔安想也沒想的說道:“以投親靠友為主,先老弱病殘後一般人員的原則,確保應轉盡轉、應轉快轉、嚴防迴流,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如果沒有親戚朋友的,暫時全部送到安置點,先把今晚糊弄過去,明天再想辦法。咱這麽大個江州城,還安置不了這幾千人?”
“好!”畢海燕重重一點頭,然後帶著十多個人還有那兩名青年,互相攙扶著離開。
看到畢海燕走了,身邊聚攏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崔安對身邊的村主任說道。
“村兩委和黨員立刻對居民進行逐戶上門巡查,查看人員撤離情況,必須確保不漏一人,保證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是!”村主任答應一聲,接著喊道:“所有村幹部還有黨員跟我進村兒,挨家挨戶巡查。”
此時,畢海燕他們正攜著手,順著村道往前走,因為地勢越來越高,水位也越來越淺,他們行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你們的車停在哪了?”
“就在前麵。”一名青年往前麵指了指,緊接著又咦了一聲:“好像有車隊過來了。”
畢海燕停住腳步,喘了一口氣後抬頭看過去。果然,厚厚的雨幕中,隱約看到了燈光。
“不會是市裏的救援到了吧。”
一名中年人,抹了一把臉上的水,有些驚疑不定的說了一句。
車隊越來越近,這個時候才看清,居然全是卡車。
畢海燕他們往路邊靠了靠,隨著車隊的靠近,地麵積水起了陣陣波浪,緊接著,車隊緩緩停了下來。
第一輛車的車門打開,姚軍在車上跳下來:“你們是在北梁村出來的嗎?”
“姚總?”
畢海燕往前走了一步,舉起手電筒照了一下,看清是姚軍之後,臉上露出笑容。
“還真是姚總,你們是去北梁村嗎?”
“畢區長!”這時,姚軍也認出了畢海燕:“一個多小時前,我們董事長接到了北山派出所所長鄧建新的電話,告訴我們北梁村出現了險情。
區裏準備組織村民撤離,隻是雖說區裏事先做了準備,但這場雨來的太快太急,在安置上準備並不充分,主要是飲食問題,暫時解決不了。
所以我們董事長答應,受災村民的吃喝由禦貢集團提供。然後讓我帶著人,到北山派出所跟鄧建新所長對接,之後再一起到北梁村協助區裏開展村民撤離工作。”
這時,鄧建新也在車上下來了,見到畢海燕首先敬了個禮。
“區長,我是北山派出所所長鄧建新,我接到北梁村出現險情信息之後,立刻聯係了禦貢集團的周董。
他跟我說,所有撤離的村民吃喝全部由禦貢集團負責,而且食品已經開始裝車,隻要受災村民到了安置點,食品和水立刻就會送到。”
“太好了!”
畢海燕激動的一拍大腿,然後握著姚軍的手表達感謝。
“謝謝,謝謝!”
接著,畢海燕又看向鄧建新,臉上流露著非常滿意的笑容。
“沒想到,鄧建新同誌跟周董還有這層關係,不錯,這次記你一大功。”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這個時候,鄧建新可不想居功,隻要領導能記住自己的名字就好,以後的好處肯定少不了。
畢海燕更滿意了,居功而不嗷,這是個可造之材。
“行,現在情況緊急,你們趕緊走吧。”
姚軍問道:“畢區長,你們去哪?”
“鬆明村出現了險情。”畢海燕語氣變得有些沉重:“我過去看看,組織撤離村民。”
“鬆明村也出現了險情?”姚軍一皺眉,然後對身後的兩個人說道:“你們帶著兩輛車,跟畢區長去鬆明村,我們這裏任務結束後,會立刻過去。”
“是!”兩人一個立正,轉身上了車。
“畢區長!”姚軍說道:“還是還是坐卡車吧,市裏有些路段,吉普車都過不去。”
“謝謝,真是太感謝了。”畢海燕是真的感動到了,又是對姚軍一陣感謝,然後才上車。
看著他們離開,姚軍才一揮手:“上車!”
崔安看著聚集而來的村民越來越多,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都得抱著或者背著,因為水太深,放下就沒影兒。
崔安扯著嗓子喊道:“趕緊的,劉主任,你帶著人,組織村民往高處撤離。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一定要看好。”
雖然距離高處並不遠,大概也就兩公裏,但現在是黑夜,周圍情況不明,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危險。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沒有抗風險能力,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
突然,有人喊了一聲:“書記,你快點看,好像有車隊來了。”
不隻是崔安,所有聽到的人,全都抬頭看過去。
很快,車隊開了過來,沒等車停下,崔安費力的趟著水迎了過去。
姚軍看到有人過來,急忙讓司機停車,後麵的車也跟著停了下來。
姚軍推開車門,也顧不得水有多深,跳了下去,一下子就過了腰。
“崔書記,情況怎麽樣?”
這裏人多,手電筒也多,再加上車燈,還是能看清周圍情況的。
“姚總!”崔安跟姚軍握了握手:“你們這是……”
“我們董事長讓我帶人,協助區裏開展村民撤離工作。”姚軍一拉鄧建新:“詳細的情況,讓北山派出所鄧建新所長跟你說吧。”
鄧建新敬了個禮,又把跟畢海燕說的話重複了一遍。
禦貢集團負責受災村民飲食問題,崔安倒是沒有意外。以周安東的性格,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何況,別的地方受災了,禦貢集團又是捐錢又是捐物的,自己的家受災了,反而不聞不問,這樣的事情,周安東絕對幹不出來。
而讓他意外的是,這麽大的雨,政府各個部門都在防汛,企業自然也是如此,他怎麽都沒想到,周安東會派人來協助他們工作,而且還是姚軍親自來了。
“姚總,太感謝你們了。這麽大的雨,這麽深的水,我正愁老人和孩子怎麽辦呢,你們就從天而降了。”
“感謝的話先別說了。”
姚軍看了一眼凍得臉色發白的村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看著很不好。
“趕緊安排老人和孩子上車,盡快把他們送到安置點。”
“對對對!”崔安喊道:“快點讓老人和孩子上車。”
村民一聽,這些車是來接他們的,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直處於緊繃的心情,一下子就放鬆了下來,激動得差點高喊周安東萬歲。
這個時候,真要出點什麽事,那可能是要命的。
村民有序的把孩子放到車廂裏,接著又扶著老人上車。
忙乎了能有半個多小時,老人和孩子都上車了。
看著車隊劈波斬浪的離開,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崔安笑著說道:“隻要老人和孩子安全了,我們這次任務就完成一大半兒了。”
“呸!”姚軍抹了一把臉上的水,又吐了一口:“村裏檢查了沒有,人都撤出來了嗎?”
“我已經安排人去檢查了。”崔安心情放鬆的說道:“應該沒有問題了。”
“書記!”一名村幹部說道:“水又漲了,我們還是盡快往高處轉移吧。”
“走吧!”崔安一揮手:“去高處!”
姚軍對身邊的幾個人說道:“你們留下來接應在村裏檢查的同誌。”
“是!”幾個人敬了個禮。
崔安急忙說道:“不用留人。”
姚軍一擺手:“他們都是退伍兵,水性非常好,不用擔心。”
“好吧!”
既然姚軍這麽說了,崔安自然不能再說什麽,何況他也擔心還留在村裏的那些人。
將近一個小時,崔安和姚軍帶著幾千村民,終於來到了高處,此時整個世界不再那麽濃黑,而是變得灰蒙蒙的。
“天快亮了。”
姚軍看了一眼北梁村的方向,誰讓什麽都看不見,他心裏清楚,這雨要是再這樣下,等天色大亮,估計北梁村就徹底消失了。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流逝,灰蒙蒙的天空又亮了不少,這時突然有人說了一句。
“雨,好像小了。”
姚軍伸出手感應了一下:“確實,小了不少。”
汽車發動機的聲音傳來,車隊迴來了,崔安又安排婦女上車。
等車隊再次迴來的時候,天已經亮了,周圍的景色也能看清。
當最後一波婦女被拉走,雨勢又小了很多,不隻是崔安和姚軍,村民們也都長長吐出一口氣。
很快,天色大亮,站在高處,看著遠處的北梁村,已經一片菏澤,最窪處的房子隻剩下屋頂。
高一點的地方,房子也沒過了一半,比如村部地勢比較高,但也被淹了。
村民望著被淹沒的家,一個個表情特別沉重,甚至有的忍不住哭了出來。
對他們來說,房子就是一切,現在家沒了,生活的希望也就沒了。
這時,負責挨家挨戶檢查的村幹部和黨員,包括姚軍留在那裏的人,在遠處緩緩走過來。
來到近前之後,村幹部和黨員,疲憊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一名村幹部跟崔安匯報:“書記,村民已經全部撤出,沒有遺漏一人。”
“沒有遺漏就好,沒有遺漏就好。”
崔安長吐一口氣,他的壓力是最大的,一旦出點什麽事情,上麵問責他首當其衝。
“也不知道鬆明村那邊怎麽樣了。”
雨越來越小,已經變得淅淅瀝瀝的,姚軍解開雨衣,在兜裏拿出煙,給崔安和剛剛迴來的幾名村幹部以及黨員散了一圈。
“那邊應該不會有什麽事兒,不然早就來消息了。”
“也對!”
崔安捧著姚軍拿著火機的手,低頭把煙點燃,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
“這雨,希望不要再下了。”
姚軍也把煙點燃:“我們董事長說,氣象局那邊給的數據,這場雨要到13號晚上才會徹底結束。”
崔安怎麽可能不知道,他說這話,就是自我安慰而已。
“我們不要再等了,都是大老爺們兒,咱就往迴走吧,遇到車隊再上車。”
“走了,走了!”村主任帶著人招唿著:“我們自己往迴走了,趕緊到安置點,換身衣服,吃口熱乎飯,然後好好睡一覺。”
折騰了一宿,在水裏泡了一宿,是又累又餓,已經前胸貼後背了。
可家被水淹了,他們就好像失去了靈魂一樣,無精打采的跟著往前走。
剛在了十多分鍾,車隊來了,畢竟天亮了,雨也漸停了,車開起來自然就快了。
而且,他們突然發現,又多了十多輛卡車,車門上全都印著禦貢集團的字樣。
車隊停了下來,周安東在第一輛卡車上跳下。
崔安一看是周安東,急忙迎了上去:“周董,你怎麽親自來了?”
“我擔心北梁村的村民!”周安東跟崔安握手:“如果不是昨晚廠裏積水嚴重,各分廠情況也不容樂觀,我必須要留在集團,昨晚就過來了。”
“北梁村村民全部撤出來了。”崔安笑著說道:“我要替北梁村廣大群眾謝謝周董你啊,如果不是你派人派車,老人和孩子就不會那麽快轉移出去。”
“我是江州人,在江州生,在江州長,喝著江州水。”周安東掃了村民一眼:“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叔叔伯伯。
如果我沒有能力,什麽都不說了,但既然我有能力,能夠為他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怎麽可能看著我的兄弟姐妹,叔叔伯伯遇到困難而無動於衷?”
周安東的話,讓圍在他身邊的村書記和村民的心很是熱乎,就連泡了一晚上水的冷意,都被驅散了。
崔安心裏也很感動,如果換個人說這話,他們都不會信,但周安東說的他們信,而且是百分百相信,沒有一絲折扣的。
“周董,謝謝!”
“周董,謝謝!”
“周董,謝謝!”
“……”
一時間,周董謝謝的聲音此起彼伏,後麵的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他們看到周安東來了,也跟著喊了起來。
聽著一聲聲謝謝,看著村民那張張質樸的臉,周安東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了。
“行了!”周安東擺擺手,高聲喊道:“大家都餓壞了吧,趕緊上車,吃的喝的,已經送到了安置點,到了正好趕上吃早飯。”
“上車,上車——”
村主任招唿著村民上車,不知道為什麽,自從見到周安東之後,村民一掃身上的疲憊,精神好了很多。
就連家沒了的那種悲傷情緒,也驅散了不少,一個個的開始往車上爬,聊天說話的聲音不自覺的大了很多。
安置點是區糧庫,三個空置的糧倉就把人放下了,雖然有點擠,但暫時住幾天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周安東到了的時候,糧庫的院子裏,已經支起了八個大鍋,裏麵的水已經燒開。
穿著誌願者紅馬甲的禦貢集團員工還有去政府的人,正在把一盆盆打開的方便麵和調料,以及切好的火腿腸扔到鍋裏,香味一下子就飄出去好遠。
這個年代,方便麵可是好東西,何況還有火腿腸。所以,八個大鍋周圍,已經圍滿了孩子,眼巴巴的看著鍋裏,忍不住的猛吸著氣。
而在如今這個年代,本就沒什麽娛樂,何況還是城邊子的農村。
尤其外麵下著大雨,屋裏下著小雨,地上炕上擺滿了盆盆罐罐碗碗的,哪也去不了。
也幸虧,外麵不打雷了,還有電視可以看,可看著看著突然停電了,那就隻能睡覺了。
密集的雨點猛烈的敲打著地麵和屋頂,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仿佛催眠曲一樣。
很快,大多數村民都睡著了,整個村莊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黑色幕布所籠罩,陷入了一片深沉的黑暗之中。
這個時候,有人發現水已經進了屋,但也沒太在意,隻是罵罵咧咧的,拿著手電筒或者點著蠟,把地櫃兒裏麵的被子了,衣服了,全都搬到了炕上。
但大多數已經睡著的村民卻不知道,水已經悄悄的進了屋,在緩慢的上漲著。
如果不是市裏提前做了防汛預警,北梁村又是重點布防區域,今晚一定會出大事兒。
隨著各處的喇叭唿喊聲,驚醒了熟睡的村民,家裏有手電的,能清晰看到屋內光芒沒有規則的亂晃著。
這個時候他們才驚恐的察覺到,雨水已經悄無聲息的進了屋,水位還在上升,眼看著就要到炕沿兒了。
一時間,唿兒喚母的叫喊聲此起彼伏的從各家各戶傳出,打破了夜晚原有的寧靜。
對於那些家中備有手電筒的家庭來說,情況還算稍微好一些。
他們可以借助微弱的光亮來穿衣、收拾物品,並照顧家人。
然而,那些沒有手電筒,甚至連蠟燭都沒準備的人家可就遭罪了。
隻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艱難摸索著穿上衣服,然後他們毫無防備的下炕,接著就噗通一聲掉到了水裏,嚇得一陣陣尖叫大喊。
隨著一家家的入戶門打開,村民扶老攜幼的出了屋,頂著暴雨,深一腳淺一腳的,趟著已經到了腰部的積水,小心翼翼的往大門口走。
“張大哥,你家裏怎麽樣,需要幫忙不?”
“五嬸兒,五叔腿腳不好,你們別急,我馬上過去,背著五叔去村口集合。”
“孩兒他爸,我跟孩子沒事兒,你快點去後院兒看看劉大娘。快八十歲的老太太了,兒女不在身邊,水這麽深,別出事兒。”
“陳哥,陳哥,把大嫂子和孩子送到村口,迴來幫我搭把手,我一個人背不動我媽。”
“……”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尤其是在災難麵前,完全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互幫互助。
與此同時,北梁村村口,區委書記崔安,區長畢海燕站在齊腰深的水裏,手裏拿著手電筒在現場指揮著。
也幸虧是因為地勢窪的積水,而不是山洪水或者是河水,不然這麽深的水,根本就站不住腳,一個浪都得拍裏。
“書記、區長!”兩名穿著雨衣的青年吃力的走過來:“鬆明村出現險情,平溝河水已經漫上河堤。”
平溝河屬於江州河支流,好多年都沒有水了,這次暴雨,江州河水暴漲,讓幹枯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平溝河也滿水了。
崔安腦袋嗡的一聲,安置點勉強能安置北梁村的村民,可吃喝拉撒的問題還不知道怎麽解決呢,現在鬆明村又出了險情,這老天爺怎麽全可我北山區謔謔?
崔安急切的說道:“畢區長,我留在這裏,你立刻帶著人去鬆明村。一定在洪水來臨前,安全的把村民轉移。”
畢海燕是個女人,而且正是大姨媽來的這幾天,凍得已經臉色蒼白,但一直咬著牙堅持在第一線。
其實崔安已經發現了她的不對勁兒,也勸了,讓她迴區裏指揮,但她沒答應。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她去鬆明村。那邊雖然出現了險情,但情況肯定比這邊強不少。
畢海燕腦袋也大了起來:“鬆明村人口將近三千人,往哪裏安排?”
崔安想也沒想的說道:“以投親靠友為主,先老弱病殘後一般人員的原則,確保應轉盡轉、應轉快轉、嚴防迴流,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如果沒有親戚朋友的,暫時全部送到安置點,先把今晚糊弄過去,明天再想辦法。咱這麽大個江州城,還安置不了這幾千人?”
“好!”畢海燕重重一點頭,然後帶著十多個人還有那兩名青年,互相攙扶著離開。
看到畢海燕走了,身邊聚攏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崔安對身邊的村主任說道。
“村兩委和黨員立刻對居民進行逐戶上門巡查,查看人員撤離情況,必須確保不漏一人,保證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是!”村主任答應一聲,接著喊道:“所有村幹部還有黨員跟我進村兒,挨家挨戶巡查。”
此時,畢海燕他們正攜著手,順著村道往前走,因為地勢越來越高,水位也越來越淺,他們行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你們的車停在哪了?”
“就在前麵。”一名青年往前麵指了指,緊接著又咦了一聲:“好像有車隊過來了。”
畢海燕停住腳步,喘了一口氣後抬頭看過去。果然,厚厚的雨幕中,隱約看到了燈光。
“不會是市裏的救援到了吧。”
一名中年人,抹了一把臉上的水,有些驚疑不定的說了一句。
車隊越來越近,這個時候才看清,居然全是卡車。
畢海燕他們往路邊靠了靠,隨著車隊的靠近,地麵積水起了陣陣波浪,緊接著,車隊緩緩停了下來。
第一輛車的車門打開,姚軍在車上跳下來:“你們是在北梁村出來的嗎?”
“姚總?”
畢海燕往前走了一步,舉起手電筒照了一下,看清是姚軍之後,臉上露出笑容。
“還真是姚總,你們是去北梁村嗎?”
“畢區長!”這時,姚軍也認出了畢海燕:“一個多小時前,我們董事長接到了北山派出所所長鄧建新的電話,告訴我們北梁村出現了險情。
區裏準備組織村民撤離,隻是雖說區裏事先做了準備,但這場雨來的太快太急,在安置上準備並不充分,主要是飲食問題,暫時解決不了。
所以我們董事長答應,受災村民的吃喝由禦貢集團提供。然後讓我帶著人,到北山派出所跟鄧建新所長對接,之後再一起到北梁村協助區裏開展村民撤離工作。”
這時,鄧建新也在車上下來了,見到畢海燕首先敬了個禮。
“區長,我是北山派出所所長鄧建新,我接到北梁村出現險情信息之後,立刻聯係了禦貢集團的周董。
他跟我說,所有撤離的村民吃喝全部由禦貢集團負責,而且食品已經開始裝車,隻要受災村民到了安置點,食品和水立刻就會送到。”
“太好了!”
畢海燕激動的一拍大腿,然後握著姚軍的手表達感謝。
“謝謝,謝謝!”
接著,畢海燕又看向鄧建新,臉上流露著非常滿意的笑容。
“沒想到,鄧建新同誌跟周董還有這層關係,不錯,這次記你一大功。”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這個時候,鄧建新可不想居功,隻要領導能記住自己的名字就好,以後的好處肯定少不了。
畢海燕更滿意了,居功而不嗷,這是個可造之材。
“行,現在情況緊急,你們趕緊走吧。”
姚軍問道:“畢區長,你們去哪?”
“鬆明村出現了險情。”畢海燕語氣變得有些沉重:“我過去看看,組織撤離村民。”
“鬆明村也出現了險情?”姚軍一皺眉,然後對身後的兩個人說道:“你們帶著兩輛車,跟畢區長去鬆明村,我們這裏任務結束後,會立刻過去。”
“是!”兩人一個立正,轉身上了車。
“畢區長!”姚軍說道:“還是還是坐卡車吧,市裏有些路段,吉普車都過不去。”
“謝謝,真是太感謝了。”畢海燕是真的感動到了,又是對姚軍一陣感謝,然後才上車。
看著他們離開,姚軍才一揮手:“上車!”
崔安看著聚集而來的村民越來越多,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都得抱著或者背著,因為水太深,放下就沒影兒。
崔安扯著嗓子喊道:“趕緊的,劉主任,你帶著人,組織村民往高處撤離。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一定要看好。”
雖然距離高處並不遠,大概也就兩公裏,但現在是黑夜,周圍情況不明,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危險。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沒有抗風險能力,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
突然,有人喊了一聲:“書記,你快點看,好像有車隊來了。”
不隻是崔安,所有聽到的人,全都抬頭看過去。
很快,車隊開了過來,沒等車停下,崔安費力的趟著水迎了過去。
姚軍看到有人過來,急忙讓司機停車,後麵的車也跟著停了下來。
姚軍推開車門,也顧不得水有多深,跳了下去,一下子就過了腰。
“崔書記,情況怎麽樣?”
這裏人多,手電筒也多,再加上車燈,還是能看清周圍情況的。
“姚總!”崔安跟姚軍握了握手:“你們這是……”
“我們董事長讓我帶人,協助區裏開展村民撤離工作。”姚軍一拉鄧建新:“詳細的情況,讓北山派出所鄧建新所長跟你說吧。”
鄧建新敬了個禮,又把跟畢海燕說的話重複了一遍。
禦貢集團負責受災村民飲食問題,崔安倒是沒有意外。以周安東的性格,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何況,別的地方受災了,禦貢集團又是捐錢又是捐物的,自己的家受災了,反而不聞不問,這樣的事情,周安東絕對幹不出來。
而讓他意外的是,這麽大的雨,政府各個部門都在防汛,企業自然也是如此,他怎麽都沒想到,周安東會派人來協助他們工作,而且還是姚軍親自來了。
“姚總,太感謝你們了。這麽大的雨,這麽深的水,我正愁老人和孩子怎麽辦呢,你們就從天而降了。”
“感謝的話先別說了。”
姚軍看了一眼凍得臉色發白的村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看著很不好。
“趕緊安排老人和孩子上車,盡快把他們送到安置點。”
“對對對!”崔安喊道:“快點讓老人和孩子上車。”
村民一聽,這些車是來接他們的,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直處於緊繃的心情,一下子就放鬆了下來,激動得差點高喊周安東萬歲。
這個時候,真要出點什麽事,那可能是要命的。
村民有序的把孩子放到車廂裏,接著又扶著老人上車。
忙乎了能有半個多小時,老人和孩子都上車了。
看著車隊劈波斬浪的離開,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崔安笑著說道:“隻要老人和孩子安全了,我們這次任務就完成一大半兒了。”
“呸!”姚軍抹了一把臉上的水,又吐了一口:“村裏檢查了沒有,人都撤出來了嗎?”
“我已經安排人去檢查了。”崔安心情放鬆的說道:“應該沒有問題了。”
“書記!”一名村幹部說道:“水又漲了,我們還是盡快往高處轉移吧。”
“走吧!”崔安一揮手:“去高處!”
姚軍對身邊的幾個人說道:“你們留下來接應在村裏檢查的同誌。”
“是!”幾個人敬了個禮。
崔安急忙說道:“不用留人。”
姚軍一擺手:“他們都是退伍兵,水性非常好,不用擔心。”
“好吧!”
既然姚軍這麽說了,崔安自然不能再說什麽,何況他也擔心還留在村裏的那些人。
將近一個小時,崔安和姚軍帶著幾千村民,終於來到了高處,此時整個世界不再那麽濃黑,而是變得灰蒙蒙的。
“天快亮了。”
姚軍看了一眼北梁村的方向,誰讓什麽都看不見,他心裏清楚,這雨要是再這樣下,等天色大亮,估計北梁村就徹底消失了。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流逝,灰蒙蒙的天空又亮了不少,這時突然有人說了一句。
“雨,好像小了。”
姚軍伸出手感應了一下:“確實,小了不少。”
汽車發動機的聲音傳來,車隊迴來了,崔安又安排婦女上車。
等車隊再次迴來的時候,天已經亮了,周圍的景色也能看清。
當最後一波婦女被拉走,雨勢又小了很多,不隻是崔安和姚軍,村民們也都長長吐出一口氣。
很快,天色大亮,站在高處,看著遠處的北梁村,已經一片菏澤,最窪處的房子隻剩下屋頂。
高一點的地方,房子也沒過了一半,比如村部地勢比較高,但也被淹了。
村民望著被淹沒的家,一個個表情特別沉重,甚至有的忍不住哭了出來。
對他們來說,房子就是一切,現在家沒了,生活的希望也就沒了。
這時,負責挨家挨戶檢查的村幹部和黨員,包括姚軍留在那裏的人,在遠處緩緩走過來。
來到近前之後,村幹部和黨員,疲憊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一名村幹部跟崔安匯報:“書記,村民已經全部撤出,沒有遺漏一人。”
“沒有遺漏就好,沒有遺漏就好。”
崔安長吐一口氣,他的壓力是最大的,一旦出點什麽事情,上麵問責他首當其衝。
“也不知道鬆明村那邊怎麽樣了。”
雨越來越小,已經變得淅淅瀝瀝的,姚軍解開雨衣,在兜裏拿出煙,給崔安和剛剛迴來的幾名村幹部以及黨員散了一圈。
“那邊應該不會有什麽事兒,不然早就來消息了。”
“也對!”
崔安捧著姚軍拿著火機的手,低頭把煙點燃,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
“這雨,希望不要再下了。”
姚軍也把煙點燃:“我們董事長說,氣象局那邊給的數據,這場雨要到13號晚上才會徹底結束。”
崔安怎麽可能不知道,他說這話,就是自我安慰而已。
“我們不要再等了,都是大老爺們兒,咱就往迴走吧,遇到車隊再上車。”
“走了,走了!”村主任帶著人招唿著:“我們自己往迴走了,趕緊到安置點,換身衣服,吃口熱乎飯,然後好好睡一覺。”
折騰了一宿,在水裏泡了一宿,是又累又餓,已經前胸貼後背了。
可家被水淹了,他們就好像失去了靈魂一樣,無精打采的跟著往前走。
剛在了十多分鍾,車隊來了,畢竟天亮了,雨也漸停了,車開起來自然就快了。
而且,他們突然發現,又多了十多輛卡車,車門上全都印著禦貢集團的字樣。
車隊停了下來,周安東在第一輛卡車上跳下。
崔安一看是周安東,急忙迎了上去:“周董,你怎麽親自來了?”
“我擔心北梁村的村民!”周安東跟崔安握手:“如果不是昨晚廠裏積水嚴重,各分廠情況也不容樂觀,我必須要留在集團,昨晚就過來了。”
“北梁村村民全部撤出來了。”崔安笑著說道:“我要替北梁村廣大群眾謝謝周董你啊,如果不是你派人派車,老人和孩子就不會那麽快轉移出去。”
“我是江州人,在江州生,在江州長,喝著江州水。”周安東掃了村民一眼:“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叔叔伯伯。
如果我沒有能力,什麽都不說了,但既然我有能力,能夠為他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怎麽可能看著我的兄弟姐妹,叔叔伯伯遇到困難而無動於衷?”
周安東的話,讓圍在他身邊的村書記和村民的心很是熱乎,就連泡了一晚上水的冷意,都被驅散了。
崔安心裏也很感動,如果換個人說這話,他們都不會信,但周安東說的他們信,而且是百分百相信,沒有一絲折扣的。
“周董,謝謝!”
“周董,謝謝!”
“周董,謝謝!”
“……”
一時間,周董謝謝的聲音此起彼伏,後麵的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他們看到周安東來了,也跟著喊了起來。
聽著一聲聲謝謝,看著村民那張張質樸的臉,周安東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了。
“行了!”周安東擺擺手,高聲喊道:“大家都餓壞了吧,趕緊上車,吃的喝的,已經送到了安置點,到了正好趕上吃早飯。”
“上車,上車——”
村主任招唿著村民上車,不知道為什麽,自從見到周安東之後,村民一掃身上的疲憊,精神好了很多。
就連家沒了的那種悲傷情緒,也驅散了不少,一個個的開始往車上爬,聊天說話的聲音不自覺的大了很多。
安置點是區糧庫,三個空置的糧倉就把人放下了,雖然有點擠,但暫時住幾天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周安東到了的時候,糧庫的院子裏,已經支起了八個大鍋,裏麵的水已經燒開。
穿著誌願者紅馬甲的禦貢集團員工還有去政府的人,正在把一盆盆打開的方便麵和調料,以及切好的火腿腸扔到鍋裏,香味一下子就飄出去好遠。
這個年代,方便麵可是好東西,何況還有火腿腸。所以,八個大鍋周圍,已經圍滿了孩子,眼巴巴的看著鍋裏,忍不住的猛吸著氣。